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年十万英里铁路,亦可见功成之日!”

踌躇满志的孙中山又指着报纸上的一句话说道。

“今日之钢铁世界,欲立国于地球之上,非讲求制造不可,讲求制造亦非讲钢铁不可!深得我意啊!可惜了,当时在纽约我与他却只是一夕之差啊!否则……”

叹一声,他的脸上却又露出了喜色。

“不过也好,现在他回国了,这轮船肯定是要来上海的,等李致远到了上海,我一定要亲自拜访这位……”

“先生,日本那边的报纸上提到,李致远早已从夏维夷下船了,似乎……”

话到嘴边,胡汉民还是吞了回来,无论南北,现在皆为“李”动,南北风云都被这位“李大财神”搅得一时难平,为的也就是那李致远口袋里的银子。

“哦?”

似忘了这个消息的孙中山一愣,旋即开口说道。

“不打紧、不打紧,他暂缓回国也是对的,这样,我给夏维夷的同志去份电报,问一下他的住址,把这份铁路规划图和我的想法拟个章程给他寄去,他欲办钢厂、我欲修铁路,这等天作之合,岂……”

“就怕那李子诚是贪权恋财之辈……”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打断孙中山的话,胡汉民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位相貌俊雅的年青人,走了进来。

走进屋的汪精卫直接开口说道,他的这一句话,只让孙中山、胡汉民两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这种关注倒是让他颇为满意。这两个月前曾对孙中山道出“您不会对大总统的职位恋栈吧!”暗指其贪恋权力逼其辞职的年青人在提到李子诚,满面尽是轻蔑之色。

“若他直接去了京城,只怕到时为袁氏所用!”

“兆铭,凡事不可妄断!”

“展堂先生,这又岂是妄断,李氏商人尔,商人重利,若袁氏许以重利……”

就在汪精卫准备侃侃而谈时,一个女仆却捧着一厚叠报纸走了进来,在报纸放到餐桌上的时候,胡汉民习惯性的朝着报纸上扫视一眼,顿时猛的站起身,手拿着报纸,喃喃半天说不出话来。

“先……先生!李致远去京城了!”

去京城!

列车喷吐着浓烟在胶济线上奔驰着,坐在豪华车厢内靠窗的沙边,半开着车窗,任风吹拂着自己,看着火车外的田地,李子诚只觉心头激情汹涌。

在离开青岛时,杨度已经悄悄的把自己回国将前往京城的消息“捅”了出去,他是在造势,在为自己,又何尝不是为“自己”,自己这个唐僧,不知道迷了多少人的心智。

“唐僧肉!”

清楚自己即将面对的局面,反而让李子诚比较中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未来会面前什么,同样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选择的道路,尽管明知道未来的道路绝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但在呼吸着中国的空气,却又为自己他日能一展拳脚而兴奋不已。

想吃我的肉,先看看你们牙口好不好!肉让你们,血你们至少得给我吐出几桶来!

对着铁路旁的旷时,李子诚默默地在心中念叨。

不管今后遇到多大的挫折,不管有多少人反对,自己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决定,一定要沿着这条道路走到底……

(哎,没钱的愁钱,有钱的时候,这人哪能,咋干个事这么难呢?主角倒底唐僧肉还是的……呵呵,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第008章车厢内的讨论(求推荐)

喷吐着浓烟、轰轰隆隆的火车在驶出天津站后,便在天津和京城之间的平原旷野上行驶着,此时的天空下着小雨,在火车刚驶出天津站的时候,路边隐隐还能看到月前壬子兵变时焚毁的民宅,偶尔当火车经过一条官道时,更能看到官道两侧居于草棚中的兵变难民。

火车东倒西歪地在轨道上刮刺刺地绕过一处弯曲路段时,位于列车中部的一节车厢内的人们打起了精神。后来,火车像是正直地抖动着自己的车身,在他们底下加快了度,轨道上的铁轮子有规律地嚓嚓作响,到了这时,他们重又放松起来。

此时,在列车的一间相对豪华的头等车厢里的这一群华洋各异的人们,一直在校对过去的一个月中,制定的公司展规划。眼下,已近5分钟休息时间的末尾,他们有的在默默地吸着烟,有的在写零散的、不连贯的评语,等待着重新开始。

保罗·拉德福特吱吱地咂着他的直杆烟斗,然后,他意识到烟末已经燃尽,便着手把白烟灰倒进车壁烟灰盒子里。

“李先生,您真的认为可以在两年半之内,建成你计划中的这家工厂吗?”

