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耶稣真貌-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恐惧从来也是没有什么大用的,旧约圣经中人神的关系总是低潮多过高潮,神需要一个新的方式,一个新的约,用圣经的话来说,这个新约就是不再强调人神之间巨大的鸿沟,而是着重如何跨越差距。

    我有一个朋友,名叫凯西,她很喜欢用「猜猜看」的游戏方式来帮助她六岁的儿子学习认识不同的动物。这个孩子说:「我想到有一个哺乳类,他很大,并且还会耍戏法。」凯西猜想可能是鲸鱼,然而最后还是认输。她儿子在胜利中宣布答案是「耶稣」!这个答案在当时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凯西告诉我,她后来才想到她的儿子击中了肉身一个深处的认识,耶稣是一个哺乳类呀!

    在我保养一个海水养鱼缸的过程中,我学到一些关于耶稣道成肉身的功课。我发现要管理一个小型海洋水族馆可不是简单的差事。我需要设立一个活动的化学实验室,随时检查硝酸盐的成份以及氨的含量,我需要灌入维他命、抗生素、磺胺药剂以及足够的酵素才能使得岩石生苔,我还需要把水透过玻璃纤维和活性炭的滤清,又需要加上紫外线的照射。你可能想我在鱼身上花了这么的精力,我的鱼应该至少有几分感激之情吧!门都没有!每一次我的影子才靠近鱼缸,它们就拼命找地方躲起来,它们对我只有一种情绪的表现,那就是恐惧。虽然我一日三次打开盖子,固定给它们喂鱼食,我的每次拜访,对它们而言依旧好象是我设计好要整它们似的。我无法说服它们我真正的关切。

    对我的鱼而言,我好似神明,我对它们而言是太大了,我的行动是太难以明白,我慈悲的行动会被认为是残暴;我试着想要医治它们,会被认为在毁灭它们。要想改变它们对我的看法,我慢慢地看出是需要一种的「道成肉身」,我必须要变成一条鱼,以它们所能明白的话语和它们沟通。

    一个人变成一条鱼是无法和上帝变成一个婴儿相比,然而根据福音书这就是伯利恒的故事,这位创造万有的神,来到世界之中,好象一个画家变成了他图画中的一点油墨,又好象一个戏剧家变成了他剧中的一个人物。上帝是以真人真事在真实的历史中写了一个故事﹣﹣道成肉身。

    失败(Underdog)

    当我用这个字来形容耶稣的时候,不禁有三分畏缩。这是一个很残酷的字。这个字原来可能是由斗狗之中演变出来的,指着是注定要输的人,或是不公义下的受害者。然而当我读耶稣降生的故事,我无法不做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世界是偏向富有和权势,上帝却是偏向失败者。玛丽亚在她雄伟的诗歌中这样说:「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拉撒路·透克斯(LaszloTokes)是一位罗马尼亚的传道人,因为政府残暴地对待他,激怒了全国人民,导致革命,推翻了GC党的统治者齐奥塞斯库(Ceansescu)。他谈到当他在一个被下放的山上小教堂准备圣诞节的讲章时,公安警察到处逮捕不满分子,全国各地有许多暴动,透克斯因怕遭害便闭门不出,坐在家中一次又一次地读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不像一般传道人到了圣诞节讲一些令人温暖的讲章,他选择了圣经的本文,描述希律王所作所为是一场对无辜的大屠杀。这一段经文是对他所牧养的弟兄姐妹直接说话,他们非常了解压迫、恐惧,以及暴力给这些失败者无力挣扎的感受。第二天,齐奥塞斯库被逮捕的消息传遍全国,教会的钟声响起,罗马尼亚到处充满了喜悦,另一位希律王又垮台了。透克斯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圣诞节故事中所有的事件,如今对我们而言有了新的意义,这些是生根于我们生活之中。对于我们这些亲身经历那段日子的人,1989年的圣诞节代表着一个丰盛、共鸣且多彩多姿的圣诞节故事。这期间,神的眷顾和人类邪恶的愚蠢似乎变得好象太阳月亮越过山脉一样的容易体会。「四十几年来,罗马尼亚第一次可以公开地庆祝圣诞节。」

