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魔鬼下棋-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次惊心动魄的较量,最终在15岁时一举擒获鳌拜,扫清其余党,巩固了帝王统治,站稳了权力中心的位置。康熙亲自掌管朝政之后,在非常险恶严峻的政治环境中,施展雄才大略。在军事、政治、财政等方面作了周密部署,先后粉碎了腐朽势力的间谍战、美人计,经过刀光剑影的殊死搏斗,挫败了吴三桂的叛乱,削平“三藩”,招降了哗变的王辅臣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接下去,就像在《康熙大帝》第三卷《玉宇呈祥》的“内容简介”中所介绍的那样:“平息‘三藩’之乱以后,康熙亲赴汴梁,视察黄河,四处物色治河能臣,疏通漕运;任用良将,东收台湾;开博学鸿词科,缓和民族矛盾;南巡金陵,祭祀明太祖,团结前明遗老;纳忠言,整顿吏治,惩办贪官;倡孝道,扮演戏彩;北巡盛京,与东蒙古诸王结盟;西征葛尔丹,完成统一中华大业。”随后,二月河在《康熙大帝》第四卷《乱起萧墙》之中,着重描写了晚年康熙选择皇储的艰难复杂的过程,从中表现康熙政治上的成熟、果断和英明,以及他革除弊政、巩固开明盛世的雄心和魄力。    
      也许乾隆和康熙在位六十多年,都经历了相当繁杂的历史事件,所以二月河在写《乾隆皇帝》时,运用了与《康熙大帝》相似的结构方式:以乾隆的文治武功为全书故事的主干线,在其上再编织乾隆的日常生活及朝野臣民的命运际遇及人生状况。二月河在《乾隆皇帝》中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乾隆60年的文治: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严弊政,纠正雍正钦定错案;整顿吏治,惩治腐败;同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等现象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编纂《四库全书》,征集民间善本、孤本图书;粉碎弘NFDA3等人夺取皇权帝位的阴谋;平稳成功地移交政权给嘉庆。在二月河笔下的乾隆的武功为:征讨大小金川;歼灭“一枝花”为首的白莲教;平定山东之乱;镇压回疆反叛;倾兵稳定西疆;踏平林爽文之叛;挥师台湾控制全岛。    
      二月河用康熙和乾隆的这些文治武功创建起康乾盛世,塑造出两位雄才大略的英明皇帝。    
      《雍正皇帝》写于《康熙大帝》之后,动笔前二月河一定发现雍正与康熙、乾隆最大的不同在于史料和历史研究成果对雍正指责甚多,对雍正的政治也没有什么肯定。雍正的形象,在大多数百姓的印象里,是一个篡位者,屠戮功臣、施行特务统治的残忍暴君。就在雍正当朝时,社会上也普遍流传着攻击雍正的大量言论。雍正六年,湖南秀才曾静上书川陕总督岳钟琪,策动他反清。在书中,曾静归纳了社会上的反雍言论,认为雍正有十大罪状,即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好谀任佞。雍正当时也清楚地知道在思想和舆论上对自身很不利,就想方设法争取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于是他公布了阐述其政治观点的大量上谕,刊行了《大义觉迷录》,整理了《朱批谕旨》、《上谕内阁》。然而他伪造历史的拙劣编造只起到欲盖弥彰的作用,别说当朝臣民不信,就是他的儿子乾隆都不信,他刚去世,乾隆立即把《大义觉迷录》列为禁书,不让人们再看笑话。雍正所造的舆论没能驳倒当朝的湖南秀才曾静对他的攻击,却深深地感动了二百六十年后的河南文人二月河,这个看似荒唐可笑的现象,说明二月河的唯皇史观不是在写作之中产生的,而是在写作之前就已经有了。    