在沙的对面,从伯利恒钢铁公司聘请的冶金专家,查普曼博士从在看着的手中的那页文件上抬起头来,其它人同样把视线投给了李先生。

在所有人看来,眼前的这位李先生,无疑就是一个迷团,一个半月前,他还是一文不名,可是现在呢?这个已经名扬中美两国的中国人却乘着邮轮,带着他从美国聘请86名各行各业的专家来到了中国。

几乎在所有人的眼中,眼前的这位李先生似乎是在酝酿着一个梦想,尽管准确的来说或许是规划!但在他们的眼中,这无疑更接近于梦想,尤其是在他们越了解这个国家之后,更是如此。

按照在美国做的规划,公司未来在包头一带举建立的钢铁公司,其规模、产量都是亚洲一流的,他是一家拥有采矿、选矿、烧结、炼焦、炼钢、轧钢、耐火材料、机修等系统几十工厂的联合企业,各厂矿主要生产部门都采用冶金界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新技术,他的设备是世界第一流的,同样也是全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

这家工厂主要设备完全参考美国的利哈伊谷伯利恒钢铁公司,甚至于连同工厂图纸,都是直接泰勒从伯利恒公司购买,当然除了炼铁高炉之外,剩下的只需要按照旧图纸进行厂房施工,机器安装后即可开工,尽管节约的工厂设计阶段性,但所有人依然持着怀疑的态度。

虽说作为作为主持了五年前伯利恒钢铁厂规划设计的保罗·拉德福特相信自己可以把工期压缩到三年以内,但两年半的时间,着实太短了,而且还有其它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我确实不知道,保罗,也许可以吧。”

李子诚在脑海里竭力去回想着,现在这样的事太多了,尤其是这距离京城越来越近的时候,每每看到那在火车站欢迎自己的人群时,自己便一真猜测着,以这种欢迎背后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呢?

是陷阱?还是……

“我不是提到过吗?那些工厂的设计图直接沿用旧厂图纸,我们可以在挖好厂房地基后,把厂基作好,然后在厂房施工的同时,直接安装调试设备,霍勒斯博士,你觉得如果这样的话,可以缩短多长时间的工期?”

“根据计算,如果投入足够的机械和人力,以规模最大的炼钢厂、轧钢厂为例,可以在一年内完成施工,当然,还需考虑到工人的熟练成度,不过。”

霍勒斯·范·杜森博士抬头看着李先生。

“我对中国的工人素质很不乐观,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加以推算,未来仅培训钢铁厂安装工人,就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

查普曼博士点点头。

“不错,就是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说,工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厂施工的度。”

“是的,先生,在其它国家,我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卡斯·米勒乖戾地说道,在李子诚聘请的专家中囊括了美国工业界的精英,像这一批负责工厂施工建设的专家中的很多人都曾参加过美、德、英等国大型企业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

他们的话,让李子诚皱起了眉头来,也许自己的把问题想的太过简单了。

“也许吧。没有熟练的工人,公司可以培训!这个问题总是能解决的。”

说罢,李子诚勉强笑了一下,自己聘请的这些专家,总是不断的向自己重复着这不可能,那不可能,如果什么都不可能,那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我想,也许,在未来的一年中,我们可以在全中国招工,现在中国有很多流民,在船上,我看过这方面的资料,如果我们需要的话,甚至可以请到上百万人,而且每个月只需要支付可怜的几百万元而已!”

李子诚的这番话却没有人回答,或许在其它人看来,这不过就只是梦幻罢了,中国或许可以提供足够的劳力,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提供足够的工人。

保罗·拉德福特慢慢擦摸着他的热乎乎的烟斗锅。霍勒斯·范·杜森摘下他的角质框眼镜,举起来对着灯光,然后又戴上。卡斯·米勒很沉着地嚼着烟丝,朝下凝视着有些破损的地毯,从青岛下船之后,尽管沿途几乎没有下火车,可仅仅只是在火车上,他仍然现这个国家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落后。

“好吧,安装工人的培训很容易,可是工厂内的技术工人呢?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另外,李先生,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或许我们可以在一年内建立一百家工厂,但是在一年内培训几万名工人,却是非常困难的!”

