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热血燃烧大时代-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摇了摇头,“这里地域对我来说太狭窄了,不适合集团将来的发展。查理,你就放心吧。你看,李嘉诚、包玉刚他们,不也没有出手吗?这个工业区,只适合一般小规模的投资。摊子再铺开一点,就会大受限制。”

查理若有所思地看向了一旁,果然,李嘉诚、包玉刚、以风扇起家的爱美高集团主席刘銮雄,还有管理着嘉道理家族的米高·嘉道理等香港富豪榜前列的港商,自成一个圈子,小声地讨论着什么。

见我们这些投资主力不动声色,特区的官员脸上无不露出失望的神色。不过,好在刚才也算是拿下了近亿港元的投资,不算特别失败,因此继续引导着我们顺着蛇口的南海大道前行。

一大群人,就这拌走走停停。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出了蛇口工业区的区域。

眼前已经不复都市的繁华。纳入眼帘的是高高的山丘和红色的泥土,还有的就是远处随处可见的工地。这时我才发现。我过于高估深圳的发展了。见识过蛇口工业区那宽大整洁,看起来舒爽的街道后,现在所见的,完全就是一个大型工地,丝毫也看不到都市的影子。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所有随团的人都有了短暂的失神。

李市长指着远处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动情地道:“去年11月,国务院批准那里将成立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和经济开发区。这才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由昔日的一片荒滩变成为了现在这个模样,有力地配合了深圳政府把市区向西扩展的战略思路。我想只要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一座综合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海滨区将横空出现。为广大的投资者和我们深圳本地市民服务。”

听了李市长的话,我一下子醒悟了过来:我现在脚下踏着的土地。应该就是日后的深圳科技园所在的位置了。

深圳科技园过去,就是名闻遐迩的深圳华侨城,那里将团培育出诸如康佳集团、华侨城控股、华侨城地产以及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深圳湾大酒店和威尼斯酒店等知名企业品牌,把深圳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深圳滨海大道还没有修建。因此城区地主要干道。就是深南大道。深南大道项目自1984年立项,85年进入施工,此刻正是深南大道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地时候。不时可以看到路面封闭施工的痕迹。

在大道的两边,许多高楼大厦已经有了巍峨地气势。比如去年刚刚竣工的全中国第一高楼国贸大厦、有深圳地标形象之称的电子大厦。素有深圳城市“坐标”之称地上海宾馆等,不过。与这种文明进步相对应的。是有的地方显然还是农田,里面种植着一些蔬菜。现代与古朴结合得如此诡秘,也只有在这种变迁地时代。才可以一观了。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心情竟然难得地有了一丝激动。现在的深圳,真正称得上市区的,也就只有连接香港与内地的罗湖口岸以北,罗湖区一片,其他地方都可以称得上是未开发的处女地。

原本我的目标是想买下福田区靠近界河的一大片土地。再加上我香港新田地无线通讯器材生产中心。这样我的产业就可以连成一片。只待明年皇岗口岸开通。我这两处生产基地就可以做到互通有无,急速地发展壮大。但是,现在我缅怀起了前世对于深圳的美好记忆。突然觉得在这几处见证深圳发展的土地上,都留下我的烙印。岂不是更完美?

决心既然下定,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当天夜里,在作为深南大道建设临时指挥部的市政府办公楼内,我与深圳市政府签订了一揽子土地转让的协议,我以二十五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一举拿下了深南中路南部福田区近4。2平方公里。新开发的华侨城5。3平方公里,还有只处于规划阶段的深圳科技园3。2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这个年代。这二十五亿美元的价格。并不能说深圳市政府就把土地贱卖了,实际上,截至到1986年,深圳引进外资总额也不过就是这个数。此前,尽管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主席胡应湘计划斥资10亿港元在福田发展工业村。但一直声沉影寂,最后无疾而终,以至于到现在福田地区依旧冷清得可怕。与相邻的罗湖区的发展开发完全是两回事。

