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刚经解读-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好的时候,佛又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能不能用三十二
相来观佛啊?注意这个「观」字!「须菩提言。如是如是。」是这样,是这样。佛本来
成了佛,有三十二种相好,所以三十二相来看如来是对的呀!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佛大概在鼻孔里「哼」了一下,佛经不好意思记录出来,你真是糊涂,假使用三十
二相来看佛的话,这些转轮王,这些帝王们,就是佛了。你看须菩提,好可怜啊!被佛
搞昏了头,马上转弯立刻就说,佛啊,我讲错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那我懂了,我刚才讲错了,如果照我理解你的意思,不应该以三十二相来看佛。你
看,这个须菩提好惨,把这个金刚经,读通了很有意思,越看越有意思,而且这个文章
的写法,越写越妙,所以我们把很好的文学,拿木鱼一敲,把自己敲昏了头。

    声色与邪道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须菩提话刚说完,佛就岔进来说很重要的话: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这比那一颗广岛的原子弹还厉害,崩咚就炸下来,所以这个里头要加那个「尔时」,
把握时机,晓得须菩提快要悟道了,就把他东搞一下西搞一下。等于拿个香板晃,这里
晃一下,那里晃一下,把他晃头昏了,站住!就是这个!须菩提悟道了。不过他没有讲
须菩提悟道了,讲出来就不叫金刚经了。
  现在我们来研究这四句话,一般人学佛都以色见佛,就是「以色见我」。佛代表自
己的我,也代表我们的我,两重意义。一般人学佛都想见到佛在前面,用观想法门的,
拜佛的,都有人抱怨没有见到佛。佛不现前呀!如果真有的话,第一你神经已经有问题
了,第二血压已经很高了,心脏也出问题,那是幻相,佛那里可以以色相见呢?心经大
家都会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有色相出现,那就是魔,不是佛了。佛在很多经典
上都告诉你,不能著这个相,所以以色见佛是错了。
  还有些人是「以音声求我」,打起坐来念咒子,五千块钱传你一个咒子。但据我统
计起来,大概有一千四百多个咒子,如果一个咒子卖五千块钱的话,我相当有钱了。咒
子念一念说,喔唷,得定了,然后有些人念久了以后说:唉唷,我另外听到一个声音了。
劝你赶快去看医生吧!佛经告诉你,不能以音声求我,因为音声是耳根的幻化,属于意
识境界,是下意识的幻化,是最糟糕的事,人体里头本来就有音声。
  你要听人体的音声很简单,用手把你的耳朵蒙起来就听见了嘛!两边都蒙起来,心
脏里头的血液咚咚的流行,再配合下意识作用,里头也听到念咒子嗡啊嗡啊,□啊□啊,
啊啊啊啊,就念出来了嘛!这都是幻觉,一般人不懂,以为音声是有道,是另外一个音
声在念佛,都著相了,不得了。所以佛说,有人到了声色这种境界,认为是学佛有进步
得道了,佛说那「是人行邪道」,这个人走的邪路,著魔了,「不能见如来」,永远不
能见真正的佛境界。何况一天到晚去研究灵魂啊,还说为了研究才去看鬼,念念咒子就
跳起来。好好一个人不去做,为什么要去发抖,人真是奇怪。佛现在明白的告诉你,声
色两样都不是。
  但是要注意啊!这是拿佛境界来讲,如拿「我」境界来讲,很多人都是以色见
「我」,打坐坐的好的,忽然自己看到自己,坐在那里头歪歪的,都看得见。另外,好
像「我」出来了,看到自己身体坐在这里,许多人就认为自己可以出阴神了,千万注意
啊!若以色见我,这个身体本来已经是个假我,那个出来的是第二个假我,那个就是楞
严经里所谓精神飞越。因为你打坐坐久了,身体上的血液循环,呼吸往来,生理作用并
没有停止,也就是说这个动力没有停止。心念在静,生理上的活动没有停止,两个一磨
擦产生幻相,就成为另外一个投影,是凡夫之人贪著有「我」的这个意识的投影。所以,
另外一个自己看到自己睡,看到自己在打呼,蛮好玩的,自己睡的姿势不好,不过一动
念就回去了,两个又变成一个。
  如果认为这样是道的话,就是「以色见我」,错了。
  还有些人念佛念咒子,念著念著,虚空中也有个声音在念,声音大得很,甚至于很
多声音念。有人以为自己有功夫了,这个是道,这是以音声求我,佛说的,注意!你们
「是人行邪道」,走入魔道了,现在社会上很流行,一般人受这个迷惑蛮厉害的。
  平常我们不在研究佛法的时候,有人问到我,我也只好一笑,为什么不讲呢?我有
一个观念,世界上的人都要吃饭,我为什么说话妨碍人家吃饭呢?所以你问我对不对?
