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话到嘴边,袁世凯却突然沉默了下来,他看着面前的陈荣昌,这位前清的翰林,然后似有些尴尬而有略带些许歉意的说道

“哎,瞧我这脾气,当真是年龄越大,这脾气越大·越来越糊涂了,他们去慰问也是实属应该,嗯实属应该啊”

话音一落,袁世凯的目光猛然变得越发森冷起来之所以急时收口·是囡为他意识到,现在他堂堂民国大总统,面对李致远竟然没有了底气,尽管变得谨小慎微,尽管目光森冷,但袁世凯却继续说道

“咱们可不能落后于黄兴那帮子人啊,咱们要也要派人·派人去连云港慰问,致远老弟这次可真是劳苦功高,功在千秋啊,千万不能凉了人心,为那些野心勃勃之辈所用…”

此时袁世凯似又恢复到那个“用人唯才”的袁世凯了,似乎这才是他袁世凯的真貌一般,可他在说话时,目中的冷意却暴露了他的心境

李致远要想个办法了

在蒋作宾又就青岛战场局势加以汇报后·待其办公室,李子诚把视线投向一直欲言又止的章炳麟,和很多人一样·他同样也是在这场冲突之后方才来到连云港,进入经略使公署

“怎么,太炎兄,有什么要说的吗?”

“经略使,看来,这一仗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章炳麟的语气显得非常平淡,事实上,昨天,当初全歼第一舰队的消息传来时,即便是老成稳重的他·也是和其它人一样,兴奋的大声叫喊了起来,此时的平静,反倒是兴奋之后的冷静

在冷静下来之后,出于某种政治上的敏感,章炳麟意识到眼前的这位年青人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不再是那个拥有一路多城的实业商人,而是一个一举一动都将为举国关注的政治人物,而且重要的是,在现在的中国,他又是唯一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有能力挑战袁世凯的人

也正因如此,章炳麟才知道的事实上,对于眼前的经略使而言,打赢日本并没有解除他的危机,事实上,暴露出的实力反而让他陷入的危机之中

“战争没什么悬念.,现在……”

沉吟着,李子诚朝章炳麟笑了笑

“在日俄战争期间,奉天战役日军取胜之后,儿玉源太郎曾说过一句话”

话声稍顿,在心下感叹历史上日本的运气之余,李子诚方才补充道

“战争一旦开始,最大的课题就是怎样结束现在,对我们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结束这场战争”

经略使的话,倒是在章炳麟的意料之中,眼前的经略使太过于单纯,或许这正是他吸引他人之处,面对这个回答,他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道

“的确,如何结束这场冲突或许非常重要,但是,经略使,我现在考虑的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后,经略使和经略使公署以及陇海路的定位,这个啊……”

微微抬眼看着经略使,章炳麟不无认真的说道

“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你的意思是……”

章炳麟只让李子诚眉头微微一皱,那是自己本能想去的抵触一些东西,一些不想去触及的东西

“此战之后,论及威望,怕经略使将不逊于大总统,单以民间威望而言,如经略使认第二,怕中国无人敢认第一”

章炳麟如实的道出昨天他思考了整整一夜的事情,中国的事情就是如此,这场冲突使得经略使成了英雄,打赢了,那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赢得的第一场国战,而且赢得很漂亮、胜的很轻松,到那时,民众会不吝惜任何词语去赞美经略使,可对经略使而言,那却不亚于一种捧杀

经略使或许无心,但谁知道他人是否有意?何况以袁世凯的精明,他又岂会看不到经略使对他的威胁,他又岂会坐视这一威胁,任由这威胁不断的发展壮大

“到那时,只怕大总统会极不舒服大总统若是不舒服了,即便是经略使想安做淮海经略使,安心发展陇海铁路,恐怕也没什么可能了”

曾被那位大总统在东北“坑”了一把的章炳麟对袁世凯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所以才会有那方面的担心,他不无忧虑的看着经略使,又苦口婆心的劝道

“经略使,现在大总统所控之兵不过三十万,而经略使所控江苏陆军却达十个师,十六万人,且有航空队之强,又有大胜之威,若是经略使能于此战之后,挥师北上……”

剩下的话他还没来得急说完,章炳麟却看到李子诚突然笑了起来,不过那笑声反而有其它的意思,有些无奈、似又有些失望,甚至还有一些——愤怒

大笑的同时,想着章炳麟的话,李子诚的心里像是窝着一团火似的,他在说什么,他是想劝自己应该打内战吗?

