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风流-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玥话锋一转,道:“这个议题我觉得今天先不研究,我认为应该研究的是全市融资问题,而不仅仅是南部新区的问题,卫东市长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我的想法就是由你来牵头做这事。”

在沙州,一般都是由常务副市长来分管经济工作,宁玥这样安排,就是让侯卫东做了常务副市长的一项工作。

侯卫东很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抬起头来,正好与宁玥眼光相对,宁玥眼神颇有些意味深长,若无其事地从侯卫东脸上掠了过去。

新一届市政府班子,姬程从省里下来,做事高调得很,马有财在基层老油子,做事诚府深得很,钱宁是差选上来的,威信不太够,宁玥当了代理市长,她第一个要用的人就是侯卫东。

第716章 周而复始(中)

散会以后,宁玥让秘书将侯卫东请到了办公室。

“宁市长,我对金融工作是外行。”侯卫东与宁玥关系挺好,坐在了办公室,开始叫起苦来。

宁玥以前一直在党委序列工作,此时当了代理市长,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侯卫东与蒙家走得近,又是最年轻的副市长,自然就成了她笼络的对象,她笑道:“大家都知道卫东最能干,凡有攻坚克难的任务,交给卫东绝对没有错。”又道:“晚上有安排没有,我有些朋友要到沙州,一齐吃顿饭。”

“好啊,晚上正好没有空。”侯卫东明白宁玥的想法,作为副市长,他同样需要同盟军,宁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比黄子堤要强。

回到了办公室,侯卫东给朱兵打了电话:“今天晚上没有时间了,宁市长有了安排,要陪从外地来的客商,实在对不起了,改天我来约时间。”

朱兵与侯卫东认识很早了,当年侯卫东还在上青林当疯子修路之时,朱兵刚过三十岁,是益杨县交通局年轻的副局长,那时县交通局几乎就是上青林石场的衣食父母。

从九五年到二零零三年,不过八年多时间,侯卫东奇迹般地成了沙州副市长,朱兵能当上县级领导,也是走了侯卫东的路线。

今天,侯卫东原本答应同朱兵吃晚饭,由于宁玥也发出了邀请,因此侯卫东就只能推掉与朱兵的晚餐。

晚上到了沙州大酒店,杨柳早在门外等着了,见到侯卫东,道:“宁市长有事稍稍耽误,请侯市长在房间稍等一会,秘书长也在上面。”

杨柳在市委机关工作了多年,是多年的正科级职务,此时跟随着宁玥来到了市政府,很快就任命为沙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这个位置就是当年刘坤的职务。这也正应了一句通俗之语: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晏春平也就成为了杨柳的部下,他将侯卫东送上楼以后,又按照侯卫东的指示,到楼下来迎接宁玥。

他跟着侯卫东有了一段时间,由于性格随和,常常在秘书圈子里混,听得不少秘闻,陪着杨柳站在门口,道:“杨主任,听说你和侯市长还有刘坤、任主任都在益杨青干班读过。”

“嗯。”

“你们那个班都是风云人物,后面接连八、九届青干班,从整体水平来说都不如你们班上。”

想起了在青干班与任林渡、侯卫东喝酒的日子,杨柳觉得是十分遥远的事情,她脑中闪现出侯卫东在喝酒之时的沉默,道:“我们这几人算什么,侯市长那时还在上青林山上修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全是苦干出来的。”

晏春平不迭地点头道:“那是,侯市长从山上下来以后,就驻红坝村,帮着红坝村修了一座桥,如果当时没有修那座桥,我估计现在红坝村里也修不了桥。”

两人正聊着,宁玥的小车也来了。

晏春平就看到了一只锃亮的女式皮鞋从车门上下来,他跟着杨柳一起迎了过去。

“侯市长来了没有?”

