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重活一回-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李玉努力了半天才总算在不发出太大的声音吵醒家人的情况下把灶屋几个漏雨的地方都放上接雨水的盆钵之类的时候,李玉长呼了一口气,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还真是让人讨厌啊。

充满成就感的李玉没有发现,在歇屋的黑暗之中,和转角屋的门口,都站着一个人影,不过,她们不约而同的没有惊动小不点,却同时露出了兴慰的笑容。在李玉回房之前,两人都默默的回到了床上。

经过劳动的李玉有些睡不着觉,而亲眼看着李玉贴心动作的李婆婆和李妈也睡不着觉,黑暗中三双明亮的眼睛,却都同样的满足,李玉为自己能帮家人做一点事,即使微不足道,李婆婆和李妈却因为有这么贴心的女儿(孙女)而骄傲着。这可是比万贯家产更值得让她们骄傲和满足。

第二天一早起来,李婆婆和李妈看到灶屋里大大小小的盆钵,谁也没有多说什么,心知肚明就好,李玉则在一旁偷笑,她根本就不知道李婆婆和李妈都知情了,还以为李婆婆和李妈都是误以为对方做的呢。

李玉一个人坐在屋沿下面,看着细细的雨丝降落,就连平常在山上可以听到那无处不在的鸟叫声也没有了,婆婆又出门了,穿上了雨衣戴上了大大的草帽出去捡螺蛳,有的时候,李玉都在想,她这样子做是否正确,只是让李婆婆更忙更累而已。但是反过来想想,农村人本性就是这样,勤劳是她们最大的优点,也是一辈子都放不下的优点,这样一来,至少有一个奔头了,也算不错。

每当看到李婆婆每一次喂猪的时候,脸上那满足的笑意,李玉就知足了,如今她家一共有六条猪,比李婆婆原本打算的还多了两条,有四条全都是猪仔,吃的倒也是不多,长的倒不慢。让李婆婆更坚定了螺蛳养猪的方法,反正螺蛳这东西又不缺,除了早上抽时间特意去捡的之外,大多数时候上坡割草,捡材什么的都可以带上一个袋子,完全是顺便。

李家坝在坝子里面,土地多,辛苦刨一年,粮食一般性不会太缺,但是,坝里面却只有一座并不算高的山,山上还大多数是土地,地质还不算,都还算高产,这样一来,坝里面的人就缺材烧,经常去很远的山上捡材几乎是李家坝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包括前世的李玉,这一世,李玉还太小,没有那样体验的机会。

一场大雨换来了农民伯伯难得的清闲,除了要去田坝里看看水位避免太多雨水把秧苗全都淹了以外,基本上就是割点猪草了,下雨天,做什么也不方便,农民伯伯一向是靠天吃饭,而李婆婆家今天也来了两个找李婆摆龙门阵(聊天,农村俗语。)的人。

摆农门阵,一直以来都是传播消息的重要渠道,道不尽的东家短,说不尽的西家长,而且来找李婆婆的有一个人是李家坝出了名的说白话(说谎话。)的人。通常一分都可以说出十分来,真真假假,谁也不知道其中包含多少水份。

不过,这却是所有农村人都最喜欢的事情,经常一坐就是半天,反正说的全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谁家的小狗生仔啦,谁跟谁吵架了,哪一家媳妇和婆婆合不来啦,就是这样被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夸张的。

李玉也是农村生活大的,当然知道这一些,只是无奈啊,这就是农村特有的文化,就好似那些为了田边地角可以对骂上大半天的人们,也只有农村才能够看得到的,虽然李玉不喜欢城市的冷漠和距离感,但是同样也对于那些动不动就可以骂人家祖宗的人没有什么太多的好感。即使知道这是因为农村人特有的风貌也同样习惯不了。

原来李玉不想凑她们的热闹,一边想着一边摇着头回歇屋去拿书来看呢,幸好她有一个好哥哥,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帮她借了不少书,其实李心圆也很高兴,妹妹都能看书了,而且是她教的,三年级的小朋友互相传播着的书全都是有拼音的,包括四大名著之类的书,而现在,李玉就正在看西游记,呃,前世电视上都看得不想看了,却没有想到今天还会捧着书看。

“你家玉儿,还真有意思!”说话的是住在山脚下面的陈婆婆,她也就是村里面有名的白话大王,另一位是李婆婆最谈得来的好友,彭婆婆,也是李玉发小李玫的婆婆,其实李家坝都是一族之人,就连几家外姓人也是上门女婿,所以不管怎么算都是堂兄妹,整个坝里面的族谱还只有大房二房之分呢。

