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穿越手札-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逛街

赵蕤出了门,也不选方向。随便朝一个街口走去。

见街道干净,陆陆续续从巷子走出人来,或买早饭,或是上工,也有准备出游的,还有挑着担子进城贩卖瓜果的小贩,赶着牛车送货的,整个县城从沉睡中醒来,开始一天的生活。

街道宽的地方约十米左右,窄的只有两米。两旁是整齐的商铺,大多只有一层,有卖茶点的,里面隐约有几个人;有酒楼,为数不多的两层楼,上面挂着长长的招牌迎风飘荡;有当铺,偶尔有人出入,还有作坊,布纺,米铺,数不胜数。

虽然见过现代城市的繁华,但这种热闹且有历史厚重感的古城,感觉不一样。

赵蕤感受着这个平静宁和的年代,有种格格不入的怪异感,心里却很高兴,感觉真是复杂!

甩甩头不让自己沉浸在这种状态,专心看铺子卖的东西。待看到有米铺,赵蕤抬脚就走了进去。

“公子,要买什么?我们小店有上好的梗米,还有面粉。”一个小二模样的人赶上来殷勤地问。

“这个怎么卖?”赵蕤指着看起来比较好的米。

“您真有眼光。这是今年江南上的大米,二十五文一斤。”

“这么贵?”赵蕤皱眉。

不怪赵蕤奇怪,以她这段日子的了解,二十五文一斤确实是贵的。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大米,算下来也就十几文一斤。

“这可不贵了,您瞧瞧这米晶莹剔透,颗粒饱满,比十几文的米强多了。”小二说着指了指旁边的几种米。

确实要好点。和现代一样,有普通米,也有价格贵的米。

“来四十斤。有面吗?”

“有,上好白面十五文一斤。”

“来十斤。”

“好嘞!”小二做成生意,手脚麻利地称重装好。

“您的米面,拿好了。一两银子一百五十文。”赵蕤找了个二两的碎银子付了。小二找了八百五十文铜钱。

出了铺子,赵蕤走了几步,突然想到:这不知要买多少东西,虽然力气大拿的起几百斤的东西,可是不能全拿手里,空间不方便使用。

抬眼扫见一条巷子蹲坐一个三十左右汉子,皮肤黝黑,身材状硕,身旁有一根扁担,两个大大的竹篓,正四处张望。

赵蕤仔细观察了片刻,才渡歩走了过去。

那汉子见有个年轻公子过来,忙站起来,“公子,有什么吩咐小的?”

“你挑东西吗?怎么算价钱?”赵蕤笑道。

“您要送到哪儿?若是城内二百文,若是城外就要五百文。”汉子颇有点小心翼翼地说。因他长得结实,又把子力气,趁着秋收过后赚点钱贴补家用。

赵蕤仍笑着说:“你看这样,一会你跟着我,买了东西你就挑着,等买好了,再帮我送回去。至于价钱,我给你五百文,怎么样?”

汉子喜道:“好,好,小的跟着您。”

赵蕤也不多说,先数了二百文给他。把手里的东西一股脑放他篓子里。说道:“走吧!”转身继续逛。

汉子赶忙挑起扁担跟上。

赵蕤走了一段路,看见卖干果蜜饯的铺子,又叫伙计每样包了半斤。瞧见有鲜果,糕点铺,不管喜欢不喜欢吃,每种要了点。

一条街的末尾,有家卖香烛纸钱的,记起顾瑾玉的吩咐,逛进去买了点。

转了个弯,进了另一条街,比较窄仅两米宽。一阵香味扑鼻而来,一边卖的是胭脂水粉,一边是布庄。

赵蕤走进一家布庄。入目是一排排垒的高高的布匹。

问了伙计才知道布分很多种,听那些名字也记不住。只知道最便宜的有一两银子一匹,最贵居然要五十两。

摸了摸,确实挺滑。想着不亏待

自己,看着顺眼摸着舒服的都要了一匹。也不全是男子常穿的布料,有些颜色是为顾瑾玉她们两个挑的。一共要了十五匹,花了一百两银子。

买好布正准备离开,看见对面胭脂铺子。想了想,回身挑了一家进去。

伙计热情的迎了上来。

经过伙计的介绍,赵蕤感慨,古代的化妆品一点不比现代差。包装精美,天然植物无污染。选了四盒,就花了二十两银子。

赵蕤兴致不减继续往前走,一点疲态也无。苦了后面跟着的汉子,担子上的东西越来越多,挑着到处走。幸好身体壮,否则也受不了。

接着又逛了几条街,买了棉花,毛皮,炭,盐,油,猪肉,蔬菜,文房四宝。到最后,赵蕤是看到什么都想买下来,屯起来。老毛病犯了,控制不了。

可累坏了后面的汉子,内心是叫苦不迭,这都逛了两三个时辰了,怎么还没完,早起只吃点糊糊,现在是头晕眼花,饿的。

眼看前面的人还要继续的样子,汉子忍不住出声道:“这位公子,这都申时了,快天黑了,而且篓子也装不下了。”

