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提议去走走香江的夜市,尝尝本地的小吃。对此姜立倒没有什么异议,笑着开车引领梁三平到了油麻地把车子停好玩了一圈。
至10点半左右,才在梁三平的要求下把他送回了酒店。这种逛街熬夜,梁三平并不喜欢。见识一下现在香江的风土人情,吃吃特色小吃就好。
自己来香江,不是专门来玩的。做成事情,这才是首要任务。所以梁三平给姜立预留了时间,让他可以在今晚回去跟船皇他们做汇报。
的确,在把梁三平送回了酒店之后姜立随即驾驶着车子便向着船皇的家中驶去。
“笃笃笃……”香江的跑马地某处巨大的别墅书房内,一位老者正在戴着老花镜看着一份报告。这时候敲门声响起,老人头也没有抬的直接应道。
“进来~”却见大门随即被打开,一位年约五六十岁的老人走进来。对着翻阅着文件的老者躬身道:“老爷,姜生来了。正在大厅求见。”
看文件的老者闻言,放下了文件笑着道:“哦?!立仔来了?!让他过来吧,我在书房等他。”却见那管家模样的老人点了点头,道:“好的!”
随即,转身离开。还不忘了轻轻的带上书房的门。而老者在管家出去后,继续低头看着文件。没一会儿敲门声再次响起,老人应了声进来。
则见到打开的门后面,姜立在管家的引领之下踏入了这处书房。管家在招呼姜立坐下后,便和看文件的老者告了声罪,下去拿茶点和茶过来。
这位其貌不扬的老者,便是现在在香江商业呼风唤雨的船皇!而来着,自然是赶到这里来向他做汇报的姜立。
“立仔,怎么样?!今天和那位梁三平见面,有没有什么收获啊?!”这老者见姜立坐下后,放下了文件笑着道。
“你拿回来的报告我已经看了,明天就提交给董事会商量。如果可行的话,那么我们在琼岛的业务量会再次扩大。”
姜立闻言点了点头,随即道:“阿叔,这次我和梁三平见面的收获很多。但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现在对利佳成先生收购区陈氏有一定的了解……”
船皇闻言,不由得皱着眉头直起了身子:“他知道这件事情?!那他的说法是什么,有没有透露他消息的来源?!”
“他没有说消息的来源,但倒是说了他自己的想法。”却见姜立也直起了身子,对着船皇道:“他对于利佳成先生收购区陈氏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但对于区陈氏旗下的百家超市倒是有些想法……”
“哦?!怎么说?!难道他想要把百家拿下,作为他自己的销售渠道么?!”却见船皇一笑,对着姜立直接问道。
姜立微微一笑,却没有说话。不得不承认,船皇的商业嗅觉极为灵敏。梁三平仅仅是对百家表示了兴趣,他就知道梁三平想要做什么。
“不过他没有那么贪心,想要把百家整个吃下来。我估计他是想要让我们帮他联系上利佳成先生,然后让百家铺开来。”
顿了顿,姜立继续笑着道:“阿叔,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掺上一手。随着收入的增加,零售业肯定会繁荣起来。现在内地并没有大型的零售企业,我们在这个空白期进去则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我们自己去建立一家超级市场,首先投入就会很大。而且运转起来,还需要时间。”却见姜立对着船皇道:“如果我们能够取得利佳成先生同意,借由已经成型的百家进入零售市场行业。”
“而同时进军内地的话,我觉得我们能够开创出更高的业绩。甚至,很可能创造一个商业奇迹。”却见姜立笑着道:“完全空白的一片市场啊!很多生意,等着我们去开发。”
船皇闻言若有所思的沉默了,好一会儿了才对着姜立笑着道:“明天我先和董事会商量一下,让人评估一下内地的超级市场。如果可行的话,你来安排一次我和这位小朋友的会面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想跟你合作
“根据我们找到的现有资料和调查显示,这位梁三平先生的话并非空穴来风。”香江,船皇公司的会议室内。一群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笔挺的西装的男子正在向船皇做报告。
而同时在办公室内听取报告的,还有姜立。姜立知道,这些发言的人都不是普通人物。他们都是船皇精心筛选、考验回来的,专门负责研究世界各国政局的研究人员。
船皇的生意主业是船运,而船运就不得不牵扯到了全国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为了自身生意不受到损失,那么需要专门的人群来对这些国家的国策、政体进行研究则是必须的事情。