李婆婆和彭婆婆也笑了起来,三岁小娃娃,背着双手,边走边摇头,可爱得紧,而且李婆婆虽然不只李玉一个孙女,但是住在小媳妇家里面,对这个一直跟在她身边的小孙女也更疼爱几分,现在听到旁人聊起自己的孙女,在心底,多多少少还有有几分骄傲的,特别是想起晚上小家伙做的事情,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咦,玉儿都会看书了啊?”彭婆婆看着玉儿从房间里捧了一本书出来坐在门坎上看了起来,不由得有些意外的说道,她家玫儿比起玉儿还大一岁,也才只跟着姐姐学拼音而已呢,彭婆婆虽然没有读过书,不知道两人具体的程度差别,但是也知道能自己看书和要别人教的不同。

“哪里,两个娃儿没事干,成天跟到圆儿后头学了一些。”李婆婆笑得灿烂,嘴上却不住的谦虚着,老人对于别人夸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但是对于夸奖自己的子孙就会甜入心底。

“玉儿,来,彭婆婆抱会儿哦,玉儿都会看书了,读给彭婆婆听要不要得?”彭婆婆看得有些羡慕,村子里面孩子多,几个小家伙一天到晚都到处蹦达个不停,哪里有玉儿这么乖巧啊。

“玉儿认不完,你看,这个……这个……还有这个,我都不认识呢!”李玉笑得单纯,眨巴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彭婆婆,她才不要做这种无聊事呢,农村人传言最是快了,要是今天真的让这两人认为自己是天才的话,不到明天,恐怕整个李家坝的人都知道了,现在农忙刚好有一个短暂的停歇时间,再加上再过几天要栽红苕,她家又住在梁上,那些上来干活的人本来就会经常来讨水喝,说不定到时候还要顺便看她这只猴子呢,她才不要。

彭婆婆凑近李玉的小手指,发现她指的还真密,这样算起来她还真认不到几个,不过,这书除了纸漂亮一下,一个不认字的小孩子拿起来看什么呢?

“彭婆婆,我告诉你哦,哥哥给我读了,里面有小猴子大闹天宫呢!”那么明显的表情,李玉怎么可能不知道,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光明正大的骗人。

彭婆婆和陈婆婆都笑开了,李玉挣扎着要下地,彭婆婆揉揉李玉的头发才把她放下去,让李玉郁闷无比。

话说李玉现在的头发吧,其实也是她的硬伤,枯枯黄黄的,还打结打得利害,半点也不像她前世那头又直又黑的长发,不用拉,都羡慕死一堆人了。不过李玉也不担心,因为在她的记忆中,前世的李玉小的时候头发跟现在的她其实也没有差别,反正早上梳头要是速度快点都会弄得头皮痛死了。所以她从初中以前都很少留长发,也是在后来的时候,慢慢的好起来的,至于原因,呃,说实话,李玉其实还真的不清楚呢。只能说是天生的吧!

第二十四章 大吵

今天是阴历十五,李婆婆是一个标准的佛教信昂者,所以每一月的初一十五,李婆婆都会去寺庙,而李妈,今天则刚好跟李婆婆顺便去县城的舅舅那里检查一下,距离弟弟的出生还有八天了。

李玉也从重生后第一次光临李伯伯家里面,李婆婆抱着李玉向旧村走去,李玉也没有挣扎,知道李婆婆很忙,送完了她,还要去接李妈,然后送了李妈才能赶到寺庙里去。

李玉现在眼睛都忙个不停,看着这些熟悉和不熟悉的影像,不说现在的李玉了,就是前世的李玉回来也只能模模糊糊记起一些,没办法,她家不管是现在住的房子,还是后来修的新房子都距离村子的聚集地有些远了。

前世在城市呆的时间不短的李玉,在回到二十多年前的家乡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之后,不得不感叹,其实李家坝满漂亮的,小桥流水人家,标准的田地风光啊。

呃,如果不是家家都有的茅坑那大味儿可能会更好吧!李玉一只小手捂住自己的鼻子,村子里的聚集地可不像李玉家,就算是最近的邻居也有那么远,在老村,是一家靠一家,李伯伯就住在这里面,要穿过几家的地坝,几家的茅坑,不想闻臭都不行。