这难道就是历史?但不愿让自己的情绪因此爆发的李子诚却突然哼了一声,伸手打断了章炳麟的话,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听他说下去了

“这一切,还是等这场结束了再说”

小时过这一天时,只知道很开心,长大了知道了这一天的意思,可再也回不去了真是,呵呵,陪宝贝过一个开心的六一儿童节呵呵同时祝大大们的每一天都像小时过六一一样,天天快乐开心纟

第301章伦敦的雾

伦敦,1914年0月的一天,天空下着霏霏细雨(免费小说请牢记

从大西洋方面飘来的团团水雾,一路从泰晤士河河口,吹向伦敦,使得伦敦成为名副其实的雾都,一连几天这里的雾常常弥漫不散,连续好几天,空中都是充满了白茫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两岸的尖顶教堂,高层建筑都被掩盖起来,只剩下一些空中楼阁

这雾并不是白色的水雾,是黄色的,雾气中带着一股呛人的味道,这是黄色的雾,由煤炭支撑的大不列颠的工业革命,使得伦敦城内遍布工厂,家庭也烧煤取暖,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白天如同黑夜

尽管这种黄黑色的雾,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甚至呼吸不够顺畅,但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这黄黑色的、终日不散的雾,却象征着工业、象征着强大、象征着…等等,如果造访伦敦的是一个诗人的话,他也许会为伦敦的雾写一首诗,在诗中赞叹着黄黑色的工业之雾的壮观,当然多的是赞叹不列颠的国力强盛

当然对于多人来说,这雾,只是雾,如此而此,十月底的伦敦,因为雾的关系,天气显得相当冷,迫使不少行人都竖起呢大衣的高领

在伦敦海军部附近的一座饭店典雅的饭桌旁边,坐着一个中年人他的黑呢外套裁剪的非常合身,衬衫洁白,皮鞋锃亮他身高六英尺,举止潇洒,一头淡黄色的头发,显出十足的绅士派头侍者端上他要的马提尼鸡尾酒和干酷烧小牛肉后,他就自斟自饮地喝开了

两杯酒下肚,正当他往小牛肉上洒胡椒粉时,在一位侍者引领下·一个东方人走了过来身着一身价值不菲的西装的“东方绅士”模样的人微鞠一躬后问:

“阴下”

丘吉尔抬起头来,他抬起头来,尽管这位海军大臣的脸上带着英国式的傲慢,但是他还是说:

“请坐·郝先生”

显然,两人早已认识,来人的身材并不算高大,但和大多数西方人相比,他的身形却不见得矮,他身上衣着式样是伦敦最流行的,一看坐工·显然就是出自的名家之手,尽管他的脚上的鞋子被精心擦亮,但鞋边还是沾着泥,看来他来的非常急

坐在丘吉尔的面前,要了一份罗姆酒和红肠炒蛋后,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稳了下来

拿起酒杯,端详了一会儿面前的这位英国海军大臣,郝猛这位伦敦为帝国化工的董事长·突然开口说道

“丘吉尔先生,请允许我邀请您,为我的祖国中队在黄海取得的决定性的胜利而干杯

在郝猛说的话的时候·丘吉尔整个人都吃了一惊,仔细打量对面前的这个人,他在说什么?决定性的胜利?中国人赢了?可能吗?