我说不知道就好了嘛!因为我也要吃饭,人家也要吃饭,人家正把饭拿上来吃,我说那
是不对的,这多缺德啊!那岂但没有福德,还是缺德!所以不能讲。
  现在讲到佛法的正念,要把重点告诉大家,这一篇问题多得很,我们先回过来看,
从这一品的开始再来研究。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我刚才首先向大家报告,这一篇重点在「观」字。「观」是什么?佛法的修法叫做
止观,修止观,尤其修密宗,更须要修观想,修观修想。真能够观得起来,止得住,就
可以得定了。要修佛法,先要能够观得起来,想得起来,止得住,定得住,入佛之门就
快了。
  大家学佛,几个人能够观得起来?能够把念头止得住啊?大家打坐,不管你用那一
种法门,能够止吗?更不要说定,定更谈不上。此一心念能够止于一样东西上,或者止
在空上,或者止在清净上,谁能做得到?没有人做得到!形式上好像在用功,根本都没
有上路;要止而后能观,止观双运是正三昧,真正的定境界,所以叫做止观双运。佛告
诉我们止观的方法,如果拿止观来讲,八万四千个方法都是止观。譬如念佛,心里念,
嘴里也念,你能不能杂念不起,只有一句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做到了,就是念佛法
门的止。
  止以后,并不是死亡,也并不是万事不知道,而是清净到了极点,智慧大开,所有
佛法的道理都懂,也都知道,这叫做观,就是净土的一种。还有一种观,譬如佛经上叫
我们观一个月亮,太阳,就是想,观想。大家都看过月亮太阳,我们用意识起一个形象,
观在心窝里也好,胃这里也好,是观想的,假的啊!一个月亮,太阳,开著眼睛也好,
闭著眼睛也好,前面假想一个月亮,设法把这个假想止住它。或者假想一个佛像停在这
里不动,止得住,人就傻掉了一样,不是疯掉了,疯掉了就有问题了,是傻里傻气的那
么想。等于人想钞票啊,男同学们想女朋友啊,或者女孩子们想男朋友啊,好久不来信
了,想得傻了!也就是西厢记上讲的,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就是那么想著,止住,
这就是观。
  密宗有很多的方法修止观,但是告诉你,那只是方法,不是真正的佛法。方法是方
便,叫我们把非常混乱的思想,先拿一个东西把它钉住,这就叫止观的初步。如果说不
用佛像好不好呢?当然可以!我们一念清净,前一个念头过去,后一个念头不起来,当
念即空,你永远止在这儿,旁边一切境界都知道,一切声音都知道,一切动静都知道,
但是,与我毫不相干,清清净净,这也是止观,并且是正止观。
  做到做不到?做不到!当然,所谓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那当然是做不到,
当然叫凡夫嘛!做到了,凡夫那个「凡」字,中间一点可以拿掉,叫做「几夫」,就是
「几乎」了,进入佛法就差不多了。佛进一步告诉我们,连最后观起来的观像都要舍掉,
所以说不要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他这个问题,不是须菩提被他搞迷糊了,金刚经的前面,佛问须菩提,「可以具足
色身见不」是讲见,明心见性,见地的「见」。这里是讲做工夫的「观」字的观。所以
读书、读经、做学问都要留意,不然,刚才我给大家也耍了一点花样,把你带领迷糊一
下,过去这个问题讲过的呀,须菩提答的对呀,现在怎么又答错了?须菩提没有错,由
于同样一个问题,上一次是问一个物理学家,下一次问一个化学家,回答当然不同,因
为观点不同。如果碰到一个数学家就又不同了;所以佛法的问题,我们读经要非常小心,
一字不能错,错了一字,你错的问题就太大太大了,可能就完全搞错了。
  现在他问须菩提,能不能以三十二相观佛。这个佛有三十二相,眉毛中间鼓出来一
点亮光放光,这是有成就的人。印度没有成就的凡夫怎么办?女孩子们从小在两眉之间
挖个洞,拿个亮玻璃嵌进去,因为东方人认为,那里有颗明珠,是智慧的成就,是福报
的成就,相法上那是不得了的。可是佛的特殊相,不但眉间有一点珠子样的亮光,同时
还有根白毛,拉起来很长,收拢来刚刚贴在那里,是一种特殊的相好相貌;这一根白毛
还会放光,所以佛经上说白毫宛转五须弥,这是讲阿弥陀佛;这些都是三十二相之一,