    也许最能帮助我们体会道成肉身中失败的本质,就是敢用一些现代的词汇来形容这件事。一个未婚的妈妈,无家可归,又因为殖民地政府的苛捐杂税而被迫流浪,想要寻找一个栖身之处,她生活的国家还在战争中喘息,依然一片混乱,有点像今日的波斯尼亚、乌甘达、或是索马里。她正如今日一半以上的母亲,无论是在亚洲,或是在西方世界的一个角落分娩,她都面对着一个不欢迎她儿子的世界,玛丽亚的儿子成了在非洲的一个难民,正好象今日非洲还是充满了许多的难民。

    我想玛丽亚在埃及避难流离的日子里,可否想到她曾经唱过的那首伟大的诗歌?对犹太人而言,埃及使他们想起了他们一段辉煌的历史,万能的上帝曾经打败法老的军队,带给他们自由。如今玛丽亚逃到埃及,走投无路,一个陌生人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躲避自己政府的追缉,难道她这个无助的婴儿,被追缉、在逃亡,还有可能成全她同胞丰富的期盼?

    这个家庭的母语都一再提醒他们是个失败者,耶稣使用亚兰文,就是一种和阿拉伯文相近的商用语言,这本身就是一种令犹太人很难受的提醒,他们深受异国的压迫。

    有几位从外国观星象的人(很可能是今日的伊拉克一带)一同拜访耶稣,这些人都是犹太人认为不洁净的家伙。这些装模作样的人当然是要先去和治理耶路撒冷的王打一声招呼,这位王对在伯利恒的婴孩一无所知,他们见到婴孩以后,这些访客干了一件违反政府命令的事,他们瞒着希律王从另外一条路潜逃回国,他们为了保护这个婴孩,采取了违反了政府命令的作法。

    耶稣长大以后,感觉、知性深受贫穷、无助以及受压迫者,就是所谓失败者的一群人的影响。如今神学家们为了「上帝偏爱穷人」这种句子来形容神关心失败者是否恰当而辩论,其实当神安排他降生在地球上的环境,就是没有权势或财富,没有权利,也没有公义,他的偏爱似乎是不言而喻了。

    勇敢(Courageous)

    主后1993年,我读到一份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克伦高地所发生的「弥赛亚奇观」的报导。大约有两万名路巴维奇·哈西迪克派的犹太人住在克伦高地,在主后1993年,他们中间多人相信一位拉比(犹太教的教法师)名叫孟拉奇·孟道尔·希尼森,就是弥赛亚。

    当有消息传出,拉比要公开露面的时候,整个克伦高地好象起了火一样,这些路巴维奇派的人一个个穿著他们黑色的外套,留着可爱的大胡子,拥到拉比平时祷告的会堂。有些人比较幸运,有朋友用无线传呼机通知他们,他们一听到一些风声,就立刻赶到会堂。大厅中挤满了上百的人,甚至有人爬到柱子上,整个大厅中充满了期待兴奋的气氛,在宗教仪式中很少有这种气氛,只有运动比赛的冠亚军争夺赛中才有这种气氛出现。

    这位拉比已经九十一岁,自从一年多以前中风以来,就一直不能说话,当帘幕终于慢慢升起之际,那些拥挤在会堂里的人看见一位衰残的老人,留着长胡子,不太能活动,勉强地挥一挥手,歪着头,眼珠转几下,如此而已。可是会堂的人却毫不在意,众人齐声高歌:「愿我们的主,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拉比,君王,弥赛亚,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反复地唱,直到这位拉比勉强暧昧地做了一个手势,帘幕就再一次拉上。他们缓慢地散去,依然忘我地回味这一刻的感受。希尼森拉比在1994年6月去世,目前许多路巴维奇派的人仍在等待他身体的复活。

    我最初读到这段报导,几乎放声大笑,这些人在跟谁开玩笑——一位住在布鲁克林的九十几岁的哑巴会是弥赛亚?然而我忽然顿悟,我对于希尼森拉比的反应和第一世纪那些人对耶稣的态度简直完全一样,一个加利利的弥赛亚?一位木匠的儿子?

