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五十年儿童文学名家作品选-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蛐蛐儿”突然都不叫了,只有周老师腰间的“蛐蛐儿”还在唱,唱得那么陶醉,唱得那么温柔。 
  周老师笨手笨脚地把Call机取下来,盯着它仔细地看了看,又气又恼地问道:“这是谁的Call机?这是谁的Call机?” 
  不知怎么地,同学们的目光刷的一下射向了他,连小胖也奇怪地盯着他。 
  喂,盯着我干吗?我脸上又没有卡通! 
  可是,一道道目光仍然含着古古怪怪的笑意,像蛇一样地游了过来。他再抬头看看周老师,呀!周老师手中的Call机,不正是自己失踪的Call机吗?!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怎么回事呢…… 
  操场上怎么就漫起了白茫茫的大雾呢?雾气嗖嗖地在身边翻卷飘动,他觉得自己好像在云里飞。 
  (口瞿)(口瞿)(口瞿)(口瞿)…… 
  他听见远处有“洋蛐蛐儿”叫。 
  是我的Call机吗…… 
  他情不自禁地朝“洋蛐蛐”叫唤的地方飞去。 
  隐隐约约地,他看见好多人影也在朝前飞。喂,喂!那是我的Call机!那是我的Call机! 
  他一边喊着,一边拼命地朝前飞。 
  浓雾突然一下散了,眼前出现了一片碧绿碧绿的湖水。湖边那依依的垂柳下,坐着一个女孩,女孩头戴一顶美丽的花草帽,双手捧着一个正(口瞿)(口瞿)叫着的Call机。 
  咦,这不是乔珍吗?她上个月就转学走了,怎么又跑到湖边来了呢? 
  乔珍是他的同座。当然啰,同座有什么了不起呢?关键是乔珍长得很漂亮。乔珍有一双长着长长睫毛的大眼睛,一笑还有两个小酒窝窝。当然啰,大眼睛和小酒窝窝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关键是乔珍的学习成绩很好,总是全班第一名。当然啰,第一名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关键是乔珍性格开朗,没有娇气,不像有的女同学,成天装着个林黛玉,小鼻子小眼的,爱耍小脾气不理人。当然啰,性格开朗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关键是男同学们都酸溜溜地羡慕他嫉妒他。这使他很得意。哼,你有手机有什么了不起呢?你爸的车是日本的“本田王”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人家乔珍就不跟你同桌! 
  乔珍没有Call机,也没有手机。乔珍的老爸也没有“桑塔那”或者“本田王”。乔珍的老爸和老妈都是钢铁公司的普通工人,他们冲着这私立学校条件好,有外国教师教英语,便东挪西借地将女儿送了进来。 
  乔珍很争气。乔珍的学习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但是乔珍却转学走了。乔珍哭着说,她再也不回来了。 
  考试前夕,小胖和一班小哥们请他帮忙。小胖说,乔珍不是买你的面子吗?你和乔珍交卷后,再请乔珍将正确答案告诉我们。很简单,我把手机给你,你将答案“留言”,给我们打Call机好了。小胖说,只要乔珍肯帮忙,周末回家时请她坐“本田王”。 
  他爽快地答应了。他不能在小胖面前丢脸。 
  但是乔珍不答应。 
  乔珍惊讶地说,这不是舞弊吗? 
  他笑着说,这叫“学习雷锋”,“互相帮助”。 
  乔珍直摇头。乔珍惊讶地说,你们的手段真高明啊,用Call机来舞弊! 
  他不耐烦了。他觉得乔珍不给他面子。他皱着眉头说,唉,少见多怪!一句话,这个忙帮不帮? 
  乔珍愣愣地望着他,仿佛不认识他似的。 
  唉,千不该,万不该,在这个时候他抽出一张百元大票,抖了抖,对乔珍说,我付劳务费,不会亏待你,嗯? 
  乔珍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刷的一下又白了。乔珍怕冷似的哆嗦着,眼泪咕嘟咕嘟地冒了出来,然后,转身哭着跑了。 
  乔珍是搭校车回家的。星期一,乔珍的爸爸来了。乔珍就这样转学走了,转学的原因据说是为了照顾她生病的奶奶。 
  但是,只有他明白乔珍是为什么走的。 
  他很难过。他偷偷地难过。 
  乔珍你为什么不配Call机呢?你家为什么不安电话呢?要不然我就可以给你打Call机,打电话,我就可以对你说一声:I'msorry。 
  现在,乔珍却在浓雾中出现了,好像是做梦一般。他又兴奋又激动,飞快地朝乔珍飘过去。 
  嗨!乔珍!乔珍! 
  乔珍好像没有听见他的呼喊。乔珍仍然呆呆地捧着那个Call机。 
  嗨!乔珍,那是我的Call机。你要是喜欢,我就送给你! 
  雾气之中,乔珍惊恐地将Call机一丢,连声嚷道:“不!我不要!我不要!” 
  (口瞿)(口瞿)(口瞿)(口瞿)! 
  那Call机竟然叫着,像只大蛐蛐一样,一蹦一蹦地朝乔珍跳过去。 
  乔珍惊叫着,躲避着这蹦蹦跳跳的“大蛐蛐”,慌慌张张地乱跑起来。 
  乔珍的脚下就是碧水茫茫的大湖。 
  乔珍!危险! 
  他大声喊叫起来,却觉得喊不出声;他急忙朝乔珍奔去,却怎么也迈不开步,他的双腿好像陷在软绵绵的棉花堆里,怎么也使不上劲。他眼睁睁地看着那Call机气势汹汹地朝乔珍扑去,眼睁睁地看着乔珍惊恐地后退,脚下悬空,一下掉进了湖水之中! 
  乔珍!乔珍!他狂喊着,拼命挣扎着,朝湖边奔去…… 