赵蕤闻言看向篓子,有点意犹未尽。突然旁边传来“咕噜”一声。

原来是挑夫肚子饿了。赵蕤看了他窘迫的样子,道:“抱歉,忘了吃午饭。走,我们吃饭去。”

说完瞧了瞧周围,选了一家酒楼。

两人进了酒楼,选了个靠窗位置坐下。赵蕤点了几个菜,叫了挑夫一起上桌吃,无奈他不肯。只好让小二拿了小几送几个菜与他。

吃完饭,人变得懒洋洋的。赵蕤休息够了,兴致也退去了。叫了挑夫一起回了三多巷。

到了院外,门是虚掩。赵蕤伸手推开,叫了挑夫一起进去,然后数了五百文给他,“今天辛苦你了。多的二百文,算是辛苦费了。”

挑夫高兴接了钱道:“谢公子。以后要是还有这样的差事,就到刚才那条街找小的。”说完兴奋的走了。

屋子的人听见动静,从房里出来。顾瑾玉看见这么多东西,暗道:怪不得逛了一天呢。

赵蕤这才发现院里不只她们两人,还有个三十七八左右的妇人。

顾瑾玉瞧见赵蕤疑惑的目光,说道:“这是隔壁王婆婆。”

“哎呦,这就是赵公子吧。真是一表人才。买了这么些东西,花了不少钱吧?”王婆子夸道。

赵蕤点点头却没有表情。

顾瑾玉见状,连忙道:“王婆婆请先回去吧,真是对不住,东西太多乱得很,得整理整理。”

王婆子对着一大堆东西啧啧啧了几声,闻言道:“应该的,就不打扰了,改天再来叨扰!”说完恋恋不舍地看了胭脂盒一眼,一扭一扭地走了。

“哼!”王晓涵翻了白眼,“每次来都唧唧歪歪,也不嫌烦。”

顾瑾玉无奈地拉了拉王晓涵。

“你怎么逛了怎么久?”顾瑾玉问道。

“没什么,心情好多逛逛。”

“哇!好多东西,表姑你来看,这么多好吃的点心,还有胭脂,还有布,真漂亮。”王晓涵在她们说话时翻看起来。

“晓涵!”顾瑾玉喝道:“这是赵公子的。”

“你不用这样。胭脂本来就是买给你们的。天马上要冷了,这些布匹你们俩裁了做衣裳,我的,你们的也顺手做了,吃的放厨房,还有些零嘴,放在屋里吃。你们就收拾收拾吧,晚饭叫我。”说着回了屋。

赵蕤把本身拿出来,在门外煎了药,喂了本身喝下去。

觉得有些困意,锁好房门,挨着本身挤在床上睡。真是安逸日子过久了,人都懒散了。

赵蕤打了哈欠,听着院子的动静睡着了。

这边王婆子回了隔壁,看见自己的女儿李彩儿懒懒的靠在软榻上,上前就夸道:“女儿你不知道啊,隔壁赵公子好大方,买了好些东西,我见那胭脂要二三两一盒呢!更别说那些布料了,真是好东西!”

李彩儿漫不经心地说:“好什么?又不是你的,值得这么高兴!”

“哎呀,我的女儿,你别总是这样懒懒散散。生的不比隔壁顾姐差,好好打扮打扮,要是让赵公子瞧上你,什么好东西不送上来?哪个男人不是喜新厌旧,左拥右抱,等赵公子新鲜劲一过,还怕没有你的机会!”

李彩儿目光幽深,复尓埋怨,“用什么打扮,家中没有几两银子,连好点的胭脂买不上!”

“你勤快点,多去隔壁走动走动,只要拢得了赵公子的心,什么买不来?明天是顾姐外祖母头七,过两天你与我再去,和她拉拉家常。时间一长,赵公子自会注意你。”

听了王婆的话,李彩儿起身揽镜梳妆,王婆子自去准备晚饭。

这王婆子夫家姓李,丈夫原是走商的,赚了些钱,日子也过得滋润。不想三年前遇上劫匪被杀死了,母女俩没了出入,生活虽也过得去,但却一日不如一日,渐渐窘迫起来。

两个过惯了富足的生活,自是不满足现状。那时李彩儿十五,娇媚多姿,也有个富家公子青睐,平时多有钱帛相送。

两人你来我往了一段时间。本以为那公子会抬了李彩儿做妾,谁料他家正头夫人知道了,找了人来把王婆子家砸了个精光,竟是个母老虎!

