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戈壁水世界-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负责出资搞基础建设、搬迁日新村,李大山负责帮助村民产业拖贫。一年后,根据政府考核和民意调查情况,一旦李大山的八鲤农场完成政府规定的拖贫目标,全体村民签字同意,草原市将在一个月内把日新村境内的近一万亩土地无偿划拨给李大山使用七十年。

另外,唐书记代表日新村,和李大山的八鲤农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及合格劳动力雇佣意向书。之后,李大山和日新村全体劳动力签订了正式的用工协议。听说真的可以到农场上班领工资,村民的积极性都很高,踊跃上前签用工合约,没有一个不愿意的。日新村六十多家,基本上本家都有二至三个劳动力,现在都成了农场的员工。想想也是,这么优厚的条件,在家放羊,那还不是和以前一样吗?但是现在却能一月领300块钱,而且养好了还能发不少的“奖金”。谁不愿意签,那就是傻子啊!

为了保护双方利益,李大山也留了个心眼。用工合同中规定,签订协议后,将由农场组织一次全面体检,身体有传染性疾病或重大疾病的将不能被招聘为农场职工,避免身患传染病的村民进入农场员工系统,造成养殖对象的传染;同时以后农民工人生了大病就能分清是不是职业病。而对于体检,大家也是持欢迎态度,免费体检,谁不愿意?

签订完各种文件,李大山就正式和草原市政府达成了合作扶贫协议,同时也和日新村的劳动力达成了用工协议。李大山出于扶贫意愿的一个举措,转眼间成了八鲤农场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而且这个推动力随着日新村扶贫计划的成功,影响力逐步扩散,作用越来越大,最终成就了李大山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奇迹。

开春以后,由于各项前期工作都已经做好,草原市政府正式启动了日新村搬迁计划。由于李大山的要求,日新村新址选择在kao近八鲤农场的西北角,离风力发电站稍远一点的地方,规划住房建设面积一百亩,圈舍建筑面积六百亩,都是每家单独一个小院子,前面是住房,后面是圈舍,距离适中。另外公共绿地以及防沙林面积三百亩,一共占用土地一千亩。而日新村其他九千亩土地就全部荒弃,等待李大山接收。

为了配合草原市政府的建设进度,李大山也及时的从农场拉出了供水供电线路。当然,全部设施及施工费用都是由草原市政府买单。而李大山也在春节后组织一百二十个日新村的劳动力进行了体检,结果让他大感意外。全部一百二十人全部都没有五脏六腑的大病,也没有传染性疾病,只是年龄稍大的人有些营养不良。

就连医生也感到奇怪,这些穿着破烂的农村人身体竟然比天天注意养生的城里人还好得多。身体好,大家开心,李大山也放心,这样一百二十人就正式成为了八鲤农场的员工。为了让大家安心,李大山找张副秘书长帮忙,进城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八鲤农场公司的名义专门为手下一百五名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一系列劳工保险,而住房公积金李大山却在犹豫,究竟是以后给员工修建职工宿舍,还是发放货币补贴。因为他知道,那每月一点点的住房公积金相对于城里高昂的房价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放下这些细节不谈,这些员工回到家都迫不及待的想领养牲口,开始正式“上班”。但是李大山考虑到现在这些村民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圈舍老旧,而且没有污染物处理系统,一旦大规模养殖,很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根据刘强的建议,目前可以让村民领养的只有杂交滩羊,一百二十人每人领养五十只,总数就是六千只,而目前李大山整个羊群才一万二千多只,其中三分之二都是才出生半年的小羊,而把这些未成年的羊儿交给村民饲养,显然不合适。而且刘强也建议等滩羊种群扩大以后再考虑分散饲养。

最后,李大山以新村建设尚未完工,不具备农场规定的养殖条件,而且村民都还没有经历上岗业务培训为由,婉拒了村民领养羊儿的要求,不过李大山还是答应从体检结束后的3月份正式开始计算农民工人的基本工资。其实大多数村民也是冲着基本工资去的,听说不干活儿也可以领钱,都安安静静的回家去了。!