      二月河说:“写书是一个繁杂的过程,首先就是搜集清史资料。”他还说他是“《清人笔记小说大观》、《清朝野史大观》、《清稗类钞》……连清人当初的日记统统都搜集,包括宫廷礼仪、皇帝衣貌档案、食膳档案、起居住”。连“一斤豆腐多少钱”,“纯度10%银子到99%的银子怎么识别,皇帝一年360天,什么时辰穿什么衣服”,他都知道。他还告诉记者,为写书还读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正史。二月河一定发觉各种史料和史学研究成果很难为给雍正歌功颂德提供比较满意的依据及素材。面对着史料、史研成果与史观——唯皇史观——的背离,二月河知难而进:坚持史观,忽略和蔑视史料及史研成果。在唯皇史观的指导下,二月河与时俱进地联系到今日改革之现实,创造出一位“改革皇帝”——雍正。这真是二月河先生的独创,过去从没有人用一百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将雍正爷写成改革大帝!“改革”这一主旋律确定之后,二月河的颂帝乐章就好唱多了!于是,一位大胆革新政治、励精图治、勤政廉洁、礼贤下士、忧国忧民、勇于自省、正大光明、机智果敢、关爱臣民的好皇帝跃然纸上。于是残暴的苛政成了为推行“改革”而“不得已”实行的新政,于是廷庭血腥争夺皇权的恶斗成了“改革”与“反改革”的路线斗争,于是靠屠刀和“密扎”驾驭臣民的专制君王成了承上启下创建康乾盛世的伟大的千古一帝。    
      所以二月河结构《雍正皇帝》是以“改革”事迹为故事主干,就连雍正的夺皇位也成了“改革”的一部分,因雍正在康熙执政期间已显示出敢于革除弊政的“改革家”气魄。    
      《雍正王朝》中多次鲜明地强调“改革”的重要,例如雍正曾对皇亲及大臣们坚定地说:“朕心中三件大事,一是火耗归公,二是士民一体当差,三是云南改土归流。”(本文除注明外,所有引文均来自二月河的三部曲。)雍正还多次表示改革的决心,他说:“朕要做的事决不始张终弛,无论是宗室内亲,显贵权要,阻了朕的脚步,朕就不能容他!”“别说朝廷里外上下,就是宗室国戚,朕的兄弟子侄,不赞同的也居多。朕心里清清楚楚它的难。但这事和你们反复谈过,这些事越往后拖,留给子孙,他们越难办。朕不作圣祖之后的庸主,你们也不要作庸臣。就算是‘兴头’里,谁阻了朕这个兴头……最亲的人也难逃朕大义灭亲!”    
      对于支持“改革”的皇亲大臣允祥、张廷玉、方苞、田文镜、李卫等人坚决呵护和重用,对于反对新政的年羹尧、谢济世、李绂、曾静等人坚决打击、镇压。雍正把是否拥护新政当成衡量清官与昏官的唯一尺度。    
      允NFDA4、允NFDA5及允NFDA6等皇弟是反新政的重要代表人物,书中这样写道:“允NFDA4和允NFDA5迅速对望一眼,都知道是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从田文镜的事扒开豁口,雍正新政本来就伤及不少高官显贵,今日一个朝会蜂拥而起,当场提出‘八王议政’,众怒难犯,不怕雍正不服软儿。”雍正并没有服软,他义正词严地指责允NFDA6:“你的道理是大业主、大豪绅的道理!”他斥责李绂等反新政官僚时非常激昂动情地对大臣们说:“你们看看跟着李绂起哄的那起子人,有几个不是昔日八王府常来常往的?他们巴不得朕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奖励农耕这些新政一夜之间都垮光了,让天下人看朕是个可笑皇帝。他们至死都不明白,朕矫治时弊推行新政振数百年之颓风,正是从根儿上孝顺圣祖,不负圣祖殷殷寄托!”“他们不学无术,看不到盛世隐忧,不行耗限归公,那就无官不贪;不追索亏空,那就府库荡然,不施雷霆之威,那就四海无甘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不是《易经》里讲的?蒙古人入主中原,九十载灭国,为什么?就是死守着他入关前那一套不放,毫无变通。大清入关也快九十年了吧,难道不该警醒些儿?李绂也许自恃身正,所以他要搏名,捡着朕最疼处揭疮疤儿,沾染了汉人阴柔奸狡拼死搏名的恶习,朕实感痛惜。就算他背后无阴谋,像马稷失街亭,岂得无罪?孔明杀了马稷,朕又何不能挥泪斩李绂?”    