  他突然从噩梦中惊醒了。毛巾被已被他蹬到了地上。他的心儿还在咚咚地跳着,脸上满是汗珠。他突然听到了“(口瞿)(口瞿)”的叫声,不知谁的Call机又响了…… 
    







五颗小小的心




——生活中遇到的小事情
作者:菡子

  菡子 1921年出生。江苏溧阳人。著有短篇小说集《纠纷》,散文集《前线的颂歌》等。 


“小支援”

  小鲁沂在妈妈的眼里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可是她知道埃及。 
  星期五最早知道的。星期六就知道了许许多多。说什么也离不开埃及。六天没见爸爸妈妈,一推进门就忙说: 
  “爸爸好,妈妈好,埃及……” 
  “姥姥呢?她听说埃及的事没有?” 
  一家人都知道的,连小京颐也知道,她们刚上天安门来着。 
  大家都生英国和法国的气,干吗要欺侮呢?埃及有多棒,就不让他们欺侮。大家一个晚上都谈埃及。 
  睡下了,小鲁沂还是想埃及,想着不肯投降的埃及军舰自己沉到水底下去……啊,多凉,可是不能投降!她又想起了什么,忽然问: 
  “爸爸,军艇上有手雷没有?像黄继光叔叔最后炸碉堡那样的手雷。” 
  “有的……”爸爸快睡着了。 
  “他们对敌人扔了手雷才沉下去的吧?”小鲁沂认真地问。 
  “那自然啰!”妈妈接过去回答。 
  这一夜小鲁沂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梦。早上她急着想告诉爸爸,可是爸爸还没醒,她实在忍不住了,把小脚伸进爸爸的被子,抱住爸爸的头,轻轻地说: 
  “爸爸你醒吧,我做了一个梦,真棒!梦见埃及长了许多的手,有白的,有黄的,有黑的……有的手抓住英国兵,有的手抓住法国兵,真棒!” 
  爸爸醒了,一把抓住小鲁沂的手,快活地说道: 
  “还有这两只小白胖的手呢。” 
  “那自然啰,”小鲁沂学着妈妈的口气说,“要是你们答应,我就去埃及当一个‘小支援’。” 


小珞嘉

  小珞嘉不在托儿所里,可是她常到托儿所里去,因为托儿所里的小羊是小珞嘉的朋友。真正的小羊,咩咩叫的,会吃草的。 
  小羊拴在托儿所的篱笆上,篱笆旁边有长长的青草。它一面吃草,一面在草地上玩儿。小珞嘉一去,小羊就认出来了,马上迎过来咩咩地打招呼,喜得小珞嘉不住地拍手。往后小珞嘉走到哪儿,小羊就跟到哪儿。小珞嘉坐在草地上,小羊也坐在旁边。小珞嘉摸着小羊的两只耳朵,跟小羊面对面地说: 
  “小羊呀,你跟我回去吧,我跟妈妈说好了,我跟妈妈睡,你睡在我小时候睡的小床上,我们院子里也有青草,够你吃的呀!” 
  她说一句,小羊就咩咩地答应一句,她们就这么说好了,小羊准备搬到小珞嘉家里去。可是托儿所摇铃了,许多小朋友都从屋子里走出来找小羊,小珞嘉想起来了,她又对小羊说: 
  “你多好啊,小朋友都喜欢你,妈妈说的,你不能走呀,走小朋友要哭的。……再见吧,我明天再来看你。”说着,她跑到篱笆旁边拉了一把草,送给小羊吃,她等小羊吃完了,才摆摆手对小羊说: 
  “再见了,小羊,真的再见了。” 
  小羊跟着她走,小朋友们也跟着小羊的后面送小珞嘉。 
  “再见了,小朋友。再见了,小羊!”小珞嘉一遍一遍地摆着手说。她一面走着,一面回头看了又看。 
  小珞嘉回到家里又对妈妈说,小羊怎么跟着走的,怎么咩咩叫的,怎么吃草的……多么想小羊呀! 
  “妈妈,送我上托儿所吧,让我做托儿所里的小朋友不好么?”小珞嘉仰着头请求妈妈。 
  “唉,”妈妈叹了一口气,“小珞嘉呀,托儿所里能少一只小羊么?” 
  就不能! 
  “唉,”妈妈又叹了一口气,“妈妈也少不了一个小珞嘉啊!” 
  “可是,”妈妈亲了亲小珞嘉,“小珞嘉也少不了小朋友和小羊,过两天我准送你上托儿所去,妈妈说了就算。” 
  多好的妈妈呀,小珞嘉也亲了亲妈妈。 