相好庄严。
  金刚经讲了半天叫大家不要著相,学观想的人,把这个佛像的庄严抓得牢牢的,他
问须菩提照这个方法观,可不可以?须菩提说,当然啦!学佛观佛的修法,应该是这个
样子去观如来。这话,须菩提答的没有错!佛也是那么教的呀!佛亲口教我们观阿弥陀
佛,就是这样观的。
  今天佛教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我真替佛打抱不平,念阿弥陀佛之前,应该念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才是;因为释迦牟尼佛是介绍人嘛!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介绍来的,
现在你只念阿弥陀佛,自己的老师本师释迦牟尼佛都不管,岂不是白给你介绍了吗?这
等于讲一句难听话,新娘一进房,媒人抛过墙。这怎么可以啊!这是不对的。西方极乐
世界是有阿弥陀佛,是佛说出来的,教你这样修。因此,你想修成功,不拜本师释迦牟
尼佛的话,我告诉你,那是修不成就的。要成就,人不可以忘本,更何况修佛法!
  但是,佛为什么只介绍你修阿弥陀佛就行了?有个道理,十方三世同一体性,如果
你理上明白了同一体性,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等于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等于南无观
世音菩萨,此理通了,是可以的;不通此理就是迷信。我讲话要负责的,用佛法的立场
来讲,这个话随便讲要下地狱的,而且下地狱还要下地狱的地下室!我是随时准备下去
的,没有关系,有电梯快得很。(众笑)现在这是讲观如来的观法,重点在这里,非常
重要。

    转轮圣王

  「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大家要注意,佛法里有个大问题,很多研究佛法的都忽略了,现在我特别借讲金刚
经的机会讲出来,就是什么叫转轮圣王。
  佛经里提出来,太平盛世,全世界唯一的太平帝王,就叫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分金
轮圣王、银轮圣王、铜轮圣王、铁轮圣王四种。转轮圣王具有七宝庄严,如有有德、有
贤的皇后,有很好的财政大臣,有很好的交通工具等。像周朝的周穆王,是最好的帝王,
等于铁轮圣王。周朝历史描写周穆王曾到西方,见过瑶池金母,见过王母娘娘。为什么
他能够跑到西方去见他们呢?因为他有最好的八匹神马,就是画马画的八骏图。所谓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时不重来。」唐人的诗就是描写这个。转轮圣王时代,是人
民个个幸福、富裕、安乐的太平盛世。这种明王在最盛的盛世才会出来,他的相貌与佛
一样,有三十二相,跟佛的相貌一样好。所以释迦牟尼佛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父亲找来
的看相师就讲,这位太子三十二相,不出家就是一代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就是万世
的佛。
  佛再三赞叹转轮圣王的福德是与佛一样的,你查查每本佛经就会发现。佛法是注重
世间法的,世间法要怎么样修成转轮圣王呢?太平盛世又怎么样才到来呢?一切众生修
一切善法,才产生一个太平盛世,才出一个转轮圣王。所以中国历史上孔子经常提尧舜
禹三代,等于是转轮圣王的时代。佛在华严经及各种大经中说,什么人够资格投胎做转
轮圣王呢?十地菩萨中再来,才能做转轮圣王。佛赞叹十王之功德是同佛一样的。
  十王是那十王呢?就是世界上的转轮圣王,欲界天的四天王,欲界天中间三十三天
的天主帝释,就是我们讲的玉皇大帝,色界天的大梵天王等,佛经讲十大王的功德,都
是与佛一样的,只差一点,就是没有悟道。但是他的福德、善行、智慧,同佛几乎是平
等一样的。所以研究佛经大家不要搞错了,以我看这一节很多人都错了。佛经重点在教
育,教育众生修一切善法,我们不要说没有转轮圣王那样的福德,我们转泥巴圣王都做
不到啊!摸泥巴都没有资格,还谈什么转轮圣王!