这富家公子惧怕正室,从此再不敢来。李彩儿两个没了财源,又怕正室报复,且附近邻居知道了,免不了指指点点。两人一商议,卖了房屋,离了房山县。

两年里也待过几个地方,皆是差不多光景,到大兴县不过三个月。一个月前得知有人买了隔壁院子,不知是什么人?正寻思,正主来了。

王婆子见赵公子年约二十,人物英俊,出手大方,打听到他们不是夫妻,说是救命恩人。王婆子自是不信,认为顾瑾玉孤男寡女同处一室,必是外室。心里就起了小心思。

☆、舅舅

且不管王婆如何算计,赵蕤吃了晚饭准备回房修炼,就被顾瑾玉叫住说话。王晓涵见了,认为两人要说贴己话,识趣的溜回屋。

“今天你出去,我见你半天不回来,本想上你屋瞧瞧那位姑娘,去了才发现门锁了,看不清里面什么样子,担心她有什么不妥。往后你要出门,若对我放心的话就交给我照顾,长时间将她锁在屋子里,要是有什么事可怎么办。”顾瑾玉笑着说。

赵蕤想了想,顾瑾玉的话也有几分道理,或许本身在外面能更好恢复,而且不可能每次出门装作把人锁在屋里,这也很奇怪。仔细看看顾瑾玉,见她神色认真,于是笑道:“我是怕你们照顾不了,以前都是别人服侍你们。”

“现在不比以前了…,我也不是什么大家小姐了,现在白住这里,自然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知道你不放心,不过你下次出门让我试试,就知道了。”

赵蕤笑了笑,“好吧。今天这王婆子就是你说起的那个。”

“恩,就是她。”

“以后若无必要就不要和她打交道。我看她不是什么好人,你应该也看出来了。”

“她为人市侩,人又嘴碎,我也不喜。不过来了这么久,周围邻居只她一人上门,也不好做的太难看,免得别的邻居瞧见,说我们刻薄。我也只是想多了解周围的人,以后就不和她打交道了。”

“其它邻居不来,你可以先去拜访嘛,不用等别人上门。等过了你外祖母头七,选个日子,挑了礼物,一一上门就是。那王婆子少接触,她上门你别出面,让王晓涵去应付她。”赵蕤边说,顾瑾玉边点头。

“哦,对了,若有人问起我们的关系,就说我是你表哥,你带了外甥女来投靠,也不要提起你外祖母一家的事,明白吗?”

顾瑾玉柔顺点头,“知道了。”

赵蕤很满意。顾瑾玉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又不乱打听自己的事情,嘴巴也紧,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用现代的话说是个好助理。顾瑾玉留在自己身边,也许是因为独身女子生活不易,也许有别的原因,都不重要,赵蕤也不担心。

两人谈完话就各自回了房。

第二天,顾瑾玉准备王老太太生前爱吃的菜和点心,荤素搭配,丰富极了,又在正房门口摆了清水和五谷粮,将香烛钱纸放在饭菜旁。就吩咐王晓涵好生待在屋里,不要乱走动,自己也回了屋。

屋里静悄悄得过了一天。晚上,顾瑾玉将清水洒在门口,请赵蕤同她到巷口烧了纸钱,将五谷粮倒在长流水里,头七就算过了。

此后几人都是在屋里,没有外出。顾瑾玉和王晓涵除了家务,就把买来布裁了做冬衣,看到赵蕤买的笔墨纸砚,闲时也练会儿字。顾瑾玉这时会想,下次央她买些书来。

除此之外,每天会去赵蕤房里看看那位姑娘,帮忙熬药,日子过得也悠闲。

赵蕤重新开始修炼,实力的提高永远是第一位。

其它碎片暂时没有消息,赵蕤也不急,第一次块已经找到,融合后的空间会主动搜索丢失的碎片位置。但前提是必须在感应范围内,才能察觉到。

再修炼一段时间,等过了冬天,万物复苏的时候,木系才能更好发挥作用,要找什么都方便。

这样过了两三天。一日,三人正要用饭,门外响起了咚咚敲门声。

听到声音,以为是隔壁王婆子。王晓涵不耐烦问:“谁啊?”

顾瑾玉说道:“你去看看。”

王晓涵三两歩去了院门前,高声道:“别敲了,表姑病了,不好见客,改日再来吧!”