作为英国的海军大臣,他当然知道,现在因前德国租借地,中日两国发生的冲突,尽管冲突有着不断扩大化的倾向,但是在伦敦,几乎任何人都相信,即便是中国人在胶澳取得一定的优势·那也是暂时的,而且根本他所掌握的情报,日本派出了他们最精锐的第一舰队,以开辟另一战场

中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根本就是笑话眼前的这位郝猛先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不断的表示希望英国政府介入其中,虽说帝国化工解决了丙酮制造的难题,帮助英国度过了“炮弹危机”,英国政府虽感谢他的帝国公司和那位华裔化学家的帮助,但是,介入中日冲突,并不是英国现在所能及的,尽管英国希望能够抑制日本在中国的野

尽管英日两国有同盟条约存在,但是早在三年前,日英两国为维护各自在中国、朝鲜、印度等地的殖民权益缔结了第三次同盟条约但两国续约的目的,与前两次缔约却有明显的区别英国主要是因在欧洲急需对付德国的挑战,在远东尤须依靠日本的力量维护它的既得权益,保持远东地区相对稳定的有利局面;而日本则想利用这一同盟扩大在华影响,谋求在华利益的优势地位

这种不同利害的结合,导致了两国的不和与矛盾到大战爆发前,日英同盟关系已濒于破裂

的边缘日英两国对华政策上的分歧,在辛亥革命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武昌起义爆发后,日本力图保持清廷摄政王载沣的地位,以维持清朝的君主制度,而英国则支持袁世凯控制清政权,迫使载沣退位;在中国的政体问题上,日本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虽然也认为共和制度不适于中国,但面对革命党人的强硬态度,为使中国局势迅稳定下来,后来逐渐转向赞同

以袁世凯为总统的共和制,并迫使日本不得不放弃了武力干涉的企图;在辛亥革命后列强争

夺中国路权的角逐中,日本加紧向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进行经济渗透,遭到了英国的

强硬抵制这一切,都使两国的同盟关系处于日趋紧张的状态

这一切,都使两国的同盟关系处于日趋紧张的状态事实上,早自1912年初,日本舆论界便已出现了攻击英国、批判日英同盟的言论,认为日英同盟已成为一具“僵尸”,要求政府在对华问题上采取独立政策到第三届桂太郎内阁时,日本政府一度确定了抛弃日英同盟转向日德同盟的外交方针

恰在这时,欧战爆发了,面对欧洲传统列强的从亚洲的撤出,日本立即表现出了他对中国的野心,现在,这场战争导致英国必须要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欧洲,而不是亚洲,虽然对于日本在华扩张,英国持以警惕,并试图阻他们,可是在现在无力东顾的前提下,英国只能说“希望中国自求多福”

现在,郝猛先生是在用“决定性的胜利”,来告诉他·现在是英国插入的时候了吗?

丘吉尔的疑惑与不信,却让郝猛一笑,他知道,他们一定会怀疑·或许他们还未收到来自驻华公使馆以及驻日公使的证实,但很快,他们就会明白,中国击败了日本,而且是在日本最擅长的领域

“阁下,我记得您曾在私下说过,英国需要日本这个盟友·英国需要日本的舰队,至少需要日本的舰队不倒向德国是吗?”

郝猛脸上堆起了笑意,在说服英国支持中国的过程中,他从邱吉尔这里,从劳什=乔治那里得知了太多的秘密,比如,日本为什么参战,当然是为了谋求在中国扩充自己势力范围·再就是英国为什么支持日本,以及日本利用同德国展开秘密谈判,以此勒索英国默许他在中国的势力扩张

丘吉尔并没有说什么·他放下手中的刀叉,点着一根雪茄烟,然后直视着这位中国商人,两个小时前,他打给自己的秘希望约见他,自己才决定在这个餐厅同他会面,此时他开用流利的英语讲述道:

“就在几个小时前,通过商会,我们得到了一个闻”

说到这里,郝猛的声音突然高声了起来·并且摘下了他的礼帽

“我们,我们中队,在黄海取得的决定性的胜利”

他再一次强调到“决定性的胜利”

“嗯哼?”

