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喜冤家 (明)西湖渔隐-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凡知他挑他,故意说实不曾见。焕之笑曰:“可晓得潘必正与陈妙常的故事否?”了凡说:“他二人如今在阴司地狱
里坐。”焕之说:“这不过小小风流,怎生便得下狱。”了凡道:“事虽然小,不知怎生得这般重罪。”焕之笑曰:
“小师父,你可晓得情轻法重么?如今我与师父奈合要知法犯法了,”小尼说:“相公,我是没发的,说也没用。”焕
之见他甚有情兴,便上前抱住要去亲嘴。小尼再三推阻道:“叫将起来,看你怎么。”焕之笑道:“你跷将起来,我便
直入进去”。放出气力,抱至幽室,扯下小衣,直抵其处。原来是半路出家的,且是熟溜得好。小尼道:“可恨你这恶
少年,见了妇人便要如此。”焕之曰:“谁叫你生此好容之态。一时情兴勃然便要如此”。两下津津有味,情不能舍。
“约你明日可来得么”?了凡说:“明日王衙夫人在此诵经,后日初十也不能得,直至中秋二鼓,我掩上山门,你可悄
地进来,我俟你便了。”焕之大喜道:“我如期有事与你商量,不可失约。”了凡曰:“不劳分付。”两下辞别,焕之
洋洋得意而归,即思面谋知客之计。
    等得到了中秋当中,管理人等请他赏月,但见:
    关山一点,风月双清,碧海结其愁容,青天明其心事。华非蜡烛,方正可
    中庭。朗中明楼,五夜浑同间气。春秋异惑,夷夏同看。吃瓜子于桥头,
    劈莲房于水底。童唱新声之曲,婢传长恨之歌。俯仰松林,如行水藻。徘
    徊江槛,似沼冰壶。桂魄长生,梭女应态比色;巍楼高峙,嫦娥若不胜寒
    。未识古时,几经兴废。何知此后,照许悲欢。玉人歌舞,嘻残树稍之光
    。妾妇嗟夫,漫顾楼西之影。别怜儿女,会忆瑟樽。欲将丝络挽回,岂许
    槐阴障隔。自上弦而至生魄,未尝一夕废游。或畅饮而与清谈,何片时无
    友,守拙几同待免,分身愿化为峪。襟怀寂寞,几忘流连暮旦。酬酌酪叮
    ,直欲稳睡中宵。
    焕之其意不在酒,便托辞曰:“前村有约赏月,必不可辞。诸兄尽兴待我,领彼盛情便来。”遂出了当中,一步步
走到庵中。
    约莫二更时分,四顾无人,把门一推,是挂上的。心下不然。只听得起拴响,那门已扯开半扇。焕之捱身进去,随
手拴上。见了凡素袂相迎,焕之在月光之下看他,比前日越加娇媚。做出许多爱慕之情。问:“二老人家可安寝了么?”
了凡说:“他们心无挂念,此时熟睡之矣。看此月色,未忍撇他,与你月下谈心如何?”焕之曰:“最好。”了凡曰:
“君年几何,那方人氏,姓甚名谁,有无妻室?”焕之曰:“我姓黄,名金色,别字焕之。年已二十一岁。徽州休宁人
氏。聘妻左氏,尚未成婚。先收爱妾林苑花在家。十八岁上到本镇当内攻书。”了凡曰:“观君襟怀潇洒,态度风流,
我欲从你为第三室,心下如何?”焕之大喜道:“难得爱卿一点真心,令我何福消受。当此月明之下,交拜立誓,慢慢
蓄发归家,永为夫妇。”正是:
    乃今已订闺中妇,自后休敲月下门。
    二人立誓已毕,了凡曰:“以月为题,聊诗一首,以纪其事。”诗云:
    碧天云净展琉璃,三五良宵月色奇。
    轮满已过千世界,明宵尤讶一痕亏。
    向劳王斧修轮影,愿借金风长桂枝。
    人对嫦娥同设誓,赏心端不负佳期。
    了凡持此诗到知客房,以说他,知客起身不语。久之曰:“何偶有私,心原无染。”了凡曰:“倘有知心客,我愿