  说到转轮,什么叫转轮啊?把一个时代历史扭转过来,扭转到太平世界。能有这么
大的道德和力量,所救的岂止千万人而已!所以说,要有与佛一样的功德,才能为转轮
圣王。换句话说,有转轮圣王那样大的福报,才能够得智慧的成就大彻大悟。我们不要
以为六祖不识字而能悟道,自己因此也不要研究佛经了。我说对不起!六祖只有一个,
可惜你不是六祖,你是六祖半。六祖可以不读佛经而悟道,但是前无六祖,后无六祖,
你只是六祖半,不要作此想了。
  佛经告诉我们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同佛的功德一样;换句话说,转轮圣王是大彻
大悟的肉身佛,故意人世作转轮圣王。但是为什么不称他是佛呢?关于这个,我从前年
轻的时候很狂妄,人家问我为什么不出家,我就有一首诗最后两句:「此身不上如来座,
收拾河山亦要人。」这个世界上那么脏,也要有人来扫地啊,清理清理,弄乾净一点。
所以转轮圣王本身,事实上已经到达佛的境界了。

    十地菩萨与转轮圣王

  我们上次讲到法身非相这一品还没有作结论,现在我们再反复的作一个研究。中国
的佛教与佛法,到了唐代禅宗的兴起,提倡以金刚经为标准。金刚经同禅宗的关系,从
这一品可以发现,是教授法的特别,这种教授是引导性的,启发性的,而且是正反几面
一起来的。像第二十六品讲到见佛的问题,佛问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对不对?须菩提答覆
说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却把他批驳了。佛说假使以三十二相来看佛,以有形象的
佛来看佛的话,那么转轮圣王的色相和威德兴佛一样的相好庄严,也可以算是佛了。这
是一个问题。于是须菩提就讲,照这样一说,我理解了,懂得不应该以三十二相看如来,
不应该以色相来看佛。
  色相看佛的事情,我们上次也讨论过,学佛做工夫,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著色相的。
譬如我们用功的人说,你今天气色好,你精神很饱满,还老返童了,这些都是著色相的
观念。因为色相不实在,色相不久长,是暂时的,只是法身本体的暂时起用,不是真实
的。色相不是果,不是种性,所以用这个道理而加以说明,并且用偈子做结论,特别告
诫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个道理我们上次
提到过,包括的意义很多了,凡是我们学佛的人,都要深深的思考一下。
  第二个问题,这一品里提到转轮圣王的问题,我们上次也提到过。一般研究佛法,
往往把佛法完全解释成出世的思想;其实在佛经上再三提到转轮圣王的功德。佛在华严
经上也提到,只有十地的菩萨,才能转身为转轮圣王,才能使天下太平。转轮圣王是旷
代一人,历史上经过上千年,或者几百年才会出现;等于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人
类社会的太平是很不容易的,必须要转轮圣王莫大的功德,才能够造成一个时代的太平;
所以,佛再三赞叹转轮圣王的威德。一个人要想成佛不容易,成就转轮圣王也不容易,
要许多的善行,许多的功德修成。世间法与佛的功德之间,只差了一点,就是般若智慧。
转轮圣王之所以不是佛,是因为没有明心见性;转轮圣王如果明心见性了,也可以成在
家佛。
  华严经里所标榜的,好几位帝王都是佛,本身已经悟道了。我们上次也提起过,佛
经上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