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重活一回-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她想吃,呃,不带这样吧,人家也只是发了一会呆而已,不就是挡了一下路吗?用得着把她贬这么低吗?更何况她家老妈也对自己有信心的过份了吧,说不定,还没有她做出来的好吃呢。怎么说她也有经验,更何况还是别人手把手教的。

李玉郁闷的乖乖退到一边,不打算打扰她家老妈了,不然,等一会不知道她又会说出什么话来。

饭才端上桌子,李玉的弟弟狗娃就扯着嗓子哭了起来,其实除了最初的一个月,她这弟弟平时也不太爱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妈天天带他上街的原因,这小家伙分明什么都不懂,却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到处乱看,很多时间都是躺在那里也不声不响,肚子饿了的时候就开始嚎了起来,很多时候李玉都在想,是不是她这弟弟也是穿越人士哦,不然怎么会这么乖巧,却在他几次拉屎拉尿在尿片子上面之后,李玉坚决的否认了这个推断。找吃知道哭,却随意大小便,肯定不是穿越人士的作风。

李妈抱着弟弟,开始喂奶,那家伙,果真是讨吃来的,嘴里有东西了,闭着眼睛,使劲的吸,两只小手还握成拳着状,看样子是真的饿了啊。

“桂香啊,明天我们家打谷子,今天有没有买肉回来?”李婆婆忙了一天,脸上全是疲惫,却还要安排明天的事情,“明天你就在屋里头煮饭好了,刚好还要带狗娃,我去割谷子!”

每一年,李妈就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这一次过来帮李玉家打谷子的也是李玉的几个舅舅,李婆婆还叫了她娘家的人,却没有在李家坝再叫人了,一来人够了,二来如果在李家坝叫人没有叫李大伯,坝里的三姑六婆又会说闲话,要是叫李大伯呢,他家本来在种菜卖,这两天刚好是生意最好的时候,要知道除了少数自家种的够吃了之外,大多数人都是不够的话还要买不少呢。这两天打谷人,用人的有家较多一些。

李大伯时不时的给李婆婆拿一些菜上来,紫色的茄子,红色的番茄,绿色的辣椒,青色的豆角,还有黄色的南瓜等等,这个时间并不算太缺菜,李婆婆家种的也只是其中几种而已,没有李大伯这个专业户种的齐全,就因为李大伯的存在,从小到大,李玉也吃了不少的免费菜。

其实有的时候换个角度来看,李大妈和李大伯也是满满的无奈,并不能怪他们自私,上交款上交粮,超生费等等费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且她家还有一个上学的娃儿,学费都是一百多,一年苦到头,能留下来的钱也少之又少。

“妈,你带狗娃就好,我去打谷子!”李妈的回答惊醒了李玉,却更让李玉疑惑,她家妈怎么突然间笨了呢?一两个月的娃娃没娘的奶怎么过?街上倒有奶粉,不过她家没有买,李妈自己有奶当然不会浪费那个钱。

“我说这样就这样,你喊我在屋里带娃儿,娃儿饿了哪个喂?我还没有老得动不了,不要废话那么多。”

第四十四章 打谷子

尽管李婆婆说得好似非常的不耐烦,李妈却可以从其中体会出来李婆婆的好意,想了一下,叹了口气,有了个娃儿,就是这点麻烦,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小娃儿又不可以带到田坝去,要晓得打谷子的时候,那个谷毛毛到处就是,沾在身上痒酥酥的,小娃儿那嫩嫩的皮肤更是受不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李婆婆早早的做好了早饭,李妈则背着一个长方形上面没有盖的专门用来打谷子的的拌桶去了下面的长田。李婆则带了一床惦席。(竹条编制而成的席子,两头都有一根竹杆护住边沿,不用的时候卷成一卷用绳子一捆靠在屋角。)李家坝的地势还算不错,全是一块一块的大田,基本上都是一家一大片,甚至有的一块田分为几家,打谷子的时候非常方便。

李玉当然也屁颠屁颠跟在后面,没办法,放她一个人在家里,就算是再听话李妈她们也不放心,幸好李妈背着拌桶速度并不是很快,李玉又会自己乖乖跟上,李妈才不会麻烦太多,不然又要背东西又要照顾调皮小孩子,那日子怎么过啊。

当李妈和李婆婆两人拿着农具到她们田里的时候,让人惊讶的却是她们长田已经割了好久一截了,在薄薄的晨雾中可以看出来,那弯着腰下在努力劳动的人影竟然是李大妈,不只是李玉,就是李妈和李婆婆也一时反应不过来。

