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储备粮油所有权、动用权属于国务院,未经国务院批准,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准擅自动用。国家储存在各地的储备粮油,必须服从国务院统一调度。”
随着近年来国际粮价的节节攀升,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地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地方储备粮体系已成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中。
国内储备粮体系的承储主体,是政府组建的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地方政府建立的国家储备粮承储企业,投资主体是中央、地方政府,储备成本较高。
但包括社会企业、农民在内的社会储备粮成分非常缺乏,或者说还没有列入国家储备的计划系列之内,社会投资于国家储备的比例还非常低。
因此到目前为止,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由国家、省、市、县四级构成,基本以原粮为主。
中储粮总公司的管理分为两个模式,一个是中储粮总公司自己建设的粮库,为直属粮库,这在全国有若干个,以及负责其管理的若干个分公司;另一个模式是委托省市县原有粮食系统管理,这有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
中央储备粮由国家粮库保存,具体调配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负责,业务管理由中储粮总公司负责。
“可是现在,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桑明达将手中的资料扔到了桌子上,额头上面的青筋也爆了起来,用一只手松了松衬衣上面的纽扣,喘了口气道,“这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啊!他们怎么就敢做出来?!”
桑明达如此震怒,也是有其背景因素的。
最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粮食喜获丰收,根据统计数字,粮库内的存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就在前不久,总理在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时,还非常自信地表示,我们的粮食储备非常充足,足以让全国人民吃上两年都没有问题。
可是言犹在耳,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居然就在西岭省发生了如此重大的案件,明阳市的几个大粮库内就如同被耗子扫荡过一般,变得清洁溜溜,这让谁听了不感到震惊?
桑明达也是希望上进的人,他很清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而自己又被蒙在鼓里,很难说最后事情会发展到何种地步,省委书记听起来是很唬人的,一省大员,封疆大吏,在省里面几乎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可是在自己的头上,还是有很多了不得的存在的,而那些既有资历又有能力还有背景的同级别的同志们,未必就不会对自己现在的职位发生兴趣。
无论如何,作为省委书记,即便是知道某些阴暗的势力存在于自己的治下而无动于衷也不要紧,要紧的却是自己不知道这些阴暗的存在,如果对于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就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那是非常危险的。
不过桑明达也想到了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粮食系统的亏空并非仅仅是明阳一家,很有可能全省的粮食系统都存在这种问题,进而他大胆地进行了推测,恐怕是全国范围之内的粮食系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亏空。
这真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桑明达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对萧名学和陈通达说道,“这件事情牵扯很大,怕是连我也弹压不住,我的意见是不能再等了,必须对明阳市的粮库进行彻底清查,无论牵扯到什么人,无论最后会查到哪里,都不能手软。”
“省里的支持——”萧名学沉吟了一下道。
“你们先动起来,省里的支持肯定是会有的,但是不宜过早。”桑明达不等萧名学说完,就抢先表态道。
之后桑明达又缓了一下语气,对萧名学说道,“嗯,既然是通达同志直接主持了粮库亏空调查,那么我建议你们这次成立粮库亏空问题调查组,也是以通达同志打头阵为好。”
萧名学点了点头,不过他又叹道,“这次走得匆忙,市委邓书记那边儿也没有来得及打招呼,怕是回去要被他责怪了。”
“邓思铨那边儿,你就赖在我身上好了。”桑明达心里面很清楚现在明阳市的市委和市政府的两名负责人心存芥蒂,他也不需要说破,只是把这个问题给大包大揽下来。
如果让邓思铨知道萧名学把他架空了的话,肯定是要发飙的,不过萧名学能够拉上省委书记桑明达这杆大旗的话,就足以抵消掉对方的怨气了,只要桑明达说一句这事儿是我交待萧名学同志查办的,那就谁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陈通达此时的心里面也是非常复杂,桑明达把这件事情压在他的头上,与其说是压力,不如说是对他能力的考验。
如果此事办得漂亮一些,那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给自己添上一笔浓重的政绩,这可是会给自己今后的升迁加分的。
可见一件事情的好坏并无定论,不过是因为大家所站的立场不同而已,有的人要升官发财,有的却要因此而掉脑袋。
*********继续求票支持,敬请收藏,谢谢。*********
正文 第八十八章 都有目的
“不过你这次跟通达同志一块儿来省城,似乎有些不妥。”桑明达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对萧名学说道。
萧名学明白这是桑明达指出自己办事儿不够稳重,至少不应该跟自己的秘书长同时玩失踪,这让明阳那边儿的有心人看了,肯定是要引起一番联想的。
“桑书记,我们临走的时候放了风声出去,来省城帮通达的小子搞专利推广的事情。”萧名学顺口就把自己的幌子给抛了出来。
“专利推广?通达的小子多大了?”桑明达听了之后便有些诧异,心说陈通达不过就是四十左右,他儿子能有多大,就能搞什么发明专利?