为君图。”知客起索前诗,了凡据袖不与。固问其人,矢瞩客附耳细说其故。了凡曰:“莫非黄郎乎?”知客点首曰:
“然。”了凡曰:“黄郎温柔如玉,尔真谓得所配矣。遂出珍珠同心结二物,诗一首,奉与知客。诗曰:
    累累珍珠结,相将到大罗。
    知音频怅望,莫掷谢鲲梭。
    知客曰:“此从何来?”了凡曰:“尔心上人托我致意,向蒙慨允,愿结同心,得叙佳期,粉身以谢。”知客郝然
笑曰:“某落发空门,何能为黄郎作儿女态那。”了凡曰:“尔未识人道之乐耳。倘饱其味,日拥黄郎不令归矣。”知
客曰:“黄郎何足牵我方寸。”了凡累促回音,知客不肯。又促再三,知客拂笺写曰:
    郎情温似玉,妾意坚如金。
    金玉两相契,百年同此心。
    了凡辞出明因寺,就道往黄家。当中焕之接见,引入内房,出知客回诗,诵之大喜,拴上房门与之谑浪良久而别。
    且说黄金色聘妻左氏,年已及弃。见夫家未有迎娶之期,郁郁不乐,久之成病,名医妙药,石上浇水。父母知其心
病,令媒的往黄家催娶。黄家即时修书,差人到临平投下,焕之看了进退两难,蜘蹰未决。即往云净庵,浼了凡转知客。
了凡只得为黄郎投明因寺而来,与知客相见,言黄郎想切,求促会晤,知客泣下曰:“我非草木,不尽人情。第人遥见
阻,黄郎能飞渡乎。”了凡曰:“只要你订一佳期,我导引尔室如何?”知客俯首不言。了凡曰:“业已许之,迟疑何
益。”促之再四,知客启笥取白绫帕题诗于上,诗曰:
    妾年方入弃,那知月下期。
    今宵郎共枕,桃瓣点春衣。
    那了凡持去,密地送与焕之。见帕上之诗,十分大喜,不意果然犹处子也。喜跃过望,巴不得到天晚,共了凡同去。
    且说临平镇上,有光棍五六人,专在本地闯祸。若寻出事来,内中做歪做好,假意赞助,诈得银子,大家平分,以
诈人为业,终日在街坊觉察。人家有事,幸灾乐祸,一有些须小事,便捕风吹火,弄得老大起来,这是他们的主意上头
了。他这些人,每每见黄焕之在明因寺前,云净庵里走着,心下怀疑。初然见他是个财主,又是读书之人,不敢惹他。
后来见本空、了凡绸缪日甚,便是勾尼姑,乃是人人可捉之事,况是有钱之人。小小雏儿,若不捉他,却不当面错过一
椿好买卖也。于是暗埋机局,分头缉探。这一番,焕之留了凡吃了夜饭,至黄昏悄悄而来。将近明因寺,远远望见有人
探望,似有心捉获之状,不敢近前,只得退回避去,如是两次。见前面人如把守者,遂归当中,留了凡同寝。但心中大
失所望,夜来知客久埃,直到四更不至,深自悔恨,题诗怨曰:
    嫩暮未经风雨润,柔条先被雪霜催。
    从今不学闲花草,总是春来也不回。
    和衣就寝。
    天明,了凡突至,曰:“夜来有五六人同守寺门,不能前进,我同黄郎直至四鼓方回,特令我早来请罪,并结佳期。”
知客忧形于色,以诗赠了凡。了凡曰:“汝恨黄郎,莫饮冰水。”知客曰:“谁似你登门觅汉,惯品玉萧。”了凡曰:
“汝未见黄郎,便知玉萧好品那?今晚始尝之如何?”知客曰:。‘寺外有人,莫要如此,再待后看。必须无觉察者,
方可再图。“了凡曰:”若是有人伺候,必不进来。毋劳嘱我。“别去。
    且说这班光棍聚语曰:“昨晚分明见有二人隐隐约约投寺而来,后来徘徊遁去,如之奈何?”内一人唤名王七,原
是田副使家中走狗的人,他明知寺内知客是仕人小姐,不好在众人面前说得原故,道:“你们做事真真莽撞,比如捉贼
见贼,捉奸见双,奸夫不曾进内,反把守了寺门,何由而入?必须放他进内,从从容容,慢慢为之方可,”众人一齐笑