这些专家们的反驳让李子诚叹了一口气。

“好吧,”

李子诚说着,用手在自己已经留长的短上梳弄了一下。

“工人的问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可以从其他的工厂招聘,建立培训学校,甚至于我们还可以从美国聘请一些工人过来,当然我们要最优秀的,或许他们言语不通,但是总能让我们的机器开动起来!”

又沉默了一会儿,李子诚的眼睛扫视了一眼这间所谓的豪华包厢内的专家们,他们是自己聘请的“专家组”的成员,他们要帮助自己设计并建设出一家亚洲一流的钢铁公司。

从这些人的脸上,他看得出一些疲惫的神色,在近一个月的旅途中,从火车到太平洋,从大海再到火车,他们一直在工作着,每一个人都很疲惫。不过,李子诚还是决心不去管这些,重新把自己的眼睛凑近手中的手稿上。

“哦,现在,我们来谈谈另一个问题!”

话语微顿,李子诚看了西尔蒂斯一眼,他是自己聘请的铁路专家。

“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尽管早在多年前,政府便有修建京绥铁路的计划,在京张铁路竣工后不久;张绥铁路同时开始修建。去年,当铁路修至山西阳高时,南方爆了起义,随后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铁路因而被迫停工,所以这个我们必须要解决。”

“不错。”

听着西尔蒂斯的话,李子诚点点头重复道,对着手中的黄色底稿查看了一下。

“修建钢铁厂的设备运入和未来的产品运出,都需要这条铁路,可以说这条铁路就是企业的生命线。”

“可现在现在这条总长824公里长的铁路,现在仅修至阳谷县,还有491公里铁路尚未修建!而且现在中国政府似乎又无力续修这一铁路,至少就目前看来,他们没有相应的计划,而且,即便是其制定了计划,也很难同我们的计划相契合!”

西尔蒂斯补充说道,在上船下船之后,当他第一次查看到京绥铁路的资料后,他就提出了由公司承修这条铁路,在他看来这条铁路的投资是值得的,3o年即可收回投资。

“因此我认为,在一切工作展开之前,此次前往京城,我们必须要拿下京绥铁路,至是阳绥段的商办筑路权,从而招募尽可能多的工人,在阳谷至大同56。6公里、大同至丰镇44。8公里,展开前期分段双向施工,以便加快进步,同时,为丰镇至归绥的24o。3公里作前期准备,最终丰归段,归包段可在阳谷至丰镇铁路修通后,再行施工。”

作为一名铁路专家,曾在美国主持数千英里铁路修建的西尔蒂斯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在他看来这或许是加快工期的唯一选择。

“需要多少投资?”

“预计修建整条铁路需要12oo万美元直接投资!”

听到这个数字,李子诚一口喝光了杯子里的咖啡,随后站起身,沉默了很长时间。这笔钱的是在自己的意料之外,实在是……太多了一点,12oo万美元……钢铁厂的投资都没达到这个数,还好,自己能够承受。

“如果不修铁路的话,钢铁厂的大型设备很难运到目的地。”

一直沉默不语的泰勒适时出言提醒道。

“好了,先生们。”

面对着这么一笔巨款,看大家都把目光投给了自己,李子诚终于还是从窗边走到沙旁坐下。

“那么这一次我们去京城,就要拿下这条铁路的商办权!”

“可……”

保罗·拉德福特看着李子诚,再一次提醒道。

“我需要再次提醒您,李先生,即便是我们有可能在一年半之内修好铁路,但也不可能在一年内,建好钢铁厂,所以,钢铁厂的选址非常有必要重新考虑!”

又是这个问题!

眉头一锁,李子诚陷入沉思之中,从自己公布过钢铁厂的选址之后,他们都在说着一个又一个问题,而最根本的问题是交通与选址。

铁路不修到包头,设备就不可能运至包头,设备运不到包头,钢铁厂的施工就会延期,这根本就是……

“致远!”

