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耀女帝-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甚至部分地区发生暴动。

直至六月二十九,翼西州府衙见实在无法压住局面,只得上奏请求朝廷给予支缓。

六月三十,尤相接到翼西八百里快急,立刻入宫承于熙宇帝。

静王、乐王和祥王都想前往,办成这事,便能增加自身声望,但是他们又都有顾虑。

静王与乐王,两人都是担心离京后,京中若有所变动,他们无法及时赶回,双方都担心对方趁自己赈灾灭匪之际,有所动作,取悦母皇,夺了太女之位,因此皇贵君与德君此时双双病倒,静王与乐王两人不停的在宫内宫外忙碌着。

祥王则知道若她离京前往,两位皇姐可能会让她死在半路,现在她没了太女这一靠山,父君又是被打入冷宫的罪人,且母皇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她,她很清楚,以她现在身份和资质,成为太女,是万万不可能的,便两位皇姐不一定这么想,只要是成年皇女,都可能成为她们的绊脚石。

尤相原也是支持太女,她的嫡孙女是祥王正君,但她本身并不看好祥王,而静王与乐王之间,她也很难取舍,虽说这两位王的能力都强过太女,但都不是能容下他人之人,没有太女的那般胸襟。尤相自知,她们其中无论哪位将来坐上那个至尊之位,自己到时都要告老还乡,这样才有可能保住一家大小。

她知道祥王现在若去翼西,只会是死路一条,另外两位一定也都在权衡之中,但估计谁也不愿在这个敏感时期离京。

可是朝庭若只派大臣前往,而无皇女坐镇,那一方百姓势必会认为朝庭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够,且赈灾定要带银子,还要了解粮食与马匹损失的情况,而粮食与马匹才是关系到临国及边垂各小部落是否会趁机发难的关键问题,陛下定要派一皇女监督才是。

尤相表情冷静的立于下首,她想开口让熙宇帝请太女世女也上御书房议事,可是根据她为官多年对熙宇帝的了解,她可以看出熙宇帝半年来似乎对太女一家一直在刻意的疏远,想来扶持太女世女是不可能了。

“尤相,你怎么看?”熙宇帝问道。

“陛下,可由兵部派一大将前住灭匪,户部派人赈灾,另由一皇女任钦差之职,率队前往,臣推荐古欣古将军与户部侍郎寒云寒大人前往,而钦差之职,还请陛下定夺。”尤相冷静的回道。

“嗯,那就依尤相意思,你下去吧,此事朕自有定夺。”熙宇帝也觉的尤相说的有理。

尤相退回后,熙宇帝又召颜静茹入宫。

“颜爱卿认为朕派哪位皇女去比合适?”熙宇帝简要的对颜静茹提了翼西的灾情后,直接问道。

“陛下,据臣所闻,皇贵君与德君近日身体违和,静王与乐王为人之女,此时派她两人前往灭匪赈灾,恐不太适合,一来二位君上此时无女为伴,心中更为寂寥;二来灭匪赈灾本就是危险之事,此时,不好增加病者愁思才好。”颜静茹笑着说道,完全不象为两位君上担忧的样子。

熙宇帝用手指了指她,笑着道:“鸡肋而矣,她们自然是不愿。”叹了口气又说道:“但此事总要有人去做,祥王又没那个能力,既无法令众人服她,自已又自视甚高,朕的其他皇女又未长成,更是无法服众,谁能担此大任。”

“陛下,臣推荐九皇女,九皇女虽年方十四,其能力臣不知,但性情沉稳,且如今唯有她最为合适。”颜静茹很自信的说道。

她知道三王都不愿前往,自己也不想让她们去,在没选好哪位皇女对她最有益时,自己绝不能掉以轻心,静王与乐王势力相当,但都是不好相于的,万一哪个趁机登上太女之位,将来为帝,对她都没好处,而祥王就一好酒好淫好打斗的纨绔,她去了恐怕赈灾不成,反要坏事。

“其实朕也有此意,但九皇女终究是未长成,对朝堂诸事不甚明了,若她前往,这……”熙宇帝叹息的又摇摇头,未成年的皇女,还未引起众多大臣的注意,没有那么敏感,反而容易办事,但要有个大臣在旁辅佐。

“若陛下不放心九皇女,臣愿同往,誓死保护皇女平安。”颜静茹听懂熙宇帝的意思,跪下地去。

熙宇帝立刻站起走上前,将她扶起:“颜卿,快快请起,难得颜卿一片忠心,朕听闻你仅一嫡子,与九皇女同龄,气韵不凡,待你与九皇女事成由翼西返京后,朕便下旨,给俩孩子赐婚。”