第063章 **蜂与沙**

培训结束之后,正如李大山预料的一样,二十只母骆驼的肚子都大了起来,显然是都怀上了。 不过骆驼的怀孕期非常长,孕期有13个月,要明年4月份才能生下小崽子。而且一胎一般只有一仔,也怪不得它们要濒临灭绝,繁殖率太低了。另外,多多和加加各自的家庭也都马上要添新成员了。德国黑背也怀上了幼仔,等到明年,就可以给黑系列和灰系列配种了。而老九到老十四都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不过,真正让李大山担心的还是四只猎隼。现在西北地区猎隼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自己后来去了定远山几次,都没有发现猎隼的踪迹。本来,李大山觉得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给它们找到另一半的,但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其中的一只公猎隼竟然从外面拐带了一只母猎隼回来!

那天,刚发现有五只猎隼的时候,李大山还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结果仔细看了几遍,发现自己没有看错,真的多了一只猎隼!这个发现让他欣喜不已,看来还是动物的本能强大,在这么广阔的戈壁滩上,它们竟然还能找到自己的同类。不过可惜的是,三只母猎隼却没有带回公猎隼。不过,多上一只就非常不错了。要知道,这玩意儿在国外可是价值几万美金,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但是,猎隼带给李大山的注定是惊喜连连。四只母猎隼都生蛋了!那天,李大山在给它们整理鸟窝的时候,惊喜的发现,每个鸟窝里面都有五至六枚鸟蛋!猎隼的繁育期比较长,从巢址选择到幼鸟独立生活至少150天,其中孵化期将近30天,巢内育雏期45天,巢外育幼期50天左右。李大山仔细数了三遍,四个鸟窝一共有二十二枚鸟蛋。由于不知道自己的三只母猎隼是不是找到了伴侣,所以无法确定它们的蛋是否已经受精。但是随它们自己吧,先孵着再说,说不定还能给他惊喜呢!

果然,这三只母猎隼真的在外面找了老公。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们没有走,伴侣也没有随它们来。一个月后,二十二枚鸟蛋一共孵化出来二十只小猎隼,只有两枚是未受精蛋。其中两只是纯白色的,三只是纯黑色的,其他都是杂色的。猎隼即是以前大家常说的海东青,生来颜色不一,以纯白色、天蓝色、纯黑色为上品。为了照顾这些小宝贝,李大山是日夜坚守,农场的工作都交给其他人去做了。由于管理到位,加上它们父母的精心喂养,这二十只小猎隼都存活了下来。

现在,成年猎隼不用出远门,在八鲤湖边的山坡边灌木丛中就能找到很多食物。这些野兔、草原鼠、小鸟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跑进来的,反正灌木丛中,随处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李大山也不想赶跑它们,只要它们不大肆破坏山坡地的植被就行。而且现在增加了这么猎隼,这些小动物是不是还能在这里生存下去,都是一个问题。

为了培养它们的野性,李大山在办公大楼楼顶的屋檐下,放置了五十个标准鸟窝。这里没有人打扰,而且位置合适,既不是很冷,也不是特别招风,反正猎隼本来就喜欢生活在悬崖峭壁上面。李大山准备等这些鸟儿可以出窝飞行的时候,把它们都转移到新家里去,让它们自由自在的成长,避免人为照顾使得它们失去了灵性和野性。

就在李大山照看小猎隼的时候,农场的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牲口增加很多,特别是李大山考虑到目前整个农场的水汽都非常充分了,去年空了一年时间的一万多亩土地必须尽快利用起来。李大山同意以后,在李贺、李春花的组织下,农场再次联系了去年翻地的机耕队、供种的任总和安装喷灌系统的杨总。

由于已经有合作关系,各项事宜商谈得很顺利,翻地还是四十五一亩,种子也是二十二元一公斤,这一项花去差不多一百万元。而安装喷灌系统则便宜了很多,因为原来李大山就考虑过了全农场的灌溉问题,而且现在主管道都已经建好,只要把支线延伸到荒地上去就可以了。去年一万五千亩地的喷灌花了一千万,今年这一万多亩才一百五十万元就搞定了。

去年种植的一万五千亩紫花苜蓿在过冬前已经收割了一茬,开春以后,这些牧草又开始疯长。为了减轻大家的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李大山批准购置了十台小型割草机。这种割草机每日可割草8亩以上,其功效相当于人工的10多倍。而购买一台割草机的投资才1000元,每亩的油耗成本只要2—3元。而且割草机只是切割掉牧草的地上部分,对土壤表面几乎没有影响,加上草根的固土作用,对保持水土、维持牧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极为有利。

