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重活一回-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得,你也慢慢走哦!”刘桂安摸摸小女孩的头,看着一大一小的身影慢慢在转角处消失不见。自言自语了一句,“这个娃儿,倒是乖巧的很啊!”

一路上像刘桂安这种情况李玉又遇上了两三次,过年的时间大家都到处串门子,特别是那些确定没有客来的人家,更是想玩就玩,李狗娃被李妈背在背篓里,现在他的背篓里都不知道增加了几把的零食呢,本来因为红苕干放在背篓怕弄脏了的原因李妈在背篓里放了一个小袋子,没办法,虽然这东西她家两小都爱,今年做了不少,从做好到现在,经常看到李玉拿着吃。而现在,除了瓜子花生被装进李妈的口袋里之外,这小袋子已经满满一袋了,全都是各式糖果干果之类。核桃、葡萄干之类的也不少,搞得李妈好笑无比,她这女儿啊,太受欢迎了也不好,让她们这短短十来分钟的路,硬是走出了半个小时还不到她妈家。

已经学会叫人的李狗娃也是大家逗弄的对象,这小子胆子大,别人逗,他是半点也不怕生,惹来一堆的夸奖,虽然不知道有几分真诚,还是让李妈显得很高兴。

“桂香,这会才上来,你妈等了你们好久了哦。”熟悉的声音总算宣告着李玉她们快到了目的地了,因为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玉二外婆。

李玉二外婆是个短小精干的妇人,每年的年初二这一天,也算是李玉外婆家的团圆饭,没有女儿的二外婆一向会被叫到李玉外婆家一起小小的团聚一下,还有住在里面弯里的三外婆家,可惜她家唯一的儿子去了别人家上门,女方家是在城里,又是独生子女,所以很少在家,几个女儿初二回门的时候一般也不回这一边来,李玉这么大,还很少见到三外婆呢。

“哦,我姐拢(到)了没有啊?”李妈知道她这个二妈说话有的时候其实比较喜欢夸张,所以听她的话听听就算了,现在的时间也就十点钟都没有到,哪会夸张到等了好久这种情况啊,更何况今天回门是风俗,想必她妈是从一大早就开始忙了才是真的吧。

“拢了拢了,早就拢了!几个娃儿也全来了!就你这速度最拖不过了,等的就是你!”二外婆周素贞边说着边带头向李玉外婆家走去,习惯一起过年了,李妈她们也不把她当外人,她也不会把自己当外人,这话虽然听说不算是太顺耳,不过,却有着家人般的温暖,既然是家人,就一定不会介意这点小事。

“姐没说上来喊我同路啊!对了,那兰儿屋里那口子上来没得啊?”李妈听到说姐屋头的几个娃儿都上来了,就想起了去年刚出嫁的侄女。

“嗯,上来了,人还可以,响快的好(人指嘴甜,懂礼貌,热心之类的吧)你大姐不算是有点点眼光,兰儿倒是没有嫁错,再加上手上也会两招,这会恐怕正在帮你妈在灶屋里忙呢。”

说到这个,长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周素贞的满意,也许是没得女娃儿的关系,自家屋头几个男孩子又皮得让人头疼,李桂枝大点的不说,倒是李桂月小时候读书,她这个二妈可是悄悄的留给她不少吃的啊,虽然这些东西都是一些自家种的,但是有那个心,比起啥子都重要得多。

第八十七章 小舅舅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李玉外婆家,果真,正在地坝里玩的不是李玉姑姑家的几个孩子是谁呢。

坐在屋沿下的十几岁少女不正是李兴兰,去年刚结婚的她已经不跟着弟弟妹妹在院坝里疯了,蹲在她不远处的是李玉小舅舅刘桂柏,过了一年长了一岁,不要看他蹲在那里满安静的,看看,李妈跟李玉的身影才刚冒出头,他就蹦了起来,看样子他才是那个在等她们的人吧。

灶屋门口有听到响动伸出头来的二姐李兴娟三姐李兴君,当然还有随之走出来的李玉外婆陈天珍,她看到小女儿和小外孙们也很高兴,不过嘴里却忍不住埋怨:“咋个来这么晚呢?早就说了喊你们早点来,这会儿才来,你大姐都来了好半天了,快把狗娃抱进来,都快半年没有看到了,你上次回来不是说他都会说话了吗?快来喊两声听一下!”