颜静茹听到这话,脚都站不稳,也不知是她有心跪下的还是脚软跌下的,只见她又跪下地去,口中三呼万岁。

“好,好,快起来吧,这柄凤尾玉如意,将来就当九皇女送正君的信物,赐婚之日,交于令郎手中,图个喜气。”熙宇帝指着御书房乌漆楠木双凤戏珠百宝架正中摆着的一柄红玉凤尾玉如意,话却没有说死。换句话说,就是要颜静茹勿必办好这个差事。

颜静茹离开御书房后不久,熙宇帝又传来寒云与古欣。

当日,熙宇帝就下了旨,任命九皇女博婉玳与颜静茹为左右钦差,率户部待郎寒云带三百万两白银与一千车粮食前往赈灾,兵部骑营中军领将古欣率三万骑营中军护送,即日出发,不得有误。

第23章 奉旨赈灾

博婉玳接旨时,双手都在颤抖,虽然她知道自己身为皇女,迟早有一天要涉足朝堂,且她也一直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只有这样,她才能一步步走进朝野诸众的视线,得到她所要的。

博婉玳知道自已已经成为静王与乐王的对手之一,哪怕她现在什么也不做,将来她们两人之中无论谁得到皇位,自己都不会有好结果,在寒家对外宣称与她结好之时。

但是,这天真的来到时,第一次接到圣旨,第一次接受母皇任命的博婉玳,还是多少有一点点张。母皇怎么会是让她去赈灾,从来皇女都是成年立府后才参加议政的,难道是母皇看出了什么,故意试她?不会,应该是与皇贵君及德君都在昨日病倒有关,两位昨日一同病倒,今日便传来翼西洪灾的消息,只能说,皇姐们都不愿前往;且朝堂都未正式接到的消息,她们居然能事先知晓……

博婉玳猜想,母皇也必是早已接到消息,却按耐到正式收到奏报,估计就是要试探下皇姐们的消息网以及她们的表现如何。

博婉玳想到这里一笑,她因此倒是可怜起皇姐们,她们其中无论谁去赈灾都是一功,可是,那又如何,那翼西离京城有些距离,母皇也保不了那里会发生什么事,到时,在京里的那位可就坐收渔利了。

可是几个都不愿去,这母皇自然便是把她们都怨上了,能事先探到消息,不算错,没这点本事,也别想坐上那个位置,但是,为一已之私,罔故江山安危、黎民安危及姐妹情份,这便是大错。

可不管如何,几位皇姐都选择留京,也是聪明之举,只有身在京城才能牵制他人,才有胜算,而自已,能不能活着回来,就要看运气了。

博婉玳刚接了旨,宣旨的宫侍又传熙宇帝口喻:御前护卫卢婷、普兰、林静、顾冰即日起调任为九皇女随身护卫,随行前往翼西,并赐“奉诏”印符一枚,可随时调用兵部所派遣的三万骑兵及户部带去的三百万两白银的赈灾款。

博婉玳接了那印符一看,是枚三寸正方的金印,刻着三列由上而下书写的隶书文字,左边一列刻着六个小字“御赐钦差印符”,中间两个大字“奉诏”占去了印符的三分之二大小,右边又是一列小字“熙宇元年敕造”。

御前护卫都是女子,最多只能进入前朝与后宫交界的政清宫,不得进入后宫。宣旨的宫侍就请博婉玳准备好出发事宜后,随他们一同前往前朝供大臣们候旨、休息的华盖殿。

“本殿要准备什么?”博婉玳问道,她不知道自己要准备什么,身边跟随的都是宫侍,此时也没个人商量,不可能这时候去找太傅或萧家主吧。可是这话问出口,博婉玳有又些后诲。

宣旨的宫侍愣了下,立刻恭身拱手道:“殿下请。”

博婉玳见那宫侍表情,想他可能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以为自已是在怪他造次。故意甩手“哼”的一声,抬步向宫外走去。

来到华盖殿偏殿,四位从四品御前带刀护卫已经立在那候着。

一一拜见博婉玳后,四名护卫便立于博婉玳身后,以示今后,她便是自己的主人。

接下来我要做什么?博婉玳低着头想着,表面上尽量让自己保持镇定,她知道母皇一定是都安排好了的,此时此刻,她便是一颗母皇与几位皇姐搏奕的棋子,母皇自然会想清楚每招该怎么走,而她,却也不能一味的当母皇的棋子而没有自己的主意,那样,母皇便只会当自已是棋子。