门外听见屋里传来的声音拍得更用力,开口喊道:“开门,晓涵,我们是舅舅,舅妈!”

这一声,惊呆了王晓涵。虽然以前不常见,声音还记得,当下更不想开门。顾瑾玉已经出了正厅,来到院子,问道:“可是你舅舅?”

王晓涵无奈点头。

“那就开门吧,他们老远来看你也不容易,不好让他们久等。”

王晓涵看看赵蕤,见对方面无表情,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咬咬牙,上前开了门。

入目是一男一女。男子四十岁左右,皮肤略黑,身材中等,老实木纳;女子三十七八,脸上擦着厚厚的粉,遮也遮不住满脸皱纹。两人穿着棉布衣,还算干净。

望见顾瑾玉两人,女子连忙笑道:“这是表姑娘吧,我是晓涵舅妈,这是她舅舅。我们前几天才听说了王家的事,急忙就赶了来,没想到还是晚了,哎…”说着似要挤出一滴泪水来。

赵蕤看着想笑。

王晓涵心里更厌烦。

顾瑾玉平了平心情,“请问贵姓,怎么称呼?”

“唉唉,看我,尽顾着哭。我姓孙,她舅舅叫陈大丰。”说着面上已不见哭态。

“孙婶,进屋坐吧。”说着引了他们到正厅。

那孙婶进了屋子,眼珠滴溜乱转。见了赵蕤又多看几眼。到了正厅,看见桌上饭菜,笑道:“真是不巧,打扰你们用饭。哎,我们早早就出了门,现在也还没吃。”

“不如一起用吧。”

“这怎么好?太不好意思!”

“你们是晓涵舅舅舅母,一顿饭而已,这有什么?”

孙氏听了高兴地拉着自家男人坐下。顾瑾玉三个相继而坐。

众人用饭。王晓涵心里揣测两人来意,没吃多少;顾瑾玉边吃边问,吃的也少。只有赵蕤一如既往的好胃口。

那两人确像饿久了似的,只顾吃。不一会,饭菜就见了底。

吃饱喝足。那孙氏抹抹嘴道:“多谢表姑娘款待了。今天我和她舅来,就是看看晓涵过得好不好,如今一瞧,也不比往日差。以前想见困难,如今啊,想接她家去住几天,你看…”

顾瑾玉正要回话,王晓涵已经不耐道:“我不去。”

“晓涵!”顾瑾玉扫了王晓涵一眼,“你们要接她回去住,我自不会拦着,不过晓涵还小,有点孩子气,说话不分轻重。你们猛地来,她不习惯也是有的,不如你们先回去,等我跟她说说,若她愿意了,再来接她吧!”

王晓涵还想说,顾瑾玉连忙瞪她一眼。

这时进门没说过话的陈大丰开了口,“晓涵,舅舅听说你娘死在牢里了,怕你没着落,接你回去必定好好待你,你放心…”

孙氏不等陈大丰说完,在桌下踢了他一脚,“乱嚼什么?哎,她表姑,我们是真心疼晓涵,想着她回了舅家,也是一家团圆。”

顾瑾玉皱皱眉,“我已说了不拦着你们,但晓涵现在不愿,且容她几天,等她想通了,你们再来吧。”

孙氏见顾瑾玉说不通,转头笑着和王晓涵道:“你舅舅一惯是最疼你的,舅母小时还抱过你,你去了有表姐与你玩耍,还有你表哥…”她自己说地噼里啪啦,王晓涵只是不理。

说了半天也不见松动,孙氏歇了口气正欲再接再厉,陈大丰突然开口,“我们过几日再来。”说着拉着孙氏就走,顾瑾玉来不及阻拦,人已经出了院门。

王晓涵见状,赶紧跑去关紧大门。顾瑾玉见了又好笑又好气,“他们是你舅家,又不是豺狼虎豹!”

王晓涵抿着嘴不说话。

赵蕤从头到尾没发一言,看的无聊,摸摸肚子,转身进了厨房。

顾瑾玉见赵蕤去了厨房,拉了王晓涵进了自己屋子,“你怎么想的,为什么不想去你舅家。”

王晓涵愤愤地道:“小时候仅有几次见他们,都是跟娘哭穷,要这要那,娘是买来的,没有嫁妆,又不受宠,贴补了他们就更无什么积蓄。没有多余钱打赏仆妇,我们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最近几年他们连个人影也不见,可能是看娘没什么可图的,所以没来,反正我是不喜欢他们!”

顾瑾玉听了唏嘘不已,心里也不大耐烦他们,不过还是劝道:“虽如此,可毕竟是你现在唯一的亲人,又亲自来接,想来是有诚意的。你也十四了,过几年大了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