“快点来,你们还在发啥子呆,桂香滚回去煮饭去,等会把芳儿她们也带走!”李大妈恶声恶气的看了李婆婆跟李妈一眼,对李妈,她是从来都没有客气过。

李妈反应过来,没有在意她的恶声恶气,小心的放下拌桶,横着放,在一头夹上惦席,打谷子的时候两个人或一个人抱着谷把在这一头打,惦席可以防止在打的过程中,谷子飞溅,同时也防止谷屑(谷毛毛)四飞。

过了一会,李大伯也来了,手上带着镰刀,蛇布口袋,扁担,箩兜,背兜之类的工具,这些都是等一会运谷子所需要的东西。

接着,刘家的人余家的人又陆陆续续的到了,这一次,不用李大妈崔促,李妈就离开了,要回家烧开水去,打谷子可是个体力活,而且打谷子必须选在睛天,打完谷子之后要赶快推开在惦席里,不然一捂,下面都长芽了,这秋老虎之利害,常常打谷子的人一身都没有干过,脸上的汗水比雨水都多。更何况那一把一把的拌起来,需要多少的力气,还要挑背担打好的水谷子。

谷子没有晒干之前里面含的水分不少,所以也称之为水谷子或者是活谷子,晒好后就是干谷子,可以入库了,当然,在入库之前是免不了要吃一夹背新米的。这水谷子的份量可以想像绝对不轻,一担很多时候基本上全都超过了一百斤。

人多好办事,半下午的时候,李大妈已经回来了,不用说,表明她家的谷子已经打完了,她家除了长田,还有一个河边田,那里也不小,不过里面种的全是糯米,据大概说,也马上快了,她割完了才回来的,剩下的也就是打和背。

糯米产量比较低,所以等会大家回来一人带一担子都差不多了,谷草就一把一把的立在田里,等干了的时候拿回家来烧火。不过捆的事情还是要事后李婆婆去做。

晚饭非常丰盛,农村换工,就是负责两顿饭就好,并不需要什么钱,其实很多本村的,甚至只是负责中午那一顿饭,不过亲戚之间不同。

本来每年栽秧打谷的时候李妈也会回娘家帮忙,这一次,刘家舅舅走的时候千交待万交待不用去了,打谷子很忙,李妈本想说她也可以帮忙做做饭什么的,结果她哥哥说他们那边的谷子种的本来就没有坝子里面多,再加上三爸家也会回来,人手只多不少。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忙的可不只是田里而已,地里也不差,收花生,扳包谷,收黄豆,绿豆,红豆……一大堆事情。

现在包谷全都老了,除了背两个娃娃的包谷还有可以有一个小的嫩的,不过,大多数上面的籽都不齐,李玉早就不吃它了,再喜欢吃的东西要是吃的次数多了,也就烦了。

李玉现在最喜欢帮的就是刨红苕出来吃,红苕现在柳长柳长的正好味呢,要是长个大个头,味道都不甜了,不过农村就是这样,要的是量,不是质,再加上李玉家今年的几条猪,过冬的粮可都在这些红苕上面了,怎么可能让李玉挖来吃。

不可以挖,但是可以刨,只要不伤根,只是刨开下面的泥,取出不大不小的个头的红苕,把剩下的归位,仔细埋上泥就好,新鲜的红苕跟李玉今年年初吃到的可完全是两种味道啊。

李玉是个零食大王,前世的时候简直就是无零食不欢,而这一世,却什么也没得吃,看以红苕,浮现在李玉眼前的就是苕干,那个甜甜面面的小零食,做起来也简单,不过,现在却没有到大量出产的季节,只是悠着点。

虽然没红苕吃,水果却到了大量成熟的季节,晚桃,晚李,母猪杏,葡萄,梨子,橘子全都先后成熟了起来,李妈做的果脯也成功了,让李玉不得不佩服的是,李妈果真有骄傲的资本,两次之后,做的比她做的还好吃,李芳都不愿意吃她开始做出来的那个了,呃,其实她也不想吃了啦。

而且李妈把做好的果脯除了留下部分吃的之外,剩下的开始慢慢的阴干,并且开始做葡萄干,杏子干等东西,李妈的脑子果真好使,完全就是举一反三,不过李妈倒没有拿出去卖,而是自己收了起来。李玉猜测,以李妈的性子,应该会选择在过年的时候做这一笔生意。