至于华侨城和科技园的土地,除了深南路延伸线的两侧有一些高楼建筑外,其余的地方还都是荒芜的土地。尽管香港中旅负责人黄振声、马志民、俞唐生、罗植南、符园柱去年2月提出了华侨城的概念,并在今年的五月进行了登记注册。但前期的投入并没有到位,这让满含希望的深圳市政府非常失望。

当然,最关键的是:对于这些包含着大片丘陵的土地能够卖到这么一个价钱,深圳市政府的头头非常的满意,尤其是我还背着一个世界首富的闪亮称号,这意味着我可以为深圳带来更多的投资。

看着地图上三块用红线圈起来的土地。我也是踌躇满志。

福田地区。我决定还是把这里修建为生产基地和加工贸易区。主要从事汽车、家电、能源、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等轻重工业的生产建设。

华侨城的位置,我准备用来修建一座大规模的影视主题公园。在前世深圳具有标志性的景观,如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欢乐谷、世界之窗这些地方,修建一座全新的集旅游和拍摄于一体的电影基地,把各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和建筑物搬到深圳来,这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深圳拍摄带有全世界各国背景的影片。在华侨城与科技园的结合部位,我准备再修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为集团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科技园的区域,虽然现在还是一片荒凉,但将来却是我的科研中心的地点。未来的电子、移动通讯、能源和机械设备等研究中心。将建设在这一区域。

同时。在这三处区域,我将修建酒店和大型仓储超市,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我的产业的影响辐射到整个广东乃至全国。

听到我的投资意向后,李嘉诚和包玉刚等人,对于我地大手笔感到惊讶。显然。他们也对华侨城和科技园地前景也看好,于是也纷纷慷慨解囊,购置土地。准备在深圳大干一番。

第二天,查理率团前往北京,继续就香港问题进行磋商。而我则在邹杰、胤蒙和五凤的陪同下,留在了深圳。

在上海宾馆住了两天,期间我参观了作为现在深圳主城区的罗湖区地市容市貌。同时对我购置下的土地,也大致地了解了一下地况地貌——确实让人惊讶,现在这些地方。大都没有开发,不时可以见到村庄和田地,有的地方还荒草蔓蔓,丝毫也看不出二十年后这些地方会被繁华地高楼大厦所覆盖的迹象。

带着满怀希望回到香港。约翰·钱伯斯已经带领FLY集团的高层赶了过来。

1986年9月22日,位于尖沙嘴海运大厦地一间豪华会议室里,环形的会议桌边,坐满了人。与会人员正就FLY集团的未来地发展进行着讨论,当然第一个议题就是关于集团在深圳的投资。

“根据我们的了解,现在中国国内对于家电的需求很大,东南沿海地区的走私极为猖撅,有许多有背景的人甚至动用舰艇进行明目张胆地走私。这些产品进入内地市场,往往很快就会脱销,所以效益极为可观。”

“现在全球各地的家电产品。就像决堤地洪水一般,向中国内地涌去,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的是这些东西都是私货,在质量上得不到任何保证。”

“因此。我觉得未来我们进入深圳后,前期应该立足于家电的生产,不管是彩电、录音机、冰箱,还是空调,都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以此来推动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发展。现在我们在伦敦的生产已经趋于饱和,正好在亚洲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说话的这位,正是爱播电子的新总裁詹姆士·迪蒙,桑迪·韦尔曾经最忠实的追随者。

由于现在的旅行者集团,桑迪·韦尔意气风发,往往重大事件都一言而决,詹姆士·迪蒙多次建议都得不到采纳。同时,在桑迪·韦尔身边,还有着管家型的好助手彼得·科恩,导致了詹姆士·迪蒙的才能根本无法发挥。

在这种情况下,詹姆士·迪蒙主动向桑迪·韦尔提出了请调的申请,然后立即就被欣喜若狂的约翰·钱伯斯任命为爱播电子总裁,同时兼任FLY集团的投资部主管。原来的总裁被调到了集团总部,担任首席品牌官的职务。