包厢的门突然被推开了,进来的赫然是满面喜色的杨度。

“京城快到了,大总统亲自到前门火车站来接你!”

第009章名啊!利啊!(求收藏、求推荐

一九一二年4月15日,京城前门火车站到处是一片戒备森严的模样,在火车站内外随处可以看到手持小国旗,似是准备作欢迎的人群,从前门火车站,直到城市路两侧同样站满了人,而在街道两侧随处可见标语。

“扬共和之精神,筑强大之中华!”

此时身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这会则却屈贵降尊的来到火车站,偶尔,他会看一下怀表,全一副焦切的模样。

“大总统,再过一小会车便进站了!”

或许是看到大总统的焦切,唐绍仪连声说道。

虽说从当了这个总理,唐绍仪便没怎么舒服过,甚至隐现与袁决裂之势,可这却是打从当了这个内阁总理后,难得的几次与袁世凯意见相同的一次,毕竟现在内阁更需要钱,没银子,第一个垮的是内阁,而不是大总统。

“少川,你觉得那李子诚不愿上花车是为何事?”

沉吟着,袁世凯吐出一个自己有些担心的一件事,原本按照计划,在他的精心安排之下,由财政熊希龄、交通梁如浩等人专程从北京赶到天津迎接,同时在天津特意安排一辆花车专列天津,以便他直达北京,可未曾想他拒绝了。

“总统,想来他也是想为政府省点银子!”

唐绍仪的回答让的袁世凯沉默着在心里嘀咕了起来。

“不怕他乱花银子,就怕他是个省钱的主啊!”

或许是觉察到大总统脸上的异色,唐绍仪又继续说道。

“大总统,欢迎宴会之后,大总统可直接同其面谈,向其晓明当前利害关系,至于什么其它的。不如干脆大总统,您直接告诉他,政府愿意在各地支持他办实业、办工厂,甚至咱们可以给他的厂子十年、二十年的免税。这样,他本人也就会感激总统了。”

听着唐绍仪的话,袁世凯笑道。

“少川,你竟然这样精明,将来可别用总理的职权来算计我哟!”

意有所指的话,只让唐绍仪在心头一惊,但随即又恢复正常。

“哪能呀,到时若不称你的意,你一句话不就免了我的职!”

虽说唐绍仪说的同临时约法不同,但袁世凯却收起笑容,说。

“好,不说闲话了,就依你的办。”

接着袁世凯摸了摸胡须,思考了一会,最后到是没说什么。

见大总统不一言,唐绍仪连忙恭维道。

“大总统这次安排着实是手妙棋,想来那李子诚若是的看到大总统为其准备的欢迎会,他一定感激得很。”

面对唐绍仪的恭维,袁世凯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唇角一扬笑了笑,自己可是把各部部长、京中名绅都请来了,若是李子诚……

“火车来了!”

突然一个喊声从月台处响了起来,一听到车来了,月台上的人们顿时把头朝着火车驶来的方向看去,而在人群中一群身着西式裙装的妙龄少女们,更是娇羞中带着些的期待,她们大都是来“相亲”的,尽管只能远望一眼,可却也让一些人趋之若鹜。

中午一时,列车驶入京城前门火车站时,袁世凯的代表及总统府的秘书长早已带着各部长在车站等候,再加上参议院的众议员,工商界、学界、教育界、报界、外宾等近万人的迎接,再加上雄壮的军乐队。

几乎是在火车刚一停稳,透过车窗看到月台上的场,李子诚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地上铺着一条长长红地毯,而在地毯两旁则站着全副武装的6军士兵,更多的却是腰挎西式指挥刀的军官。

而在那群军绅簇拥的中央,却是一个个头不高、身材肥壮的光头男人,那是……袁世凯!

此时此刻,杨度看着窗边的李子诚,他似乎已感动的说不出话,他甚至觉得这位“李财神”已感动的双眼潮湿,可他那里知道,这会李子诚的那里有一丝的感激,更多却是心慌,外加意乱。

袁世凯竟然用这等隆重的场面迎接李子诚,着实出乎了杨度的意料,同样也让他意识到李子诚,准确的来说,他的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