“现有资料显示,1978年大陆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8元人民币。而到了今年最新的统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91元。这是极为显著的提高,而且是在大陆进行改革试探的情况之下。”
却见众人沙沙沙的翻阅着报告,站起来汇报的这位仁兄则是继续就着资料讲道:“而城镇居民,则是从1979年的387元。增长到现在的477元。”
“由此可见,改革带来的的确是民众收入的大幅增长。随着收入的增长,那么生活质量也即将会被考虑在内。现在进入大陆的零售市场,则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顿了顿,却见这位仁兄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继续道:“而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显示,世界大型的零售卖场已经开始在观察大陆市场。这些企业包括了:carrefou、wal…mart等大型零售商……”
船皇靠在椅子上,用手指拖着下巴不断的在翻阅着这位讲解的仁兄所上交上来的资料。而姜立则是沉默的在旁学习。
姜立知道自己的短板,那就是对国策和政体的分析。而如果想要有大成就、大事业,那么对政体和国策的分析研究,则是必不可少的。
要做大笔的生意。想要在混乱中找到成就的机会。那么就必须要了解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换而言之,便是你需要去学习政治经济学。
“当然,更具体的分析。我们要等待年尾的新闻联播,看看大陆的官方机构对此是如何评价的。才能够做出最终的论断。”
说完这句话,这位仁兄放下了稿子坐在了椅子上。而船皇则是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实话,后世很多人对此节目批评甚多。甚至怪话也不少。说什么前十分钟国家领导人很忙;中间十分钟;内地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后十分钟;国外比较乱。
要么就是觉得这是个维护稳定的节目,为的是稳定人心促进和谐什么的。但这些人却都不知道一个事实:许多大型企业,都会有这自己的政策分析研究室。专门来研究现行政体和国策,而这些研究室的研究对象中最为重点的,便是新闻联播。
内地是个政策的商业结构。于是要想把握经济命脉,必须关注内地政局的一小点的变动,新闻联播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着实为内地商业的最佳晴雨表。
你可以不看财经报道。也可以不看焦点访谈,如果你不是做石油和外汇的,甚至你都可以不去管类似9。11事件和中东局势。但你想要在内地经商,那么你首先要知道就是国家的政策如何、规定如何、关注什么、禁止什么你才可以规避风险,并发现商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1986年11月14日,最高首长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这其实就是告诉所有人。这股票啊~咱觉得要搞!而且得好好搞,给大伙儿一个发财的机会!不要错过哟!亲!
可惜的是。当时的这番举动没几个人看得懂。要么就是看懂的人,闷声发大财根本就不对外说去。而只有那些眼光独到,且关注着新闻联播的人会留意到此事。
并凭借着此事,挣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可惜的是除了一部分人之外,其余的人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傻乎乎的看着这份飞来的横财就这么擦身而过,在股票疯狂的升值的时候才捶胸顿足自己当年的犯傻。
但可惜那个时候股票已经不是那么好搞到的了。于是他们只能等着下一波的发财机会。就算费尽心思搞到一批股票也没有第一批能够领会新闻联播内容的人们赚的多。
又例如,二号首长当年直达桂省海边的时候说了:北海不同于沪市,房地产开发要量力而为。可惜大多数人不知道是听不懂还是不想听,又或是心存侥幸。
总之,随后而来的宏观调控、银根收紧一下子杀的那些房地产开发商们哀鸿遍野。国企、私企、外企、合资等等皆是头破血流。惨然败退。
很简单,人家新闻联播都说了:要量力而为哟!亲!结果你还是顶硬上,那么哥们!你被菜了别怪人家,人家可是早就和你说了的哟!