道:“王七哥之言极是。”遂皆散去。
    至晚,了凡约了焕之,慢慢走至明因寺。见四顾无人,把门轻轻扣了几下,只见本空出来开门。放了二人进内,引
至知客内房相见,欢喜至极,玄空摆出酒肴,五人坐在一桌,姿情畅饮。了凡斟酒一杯,奉黄郎曰:“郎饮合欢杯,娇
花醉后开。”复斟酒一杯,奉知客曰:“相逢成夜宿,檀越雨云来。”五人大笑。焕之曰:“日前家父有书来云,聘妻
左氏病势危迫,促我归娶。我内恋爱芳卿,不忍归家。不期今早讣音已至,鸣咽不已。今芳卿宦室娇姿,向云门权避,
今蒙不弃,以结三生。借了凡为媒,本空主婚,对天盟誓,以图偕老。”大家一齐道好,玄空列香烛于佛前,促二人对
天交拜,各执一厄称庆,知客吟曰:
    旋蓄香云学戴花,从今不着旧袈裟。
    宁操井臼供甘旨,分理连枝弃法华。
    越宿顿知鸳被暖,乍妆殊谓凤钗奢。
    禅心匪为春心腻,女子生而愿有家。
    欢至三鼓,各皆就寝,焕之抱知客而睡,知客谓黄曰:“平生未识灯花开,倏到花开骨尽寒。愿郎爱护勿恁颠狂”。
黄以白竣帕取红,知客娇啼不胜。黄取灯下一看,曰:“桃瓣验矣。”知客留注黄郎在寺读书,勿许出来,恐被人捉获
着。往来取办,俱是了凡,自到待发长后,同到黄门。这班光棍久察不见,只疑外未及内,不知在内而不出外也。在已
年余,知客发已成妆矣,黄郎回当中理治备于归,竟日放心出入。早已有人算计。
    一夕,黄有急事要到当中,方启寺门,一个光棍把焕之缚注,连了凡扯了道:“好个修行清净法门,敢为着这般污
事。我们如今捉他。二人到官,凭官正法。”焕之讨饶,情愿出银求免。在于光棍本欲诈钱到手,便假意要放了。谁知
哄动了里甲,便要执定送官。将二人竟自捉了下船,直至杭州。次早,送府投首。大守见众口一词,况黄尼二人皆无言
辩,竟每人责了廿板,枷号于府门之外,看者排山塞海而来,内有好事者,作诗八句,以嘲了凡,诗曰:
    五更三点寺门开,多少豪华俊秀来。
    佛殿化为延婿馆,钟楼竟似望夫台。
    去年弟子曾怀孕,今岁尼姑又带胎。
    可惜后园三宝地,一年埋了许多孩。
    竟书成大字,贴于府壁。见者无不相笑。
    且说明因寺里因出门捉去之时,里边并不知道,在黄家当里,只说黄焕之在寺中,并不来寻;云净庵只疑了凡在明
因寺里,又不在意;知客日夜盼望,黄郎不见到来,只说当中料理,竟不知枷于杭州府前也。一日,知客正痴想间,忽
闻叩门甚急,疑为黄郎至矣。玄空启门,见一少年云:“求见知客”。玄空只得报将进去。知客因为蓄发,不便见人,
又着玄空间道:“姓甚名谁,有何事故到来?”那少年答道:“我乃知客兄弟,田元便是。”知客早已听见,忙出相见,
悲喜两生。便间:“兄弟;闻你在徽州躲避,一向可好么?”田元道:“蒙姐姐垂念,小弟一到徽州,恰好遇王家兄弟
为媒,把小弟赘在黄家为婿,故此身安。今权奸已被直臣苦谏,冰山一解,势皆倒矣。圣上把从前避害之家,有无罪罚
一应赦免,今我家亦赦回籍,田产依先给还。小弟先来报姐姐,即往府衙,一面具呈领给去也。”知客见说,满面欢喜
道:“谢天谢地,不期也有今日。”说:“弟妇几时得会么?”田元道:“他父亲随后同他来,今即去,待弟一回同姐
姐一齐往家中去住,重整家园。”说了出门。
    次早,已到杭州。一到府前,只见许多人拥着看那尼姑。少年田元上前一看,见枷条上写着枷号,好骗尼僧犯人一
名黄金色,只听见一人说道:“这个后生快快活活一个人,恰在这里吃这般样苦。”田元问道:“兄知他是什么样人?”