一个农忙过后,终于可以空闲一点了,李妈抽了一天不用上街卖货的时间带着李玉和狗娃回娘家,这也是李玉重生如此长时间第一次去外婆家里面,据李玉的记忆,外婆其实还是比较疼爱李玉的,只是前世的时候,李妈离开家里打工之后,李玉就很少去外婆家,其原因在于李玉外婆对于人情往来有些不太擅长,李玉家乡的习俗有一个回礼。就是说做客人的去了要送礼,那么离开的时候主人是不可以让客人空着袋子的,不管任何东西,都要回一点点表示一下,就算是装点米装点菜也无所谓,重要的就是要有来有回。

但是李玉外婆不注重这一点,每一次李玉逢年过节的时候过去她家走礼,她都是所有东西都收完,李婆婆知道她的性子,有的时候会故意多添一点,就是自己为李玉准备好的回礼,可是每一次李玉外婆还是不会回礼,李婆婆难免就有些意见,李婆婆说,她不想刘家的任何东西,但是这是礼节上的问题。

所以每当节日的时候李玉就苦着脸,李婆婆每一次都会为李玉准备礼物,却每一次都会埋怨,李婆婆小时候是在街上长大,对礼节非常看重,即使觉得亲家不知礼,却不会让自己也那样做。

不过不是节日的时候李玉却特别喜欢去,因为李玉外婆格外疼爱这个小孙女,李妈是李玉外婆两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四个儿子只有一个成亲,也还没有留下后代,ZEi8。电子书李妈的姐姐育有三女一儿,正是因为李玉外婆不回礼的做法,她的大女儿并不经常让孩子们上去,理所当然的,经常走动的李玉成了李玉外婆最疼爱的那一个,每一次李玉上去,李玉外婆一定准备了不少零食招待李玉。

再加上李玉外婆家种的果树比起李玉家都多,各类杏子都有几棵,早熟晚熟的都有,还有柿子树,麻疙瘩梨子,柚子树,葡萄,枇杷,核桃树等,李玉家有的她家不一定有,但是李玉家没有的,她家却有不少。

李玉外婆家在李玉她们家二梁骞所相连的另一座山背后对着的那山坡上,她家所在的山头也不算高,只是这一路不平坦,所幸李妈这种从小在这种地方长大的人,即使抱着个娃儿,走路的速度也不慢,到后来,李妈甚至让李玉爬在她背上,手抱紧,腿夹紧,背着她走,没办法,谁让李玉的速度太慢了一点呢。

过了河之后,就到了李玉外婆她们村上,一路上走过,都有人跟李妈打着招呼,李玉也下来自己走了,时不时的遇上了人李玉还被拍拍头,在这个果实成熟的季节,李玉一路上也收到了几颗水果。要知道农村人大多数都会在自己屋团转种上两棵果树,给自己家嘴谗的小孩子吃,遇上从路过的小孩子,也会直接从树上摘两个相送。

小孩子肚子小,吃不了多少,长身体又特别容易饿,李玉这个时候正好饿了,刚好就有人送起来,哪有不吃的事情呢,一个梨,就填饱了她的肚子,只是看着前面的路,李玉不由得有些心疼她的小胳膊小腿了。

第四十五章 外婆家

各位亲们,真的好抱歉,我们家今天下午停电,所以现在才来得及更新。

原来接下来的路,也就是通往李玉外婆家的最后一断,却跟到达李玉家一样,又是坡,李玉以前自己去外婆家都很少走这条路,都快忘记了,现在就在眼前才想起来,苦啊!

李妈很坏,看着女儿撅着屁股努力的爬着,尽管辛苦,却不愿意求助,她干脆坐在坡顶上面,满脸笑意的看着女儿的小模样,李玉爬完一断,坚定的站在原地,她就不信,不就是一断坡吗?她李玉还搞不定!