      雍正虽没斩李绂,但他斩了反新政的黄振国和陆生楠;除掉了年羹尧;罢了李绂的官;将谢济世发往阿尔泰充军;囚禁了允NFDA4、允NFDA5、允NFDA6,将允NFDA4改名“阿其那”,允NFDA5改名“塞思黑”,把他们二人比做猪狗;迫使曾静四处为新政现身说法。二月河一定认为这些铁腕手段仍不能显示雍正坚持推行新政的决心,又索性让雍正断然大义灭亲杀掉亲生儿子弘时。紧接着,二月河满意地写道:“这种唯法是行六亲不认果真惊世骇俗震慑了官场猥琐龌龊之风。尽自天下官员地主对雍正新政火耗归公,改发养廉银,摊丁入亩,士民一体当差完粮……这些措置心里仍旧腹诽不已,对田文镜鄂尔泰曲阿圣意,刻间剥削,假报考成邀功图进的‘小人行径’切齿仇恨,但也确实没人再敢作仗马之鸣,攻击他树的这几位‘模范总督’了。不但雍正,就是张廷玉,鄂尔泰等大臣,也觉得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政务绝少滞碍。”    
      二月河借张廷玉之口,说出推行新政所取得的成果:“今日天下,大清开国以来小民最富,国库最盈,而吏治之清,数百年仅见。”又借雍正之口说出国库有银达六千万两,比雍正继位时的七百万两银子多出八倍。    
      新政成功了,“改革”胜利了,“改革皇帝”的形象树立起来了。    
      文治武功和“改革”业绩的故事情节只能塑造出有才能的皇帝,而二月河一心想要塑造出有才能的好皇帝——“好”就是要“有德”,“有德”才能得民心,德才兼备的皇帝形象才能得读者之心。二月河深知此理,所以他在叙述三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和“改革”的故事的同时,还着意叙述了大量为三位皇帝“立德”的故事,内容看似庞杂,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讲述三位皇帝的勤政节俭,另一类宣扬三位皇帝的宽厚仁爱、有情有义。    
      三部曲中写勤政节俭处比比皆是,例如写康熙的勤政,书中借用太监小毛子的话说:“皇上是该松泛一点儿了,自去年五月鳌中堂坏事到如今,一天七个时辰见人、批奏章,还要写字、做算术,这几天更是一事未了又有一事,连个五更黄昏也不分了,竟比小家子挣饭还难!——就浑身是铁,能打多少钉儿呢!”二月河甚至让康熙的勤政打动了前去刺杀康熙的刺客皇甫保柱,二月河写道:“康熙精理朝政、昼夜不停,连精力充沛的壮年臣子都吃不消。有关康熙勤政的事,以前他也听说过,今夜亲眼一见,才知道确非虚语。”    
      在二月河笔下,康熙的节俭也是罕见的,二月河谈康熙在征讨西域途中,军中缺粮,“皇帝与马NFDA7一样,每日只在午间供一餐!诏旨传下,将士们无不失声痛哭。康熙却显得毫不在意。”看到这儿,我不禁想: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的领袖也不过如此了!康熙真可称为千古领袖之楷模呀!    
      雍正的节俭,到了二月河笔下,也非常令我难以置信,但二月河就要这样夸张地来打动读者。二月河是这样写的:    
      李卫出任外官有年,雍正当了皇帝还是头一回吃饭时见面。因见雍正膳案上放着一盘烧豆筋,一盘芹菜爆里脊,一盘清蒸素丸子,一盘清炒豆芽,饭只是一碗糙米,已经吃残了。李卫一边行礼,笑道:“奴才以为主子已是皇上,就是节俭,先帝爷那御膳奴才已领教过的。皇上位居九五,君临天下,万几宸函间作养龙体,就不讲皇家规模体统,自己万金之躯要紧的——如今外任官,别说奴才这么大的官,就是州县官,正餐也不至于这么寒怆的。”    
      “朕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何物不可求?何膳不可进?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嘛!”雍正慢慢嚼着米饭,将剩下的豆芽菜连汤倒进碗里,命人冲了开水涮得干干净净吃了,指着那盘一筷未动的芹菜里脊肉吩咐:“这菜午膳回锅热热,朕再用——不说这事了,说你们的差使吧。”    
       康熙每天工作七个时辰——十四小时工作制已经够勤快了,二月河却让雍正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书中的雍正说:“这是今个儿朕批的奏章,一万多字,那是昨天批的,不到八千字。朕还要接见大臣,要到家庙祭祀……朕每天四更起身,做事做到子时睡——狗儿,你想不到朕有多累。”读到此,我不禁感到二月河太残酷,不禁埋怨二月河:你还让人家雍正睡不睡觉了?    
      二月河写到乾隆的勤政,还索性不让乾隆爷睡觉了,他说乾隆是“宵旰勤政、孜孜求治、夙夜不倦”。二月河还觉不够,为了写出乾隆的节俭,非逼着乾隆吃安徽太湖县唐家山发了霉的坏米,为的是“永世记着这米的霉味”。看来乾隆比他爷爷他父亲还要可怜,难怪他总把“当皇上难”挂在嘴上。    
      其实二月河是要把乾隆写得更勤更俭,胜过雍正与康熙。在三位皇帝当中,二月河对乾隆倾注的情感与心血最多。写康熙与雍正,二月河用去二百八十万多字,而写乾隆一个人,就用了二百二十万字,六大卷。    
      二月河写雍正的宽厚仁爱,只在几个大处着笔,其一是说雍正推行新政,“上可对列祖列宗,下可对亿兆百姓!”其二是写雍正的除豁贱民,“为普天下贱民一律脱籍,耕读渔樵,与庶民一律”。其三是放大量宫女回家,“在宫中服待十年以上的,年过二十五岁的,一概放出宫去。除太后之外,各宫分等缩减使唤宫女!”    