不过,对于农村人来说,那臭味虽然熏人了一点,却是好东西啊,买肥料可是要钱的,而且肥料是要兑水的,如果兑上大粪那效果就更好了。李玉是过来人,知道化肥用太多的害处,只是这个时代,有上交款和上交粮的存在,为了增产,就算是化肥再贵也得买,李玉再大的影响都不起作用,肚饱了才有时间讲别的问题。

一路上经过的田里,秧苗已经长高了不少,现在的天气不像以后那样全球回暖,五月份都快过了一半了还是那么的冷,倒是田里的秧苗倒是满精神的,刚下过雨,每一家的田里都不算缺水。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李玉非常怀疑她一路来看到的这种情况,所谓的刚下雨不缺水是真的吗?那为什么又会有这一幕呢?

话说李婆婆把李玉送到之后就忙着走人了,李伯伯他们也比较放心,现在的李玉李芳,可都是李家坝的小名人了,乖巧听话,这么小就知道要认字,大家都说这两小家伙将来是读书的料呢,李玉家因为李妈怀孕,李婆婆忙农活的原因,经常都是两个小孩子在家里自己玩自己的,所以李伯伯也不担心,只是临走的时候对李芳又是一大堆交待,对李玉倒是放心,摸摸李玉的小脑袋,李伯伯蹲下身子,叮嘱了几句就离开了。

村中的小孩子多,但是李芳却奇怪的不愿意跟她们玩,原来她是嫌这些小屁孩太幼稚了,谁让住李芳家附近的几个小孩子都比李芳小,就有几个男孩子差不多大,但是成天挂着两条鼻涕,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还是妹妹好。一般情况下,李芳是不太跟他们玩的,所以才博了一个懂事,听话,乖巧的名声,要是那些做父母的知道李芳是嫌弃她们家的儿女,不知道还会不会这样说?

在李芳心中,最佩服的就是比她还小的妹妹,好像知道很多东西一样,三岁左右的小孩子不但皮,而且嘴里始终能时不时的冒出十万个为什么,但是,李芳的爸爸妈妈都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妹妹李玉却可以回答,呃,关于对不对这问题不在李芳的考虑范围内啦。小孩子只是需要大人的耐心和关心,她们虽小,但是却并不是不懂谁对她们的好。

两人在家里抱着那本一千零一夜,这本书现在已经拿到李芳这里来了,李玉的书是她堂哥李心圆重新帮她借回来的,但是两人没有看到两分钟,就听到外面传来不小的吵架声,好奇心是小孩子必备的,一听到声音,李芳就爬下凳子,蹦达着跑出去看热闹了,临走之时,还不忘记招呼妹妹呢。

李玉愣了一下,在她的记忆中,早就知道了这些农村女人骂起人来的恐怖程度,她并不太想去看,甚至不想让姐姐李芳去看,太恶心了,会污了小孩子的耳朵。但是李芳的动作之快,她根本就抓不住,只得听她的招呼也跟着去了。

李芳家是靠田边住,但是对骂的一男一女在李芳家里还是看不到的,听声音恐怕要经过两道田坎,翻过水渠之后才能到地头,水渠比起李芳家的地势要高不少,再加上田坎上长着的树,那边遮得密密麻麻的,什么也看不到,唯有声音不会被阻挡可以传到这边来。

深不脚浅一脚的追着李芳,但是,显然,李玉对李芳的程度估计错误,不,是对她自己的程度估计错误,她家住在山上,山上的路旁都长满了树,就算下一点雨,也不是很稀,走路都不会很滑,但是李芳家住田坝,田边虽然也种了树,却要么就是比较小,要么就是树枝比较少,这样不会遮了秧苗,影响收成。

这样一来,那么没有树阴的遮挡,一到下雨天,田坎上都是稀泥巴,走在上面要是不踩稳就会跌一个狗吃屎,恰好,李玉就是那种前世忘记了怎么走这种路,这一世还没有学会的人,怎么可能追得上在这里长大的李芳呢?恐怕就是邻居才学会走路的小孩子也比她那龟爬似的速度快一点吧。到最后,李玉也有自知之明了,她不追了,行不行?反正人肯定在前面吵架那里看热闹,又不会找不到,慢点就慢点吧,要稳才行,现在可是两边都是水田啊,要是摔倒了那就惨了,说不定还会因为压坏了人家的秧苗被骂呢,谁知道这两边的田里有没有那一家恰好是前面那两个人才是一样的人家的呢?