可即要顺从母皇的安排一步步的走,又要稳中求新,让她刮目相看,谈何容易。

就在博婉玳坐着千思百虑之时,宫侍来传,正二品参知政事颜静茹颜大人求见。

“快请。”博婉玳立刻站起身,亲自前往迎接。

“微臣颜静茹拜见九殿下。”颜静茹看见博婉玳亲自相迎,心里既高兴又自豪。

“颜大人快快请起。”博婉玳上前将颜静茹扶起。

“九殿下,臣何德何仁,让殿下亲自出迎,真是折杀微臣了。且臣还需向殿下告罪,此次臣与陛下商议让殿下前往翼西赈灾,还望殿下莫要怪罪,臣这也是为大耀江山着想,殿下年龄虽小,但自从去年重阳登高之时,臣便已看出,殿下处世稳重,心胸豁达、必是能成大事之人,而今翼西一方百姓正处于洪水匪乱之中,唯有殿下,才能使其脱离苦难,故臣斗胆,在陛下面前荐殿下前往,望殿下看在臣心系一方黎民之安危,情非得已,宽恕臣不顾殿下年幼而让殿下身陷危难之举。”颜静茹作势要再次拜下,博婉玳立刻拉住她,颜静茹就着博婉玳的手站直身子。

“颜大人言重了,本殿还正为着自己因年幼无法为母皇分优而苦恼,今日能得颜大人在母皇面前举荐,本殿谢大人知遇之恩还来不及,怎会怪罪。且本殿年幼不知世事,若有不当之处,还望颜大人多多提点才是,本殿在此先行谢过。”说着,博婉玳反而向颜静茹拱手行了一礼。

颜静茹见状大吃一惊,连忙扶起博婉玳的双臂,双手微微作抖。颜静茹因着自己的出身,世家权贵几乎瞧不起她,因此为官十年,从来都是小心谨慎的办好熙宇帝交办的每一项要事,生怕陛下一个不如意怪下罪来,她连个有能力帮衬着说好话的人都没有。

她也曾为了颜家将来着想,三番四次的向太女献好,可是太女根本就不买她的账,即便当时她有心栽培着嫡子,希望等嫡子成长,有朝一日能入的太女的眼,但即便是如此,颜静茹还都不敢真的奢望将来新帝能如陛下一般,至少能看到她的可用之处而亲善于她。为此,颜静茹不知愁白了多少青丝。

今日,博婉玳是第一个给她行礼的皇女,加上熙宇帝给她的承诺,颜静茹看着博婉玳时的双眼,更是狂热几分,双目激动的僵在博婉玳的脸上,久久不曾移开,双手紧抓着博婉玳的手臂,就像即将被水淹死的人突然抓住了一块浮木一般“殿下放心,臣立誓,倾力协助殿下赈灾灭匪并誓死保护殿下安危,以臣之力,必能让殿下此次毫发无伤,若殿下不弃,臣今后便是殿下的牛马,绝无二心。”颜静茹的声音有些嘶哑。

“有大人扶佐,本殿相信定不会负母皇之托。”博婉玳也注视着她,自信的说道。

第24章 家中安排

申时,奉旨前往翼西赈灾的官兵钱粮都已准备妥当,为了能尽快到达洪灾地区,所有官兵都是骑马,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定京城外开去。

颜静茹在出发前回了趟颜府,将几位夫侍、嫡子及庶长女叫到书房。

“此次翼西州洪灾匪患,陛下让我协助九皇女同往赈灾灭匪,预计会在九月初返程,我不在家期间,家中的里外各项事务,正夫与清儿要好生打理,有什么作不了主的,就问梵儿。”颜静茹看着正夫说道。接着转过头,对着坐在下首正发着呆的颜墨梵说道:“这段时间,管家由你直接差遣,家中之事就交给你,需由女人出面办的事,你就直接吩咐你长姐……梵儿,听见了吗?梵儿……”

“嗯,母亲,你是要与九皇女一同前往赈灾?”颜墨梵这才晃过神来。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不舒服?”颜静茹立刻起身,走到颜墨梵身边,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并不热。“没有发热,哪里不舒服吗?要不你先回房歇着去,这天也热的紧,别是中了暑气。”又转过身,吩咐管家去叫大夫来。

“不用了,母亲,我没事,我只是担心,为什么会让母亲与九皇女去,九皇女应该还未长成吧,陛下怎么会让一个孩子去赈灾?”颜墨梵不知该怎么解释自己的失态,随便找了个借口。