爱播电子现在是欧洲最大的电子集团,经过半年的项目攻关,已经拥有了自主研发制造生产线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深圳建立的家电工厂有着技术上的支持,生产的产品将具有现在这个年代的领先水平。

约翰·钱伯斯赞赏地道:“不错,这个建议很有建设性。我们的爱播电子。在英国已经有七十年的历史,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家电贵族。特别是现在我们所拥有的TBL(特伯乐)这块享誉世界的品牌,在欧洲拥有着近三成的市场占有率。有着这样的好口碑,必将吸引中国的民众对于我们的电子产品趋之若鹜。”

我听了点了点头,随意又皱眉道:“不过现在有个问题,我们没有自己的基建公司。这样将会严重束缚未来我们在深圳的发展。”

詹姆士·迪蒙眼里闪动着智慧的光芒。他站了起来,然后叫身后的助手拿出一份文件,与会的人员每人都发了一份。带大家都粗略地看过一遍后,他朗声道:“虽然我现在主要主持爱播电子的业务,但我也没有放弃对现在经济形势的研究。我觉得,未来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亚洲,特别是刚刚走出封闭的中国。有鉴于此,所以我专门研究了亚洲一些有影响力的基建公司,以便将来我们集团业务扩充所需……”

我打断了他的话,“詹姆斯先生,我知道你的才能。不过,请你说重点好吗?”

詹姆士·迪蒙看向了我,一脸郑重地道:“怡和集团!置地!”

我惊讶得合不拢嘴,脱口而出道:“置地!?这怎么可能?”

詹姆士·迪蒙一脸都是坚决:“没错,就是置地!”

第269章 怡置系

“未有香港,先有怡和。”怡和洋行1832年在广州成立,成立人是大鸦片商渣甸与马地臣。香港开埠后的1841年,怡和将总部迁往香港,是19世纪香港四大洋行之一。1855年,渣甸的侄女婿威廉·西泽克来华为怡和工作,渐爬上怡和大班之位。百余年来,西泽克家族共有5人任怡和大班。该家族控有怡和10%~15%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怡和也由此被认为是西泽克家族的基业。

新中国成立后,怡和在华资产损失在1000万英镑以上,这在当时是一笔浩大的数目。怡和高层一直对此保持戒心,奉行“获利在香港,发展在海外”的方针。海外分据点达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20世纪70年代,怡和对香港信心渺茫,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收购英国怡仁置业、夏威夷及菲律宾糖厂、中东TTL石油和南非雷民斯公司。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加之回报率低,资金陷于枯竭。因此又不得不将这些产业出售。

怡和系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拥有香港中区黄金地段大厦物业、国际一流酒店、百余间超级市场及精品零售连锁店等。全系论控股地位,怡和最显;若论资产,置地坐大。故而怡和系又称怡置系。

20世纪80年代初,置地将触须由海外缩回香港,参与白笔山豪华住宅区建设、美丽华酒店旧翼重建,收购香港电话及港灯集团近3成半股权。更令人瞩目的1982年,破纪录以四十七亿多港元巨资投得中区地王。兴建交易广场。置地债台高筑。负债达100亿的天文数字。

1982年秋,撒切尔夫人访华,香港爆发信心危机。地产市道凄云笼罩。偿债本不成问题的置地如今大成问题,银行紧逼,偿债无力。怡置大班纽壁坚颓然下台,亨利·西泽克走马上任。不幸,面对当时凄迷地市场。西泽克也无回天之力,置地不件不把所持港灯及电话公司地股份先后出售给长实系和黄和英国大东电报局。

此时,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先后落入华人财团之手。由于华人财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地产建筑商,因此都开始垂涎置地在中区的豪楼名厦。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地九龙仓,怡和高层对华资的觊觎已有防备。纽璧坚在财务顾问的协助下,重整全系控股结构,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和怡和证券控制置地4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地4成股权。证券分析家将此称为“连环船结构”。怡和置地互控。大大强化抵御外敌的能力。