“上高二了。”陈通达回答道,“暑假的时候搞了一个节水龙头,专利局那边儿也批下来了,节水办还给了一个推广的建议公函,我家小子的意思,是先在省内找找,看有没有比较合适的合作伙伴。”
“这事儿明阳那边儿知道的人不少,我们就是打着帮明洛搞专利推广的幌子过来的。”萧名学接着说道。
“这么说,孩子也过来了?”桑明达有些啧啧称奇,心道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呀。
一时之间,他倒是对陈通达这个儿子发生了兴趣,产生了见他一面的想法。
萧名学自然是乐得向省委书记推介自己的子侄,便笑着回答道,“跟我家丫头一块儿,都来了,正在客房呆着呢。桑书记要是有时间的话,倒是希望您可以指点指点他们的。”
“哈,我哪里有什么指点的,不过就是好奇罢了。”桑明达笑了笑,便让人去找陈明洛和萧潇他们过来见个面。
陈明洛正在同萧潇讨论到哪里吃饭的问题,坐了这么一阵子,眼看都到七点了,肚子里面早就饿得咕咕叫,如果不是因为出来办正事儿,要等着萧名学和陈通达他们回来的话,陈明洛早就跑出去叫饭菜吃了。
“省委书记召见?”陈明洛也是吃了一惊,显然是没有料到这个结果。
难道说,是萧名学和父亲陈通达把自己给卖了?毕竟上一次的事情和这一次粮库亏空的事情,都是自己给查出来的,没准儿两位领导一激动,就把自己的事情给说出来了,这可不是他所希望见到的情况。
“桑书记对你那个发明专利很感兴趣。”前来打招呼的秘书见陈明洛一副错愕的样子,便笑着说道。
“哦,是这样哦,我还以为是自己帅得惊动了省委书记呢。”陈明洛听了之后笑言道,然后就从行李中取了两个做样品的节水龙头出来,拿一块儿毛巾包了带着,随着那秘书一块儿去见桑明达。
桑明达五十出头的年纪,早先是在冶金部当副部长,来到西岭省之后,已经快干满一届省委书记,自然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出大问题,可是粮食亏空问题是大事,即便是现在捂着不报,可是自己离任之后再出事儿的话,一样会影响到自己的仕途。
国家历来对粮食问题看的很重,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放到任何时候都是天大的事情,因此很难想象仓中无粮会给国家带来如何严重的影响,桑明达可不敢冒这个险。
有些事情确实可以拖延甚至瞒报,但是发现了这种问题,却是迟疑不得的。
陈明洛见到桑明达的时候,感觉他比电视上看到的样子要稍微显老一些,大概这个屏幕效果和真人形象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不过他也注意到另外一点,那就是桑明达的思维很灵活,言谈也极为风趣,完全不像是在西岭新闻上那个呆滞迟缓的官方形象。
不过想了想,陈明洛也就释然了,在那种正式场合当中,估计谁也自有不起来,即便是做到了总理的职位,成了政府的首脑,也一样要受各种制约,不可能信口开河,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的状态之中,怕是很多心理素质差一些的人都要抑郁了。
由此看来,后来爆出来的很多高管贪腐甚至是包养情妇之类的事件,也不过是某些人需要将这种负面情绪通过其他渠道排解消散的途径而已,只不过,这些途径刚好是见不得光的。
桑明达见了陈明洛和萧潇之后,感觉非常良好,对萧名学和陈通达笑言道,“金童玉女啊,看着都觉得养眼。”