“这事说来话长,也是朝堂上的事,为母现在也不便告诉你,等以后,你会慢慢懂的。”颜静茹笑着对颜墨梵说道。

“可是……母亲,出门在外,凡事,自己要多加小心。”颜墨梵声音很小,他非常不喜欢九皇女,虽然并没有见过,但只要与十皇子有关的人与事,他都莫名的害怕和厌恶。

“放心吧,此次赈灾,母亲还是有把握的,倒是你,自己要多小心身子,要什么补品直接找管家,一不舒服,要及时叫大夫,身子好了,气色才好,母亲回来后,还有件大事,等着你办。”颜静茹安抚了儿子几句。

“我不在家这段时间,你们要好生照顾好大公子,再下去天气多变,时热时冷的,要是大公子有什么不好,你们都别怪我翻脸无情,若有人敢在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对大公子不敬,下场,自已也掂量下。”颜静茹不能在这时候把熙宇帝的承诺告诉家人,只得放出狠话,让家人务必要把颜墨梵侍候的妥妥当当的。

几位侧夫与庶长女当场黑了脸,但都只能忍着说了声“是”。他们不知道熙宇帝赐婚的承诺,只当颜静茹对这个嫡子的重视,竟然到了当神一般供着的地步,不过是个将来要嫁给别人家的男子,能有多了不起,因而心中无一不是忿忿不平。

尤其是庶长女,生为长女,却因是庶出,而被嫡出的弟弟压了一头,母亲就这么偏待,让她双眼中冒着一把火,盯着颜墨梵:哼,颜家将来还不是靠我,难道还靠你一个男子不成。

颜墨梵也查觉到了几位侧夫及庶长女不善的眼光,优雅的端起手边方几上的茶盏,轻品了一口后,静如止水的看了庶长女一眼,庶长女一个手抖,打翻了自己的茶盏。

颜静茹听到声音,转眼见到庶长女这边:“怎么做事总这么冒冒失失的,不成器的东西。”

庶长女立刻起身,垂首立在颜静茹跟前:“女儿是想到母亲要去那灾荒之地近三个月,身边也没个人照顾,且女儿也三个月无法见到母亲,一时难过,心神不定,这才失手,女儿知道错了,请母亲责罚。”

“算了,念你孝心,这次免了,下次切莫如此,这若是在外人面前,多失礼丢人。”颜静茹教训道。

“是,女儿记住了。”颜景清头都不敢抬起。

“梵儿留下,为母有些话要交待你,其他人都下去吧,将我要带的东西准备下。”颜静茹让其他人都出去,独留下颜墨梵。

“母亲这一去,估计要三个月才能回来,你的学业不可荒费,家中一切,为母就全交给你来操这心了,你学了这么些年持家之道,想来这家宅后院之事也难不倒你的,为母就不多交待。但你如今也大了,男红之类虽不用你操心,可现在多少也要为自已准备着些嫁妆了。待为母回家之时,就要订你终身之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为母也不瞒你,作为颜家唯一的嫡子,你的婚嫁自是关系着颜家的前程,切不可吊以轻心。”

“不知母亲为儿子说的是谁家?“颜墨梵藏在宽袖中的双手在发颤,大热的天,手心却是冰冷,他心中猜出了八九分,可还是希望不是他所想的那样。

“这个……”颜静茹沉呤片刻,继续说道:“这事还未曾定下,事关颜家今后荣辱,自是要周全才好。”

颜静茹本来只要是嫡子有问她的事,一般都不会瞒他,但此事不同,这关系到他的终身大事,而且自已又三个月不在家,他再怎么有城府也终归只是个孩子,难保他不会因为不安或好奇而去与正夫商量,依正夫那性子,估计会全城打听未来儿媳的情况,不出一日必能全城尽知,到时,自己如何向陛下交待,陛下的意思很明白,这事必须在办好翼西的差事之后再议。

而颜墨梵听颜静茹这么说也安下心来,认为母亲的确未将他的亲事定下。

因为他知道母亲虽然如此精心栽培他是为了能让他入皇家,从而让颜家将来能成为皇亲,甚至将来的帝王外祖,而并非真心的疼爱。

但母亲布衣出身在官场与几乎无人与她相交往,所以很多时候母亲有事反而找他来商量,只要他开口问的事,母亲不但从来不会瞒他,甚至还会问询他的意见,更何况他的婚事是关乎颜家未来,而他很早以前也已表态,任凭母亲安排,母亲更不可能瞒他。

“母亲只是因为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