“狗娃,来,喊外婆!”李妈把趴在自己肩上的儿子换了一个方向,正对着自家老妈,李玉外婆伸着手来抱,小家伙也不认人,尽管好久没有见到外婆了,还是开开心心被抱了过去,嘴里叫着外婆外婆的,看得李玉直乐呵,她家弟弟就这点好,嘴甜会讨乖,不认人,谁抱都给抱,只要不让他自己走路就行,不要看这小子小,要是让他自己走,他就毛病一堆,蹲在地上怎么叫也叫不动他,要是抱起来,马上开始瞎乐呵,要不是因为在家的时候李婆婆看他很少回来,说不得那屁股肯定不会好过了。

“姐姐!”李妈向紧随其后的是李桂枝打招呼,她现在正一脸笑意的拿着糖在旁边逗着李狗娃呢。刘桂柏这小子看到李玉早就靠上来了,现在正拉着李玉往屋里走呢,刚进屋,李玉鼻子里就闻到一阵阵臭味,农村人都熟悉的味道,那是猪粪味,她外婆家在去帮她家修沼气池的时候回来也开始了蛐蟮养猪,只是她外婆家的猪圈本来就比较宽,所以也没有特地再扩展了,就用的是以前的那种猪圈,大部他是搭的石板,专门给猪解决大小便的地方是搭成一格一格的木板的,中间有缝,猪粪就直接掉下去,只要最初养的时候让这些猪养成习惯,基本上都不用自己来收拾,唯一不好就是这猪儿走路要小心些,不然掉一只脚下去还要人拉才上得来。

猪养多了,茅坑又小的,再加上这种样式的猪圈就算不收拾虽然不会干净到哪里去,但也不会出现那种猪粪遍地的状态,所以一般都很少费时间去冲洗它,反正农村人都闻习惯了这个味儿,也没有什么人闻不得罢了。只是因为李玉家收拾得太好了,农村人有几个会这样收拾啊!难怪这上面蚊子那个多啊,这种情况不长这些虫才怪呢。

知道这个不是可以由自己来说什么的,李玉只能捂着鼻子闪远一点,她家外婆可是一个超犟强的人,很难说得听的,除非让她自己发现了有什么不便或者是不符合利益的情况下,不然她是不太可能改变的,只是味道而已,太小意思了。

刘桂伯带着李玉去屋里拿吃的,拿的不是李玉她在路上接到的那些零食,而是比较少见的葡萄糖,一整片被刘桂伯拿出来给李玉扳了一个大角下来。这个葡萄糖李玉知道此刻是四块钱一斤可是被买来送礼的两块钱一包的白糖还贵啊,不过李玉外婆喜欢吃这东西,轻轻的咬了一口,淡淡的凉味在嘴里散开,这葡萄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薄荷糖片,只不过不知道这个葡萄糖的别称到底是卖家们说的,还是买家们叫的,反正啊,李玉也是一直都叫它这名,习惯了呗。

很奇怪的是,李玉其实对薄荷之类的糖从来都不感兴趣,却对这个葡萄糖情有独衷,就连前世的时候,李玉长大了不太吃糖也还吃得下去这东西,只是社会越发达,这类的薄荷糖片品种就越多,却再也找不出一种有现在这种味道的葡萄糖了。

“好吃?这个可是我偷偷留下来的哦!”刘桂柏真的很喜欢李玉这个小外甥女,这葡萄糖表面上都带着淡淡的湿气,他说的不错,肯定是特意留下来的,要知道,这可是过年的时候啊,是冬天耶,糖果只要不粘水哪有那么容易化啊,除非是夫的留得太久。而刘桂伯拿出来的上面那些湿意就说明已经在化了,这东西在这个时代来说,还是属于奢侈品来着,李玉外婆也很少有机会去买,大多数还是李妈献孝心买回来的,而且这东西她都有数,很少给娃儿们吃,刘桂伯的这一块啊,李玉几乎可以肯定,一定是他偷偷的藏的,能留到现在给她吃,真的万分难得啊。

“真的很好吃!”李玉眉开眼笑的点着头,吃着这一块片糖,体会到的不但是小舅舅对她的疼爱,还有对前世的一种回忆,李玉是一个念旧的人,即使知道前世的很多东西只能是在记忆之中,也没有打算去把那些重新找回来,但是,却还是会在适当的时候记起那些东西,毕竟,之所以有今天的李玉,不就是经历过的这些事情造就的这个人吧,不管是伤心的也罢,开心的也罢,都是属于李玉的记忆,属于她自己的财富。

“那全给你!”刘桂柏甚至都没有迟疑一下,看到小外甥女吃得开心的小模样,全都递给她了。专心吃专心看的两人却没有看到在这间屋的门口有着一大一小的两个身影,看着李玉手上的葡萄糖片,还在偷偷的吞口水呢,却谁也没有出来。

今天一路上来收到的零食不少,但是不得不说,这个东西是最合她心意的,李玉半点也没有客气的收下了,“舅舅,跟我来!”