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颇大破绽。敌手若控得一船,就可与另一只连锁的船展开贴身肉搏战了。一损俱损,后果更可怕。

从去年开始,怡和、置地双双进入维谷,累累债务使投资者信心大降。股价滑落。其中怡和最惨,市值才30亿左右;置地情况稍好,仍有100亿港元。

亨利·西泽克上台后不久,就请来英国拯救破产公司而闻名地戴维斯主理置地的业务。到今年,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韦士,重组怡置系结构——亨利·西泽克已经清楚地看到互控结构的破绽。

包韦士登场后,设计了怡置脱钩地计划。今年3月,怡和的重组计划出台,置地宣布将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尔后又宣布将另一间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到6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

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股权,怡策控26%怡控。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别控置地11%和15%股权;分别控牛奶国际9%和27%股权。怡和策略控35%文华东方。西泽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

这样,西泽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如铜墙铁壁;同时又击碎了觊觎者欲借收购怡和而达到控制置地的企图。西泽克家族的主要利益在怡和,因此有意识地削弱了对置地地控制,外敌入侵置地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大。

李嘉诚一直对置地拥有的中区豪楼名厦情有独钟。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系列收购,长实系实力大增。现在,置地被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他又岂有不购之理?

同期。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翘楚,均被传言欲染指置地,如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信和置业的黄延芳。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皆在此列。另外,尚有股市狙击手刘銮雄兄弟,亦有意乘虚而入,狙击这个庞然大物。

刘銮雄登门拜访怡置大班。提出以每股10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控有的四分之一的置地股权。亨利·西泽克拒绝,一则嫌刘氏心欲太贪,出价如此之低;二则刘氏在股币名声欠佳,置地毕竟是怡和的爱女,乃父总想为爱女找一个殷实厚道的婆家。头脑甚为精明的刘氏顿时无辙,悻悻告退。

诸多大佬接踵而至,一一拜访亨利·西泽克。西泽克愈加囤积居奇,既不彻底断绝众猎手念头,又香饵高悬,惹人欲罢难休,欲得不能。

李嘉诚的威名,西泽克早已如雷贯耳。他们还在港灯一役中交过手。超人出马。亨利·西泽克不敢怠慢,更不敢掉以轻心。李嘉诚表示愿意以每股17元收购四分之一置地股权,这比置地其时十元多的市元多。亨利·西泽克对这个出价仍不满意;同时,他也未把门彻底封死,做出一副很坦然很有诚意的样子:“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双方都可接受地价格。”

李嘉诚等人与西泽克继续谈条件。双方分歧仍颇大。目前双方依旧陷入对峙阶段。

以上这一切,就是詹姆士·迪蒙地资料中阐述的现在置地的情况。

看完资料,我沉默了一会儿。“这么说来。目前置地并不是怡和必保地产业了?”我斜着头问道。

詹姆士·迪蒙点了点头,“这算是变相的丢车保帅吧!现在置地在股市上的每股价格为10。27元。整体市值为97。89亿港币。置地手里地置地股权,按照市值看,约为29。4亿港币。当然。他们肯定不满足这个价格,所以我们可以估算一下置地的心理价格:置地截至目前为止,有着16。28亿港币的巨额亏损。高达56%债务比率,124亿的财务黑洞。这样一个烂摊子,掌握在怡和手里,只会带来继续的亏损,因为现在怡和自身也有麻烦,不太可能进行新地投资。所以,在亨利·西泽克眼里。置地最大的可能,是为怡和套取足够的现金,用以支持怡和洋行的正常运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以每股20元港币的价格进行收购,应该可以打动亨利·西泽克的心。”

约翰·钱伯斯补充道:“在此之前,我们借着香港股市低迷,已经悄悄收购了两成置地地股份。只要再加上怡和手里的那部分股份,我们就可以实现对置地的完全控股。”

我好奇地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