杨柳没有如其他女同志那样接过领导的提包和茶杯,她只是跟在宁玥后面,一边走,一边道:“侯市长来了,但是客人还没有到。”

宁玥看了看,道:“怎么还不到,未免太不准时了,你们两人在楼下等一等,我先上去。”

宁玥话音未落,又有一辆奔驰一辆宝马车停在了大楼下面,从奔驰车上走下来一个身体削瘦的中年人,他很有老总的派头,道:“宁市长,你也太客气了,怎么能让你到楼下等着。”

从宝马车上下来两人,一人文质彬彬,西服领导,很儒雅,另一位男子则穿着灰色长袍,头发齐肩,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这位就是沙州市的宁市长。”

“陆总,您好。”宁玥与中年人打过招呼,又含蓄地对着两位相貌和气质迥异的来客点了点头。

“宁市长,这两位都是高人。”陆小青指着西服年轻人道:“这们是乔瘦木,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大才子。”

宁玥看着文雅的青年人,倒是暗自吃了一惊。

陆小青又指着另一人道:“这位是高大师,高大师在广东、香港很有名气,俗称神眼。”

高大师两眼微闭,一幅天高云淡的表情。

四人上了楼,进了沙州大酒店最豪华的大包间,侯卫东此时正喝茶看电视,一边与秘书长蒋湘渝随意地聊着。

当乔玥将陆小青介绍给侯卫东之时,陆小青已经紧紧握住了侯卫东的手,道:“没有想到啊,侯主任几年时间不到,就成了侯副市长。”

侯卫东最初脑子还有些发懵,很快就想起了,眼前这位陆小青曾经以沙州建筑协会会长的身份到过益杨县开发区,他就笑道:“陆会长,是你啊,这几年没有听见你的消息,在哪里发财?”

陆小青道:“托两位领导的福,这几年生意上还顺利,发了点小财。”

在侯卫东还是益杨的时代,陆小青就是沙州建筑协会的会长,这几年他一直没有在沙州露面,都说他南下到了广东,发了大财,可是到底做什么,其实没有人知道。

侯卫东与高大师握手之时,对于这位眼高于顶的世外高人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似曾相识,可是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面。

大家围坐下来以后,侯卫东很快就将陆小青的来意弄明白了:乔瘦木获得博士后以后,在世界五百强工作,掌握了LY电子元件的生产工艺和检测技术,据说是世界先进水平,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准备回岭西创业。

乔瘦木是技术方,陆小青是投资方,那么,这位高大师就是风水先生。

“香港没有破四旧,就喜欢封建迷信这一套。”侯卫东对于陆小青带着一位大师的行为不以为然。

陆小青口气很大,开口就是在南部新区投资十个亿,建立全国最大的LY电子元件生产基地,而且十个亿是第一期工程,整个工程在五十个亿左右。

由于投资金额挺大,因此,体改委乔副主任才将这事介绍给了沙州代理市长宁玥,算是送给宁玥这位代理市长的见面礼,不过,乔副主任还有另一句话:“不见兔子不撤鹰,不见鬼子不拉弦,这是我们对待投资方的态度。”

宁玥与陆小青在岭西见过面以后,这才来到了沙州作更深一层的接触。

双方都在作试探性接触,晚宴上的气氛就格外地友好,结束酒宴之后,各自散去。

回到新月楼门口,恰好遇到小佳也下车,小佳脸上喝得红霞飞,在灯光下很是红艳。

“叫你少喝酒,怎么又去喝。”侯卫东知道小佳喝了酒会很难受,见到了这个模样,禁不住责怪了一句。

小佳道:“钱宁是分管领导,他为了陪省里的检查组,都喝了不少酒,我怎么能不喝。”

两人都喝了酒,大哥不说二哥,老公不说老婆,回到家里,放水洗澡之后,坐在客厅里了电视,然后上床。

上床以后,打开台灯,两口子各拿一本书,坐在被窝里享受着生活。

“今天见到了一个投资商,还带了一位挺傲慢的大师,据说在香港那边,大师的出场费都是以万为单位。”

“这些大师和街道边的半仙是一个性质,都是骗钱的。”小佳出身于工人家庭,是坚定的唯物论者,对这些神神叨叨的家伙不感兴趣。

侯卫东是一边看书,一边聊天,听了小佳的话,他原本不太在意,突然间,他仿佛想起了什么,道:“这个高大师说话口音挺杂,一会普通话,一会广东话,不过我听他有时还说沙州话。”仔细回想了一遍高大师的口音,他断定高大师就是沙州人。