有了割草机,养殖大队的人员轻松了不少,不过年轻人干劲大,事情不多,又开始琢磨其他的点子。由于李大山以前提过,等紫花苜蓿开花了,就养上一些mi蜂。对此,大家都非常认同。紫花苜蓿5月下旬始花,花期1个月左右,流mi多而且稳定。如果不利用起来,确实太可惜了。

就在紫花苜蓿开花,大家想引进蜂种的时候,养殖大队的员工发现农场上空的mi蜂逐渐的多了起来。天气好、花期盛的时候,草场上空密密麻麻到处都是mi蜂。这让他们感到很奇怪,这些mi蜂究竟是哪里来的,又是栖息在什么地方呢?经过大家的跟踪调查,终于发现了它们的老巢,原来这些mi蜂都是体型较大的东方mi蜂,在西北地区比较常见。这些小精灵是新近搬到农场上来的,都生活在八鲤湖山坡上的灌木丛中,目前已经筑好巢的蜂群就有六个。

不过蜂巢都还只有小孩子的脑袋那么大,离新闻中经常报道的那些脸盆大甚至洗澡盆那么大的野蜂巢还有很大差距。见到这种情况,李大山果断决定,暂时不考虑引进人工培育的蜂种,尽最大可能的把这些野蜂群留住,让它们发展起来。因为野蜂产的mi浓度非常高,营养价植也很高,市场销售价格更是普通蜂mi的几倍,而且还很难买到真的。以后拿这些蜂mi送礼或是开发高档营养品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mi蜂属在生物学特性上,都是营社会性生活,能泌蜡筑巢,巢脾由上而下纵向发展,其两面均具六棱柱形巢房,且共用边、共用底;采集、酿制、贮藏mi粉积极。为了确保这些mi蜂和蜂巢不被别的动物侵害,李大山给每个蜂巢划定了几十平方米的势力范围,并且用不锈钢丝网完全隔离开,这样就只有mi蜂能够进出,其他稍微大点的动物都只能望网兴叹,以后所有的蜂mi就全归八鲤农场采集了。

另外,根据兽医室吴诺的报告,目前农场临时饲养的麻雀、乌鸦、喜鹊、画眉、鹰等鸟类应及时放飞,不然驯养时间一长,他们就会丧失野性,失去在大自然独立生活的能力。李大山考虑到自己不可能饲养这么多种类的鸟儿,不如把他们都放生了事。于是在农场职工的注视下,一千多只各种鸟类都被吴诺他们放飞出去。这些鸟儿尽管在农场生活得很舒适,但是一旦重获自由,它们还是兴奋的叫个不停,纷纷振翅高飞,毫不留恋的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中。

而另外还有一千多只沙鸡在玻璃温室里面。沙鸡产于西北大地的山林之中,近年来也有人驯养。这种动物既美丽,又温顺,年产蛋5—6窝,每窝4—8只,繁殖速度非常快。沙鸡养殖主要用于观赏,拣毛可做装饰、工艺品,同时沙鸡肉也是餐桌上一道难得的美食,历来是西北地区人们喜爱的野味。沙鸡营养价值高,有很多种做法。无论蒸煮,清炖,还是烧卤,煎炸,都风味香浓,营养丰富。而且沙鸡还具有较高的食疗营养价值,特别是据说还有减肥功效。

根据这些特点,吴诺建议李大山专门修建隔离场饲养沙鸡。对于养殖沙鸡,李大山倒是从来没有考虑过,但是现在听吴诺的意见,觉得还是可以试一试,但是手边一时间找不到人来管理。李大山就问吴诺,兽医室能不能把这个工作承担起来。吴诺也是闲得发慌,直接就把胸脯答应了下来。

只要有人做事就好,李大山批准农场建立了面积三百亩的沙鸡养殖场。由于沙鸡能飞,所以饲养场全部都用隔离网拦了起来,防止沙鸡外逃。由于养殖场牧草生长良好,可供沙鸡捉食的虫类很多,还有一小口水塘可以饮水,加上吴诺还定时喂养这些沙鸡,这些沙鸡长势良好,而且陆陆续续都开始生蛋孵化小鸡了。

另外,由于吴诺提出的意见得到了采纳,李大山还指示财务室给吴诺发放了三千元的奖金。吴诺倒也没有一个独吞,而是和三个手下平分了这笔奖金。不过就这样也让其他人羡慕不已,虽然大家不缺这点钱,但是这份荣誉难得啊。!