  小珞嘉到菡子阿姨家里去玩。 
  菡子阿姨家窗户外边飞来两只鸽子。它们就在屋檐下做窠啦! 
  “咕——咕,咕——咕” 
  小鸽子回家来啦。不是小鸽子,有只鸽子都快做妈妈了。它常常呆在家里不出去,在窠里孵蛋。 
  小鸽蛋一定很好玩吧,什么样的呢?白的呢还是黄的?怎么会变出小鸽子的?小珞嘉真想看看小鸽蛋。 
  晚上,小珞嘉请求菡子阿姨说: 
  “菡子阿姨你抱抱我吧,到窗户顶上看看小鸽蛋。只看一会儿,看完了就还它。” 
  菡子阿姨把她抱起来,站在窗户边的桌子上。 
  “看吧,小珞嘉!” 
  看不到。小鸽蛋藏在鸽子的屁股下面呢。灯光照着一动不动的鸽子妈妈。 
  那么,跟鸽子妈妈借过来看一下吧! 
  菡子阿姨正要伸出手去,小珞嘉呆了一会,慢慢地把菡子阿姨的手拉了回来: 
  “不,不,阿姨,我不要看了。” 
  小珞嘉下了地,马上把头伸在椅背上,缩着颈子,垂着眼皮,显出温顺、惊慌的样子,活像刚才看见的受惊的鸽子。她学着它的模样,眼睛一闪一闪的,轻轻地说: 
  “阿姨呀,它多害怕啊,我不要看它的小鸽蛋了!” 
  妈妈来了,小珞嘉又学着给妈妈看。妈妈把小珞嘉搂在怀里,亲着她。一面说: 
  “我的小女儿啊,我的善良的小珞嘉。” 