才爬了两步,后面传了鸭子嘎嘎嘎的叫声,李玉小心的靠一边,看着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孩子,拿着一根长竹竿,尾端系上一条塑料袋,一挥一挥在后面赶着,鸭子排成一排,爬坡的速度比起李玉都快,一摇一摆的样子,好似在嘲笑李玉一样。

李玉嘟着嘴,完全是李芳的小模样,不知道在跟谁斗气一样,狠狠的再度开始爬了起来,当她到坡顶的时候,那鸭子特有的嘎嘎嘎叫声几不可闻,天啊,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被一群臭鸭子给比了下去。

李妈还以为女儿在跟她呕气呢,还忍着笑拍拍李玉的头,哪里知道,她家女儿完全是因为想太多了,无聊的跟鸭子比爬坡,很不幸的输得都不敢见人了。

其实李妈虽然说好似是在看热闹,但是那是因为她多少也知道自家女儿的个性,虽然说年龄小小,却犟强得很,再加上她就算再强也会累,农村的路绝对不可能存在很平坦的地方,一路走来,背一个的抱一个,就是李妈这类强人,也累得不轻,说实话,她自己也没有力气再背女儿了。所以只好在上面等,不过,她家女儿的样子,还真的搞笑耶。

在李妈的偷笑中,李玉的郁闷中,外加她家小不点弟弟明明不懂却非常好奇的眨着大眼睛四处看的时候,一人两娃总算翻山越水,快达到目的地了。

李玉外婆家跟李玉家说起来还有点异曲同工之处,两家人都坐落在半山腰,李玉家甚到地处还高一点,不过,因为李玉家是坝子里面,土地再高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宽,而李玉外婆家算是山区,当然窄一下,看到之处也就挤一点,没有李玉家的开阔。

李玉外婆家跟她二外婆家是住在一起的,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堰塘,大概不超过十平方米的样子,与她们家的水井有一条长长的沟相连,这口水井也是活泉水,而且水量不少,所以不管是井也好,还是这个小堰塘也好,平时都没有少过水,刚好,李玉外婆家可以用来养些鸭子。

李玉外婆家的房子跟老似的四合院有些类似,又稍有不同,呈凹形,中间那一横有五间房子,从左到右分别是灶屋,李玉外婆的歇屋,然后是吃饭的陶屋,李玉大舅的歇屋以及李玉二舅的歇屋。

左边的是李玉小舅的歇屋,以及一间陶屋和一间空屋。右边则是一间杂物间,一间蚕房屋,后面还有一间猪圈和牛圈。

李妈才走到堰塘的时候就叫开了,李玉外婆出来的速度也非常快,李玉怀疑,她是不是一直就在等着,不过,好似,应该不知道她们今天会来吧,李妈也是临时起意的啊,本来刚开始还说今天要去县城卖货呢,不知道什么原因李妈跟李婆婆说了一会话之后,县城也不去了,今天又不当场,不去县城肯定不用去卖货了,就干脆来了娘家。

李玉外婆比起李玉婆婆的年纪其实大不了几岁,只是那满脸的风霜也却显得更加苍老了一些,如今看到女儿和外孙女,外孙同来,老脸上就像笑开了花一样,李玉却有种鼻子发酸的感觉。

还记得前世她最后一次回来外婆她老人家的时候,老人家的眼神已经不好了,耳朵也有些背了,她都走到老人家面前了,老人家还把她认成了表姐,那个时候是充满了无奈,这个时候想起来,才七十多岁的老人,竟然就苍老如斯了,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特别是对于儿女来说,她们这一代的人受了太多的苦,当生活正好过的时候,她们却还没来得及享受就已经老得想享受都做不到了。

不过这个时候的外婆还建旺(建康)着呢!看着李玉,一下子就把李玉抱了起来,让女儿随意,就带着李玉去了她家院子,那一个个拳头大的番茄,就是李玉外婆的目的。

现在的番茄还是那一种老式的品种,非常的红,但是个头没有那大,吃起来果肉很多,没有多少籽,味道非常好,而且还带点酸,李玉就把她咬一个小洞,然后找外婆要来白糖,倒一点点在洞里,等白糖化了再吃,那味道,还真没得说。

李玉到外婆家的时候除她外婆在,就没有任何一个人了,今天来,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话说李玉弟弟狗娃出生之后,那声音跟猫叫似的,身体并不算太好,所以李妈就给他拜了一个干妈,是李玉外婆家不远处的一个邻居,同时也是侍娘子(神婆),在李玉家乡,有一个习俗,就是身体不好的小孩子取贱名好养,拜干妈会有人保佑,一般选干妈都是这些侍娘子最好,据命理来说是命硬,有神佛保佑。

母女两人几月没见面了当然有说不尽的话,李玉外婆抱着李玉就不撒手,连狗娃都没有抱,这让李玉非常无奈,她不想在这里听那些八卦了啦。

约定好等会过来吃午饭,李妈才带着李玉和狗娃去了那位侍娘子家里面,这位侍娘子姓蓝,她家也跟李玉外婆家有些类似,不过,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她家的房子虽然也是凹形,两边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