    我对拉比和他的狂热跟随者的嘲笑的感觉,给了我一点暗示,耶稣一生在地上所受到的人们对他的感受:他的邻居问:「他的母亲不是叫玛丽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瑟、西门、犹大么?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能和异能呢?」另外一些外乡人嘲笑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东西呢?」甚至他自己的家人也认为他疯了,宗教界的专家想尽方法要杀害他,至于像墙头草一般的老百姓,他们一会儿论断说:「他是被鬼附着,而且疯了!」一会儿又极力想要黄袍加身拥立他为王。

    我相信神肯放弃权能和荣耀置身在人间,允许人们以我对布鲁克林的希尼森拉比的心态来对付神自己,需要有极大的勇气。降下到地球这一个行星上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因为这一个行星是以粗俗的暴力著名,特别是其中的一个民族更是以拒绝先知出名,上帝还能干什么比这件更愚蠢的事呢?

    在伯利恒的第一个夜晚,天父上帝需要极大的勇气,看他的儿子满脸是血地来面对一个无情冷酷的世界,是否也像任何一位无助的为父者一样呢?我又想起有两首圣诞节的歌曲中的歌词,其中一首说:

    「小小主耶稣,不哭也不闹」。这似乎是一幅修饰过的伯利恒图画,我能想像耶稣就像任何一个来到世上的婴儿一样地大哭,而且事实上这个世界就是在他他长大以后,还是给他够多的理由来大哭一场。另外一首「哦,小小伯利恒」中有一句,在两千年以后的今天依然出奇地真实:「今夜全世界的希望和恐惧都在你的身上。」

    契斯特斯顿说过:「所有的信条都同意基督教把勇气列为上帝的美德之一」,从耶稣在世的第一个晚上,直到他最后一夜都何等需要这种勇气。

    圣诞节的意义里还有一幅景像是我在圣诞卡上从未见过的,就是像威廉·贝雷克(WilliamBlake)这样的艺术家可能也无法公正不偏不倚地表达。启示录第十二章,拉开了幕的一角,给我们瞥见一点远在哈米吉多顿之外来看圣诞节的情景:就是天使的角度来看圣诞节。

    这里的记载和福音书所记载的可就大不相同。启示录里既没有牧羊人,也没有残杀婴儿的王,这里所描写的是一条大红龙,头戴十二星的冠冕,在生产的艰难中疼痛地呼叫。突然有一头巨大的红龙出现,它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二,摔倒在地上。这龙饥饿地等在要生产的妇人面前,急匆匆地要吞食她的孩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间,这婴孩被提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这妇人就逃到旷野,于是就展开了一场星际大战。

    启示录无论怎么说都是一本奇特的书,读者必须明白这本书的风格,才有可能看懂这些异于寻常的怪兽。在日常的生活中,同时会有两套历史在进行,一套是在地上,另一套是在天上。启示录却同时看两边,这就给我们一个机会可以看到一些幕后的真相。在地上,有一个婴孩出生,一个君王听到风声就进行追杀;在天上,开始一场伟大的攻击,良善的统治者勇敢地向征服宇宙邪恶势力的宝座进军。

    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对这有非常高雅的表达。在他所写的诗《失乐园》和《得乐园》中,天上和地狱的矛盾斗争才是真正的中心,地上不过是战场而已。近代的作者腓力普(J﹒B﹒Phillips)也尝试来描述这种观点,当然气势上略为逊色。上一个圣诞节,我就借着读腓力普的幻想小说来逃避我自己过分注重地上事物的观点。

    在腓力普的小说里,有一位资深的天使,带着一位刚刚出道的小天使看宇宙的雄伟。他们一同观赏旋回的星云,众多美丽如太阳的星球,穿越广袤无垠的太空,最后他们来到一个有大约五兆个行星的银河系。

    当两位天使逐渐靠近那一颗被人们称为太阳的恒星,以及环绕着它运行的一些行星的时候,资深的天使就指出一颗缓慢旋转不起眼的圆球,在小天使的眼中这和一个平凡而又骯脏的小网球一样的无趣,因为他心中依然充满了他刚纔欣赏过的那些浩瀚伟大荣耀的景像。老天使伸出手指,对小天使说:「我要你特别注意这一颗!」