算是投桃报李呢?还是算是废物利用?当李玉拿出弟弟背篓里装糖的袋子的时候,心底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

不要小看这一袋子,可是沿途不少人给李玉的东西,因为是不同的人给的,里面的糖果的种类很多,还不时可以看到夹杂在其中的核桃,花生,葡萄干,苕麻圆之类的东西。简直是品种丰富啊,其中有不少就是李玉外婆家也没有呢!刘桂柏当然也拿得开心,跟李玉拿到葡萄糖的样子差不多。

专心的两人还是没有发现在门口看着他们吃东西的两小孩子,没法子,这里是她外婆家 ,李玉根本就没有想过她外婆会少了她家表姐的吃的。更何况,严格说起来,她其实跟她的表姐们也不算太亲近,年龄的差距太大了,再加上两家因为在一个坝里,平常往来得并不算多,过年过节更是免了,都一个坝呢,大家一起回娘家吧。

核桃这东西还有个几颗,一般情况都是自家晒的,这东西外面卖的可贵了,农村人谁有那个钱去买啊,就算是李玉这类爱吃核桃的人,让她自己拿自己的钱去买都还会被李妈赏几个白眼呢。

好东西几乎是人人爱吃,刘桂柏当然也不例外,现在可是没专门夹核桃的东西,石头,门缝,板凳角都是他的工具,砸也好,夹也好,压也好,总算费尽力气弄了出来,刘桂柏只是自己拿了两颗,给李玉留了三颗,李玉吃掉一颗之后,就转身去找弟弟了,她家小弟也爱吃这个呢。

在门口遇上李兴娟和李兴君两姐妹的时候,她也没有多想,还笑笑着打招呼呢,然后才蹦达着去灶屋里找她家老妈和老弟。

对吃的东西李玉一向不吃独食,并不是因为她并不是真正的小孩子的原因,而是李玉性子就是这样,前世的时候,回家上街去买水果,一路上散都会散一大部分,因此还被李婆婆讲过几次,因为这种事情不是一次发生了,不过李玉还是依然故我,并不是她听不进去她婆婆的话,而是村里人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子,李玉对这两类人是最没的抵抗力的。不过,人难免是自私的,在没有满足自己家人的情况下,李玉自动选择忽略别人,就好似她现在可以对两个表弟表姐视而不见。呃,是没有发现啦。

李妈最初的时候没有要,其实她也满喜欢吃这东西的,李玉一直认为,她肯定是嘴巴也是遗传自妈妈,对于干果类没啥抵抗力,不过李妈是做母亲的,宁愿自己少吃一个,也不会让女儿眼谗,直到李玉说了不少次她吃过了李妈才开始吃,两人这推来推去的行为惹得李玉大姑和李玉外婆好一阵笑,当然,对象肯定是知道疼人的李玉了。

刘桂强刚才不知道去哪里了,回来之后直接去了隔壁李玉二外婆家里背了她这有一张大桌子过来,把陶屋腾开来,两张桌子相连,这样既方便坐,又方便摆,要知道,每一年的这一天在李玉外婆家可不下于年三十啊。

海带炖猪脚,萝卜炖排骨,白豆炖鸡,干疆豆炖大菜,四大炖菜上桌,猪心猪肝猪肺猪灌肠四大拼盘,回锅肉,冷刀肉,各式炒菜,满满的排了一大桌。这些青菜可不是随便谁家都看得到的啊,现在的市场上看不到李大伯家的换季菜,却换上了李家的几个爷爷和一些亲戚,李玉外婆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多多少少认识,几家几乎都有默契,没有互相压价的情况出现,反正就算不压价,也供不应求,现在的农民大部分生活不好过是真,但不是还有少部分好过的人吗?更何况,到了年节的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舍得花钱。可不是她们心黑啊,这土大棚以为是那么好弄的啊,塑料面也要时时换,不然时间一久就朽了,日常管理更是离不得人,种菜也不简单啊。

第八十八章 相约

美美的吃了一顿之后,李玉挺着个滚圆的小肚子,发现自己好似动都动不了。不由得有些感叹,这东西太好吃了啊,也是一种错误嘛,看吧,要是天天这样吃,她不胖才怪。李玉也真敢想,农村人一年到头吃肉的次数可是不多,这样的大餐就算是用匠人也不会有这么好的伙食,一年到头啊,绝对不会超过五回。哪有机会给她吃胖啊,更何况,这里所有人就是她的饭量最小,恐怕再过不上半年,她家小弟李狗娃也可以在吃饭这事上鄙视她了。