问起节水龙头的时候,陈明洛将自己带过来的两只龙头拿了出来给他看,简单地说明了一下节水原理,并且让招待所的人临时换了一只节水龙头来查看实际效果。
没有见过节水龙头的人,初见这东西的时候,总是会感到新奇,桑明达自然也不例外。
“你是说,之所以能够起到节水的作用,就是这个陶瓷阀芯在起作用?”桑明达拿着一颗拆下来的阀芯,有些感慨地说道,“这就是技术的力量啊!既然节水办已经有了倾向性意见,那么我们西岭省也应该表示一下立场嘛。”
桑明达说这话,倒也不是随口提一提,最近省城正准备启动新一轮的城市环境建设,如果能够加入一个节水的项目,对于整个城市形象肯定是有好处的,也符合国家政策。
再说了,这东西的花费又没有多少,相对于投入几千万上亿的资金都未必能够标新立异吸引媒体关注的项目而言,投入节水项目既有名又有利,实在是明智之举。
最重要的,就是别的地方没有这个便利条件啊,陈明亮的节水龙头并没有进入其他省份的领导层目光中,这是西岭省的最大优势。
虽然说现在桑明达面临着阳明市粮食系统的亏空压力,心情有些沉重,但是陈明洛的这项节水发明却让桑明达找到了一个尽快提升西岭省整体形象的好路子,如果结合正在酝酿中的城市环境建设工作一起推出,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能给高层留一个比较突出的好印象,多少也能够缓和最近的紧张空气。
********求推荐票,求收藏,谢谢****************
正文 第八十九章 专利推广的问题
陈明洛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到省委书记的脑袋里面居然绕了这么多弯儿,他只是想着如果省里面能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态度,那么自己推动专利技术的实用化,又添了一份儿筹码。
他很清楚现在的环境是什么样儿的,国内的私营企业虽然很多了,但是发展规模宏大的并没有多少,在整个经济体制姓社姓资的问题上,依然在激烈地争论着,很多人都是在观望中。
就如同当年的温州八大王事件以及后来的几次风波一样,在整个社会经济变革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或者那样的意外,政治体制对于经济体制的影响,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整个大环境不是非常明朗的情况下,自己想要在西岭省放开手脚发展,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尤其是省内的国营企业对于试场的影响力,使得私营小企业很难发展起来。
陈明罗考虑着,自己现在想要通过生产节水器具发展,不是不可以,但是难度就会很大,而且也很难得到政府部门的有力扶持,即便是有了萧名学的支持,也不过是在明阳一地有所影响罢了。
若是要着眼于西岭省全境并且抱着走出去的想法,那就必须获得像桑明达这样的有力人士的支持了,这个机会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偏巧,这个机会就放到眼前了,桑明达对节水龙头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
自己又该如何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呢?