一颗糖

  端午在床上就想好了,起来做什么呢?先替菡子阿姨画画子。画两个志愿军管着一门大炮,正对美国鬼子轰。打仗的地方是在朝鲜,得画许多的山。 
  画子很快就画好了,妈妈说,大炮也像,志愿军也像,美国鬼子也像。就是山比大炮小了好几倍,妈妈说,山太小了。不要紧,把橡皮擦了一阵,就把山改大两倍,比大炮可还是小一点。因为大炮是主要的,听菡子阿姨说,我们有很大很大的大炮。菡子阿姨是才从朝鲜回来的,就住在端午家的隔壁。 
  妈妈说,送去吧,说不定菌于阿姨又出去了。 
  端午走到门口退了回来。他背朝着妈妈又在小桌子上画着什么。妈妈走过去一瞧,只见画上已写了两行弯弯扭扭的小字。仔细看才认出上面写的是: 
  送给子阿姨 
  端午姓艾八岁 
  妈妈笑了。这一定是从爸爸房里挂的画子上学来的。八岁的孩子就跟人家九十三岁的白石老人比呢。可是“菌”字还是不会写,自然还得妈妈替他填上去。 
  走进门边的端午又让妈妈喊了回来。什么事? 
  “给你糖吃。”妈妈揭开洋铁盒子对端午笑着说。 
  啊哟,只有两颗糖。妈妈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好,昨天星期六没有上街买糖。小女儿美美睡着呢,把这两颗糖先给了端午吧。 
  “妈妈,我的糖呢?”美美忽然醒了,她伸出了手。 
  自然只能分一颗给她。 
  “哥哥,比赛吧,看谁先吃掉。你先吃掉我就羞你。”美美又把走到门边的端午喊住了。她说完了“羞你”,手指在小脸上刮了两下,眼睛笑得像两片弯弯的小月亮。 
  “我等着你呢,你吃了我才吃。”端午故意放粗了嗓门说,他是男孩子,又是哥哥。 
  菡子阿姨在家,家里还添了个吴叔叔。 
  “阿姨你好,吴叔叔你好!”于是把画子送过去了。 
  大家都看着画子。 
  “画得不错。”菡子阿姨说。 
  “很好。就是炮腿太小,支不住。瞄准器也画歪了。”吴叔叔说。说着他就动手改起来。他是造过大炮的,谁画的大炮不合标准,他看了都要改,要不他就看不过去。他先用右手一只手改,纸不听话,在桌面上滑来滑去。吴叔叔这才把左手也伸出来,这是一只受过伤的手,只留着一个小手指。端午一看愣住了。 
  “阿姨,这是怎么的?” 
  还是老早打日本的时候,吴叔叔拿了炸药去炸敌人的碉堡,炸了没跑得开,自己也受了伤。 
  多勇敢的吴叔叔!端午恭恭敬敬地看着吴叔叔,他看别的孩子戴红领巾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神气。忽然端午脸红了,从口袋里掏呀掏,掏了好一会儿才拿出一颗包着花纸的糖来。 
  “给你,吴叔叔。”他双手捧着糖,轻轻地说,脸更红了。 
  菡子阿姨也脸红起来,她家里今天第一次拿不出糖来招待客人。 
  “哥哥!”美美在隔壁叫唤。她想吃糖,但又怕哥哥还没有吃。 
  “你的糖呢?”美美问推门进来的端午。 
  端午自然拿不出糖来。 
  “羞呀,羞呀。”美美一面打开包糖的纸,一面也没忘记刮着脸孔羞端午。 
  “你不懂,你不懂。”端午像男孩子和哥哥似的瞅着妹妹说。他认为自己有理由拿不出糖来,可是一时又很着急。“妈妈,小美美就是不懂。”他向妈妈求援。 
  妈妈也不懂呀。 
  “妈妈,你过来,我告诉你。”妈妈靠近了端午,端午把嘴巴靠近妈妈耳朵边说:“我把糖给了吴叔叔了,就是那个常来瞧菡子阿姨的一只手受了伤的吴叔叔。” 
  “好,好。”妈妈马上懂了。 
  小美美呢,还是不懂。端午也照样给她说了一遍。她也懂了。她看着手里的一颗糖,轻轻地问妈妈: 
  “那我怎么办呢?” 


第一封信

  我爸爸: 

  我到托儿所了,我要自己给你写信。 
  我没有哭。我哭了小朋友就唱:“宝宝哭了不好看。”我就不哭。 
  奶奶好?我想奶奶。还有小弟弟呢,什么样的?我想想看,是团脸吧! 
  我们都睡在小床上。我会自己盖被子了。我会自己扣扣子了。还会穿鞋。阿姨让我挑了一双新花鞋。 
  小蓝船最好玩。奶奶和弟弟来了,我就陪他们坐小船。我还会爬梯子,爬得多高呀;我也会坐转椅,转得多快呀,我就不怕。 
  今天菡子阿姨领我出来的。阿姨住在小红楼里,我今天也住在小红楼里。 
  阿姨给我大西瓜吃。很甜的。 
  阿姨桌上有个铜娃娃,穿了破衣服,光着腿,没穿袜子也没穿鞋子。阿姨说他是外国苦娃娃,我摸摸他的腿,爸爸,他怎么会没穿鞋的呢? 
  爸爸,你办公吧,不办公就来看看我,好么? 

                               小引淮 

    应该坦白地说,小引淮还不会写字,这信是我代她写的, 
  不过其中的句子都是她自己的,要说是她写的又有什么不可以 
  呢。——菡子注。 


最小的苹果

  九岁的小尤拉跟着爸爸妈妈到中国来了。他爸爸是个海军,妈妈是个教员。他们住在旅顺口。 
  爸爸和妈妈住在一个房间里,尤拉和姐姐卡略住在一个房间里。 
  他们家不兴吵闹。谁到谁的房间里去都要敲一敲门。笃,笃,笃!轻轻地问一声:“我可以进来么?” 
  来了爸爸和妈妈的客人,尤拉和卡略就躲进自己的屋子里去看书,没有要紧的事,就不再到爸爸和妈妈的房间里去。 
  有一回妈妈和一个客人一起回家。妈妈把买回来的苹果放一半在尤拉房里的盘子里,就领客人到自己的屋里谈话去了。 
  谈的是在俄文夜校教课的事。谈了很久很久,差不多有三个钟头。 
  小尤拉早回来了,在自己的屋子里等着等着,想吃苹果,但不知妈妈允许不允许?他知道妈妈会允许的,不过等妈妈说了可以吃不更好么? 
  等着,等着,不能再等了。 
  笃,笃,笃,尤拉在敲门。“可以进来么,妈妈?” 
  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