      而二月河写乾隆的宽厚仁爱却遍及全书,“宽”就是乾隆的施政思想,乾隆认为:“朕之以宽为政是继皇考之遗命,因时更仪,蹈于中庸之道”,“于今日形势而言,要想政通人和,创极盛之世,必须以宽纠猛”。宽与仁爱成为乾隆政治品质及个人品质的核心,如影随形地伴着乾隆,二月河为此用了大量笔墨,请看:    
      乾隆爱亲人:    
      热爱父亲,竭诚尽孝;疼爱皇后及嫔妃;重亲情,释放了被雍正幽禁多年的几个叔叔,宽恕了当朝参与谋反的皇叔允禄;讲兄弟情谊,饶恕了阴谋夺权的弘皙、弘晓及弘昌,从轻处置了阴谋夺权的首恶弘昇和弘普;亲爱妹妹,为让出了嫁的十八格格能与丈夫同居共室,破掉了格格与额驸的君臣之礼,钦定“公主往后和额驸同住一院”,使得今后清朝公主都能享此厚泽。    
      乾隆爱臣子:    
      他特允古稀之年的老臣张廷玉上殿不行三跪九叩大礼;他亲临李卫、鄂尔泰、杨名时等大臣的病榻探望,每天召见太医查阅脉案,询问病情;把各地进贡的时鲜果品分赐这些老臣;朱轼病逝,乾隆亲自上门吊丧;对于战败亡命而归的武将兆惠和海兰察,乾隆不但不追究,反而赐婚,就连二月河都被感动得脱口说道:“这有点近乎鼓儿词折子戏里的故事了”;对指斥朝正乃“三习一弊”的孙嘉淦,乾隆“感念之下,肃然起敬”,对孙嘉淦说:“到朕手里,要拿你当国宝用。”对于当面直谏,断言乾隆不是尧舜之君的尤明堂,乾隆不但不罚,反而给尤加官一级,采纳了尤的忠告;对于体弱的重臣刘统勛,乾隆关怀备至,劝刘增加睡眠:“增半个时辰吧,睡三个时辰”,并且还说:“朕要派几个太监到你府里侍候”,感动得刘统勛“心里一烘一热,泪水直在眼眶中打转转”;乾隆为保护因整顿铜政而积怨甚多的钱度,特意将钱调到京城为官,“钱度没有想到,乾隆调动自己这么个微末小员也是左右审虑、前后瞻顾,设身处地心疼爱护,胸中一阵热烘烘的,眼泡里已汪满了泪。强忍着,泪水在眼眶中滴溜溜转,最后还是忍不住破闸似的涌淌出来”;对于冒充孙嘉淦写伪奏大骂乾隆的千总卢鲁生,乾隆也施了宽恕之心,亲自批道:“朕之不欲深究此案者,为其以绝无之事加之于朕躬,譬如夜过暗陬突闻犬吠,岂足深究?即着刘统勛将正犯卢鲁生一名释放归籍,谕地方官严加看管教诲,务使其得终天年,沐浴圣化之中,或可感泣以恩过欤?若有贼害卢鲁生者,朕即加之以谋主灭口之罪,天宪之心张可期可待”。    
      乾隆爱百姓:    
      乾隆经常到民间察访,为民做主,替百姓主持公道,其事例比比皆是,例如他路遇欠债民女,“心生可怜,让李卫送五百两银票给民女”,并下令严惩债主。例如他看到“原来有一排低矮的小茅屋,一夜大雪全都压塌了”,“几个妇女抱着孩子坐在废墟旁的箱笼上,男人们有气无力地用铁锹在翻弄着房土,似乎在寻找什么”,他“脸色阴沉沉的,半晌才道:‘不知太原府是干什么吃的!昨晚下雪,他们就该出来巡查一下,”随后他为救雪中灾民而下旨:“断炊的要周济些粮食。从藩库里支出,明年征粮时归还。”例如乾隆看到陕北百姓受灾挨饿,就马上发布旨令:“开仓赈济,把粮食全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