    「看起来又小又脏,有什么特别呢?」小天使回答说。

    当我读到腓力普的科幻小说,我想起阿波罗航天员从太空中传回地球的图片,他们说:「一个圆形,美丽而且微小的球」。那是一幅蓝绿交织悬在天空的小球。吉姆﹒罗维(JimLovell)回忆起这幅情景的时候说:「这不过是众天体中的一颗而已,大概有月球的四倍那么大,可是这却永藏着阿波罗八号上所有船员所知道并热爱的一切生命、希望、事物。这真是诸天中最美丽、最可观的一颗。」这是一个人的看法。

    对小天使而言,地球好象并不是那么起眼,可是当他听说就是这颗微小又不太干净的小行星,居然就是神曾经拜访过最著名的行星之时,他实在是难以置信。

    「你难道真的说我们那位伟大、荣耀的王子曾经亲身去到这样一颗第五流的小球上?他为什么做这样的事呢?」

    这位小天使皱起眉头,一副反感的样子说:「你说他降到这样低下,变成在那颗漂浮的球上『爬来爬去,挤成一堆的生物』?」

    「是的,不过我要提醒你,他可是不会喜欢你以这种口气称呼他们是『爬来爬去,挤成一堆的生物』。虽然对你我而言,也许很奇怪,可是他却爱上他们,他下去拜访他们,要把他们提升起来,能够像他一样。」

    小天使呆在那里,这种念头令小天使难以明了。

    这其实也是我难以明了的,不过我承认,这正是能够真正明白圣诞节的秘诀,事实上,这是我信仰的基石。身为一个基督徒,我相信两个并行的世界,一个世界中有山岭、湖泊和谷仓,并有政客和夜间看守羊群的牧人;另一个世界有天使,和犯罪的能力,也有称为天堂和地狱的地方。有一个寒冷的夜晚,围绕着伯利恒的众山顶,这两个世界戏剧化地相交,这位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上帝进入了时间和空间的里面。原来没有极限的神,居然穿上小婴孩的皮肤这种难以置信的限制﹣﹣无限被短暂所辖制。

    使徒后来写着「他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是一切被造的以先,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可是当时那些在圣诞节亲眼见到他的人,可没有一个能看见这些。他们所看见的是一个新生的婴儿,在挣扎使用以前从未用过的肺。

    这一个伯利恒的故事,提到创造者降临到一个小行星上的事情,难道是真实的吗?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就和任何其它的故事都不一样。我永远都不需要怀疑,这颗小如网球一般的行星上所发生的事对全宇宙是否有影响。难怪当天使唱出赞美诗的时候,不仅是几个牧羊人惧怕,就是全宇宙也为之震惊。

    

第一部份 何许人物 第三章 背景:犹太的根源和土地

    这又是一个大矛盾:虽然他是犹太人,他的跟随者却非犹太人。——伏尔泰(Voltaire)

    我是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个叫华斯普的社区中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认识一个犹太人,我心目中的犹太人是一群有外国口音、戴着小帽子、住在布鲁克林那种遥远地方的人。他们都努力念书,将来要做心理医生或是音乐家。我知道犹太人跟二次世界大战有关,可是我对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事一无所知。当然这些人和我的耶稣是毫不相干的。

    我二十几岁时,交上了一个摄影的犹太朋友,他告诉我许多关于犹太人的事。有一天晚上,我们聊天到很晚,他告诉我他家人中有二十七个亲戚在大屠杀中丧生。后来他介绍我读一些犹太作家的书。有了这样的经历以后,我才以一种新的眼光来读新约圣经。我怎么可能忽略耶稣是一位正统的犹太人?马太介绍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卫的子孙,亚伯拉罕的后裔」。

    当我们在教堂里宣读耶稣是「神独生的爱子,在万有之前就存在,是完全的神」这些信条,和福音书中所记载:「耶稣生在拿撒勒乡村里,长在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两者之间有光年之遥。我后来才知道当初被请去起草迦勒敦会议的人,都不是信主的犹太人。如果是犹太人,就会强调耶稣和犹太的关系。我们这些外邦人时常面对一种危险,就是把耶稣是犹太人的事实淡化,甚至忽略了他的人性。

    从历史的事实来看,我们是共同承受犹太人他们的耶稣。我认识耶稣以后才慢慢地明白,他第一世纪来到犹太人中间,并不是单单为了要救二十世纪的美国人。在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