“半仙,他是半仙。”侯卫东一直觉得高大师似曾相识,此时听到小佳提起半仙两个字,灵光一显,想起了以前在上青林的一件往事。

在93年,侯卫东为了自我救赎,在上青林山上疯狂修路,才开始就遇到了李老头为了祖坟而阻工,各种方法用尽,李老头都不同意迁坟,侯卫东遇然的机会在公安习昭勇哪里见到了一位乡村半仙,便以毒攻毒,让乡村半仙装神弄鬼说服了李老头,这才搬了坟。

如今的高大师,和那个乡村半仙有八成相似。想着高大师仙风道骨的模样,侯卫东想起了乡村半仙曾经犯过强奸案,两者的反差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果高大师真是乡村半仙,那还应了一句古话,叫做人生如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就在晚宴结束以后,陆小青和高大师坐车来到了南部新区,在南部新区一片无路灯的野地,高大师登上了土坡,拿出罗盘一阵忙碌,最后,道:“就是这块地了,与陆总的八字相合,风水相汇的好地。”

陆小青与高大师相识于广东,他的所有生意都是由高大师作为掌眼师,十年来,无所不利,因此,对高大师的话深信之。

两人谈了一会地,陆小青道:“几年前,侯卫东还是小县城的小官,现在成了大领导,你觉得此人如何?”

高大师闭了一会眼睛,道:“此人与宁玥一样,都在走旺门,不过侯卫东近期有些小波折。”

第717章 周而复始(下)

晚上基本认定了高大师就是当年的半仙,可是早上起床,想起高大师道貌岸然的样子,心里又有些拿不准,毕竟在香港操过社会的大师,与乡村半仙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我们都在与时俱进,半仙难道就不能与时俱进。”侯卫东自我调侃一句,提着包,与小佳一起下楼。

晏春平接过侯卫东的手包,脑袋扭在一边,招呼张小佳,道:“张局长好。”

小佳与晏春平也熟悉,她道:“什么时候和春天结婚。”

晏春平一边打开车门,一边道:“春天正在办调动,等她调到沙州来,我们就结婚。”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小佳浮想联翩。

十年前,沙州和各县都有至少两个小时以上的车程,这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将沙州市区和四个县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在不同等级的两个地方的人要结婚则难于上青天,侯卫东凭着在上青林的第一桶金,这才勉强填平了沙州和益杨的等级差。

十年后,随着高速路建设,以及周昌全提出的一小时沙州的彻底实现,从沙州到各个县城都在一个小时之内,益杨有高速路连接,两地的距离缩短到了半个小时之内,沙州与益杨仍然存在级差,不过这个级差已经比十年前大大缩小了,沙州人与益杨人结婚也渐渐多了起来。

这十年时间,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有太多精神方面的事情被改变。

小佳开着车,又想起了她当年到上青林去探亲,侯卫东这个呆瓜为了掩人耳目,还特意去开了一间招待所,十年以后,在园林管局宿舍里,很多没有结婚的恋人就已经公开地同居,不避邻居也不避领导,大家见之也是习以为常。

抚今追昔,令小佳无限感慨。

在办公室坐了一会,进来了一人,来人进门之后点头哈腰地道:“张局长,你还认识我吗。”

小佳在局里一直管技术,没有什么官架子,她笑道:“老何,我们这么多年的关系,怎么不认识,老何见外了。”她一边应酬着,一边暗自琢磨:“老何是公园管理处的退休职工,从来没有登过门,今天找到办公室,看来是有什么事情。”

老何在公园看了二十年大门,平时懒散惯了,他最常说的话是:“人不求人一般高,我有几百块钱的工资,每天二两烧酒,一碟花生米,这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他是如此说,也是这样做,倒是过了一段逍遥日子,但是,他毕竟生活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万事不求人只是一个传说,今天他就求到了张小佳面前。

老何说点风凉话和调皮话还是很拿手的,在他嘴里,张小佳就是那种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小女人,可是此时,他坐在张小佳办公室里,手脚都没有了放处,话也不知怎么说出口。

不知所云地说了一些园林管理处的旧话,小佳终于忍不住打断了老何,道:“老何,我们都是多年的同事,你有什么事就直说。”

