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氏家训 

… 页面 2…

颜氏家训                                                               ·1· 

                                    目录 

   序致第一……………………………………………………01 
   教子第二……………………………………………………03 
   兄弟第三……………………………………………………06 
   後娶第四……………………………………………………08 
   治家第五……………………………………………………10 
   风操第六……………………………………………………14 
   慕贤第七……………………………………………………24 
   勉学第八……………………………………………………26 
   文章第九……………………………………………………37 
   名实第十……………………………………………………44 
   涉务第十一…………………………………………………47 
   省事第十二…………………………………………………49 
   止足第十三…………………………………………………52 
   诫兵第十四…………………………………………………53 
   养心第十五…………………………………………………54 
   归心第十六…………………………………………………56 
   书证第十七…………………………………………………61 
   音辞第十八…………………………………………………75 
   杂艺第十九…………………………………………………79 
   终制第二十…………………………………………………83 

… 页面 3…

颜氏家训                                                             ·1· 

     卷第一 序致 教子 兄弟 后娶 治家 

                               序致第一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魏、晋已来,所着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 
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 
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 
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 
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 
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 
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 
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 
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 
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 
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 

… 页面 4…

颜氏家训                                                               ·2· 

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 页面 5…

颜氏家训                                                             ·3· 

                               教子第二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 
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子生咳 
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 
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 
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 
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 
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 
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 
子云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 :“教妇初 
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 
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 
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 
也。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 
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 
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 
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 

… 页面 6…

颜氏家训                                                               ·3· 

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 
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 
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或问曰 :“陈亢喜闻君 
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 :“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 
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 
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 
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 
当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不与诸王等; 
太后犹谓不足,常以为言。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 
必拟乘舆;常朝南殿,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 
遂大怒,诟曰 :“至尊已有,我何意无?”不知分齐,率皆如 
此。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后嫌宰相,遂矫诏斩之,又惧 
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反心,受劳而罢,后竟 
坐此幽薨。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 
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 
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 :“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 
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 
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 页面 7…

颜氏家训                                                               ·5· 

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 页面 8…

颜氏家训                                                             ·6· 

                               兄弟第三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 
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 
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 
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 
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 
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 
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 
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 
者,免夫!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 
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他人, 
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 
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 
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 
薄,则僮仆为雠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谁救 
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 
而不能少也!人或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 

… 页面 9…

颜氏家训                                                               ·7· 

其能疏而不能亲也! 

      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 

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 
能无闲者,鲜矣。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处重责而 
怀薄义也;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 
而不明也。沛国刘琎,尝与兄瓛连栋隔壁,瓛呼之数声不应, 
 良久方答;瓛怪问之,乃曰:“向来未着衣帽故也。”以此事 
兄,可以免矣。 

      江陵王玄绍,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友爱,所得 
甘旨新异,非共聚食,必不先尝,孜孜色貌,相见如不足者。 
及西台陷没,玄绍以形体魁梧,为兵所围;二弟争共抱持,各 
求代死,终不得解,遂幷命尔。 

…  0…

颜氏家训                                                               ·8· 

                                后娶第四 

      吉甫,贤父也,伯奇,孝子也,以贤父御孝子,合得终于 
天性,而后妻闲之,伯奇遂放。曾参妇死,谓其子曰:“吾不 
及吉甫,汝不及伯奇。”王骏丧妻,亦谓人曰:“我不及曾参, 
子不如华、元 。”并终身不娶,此等足以为诫。其后,假继惨 
虐孤遗,离闲骨肉;伤心断肠者;何可胜数。慎之哉!慎之哉! 

      江左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媵终家事;疥癣蚊虻, 
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阋之耻。河北鄙于侧出,不预人 
流,是以必须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子者。后母之弟, 
与前妇之兄,衣服饮食,爰及婚宦,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 
为常。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子诬母为妾,弟 
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 
往往而有。悲夫!自古奸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众矣!况夫妇 
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 
乎?此不可不畏。 

      凡庸之性,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非唯 
妇人怀嫉妒之情,丈夫有沈惑之僻,亦事势使之然也。前夫之 
孤,不敢与我子争家,提携鞠养,积习生爱,故宠之;前妻之 
子,每居己生之上,宦学婚嫁,莫不为防焉,故虐之。异姓宠 
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雠,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 

…  1…

颜氏家训                                                             ·9· 

      思鲁等从舅殷外臣,博达之士也。有子基、谌;皆已成立; 
而再娶王氏。基每拜见后母,感慕呜咽,不能自持,家人莫忍 
仰视。王亦凄怆,不知所容,旬月求退,便以礼遣,此亦悔事 
也。 

      后汉书曰 :“安帝时,汝南薛包孟尝,好学笃行,丧母, 
以至孝闻。及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包日夜号泣,不能去, 
至被殴杖。不得已,庐于舍外,旦入而洒埽。父怒,又逐之, 
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后行六年服, 
丧过乎哀。既而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 
婢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 。’田庐取其荒 
顿者,曰:‘吾少时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其朽败者,曰: 
  ‘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 。’弟子数破其产,还复赈给。建 
光中,公车特征,至拜侍中。包性恬虚,称疾不起,以死自乞。 
有诏赐告归也。 

…  2…

颜氏家训                                                              ·10· 

                               治家第五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 
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 
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 
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孔子曰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 
云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 
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 
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 
矣。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 
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 
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 
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 
多不逮焉。 

      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妻妾遂共 

…  3…

颜氏家训                                                             ·11· 

货刺客,伺醉而杀之。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饟馈,僮仆减损,施惠然 
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 

      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 
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房徐曰 :“举家无食,汝何 
处来?”竟无捶挞。尝寄人宅,奴婢彻屋为薪略尽,闻之颦蹙, 
卒无一言。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 
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 
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 
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 
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 
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俛仰命益,如此者 
再;退而责其女曰 :“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 
子争财,兄遂杀弟。 

      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 
使干蛊;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 
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 
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 

…  4…

颜氏家训                                                             ·12· 

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 
服,必贵整齐;家人妻子,不免饥寒。河北人事,多由内政, 
绮罗金翠,不可废阙,羸马悴奴,仅充而已;倡和之礼,或尔 
汝之。 

      河北妇人,织纴组紃之事,黼黻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 
东也。 

      太公曰 :“养女太多,一费也。”陈蕃曰:“盗不过五女 
之门 。”女之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传体,其如 
之何?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 
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便遣阍竖守之。体有不安, 
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母随号泣,使人不忍闻也。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则兄弟之怨生焉; 
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 
实为之。至有谚云 :“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 
可不诫哉! 

      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 
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婿在门, 
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 
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 
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 
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