李玉外婆陈天珍也有差不多半年时间没有看到女儿了,对于这小女儿,她本来就是最疼爱的,大女儿桂枝还因此称亏过不少回呢,这一次这么久的时间不见,要是在外面见不到也就罢了,都在家还见不到,陈天珍难免会有埋怨,因此,吃过饭之后,几个女人聚在一起,陈天珍就开发台训起了小女儿,李玉被她小儿子带出去玩了。

“嘿嘿,幸好逃得快,玉儿啊,要是你不赶快跑现在就像是小姐姐一样,被我妈训到臭头,我妈那张嘴就是这样,废话多得要死,可以不停的念不停的念,让人受不了!”

刘桂柏显然对他家老妈的唠叨是心有余悸,说起来就是满脸的庆幸。说实话,李玉也是感同身受,前世的时候没有少受过这方面的苦,她这外婆啊,什么就好,就是唠叨了一点,只要她一开口,就算是没有人理她,她也一个人说得津津有味,从东家长扯到西家短的,有的时候,一个话题还要说上三遍以上,听得让人发疯,却又不能多说什么,人家怎么说也是长辈来着。

当然,也老妈的神经最是强悍,总是有办法让她外婆说的她想听的话题 ,这样一来,她外婆就更加疼爱她家老妈了,毕竟,连陪她说话都不愿意的人,她怎么可能还一头热的疼爱她们呢?所以有的时候,她家大姑只看到她外婆对她妈的好,就没有看到她妈对她外婆的好。

“姐姐,姐姐!”就在李玉跟刘桂柏打算溜的时候,陶屋门口正有一个努力翻门坎的小身影,眼看自家姐姐就快跑了,连忙露出可怜兮兮的表情叫道。

“小舅舅,你去背弟弟去!”要是换了平时,她家哥哥不在,她还真的带不了弟弟出去玩,但是今天运气不错啊,她家小舅舅还没得及闪人,就让他出劳力好了,说起来,她也是多年没有在外婆上面过年了,不知道记忆中的东西是否已经出现,或者是已经出现过了。

刘桂柏翻翻白眼,乖乖的跑到门口去蹲下,李狗娃说都不用别人说,大力的扑到了刘桂柏的背上,幸好,刘桂柏都是十几岁的娃了,就李狗娃那小不点,再大力也对他的影响不大,背上背了一个人,同样可以跑得飞快。

刘桂柏要带李玉去的地主是他们这边唯一比较热闹一点的地方,毕竟,他们是在山沟里,来来去去的不方便,买包盐都要走几里路的地方,唯有在过年的时候,就在他们家背后就是两个山包夹着的一个路口,那里也兴了一个土地庙,为了敬神方便,土地庙前面有很大一块空地,而每年的过年的时候,这个土地庙的前面就会有一两家来卖东西和一些小零分,还有就是走亲戚需要的一些礼物,白糖啊,红糖之类的,当然也少不了香和草纸,要知道,这里可是土地庙前面啊,这土地庙每一年的香火还挺旺盛的。

还有一些人则卖一些自家种的甘蔗,现在这品种还是那种旧品种,甘蔗非常甜,但是比较细,最粗的也才大人的两个指头粗,没有良种甘蔗的水份多,也没有良种甘蔗的粗,但是它节头很长,又非常的甜,以李玉的话来说,纯粹的原汁原味,比起以后的良种甘蔗好吃多了。

五毛钱一根细的,一块钱一根长的,比起李玉来,刘桂柏肯定是个穷人了,从裤袋里好不容易掏出了一张五毛钱的票子,看它揉得皱巴巴的样子,肯定是掏出来了无数次舍不得用,又放过了袋子里面。要知道,她如果没有记错的 话,她家外婆这几年还是给的小孩子六毛六的压岁钱呢!对于一根甘蔗要五毛钱的开销来说,足以让刘桂柏所有的压岁钱花得差不多了,也许还会因此回家挨一顿打呢。

“舅舅,莫买了,我们不吃,屋里有 好多耶!”这一点李玉可没有说谎,她家这东西真的很多,而且啊,比起这上面卖的一块钱一根那个都粗很多很多,因为她家那个是用沼液和蛐蟮屎种出来的,没有用点肥料不说,农家肥也是充足得很,小个的她们家根本就没有砍,要是太老了就直接埋在地里埋好,明年做种。

“真的嘛?”刘桂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