第0**章 正式搬迁

时间来到了6月中旬,此时正是小公鹿头年取茸的时候。而2年以上的鹿,则要茸长成二杠、顶端呈凹形而第三个分杈还未长出时割取。此时的鹿茸质量好,价值高,一般在6月下旬取头茬,8月下旬取二茬。

取茸、加工鹿茸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没有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实习,很难掌握。草原市牧业高等专科学校虽然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因为经费紧张,他们的校办农场没有养殖马鹿或梅花鹿。为了培养员工的割鹿茸经验,李大山从其他养殖场高价请来了专业师傅现场指导员工割鹿茸。

取茸前要在马鹿臀部注射醉药,一般体重100千克的鹿一次注射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0。3毫升;取茸后需迅速注射25%的尼可刹米注射6毫升。马鹿注射了麻醉药倒地后,要用碘酒在其茸根部四周消毒,割茸后再用碘酒把茸茬消毒,并用止血药和陈石灰及适量龙骨粉混匀,涂于茸茬处进行止血。

由于鹿茸看上去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大家都争抢着上前试手。取茸之后,就要给鹿茸排血,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农场员工把注射针头cha进茸端,用打气筒针头注入空气,使血顺着血管从茬口处全部流出。排血之后,就要将鹿茸放在高锰酸钾溶液和碱水中消毒,洗去茸上的灰尘和杂质,然后在鹿茸茬口处用粗花线将外皮叉缝数针,以防外皮滑离。

这些步骤以后,还要经过蘸煮、烘烤两道工序,最后洗净消毒,晾干后就可以出售了。最后在师傅的指导下,五十多头成年公马鹿和八十多头小公马鹿都割取了鹿茸。其中小公马鹿收获的初角茸鲜重都在7—8公斤左右,成年公马鹿的鹿茸鲜重在18—20公斤左右,一共收割了大约1700公斤鲜鹿茸。而鲜鹿茸市场价格一般在一公斤850元左右,也就是说,李大山这一茬鹿茸可以卖144万多元。相对于微不足道的养殖成本来说,效益还是很不错的。

就连取茸的师傅都夸李大山的马鹿养得好,鹿茸产量高。由于目前鲜鹿茸价格并不理想,师傅建议李大山把鲜鹿茸加工成干鹿茸,这样存贮时间长,而且可以选择价格较好的时候出售,获取最大利益。李大山接受了这个意见,但是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让手下员工学会干鹿茸的制取方法。幸好有刘强这样的能人在,他只是看了师傅的几遍演示,就基本上可以独立操作了,以后再培训一下,就完全可以当个小师傅了。

多多和加加最近也是添丁加口,一共生下了十五只小宝宝,李大山依次取名老十五至老二十九,准备等长大些再悬挂吊牌以示区分。另外两对德国黑背也生下了八只小狗。大家见生下这么多小狗,都争着抢着要领养,李大山也觉得自己一个人养这么多狼狗,难以照顾的过来,就答应了大家。不过现在还不能给,要等它们长大些,经过李大山的一些简单训练之后才行,而且人多狗少,具体谁先得,必须要经过抽签规定,以示公平。

在草原市和长风县主要领导的直接督办下,进入七月以后,日新村新址建设就全部完工了。新村分为居住区、养殖区、绿化区、休闲娱乐区等板块,而且四周都栽种了防沙林木,全部用八鲤湖接出的水管在浇灌,存活得都不错。每户面积至少在100平方米左右,人口超过四人的,每增加一人,房屋面积增加20平方米。房屋全是平顶房,上面还加盖了屋顶,既明亮又保暖。

另外,沼气池与房屋主体工程同步建设,使得沼气池与牲畜圈舍及农户的卫生间、厨房规划、建设一步到位,节约占地面积的同时,确保了生产生活环境的卫生。这种设计和功能定位不仅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而且大幅度提高了日新村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变以前那种“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村里的乡亲也经常去看自己的新家施工进展情况,一个个都夸房子修得好。接下来就是村民搬迁工作。本来大家都以为很顺利的事情,最后还是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