再比如:后世的时候当股市一片涨声,所有人欢呼雀跃!纷纷拿出钞票砸进去认为自己能够从中捞上一笔的时候,人家新闻联播就说了:咳咳……亲们,现在有点过热哟!要警惕呢!要谨慎呢!表头脑发热哟!
可惜的是大伙儿没有人去看,所有一堆的人都不知道哪儿来的什么“内幕消息”还在继续的买。然后……嗯……国家就出了大杀招——印花税。
其时又是一片哀鸿遍野,头破血流。然后一堆的人继续在骂高层的无耻下流,但高层也很无奈。我已经在新闻联播里跟你们说了,但你们不听,我有什么办法……
新闻联播,很多时候是官方渠道放出的权威消息。你可以以此判断,国家现在支持什么、禁止什么。哪里可能会成为新的开发热点,而这处开发热点会有什么优惠的政策……
等等诸如此类的,而你了解了这些并手上有着足够的资本。就能够进行有效投资,从而获取利润。当然,大部分人还是咒骂着新闻联播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
“简而言之,就是梁三平所说的很可能会成为现实。而现在他提出,和我们一起进入内地市场,是最为合适的机会。是不是这样?!”
船皇缓缓的将这份文件夹阖上,对着那位发言者问道。后者点了点头,道:“至少从现有的资料分析判断,的确是如此。”
“阿立,明天安排一个时间。我和这个小伙子见上一面。”却见船皇微微一笑,对着身边的姜立道:“我很有兴趣了解一下,能够想出这个主意的后生仔是个怎么样的人。”
姜立微笑着应承了下来,随后会议便进入了其他议题。这些议题包括了船皇将来在内地的事业版图铺展,和现在世界各地的港口情况等。
而梁三平现在并不知道,自己被船皇注意上了。其实就是知道,他也会无所谓。现在的梁三平,正在和纳尔逊一起吃饭。
吃饭的地点也是半岛酒店,这是纳尔逊定下的。当然,菜色就没有姜立那天招待梁三平的那么好了。但一些其他特色菜肴,还是不错的。
“纳尔逊,我们都是老朋友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好了,不必专门请我吃饭的。”梁三平笑吟吟的看着纳尔逊,道:“我们已经是好几年的朋友了,我的性格你应该知道。”
纳尔逊闻言,也放下了筷子笑着对梁三平道:“就是知道你的性格,所以我才要请你吃这顿饭。一来感谢你这些年的帮忙,让我确实挣到了不少钱。”
却见纳尔逊微微一笑,对着梁三平道:“第二,你确实很对得起我这个朋友。自从我们相识以来,你没有让我损失什么。反而让我接触到了许多从前没有办法接触的人和事物。”
梁三平洒然一笑,举起酒杯便和纳尔逊轻轻的碰了一下。随后双方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纳尔逊放下了酒杯才笑着道。
“我很谢谢你的照顾,但我想说的是:或许我不再专心的和贵方合作了……”纳尔逊的话一出口,梁三平先是一愣随即皱了皱眉头。
“纳尔逊,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你有了这个想法?!”梁三平沉默了一会儿,放下酒杯对着纳尔逊问道。
“不!我们的环节都很好,只不过我现在有些新的想法……”纳尔逊也放下了酒杯,对着梁三平道:“当然,这个想法还得需要你的协助……”
梁三平笑了,他虽然现在有些弄不懂纳尔逊的想法。但却从心里觉得,纳尔逊不会对自己不利。既然是这样,为何不听听他的想法呢?!