老何脸上没来由红了红,结巴地道:“我儿子从部队转业,目前没有找到接收单位,请张局长能不能想办法帮着解决。”

小佳在单位并没有分管组织人事,并没有马上答应老何,只是道:“你把儿子的情况写一下,我到时给张局长汇报。”她口里的张局长是指一把手张中原,他在园林管理局多年了,是很有资格的一把手。

听到小佳的答复,老何有些尴尬,道:“张局长对我有些看法,所以我才来找你。”

小佳实实在在地道:“你是老职工,应该知道单位的规矩,没有一把手点头,单位绝对不能进人。”

老何这才道出了他的真实意思,道:“侯市长管着那么多部门,能不能请侯市长帮忙。”

小佳就有些犹豫,因为她与老何确实没有什么交情。

老何看出了张小佳想敷衍的苗头,他暗中取出了一个信封,里面装了两千元钱,又东拉西扯地说了几句,悄悄地将信封放在了桌上报纸下,就离开了张小佳办公室,然后,他马上在园林管理局门外的公用电话亭子里,给张小佳打了电话,说自己放了一个信封在桌上。

小佳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老何已经将电话挂断。

她这个素来没有官架子,还从来没有在办公室收过下属的钱,揭开报纸,赫然看到了一个信封,这个信封就如一个火炭,实在灼人得紧。

园林管理局是事业单位,老何是事业编制干部,工资比起行编要少一些,如他这个年龄的工资也就只有六、七百元,二千元钱也就是接近三个月的工资。

小佳打定主意将这个信封退还给老何,另一方面,她也着实同情老何,晚上,她就在吃晚饭的时候将这个事情给侯卫东讲了。

“那个老何,我不认识。”

小佳道:“沙州公园的那个老何,你才参加工作之时,坐夜车来沙州,早上我们到公园里去,见到过这个老何。”

侯卫东想了一会,还真想起了这个老何,道:“当初我是县疙瘩,对所有给我眼色的沙州人都记忆犹新,老何那时听到我在益杨工作,脸色就变了。”

小佳假装生气,道:“你这人真是小气,那么一个小细节都记在心里。”

“我就是记住了这个细节,有什么办法,也不是特意去记,总之就装在我脑袋里了。”侯卫东此时早已超越了地域歧视,想起那时的心结,此时只当作笑谈。

“老何也可怜,你帮一帮他。”

“他是公园的人,他的儿子当兵回来,安置在园林管理局以及下属单位,这是挺正常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我出面?没有必要。”

小佳这才将老何的情况讲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老何既然是这种大嘴巴,最好别跟他搭上线,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小佳道:“晏春平的事你都帮着办了,我这是第一次让你办事,你不看到老何的面子上,总得给我一点面子。”

“你啊,总是这样心软,这可是当领导的大忌。”侯卫东确实是看在了小佳的面子上,准备帮着老何解决其儿子的事情。

对于老何来说,儿子小何的工作是一件难于上蜀山之事,而对于侯卫东来说,这就是一个电话或是饭局上的一句话,很快,老何儿子就到南部新区来上班,他以前在部队开过车,就被分到了南部新区的小车班。

只是当老何儿子欢天喜地到新单位报到之时,肯定有另外的转业士兵安置得并不满意,当晏春平的女朋友春天调到了沙州交通局,肯定有另外的人没有办成调动,几家欢喜几家愁,倒是说出了人间常态。

而且,在侯卫东被老何感恩待德之时,在春天和晏春平团聚之时,肯定有另外的人家在痛骂腐败。

可是对于侯卫东来说,在现在规则之下,他身在局中,只能按照固有规则来办事,如果他廉洁得不尽人情,他也就成为了孤家寡人。

顺手办理了春天的调动以及老何儿子的安置工作,对于侯卫东来说是小事,他最关注的还是来自陆小青、乔瘦木的投资和项目。

这个项目如此之大,就连越来越超脱的市委书记朱民生也关注此事,专门抽时间听取了LY电子元件基础建设工作汇报。

听完了介绍,朱民生问宁玥,道:“这个项目是怎么联系上的,可靠性如何,毕竟涉及如此大规模的用地,得有保险系数。”

宁玥倒是坦荡,道:“这是乔主任推荐的项目,我是近水楼台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