对于国内的很多发明者而言,推广方式无非就是两种,其一就是转让专利,其二就是开发专利。
有了专利权,首先要考察市场的存在性,从所调查的资料中寻找出口。比如说陈明洛发明的节水龙头有什么特点,最适合什么单位或者人群,该找那些部门,或者自己生产后该找谁来定购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在做市场。
可以说,没有市场,就没有专利技术的推广和开发。
不少专利发明者总是经常抱怨,搞出一项专利多难啦,有这么好的技术摆在人们面前,却没有人珍惜,为此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将原因归结为时运不济,没有识珠慧眼。
实上,很多专利发明者在专利发明和推广时走进了误区。他们一味单打独斗,依靠一己之力去做所有事情,结果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殊不知与人合作、借助外部力量,做起事情来要容易得多,成功的机会也大得多。
就比如说父亲陈通达的那位同时,平时喜欢弄些小发明、小创造什么的,其技术水平、文化素养自然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推广他的专利技术时却处处受阻、四处碰壁,一无所获。
他每次都是怀揣专利资料,以踏破铁鞋的豪情壮志,辗转周旋于各个企业之间,别人除了夸他技术却是不错之外,通常都是旁顾左右而言他,不愿探讨专利转让与合作推广之事。
最后,一家企业负责人直言相告,“仅凭一张嘴、几页纸,就让企业来投资是不太现实的,他们是不愿花心思和资金对别人的技术搞前期研究开发的,除非你的东西是有形的,甚至能当作产品卖出去,他们才会有兴趣跟你合作。”
经此提点,他找到一家工业设计公司,委托其完成外观、结构、工艺等环节,将纸上技术变成了现实样品,一些企业和投资人见过之后,大感兴趣并有合作意向,最终经过该设计公司的极力推荐,他的专利技术转让给了一家企业,终于苦尽甘来。
由此可见,借助外部力量对于专利发明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如今的陈明洛,显然所谋更远一些,他想要的不仅仅是专利技术的转让,他是想要直接参与到市场推广当中来,直接从终端市场中受益。
于是陈明洛想了想,就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节水龙头的技术先进性不容置疑,这是专利局和节水办都认可了的,虽然说现在如果想要转让技术并不存在什么障碍,但是作为我自己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我是希望可以参与到它的实际应用当中来的。”
“嗯,有想法的孩子。”桑明达点了点头赞许道,“那你有什么考虑,不妨说出来听听,我们几个大人也好帮你参谋参谋?”
陈明洛慎重地回答道,“我想通过代工模式来实现产品的市场化。”
他的想法也很简单,通过对于西岭省内的几家大型洁具厂考察之后,选出一两家代工企业,通过支付加工费用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加工,然后再通过产品区域代理方式,将节水龙头的销售权打包出售。
“这样的话,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产品正式批号,还有一个就是代工费用应该是比较庞大的,即便是要预付一部分,数目也不会太少。”陈明洛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的是国内并没有什么成熟的VC,否则我很有自信可以融到一笔钱的。”
“什么VC?”萧名学和陈通达等人听了他的话都是一愣,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桑明达倒是眼睛一亮,对陈明洛刮目相看,他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做长辈的,可是要加强学习了,要不然可就赶不上孩子们了。VC就是风险投资的英文缩写,现在海外很流行这个,只要你有好的创意,就有可能获得VC的投资,那可是真金白银。”
“那也就是贷款嘛。”萧潇在一旁插嘴道。
“跟贷款不同的。”桑明达对于这个漂亮的小姑娘也是非常喜欢,笑着对她解释道,“如果赔了的话,贷款是要偿还的,风险投资就不需要了。”
“赔了钱不需要还债,还有这种好事儿?”众人听了顿时大感兴趣。
桑明达呵呵一笑道,“确实有这种事情,当然也并非完全无条件的。现在国内的经济同海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名学和通达你们以后要多加强学习,回头我推荐一些书目给你们,好好钻研一下。作为领导,不懂得当代经济问题,那是很可怕的。”
萧名学和陈通达连连点头称是,不过却有点儿怀疑,怎么陈明洛就知道这些呢?
“多看书多看报呗,开卷有益嘛。”陈明洛面对众人的疑惑,耸了耸肩膀道。
**********求推荐票,求收藏,谢谢*****************
正文 第九十章 互相借势
作为省委书记,桑明达对于陈明洛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在陈明洛给了一个大致的报价之后,桑明达就大手一挥,预定下了两万只的订单,这将作为向全省各地级市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