“纳尔逊,我的老朋友!你现在可以说说看,你的想法。”梁三平微笑着对纳尔逊道,而纳尔逊见得梁三平如此松了口气。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他考虑很久了。今天提出,他生怕梁三平会直接拂袖而去。这样就真谈不成了。好在梁三平并没有如此做。
“我是想在和你们的机构继续合作的前提下……”却见纳尔逊对着梁三平一字一句的道:“我们两个,再开一间新公司!一起合作!”(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两个会面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一愣,他完全没有想到纳尔逊竟然会提出这个要求。而且,这个要求太过突然了。梁三平一时之间竟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纳尔逊,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会想要和我一起开一间公司吗?!”梁三平定了定神,对着纳尔逊问道:“而且,你的知道我可没有那么多钱来开公司。”
“我仅仅是一个琼岛的普通农业人,或许一个月的收入相对来说高一些。但要说到成立一间公司,我们自己则完全没有这个资本……”
“不!关于资金方面,我不需要你出太多。而在股份方面,我可以让你占据60%。”却见纳尔逊咧嘴一笑,道:“这完全不是问题,只要你答应。”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愣住了。他真没想到纳尔逊竟然会下如此之大的决心,只是为了邀请自己和他一起开一间新公司。
“纳尔逊,我的老朋友。我连出资都不出,却占据了60%的股份。这似乎很不合理啊,你确定要这么做么?!”梁三平有些犹豫的对着纳尔逊开口问道。
而后者则是洒然的一笑,对着梁三平道:“和你合作的这两年,一开始我是在兴奋我终于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了。有了自己的公司,每年可以有大笔的分红。”
“甚至公司交代给我的业绩,我也完成的不错!在兴奋过后,我就开始思考。取得这些,难道是靠着我自己吗?!”纳尔逊似乎是在向梁三平解释,但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我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但最终我得到的答案是:这些并非都是靠着我自己。”纳尔逊说到这里,梁三平想要开口却被纳尔逊所打断。
“你先不要反驳,我先所说的是我一直在想的。我想了很久才找出的答案。”却见纳尔逊笑着靠在了椅子上。道:“我今天的成就,无论是母公司销售还是我自己的公司。”
梁三平闻言,只能是无奈的笑了。说起来这似乎真的和梁三平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农机公司的销售,是梁三平牵线完成的。
而今年年中,刘老教授等人参加的几项国际橡胶研讨会议上。发表论文里提到了用卡尔农机公司的热雾机防治百粉病的问题,也引起了各方的重视。
东南亚及南美地区国家为此采购了大量的卡尔农机的热雾机。卡尔农机因此大赚了一笔。这也让总公司对纳尔逊的工作极为满意。
奖金给了纳尔逊不少,而且董事会还有人提议可以让纳尔逊成为卡尔农机的副总裁。如果是从前纳尔逊肯定会无比开心。但现在,他主要的精力在自己的公司上。
所以,对于这些自然是比较云淡风轻了。就算是入主了卡尔农机的总裁又如何?!到底还不是高级打工仔么?!这和自己的公司,是完全不同概念的。
现在和中方合作的公司,的确是在盈利。但纳尔逊也看出来了,盈利的根本是在于梁三平。而梁三平的工作,是不确定的。
或许哪天他就会被调整到其他岗位去,甚至可能自己都无法控制这间公司。这在纳尔逊看来。是不稳定的。纳尔逊之所以会考虑到这个,是因为新成立的安天民公司。
梁三平位置的提升,让他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纳尔逊在中国呆的时间也不短了,在中国的生活让他见识到了很多的不同。
尤其是一些职务的调整,这让他感到了不稳定。于是他开始考虑,和这一切盈利的根本——梁三平进行直接的合作。这样,他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利润。
“纳尔逊,你的话让我很是惶恐。而且。我现在也需要时间进行考虑。可以吗?!”梁三平对着纳尔逊突然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他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做一些事情。但就目前为止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会和纳尔逊进行合作直接开发市场。但纳尔逊说出来后,他也有些心动了。
数年的合作,梁三平也知道纳尔逊的性格。但梁三平也有自己的顾虑,这并非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
“我可以等待你进行考虑,但我希望能够尽快得到你的答复。”却见纳尔逊微笑着道:“梁,你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