那人说道:“他是徽州府人,家中开一当铺,在于临平镇上,因结识了尼姑,家中妻子死了,也不回去。他在家中十分
快活,今日反受这般苦楚。”田元待要再问,恰好响了三梆,即时换了衣中,进了衙门,上堂行礼。太守看见手本,方
知乃同年田副使之子,留至后堂吃茶。田元禀称:“小侄蒙老伯覆庇,蒙圣上给还田产等物,求老伯推爱先人,求示给
领。”大守道:“领教。”又说:“贤侄还有别事见教么?”田元禀道:“适见府门外枷号好骗僧尼黄金色,小侄实见
不平。向因在临平当内攻书,偶尔闲步往尼庵经过,恰遇尼姑出门别干,凑着一班光棍,一时起意活捉前来。止望将钱
解赎,谁知当内尚未知之,那有银子,只得送府。今黄生又无人寄信,连这三餐不给,死在旦夕,可恨这班光棍,老伯
还该细审重处才是。”太守道:“领教。”遂至堂上,一面取犯人开枷,一面差人拿临平镇上光棍重责。须臾,二犯开
枷释放,道:“黄金色回家,尼姑了凡还俗听嫁。”不题。
    且说田元归来,见了姐姐。向时逃散家人听见物归原主,一齐都走拢来,到庵相见,叩头求收。田元回道:“你各
人且回,待我调停端正,你须再来。于是遂同向日管帐之人清还产业,及原先一应所失物件,有无之间,依先成一宦门
规矩,即请了田小姐到长安归家居住。本空、玄空二尼随侍,把明因寺暂时封锁。恰好徽州黄家,送着女儿,到田衙完
聚。田元接进丈人住下,整酒以待,即日着人往临平镇上寻儿子黄金色到来相会。入到当中寻取,当中诸人曰:”一向
在明因寺读书,久不来了。“着人陪往明因寺,只见封锁好了,竟无下落,正在疑想之间,只见焕之同着了凡投寺而来。
两边见之,各吃一惊,焕之见寺门封锁,好生惊恐。及问两边的人,皆不知细的,只得同了来人忙到长安来见父亲。一
见田元出接,并不知来意,延进内厅,见了父亲。拜见岳父,妹子同了知客出来,心下惊喜不定。知客细说始未,方知
妹夫即妻子之弟田元也。焕之禀过父亲:”妹夫之姐,即媳妇也。“于是开闻喜筵,团圆欢庆。焕之密令了凡蓄发,以
报同他受罪之情。又过年徐,一妻一妾随到徽州拜见父母。那林苑花多年不见丈夫,如得珍宝一般,后奋志攻书,进了
徽州府学。后复往杭州,厚赠明因寺本空、玄空,并云净庵老尼。好事者作《金簪传奇》行于世,予今录之,与《玉簪
记》并传,可为双美乎。
    第二十三回 梦花生媚引凤鸾交
    《百字箴》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杯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里来。
    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
    善处真君子,教唆是祸胎。
    称德须修省,欺心枉吃斋。
    暗中休使箭,乖里放些呆。
    官司休出入,乡党要和谐。
    守分心常乐,闲非口莫开。
    世人知此理,灾退富星来。
    话说正德年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有一个世家,姓王,乃是有名盛族。有一枝生在城西,名唤王国卿。娶妻邢氏,
后因生产而亡,尚未续弦。其父王尚礼,见儿子虽然进了泮宫,未能秋风得意,道:“我儿,你趁无媳妇,正好用工,
以遂平生之志。”遂移于南庄书院。果是清幽,正好读书。偶集唐句四季读书之乐:
    春日读书乐
    春风动帘春草芳,渴沫  柳花缀雪沾琴床。鲍防
    山屏泼翠晴亦雨,刘文良 燕泥落纸风还香。苏廷
    沉酣六籍心千古,达兼善 要使文风变齐鲁。李子慎
    读书之乐乐趣生,吴漳  枝上流莺三四声。扬诚斋
    夏日读书乐
    莲池遇雨黛风香,施均  闲时我爱夏日长。江子宾
    推琴枕石玩羲画,钱起  凉生玉辇凝寒霜。练高
    自去自来梁上燕,杜甫  点点飞花落砚台。成沼竹
    读书之乐乐趣长,吴漳  梦回春莫五池塘。徐逸
    秋日读书乐
    新凉飒飒生郊墟,凌敬存 涧边正好读我书。度云汉
    眼明俱下五行字,刘子房 年少今开万卷徐。杜甫
    萧萧林籁生阴壑,宋好问 风月双清动廖廓。孟益
    读书之乐乐趣清,吴漳  树间渐沥来秋声。达兼善
    冬日读书乐
    古人文史足三冬,张暇  此时下帷好用工。李子扬
    小窗映雪拥虚白,姚揆  圣贤心事吾从容。车端
    青毡坐逼霜风冷,秦天花 弱弱初添檐日影。武元衡
    读书之乐乐趣浓,吴漳  咿唔声送梅花风,邵业
    王国卿埋头苦读,自知学富三冬;笃志文章,果是胸藏二酉。其年又是乡试,天下开科取士,国卿未免往杭州科中,
因此归家与父母说知其事,王尚礼道:“我儿,我正有事与汝商量。昨夜三更时分,梦一天神道:”汝子今当在草上‘,
遂付宜男草一枝与我,倏而惊醒。我想也不知是功名疑难,也不知今科是汝得意之秋,故赐宜男之梦“。国卿曰:”父
亲之言固是,又恐说孩儿浙场不利,或论移南就监也未可知。“尚礼曰:”将此情祷之关帝,自有辨矣。“父子即时沐
浴更衣,诣庙焚香暗记,求得第六十三签,诗曰:
    囊时贬北且图南,筋力虽衰尚一般。
    欲识生前君大数,前三三与后三三。
    父子认定要往南京纳监,二人拜辞出朝,打点南行,就往学中动了文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