李家坝只有两个生产队,两个队都各自有一个大大的堰塘,生产队养鱼,到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有鱼分,而现在,这两个极品人才就在堰塘的两边对骂开了,那里面的内容简直是涉及到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那嘴里面喷出来的脏话,恐怕整个堰塘都可以被他们污染掉,最关键的是,对骂的是一男一女。

这也让李玉看了眼界,原本她一直以为只有女人骂人才凶了,这个时候才知道,男人要是骂起人来了,才是更恐怖,至少,他是说什么说都不会介意的主。

堰塘边的人越来越多,李玉发现,好多都是一队堰塘那边的,要知道,两个堰塘就算是人走,也要个十来分钟才能走到,呃,是晴天,不是现在这种天气啦,这两人声音的穿透力,恐怕是整个李家坝也少有几个听不到了吧。

听了半天,李玉总算听出来了一个前因后果,不过,正因为听出来了缘由,李玉更是郁闷的慌,你说,这些都是啥人啊,才刚下过雨多久啊?地上都没有干透呢?怎么竟然有人为了一点秧田水开始对骂呢?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当事人之一,王月兰,当事人之二,李成材,王月兰家的田在李成材家的下面,据李成材描述,年年他家的水田都会被人放水,今年的雨水并不算太多,特别是前几天,那太阳啊,简直都快把秧苗成晒干了,好不容易盼到这两天下雨,又怕水集太多了,水一停就来看一下情况,却没有想到他家的水被左右开了两道口子,雨是下了不少,水却没有看到。这一下还得了,农民种庄稼都是靠天吃饭,谁知道这两天老天爷会不会再给面子啊,要是不再下雨,就他田里那薄薄一层的水,恐怕连两天都坚持不过,他怎么能不火呢?

而另一个当事人王月兰却说,她比起李成材都后来,连是什么状况都没有搞清楚,却讨得一阵好骂,她根本就不知道是谁开的口,她说下了雨这么多水,谁知道是哪个不安好心的人,她家的秧苗也惨啊,那一田水汪汪的,淹得连头都看不见了,就算秧苗喜水,这样泡两天也会吸收过剩啊,泡死了咋办?

呃,这些都是李玉听出来,整理出来的,要是按照那两人不堪入耳的说词,一句话中往往骂人的比起实际内容都多的说法,恐怕没几个人听得习惯。至少李玉都有败走的打算。

“芳儿,我们回去嘛!”李玉从回来之后都没有叫过李芳姐姐,李芳倒也不介意,可能是因为在她心目中,妹妹比较利害吧。

“不要嘛,再看一会儿。”李芳两眼睁得圆圆的,那一脸的好奇,半点也不像不感兴趣的样子,李玉忘记了,李芳的妈妈,她的大妈也是这一类人,呃,当然不是指跟现场的两个人一样啦,是指她的性格,在李家坝也是出了名的泼辣,骂起人来可以骂个半天不停息,而且同样是一旦招惹,肯定要涉及人家的祖宗八代的主儿。

“芳儿,回去了。”第一次,李玉板起了脸,使劲扯了一下李芳的衣服,转身就离开了。李芳吓了好大一跳,看着李玉离开的背影,嘟着嘴依依不舍的跟着走了。原本在她们一起看热的李芳邻居胡妈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在跟里嘀咕着,“这玉儿,年纪不大,脾气硬是不小啊。”

第二十五章 被怀疑了

中午的时候,大妈成兰花回来煮饭,胡大妈过来找李大妈摆龙门阵,说着说着,肯定免不了提起今天的那一场龙凤斗,李芳竖起了耳朵,李玉对发展不感兴趣,对结果倒有几分好奇,因为后来声音传来的时候,据说好似动上了手。就是不知道是结果怎么样,是被那一堆围观的人拉住了吗?还是那堆围观的人没有劝住。反正李芳在家里竖着耳朵听,把她埋怨惨了。

“唉呀,兰花你不知道,他们到最后都开始动上手了,在那儿的人都去拉去了,李成安那个龟儿子,力气那个大哟,我们拉的好几个人都拉不住,还不小心被他给甩出去两个,小娃儿更是摔了不少。”说起这个,胡大妈就眉飞色舞,半点也没有因为她口中那个被甩出去而有什么不高兴,看样子是看了一场好戏啊,农村没什么娱乐,遇上这种事,虽然也会在旁边劝,但是难免还是会有些兴奋。

“娃儿摔了不少?芳儿,你是不是也去凑热闹去了的?有没有绊到哪里?”李大妈一听就急了,拉着在旁边听得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