丘吉尔用他闪闪发光的褐色眼睛看着对方的黑眼睛,从对方的眼神中,他知道这个人相信这一切,相信所谓的“决定性的胜利”·也许是中国人又击败了日本人一个联队,可有什么用呢?如果不是英国的帮助,或许日本利用海军,把战争燃烧到南中国,而不像现在这样局限于山东,这是英国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先生,或许您并不相信,我们在海上击败了日本舰队”

郝猛笑了起来,他的笑容非常灿烂,在大笑的时候,他把自己酒瓶里的酒倒入丘吉尔先生的空酒杯内

什么?

他在说什么?

“先生,我们不仅击败了日本舰队,而且还击沉了第一舰队所有的八艘主力舰,即便是如金刚号、比睿号这般强大的战舰,也被我们击沉了,甚至我们还击沉了几十艘运兵商船,可以说,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没有了海军,日本在中国大陆的军队,根本没有任何取得胜利的可能,我相信,很快,我们就会发起全面的反攻,到那时……”

郝猛有些兴奋的喝了一杯酒,然后他看着依然带着不可思议之色的丘吉尔,显然他还是不相信,没事,他很快就会接到来自公使馆的电报

“我个人认为,英国应该是时候介入其中了”

郝猛朝着丘吉尔眨了下眼睛

“英国曾经需要日本的舰队,对日本而言,他们的舰队是他们最大的资本,现在,他们所引以为傲的舰队,却被我们,我们中国人击沉了,丘吉尔先生,我想,日本已经失去他们讨价还价的资本”

“听我说,郝先生,”

丘吉尔又叫了一份威士忌酒,然后不无疑惑的问道

“那么,你可以告诉我,你们是如何取得的胜利吗?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中国似乎根本没有一支值得一提的舰队”

“阁下,或许,各国可以为了他们的利益去牺牲中国的利益,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却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我们的国家,维护中国的利益”

郝猛并没有直接回答丘吉尔的问题

“现在,对于英国而言,这或许是让东亚和平重归,同样也是英国体现自己影响力的最后一刻了,阁下,这或许是和平的最后一次机会”

接着,郝猛一字一顿地说道

“现在我们的军队已经取得了优势,是继续战争下去,还是就此停战,我想,不列颠需要做出选择,选择他们的立场”

这时郝猛的眼睛中散发出一股火焰,仿佛是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我可以清楚的告诉您,阁下,如果·我们的利益再一次被出卖的的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和某些大陆国家展开合作,阁下希望哨|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说完郝猛直接付了饭钱,在丘吉尔的惊讶与不解之中,他离开了饭店,在他离开饭店的时候,他望着那黄色的雾,突然意味深长地说

“英国佬,早晚有一天他们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日本人终于为他们的野心付出了代价”

急匆匆的回到办公室中的丘吉尔放下手中的电报时,而上尽是兴灾乐祸的意思

尽管在战争爆发之后,英国在邀请日本参战,后又希望日本暂缓宣战,到后来却又被迫同意了日本参战,但仍要求日本声明“不攻击德占区以外的中国地区,不在南中国海及太平洋采取战斗行动”英国的意图是想靠牺牲中国的胶州湾来换取日本不再南进的保证但日本什么保证也不给,反而利用英国在胶州湾问题上作出的妥协慌忙以“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为由,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

可以说,英国对日本参战始终是怀有戒心的最初并无意日本参战的英国,在日本的执拗要求下,为避免日本倒向同盟国,日本在“日英同盟”的幌子下对德宣战,而英国对日本参战的“诚意”始终心怀芥蒂,尤其担心日本会乘机夺取德属太平洋诸岛屿英国的担心为日本参战后的行动所证实

在中国地方政府接收胶州湾后,其不惜掀起与中国的战争,亦要扩大自身在华势力范围,在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加罗林和马利亚纳诸岛屿后,并无意分担对德战争的重负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曾多次敦促日本派军队到欧洲作战日本政府却推辞说:“日本人不习惯欧洲的气候条件”,“日本距离战线太远”,“日本建军的目的是为了捍卫祖国”等等,拒绝出兵

但在另一方面,尽管日本的作出“不攻击德占区以外的中国地区”声明之后,面对在胶澳战场陷入僵峙的局面不惜调动海军主力,组建一个军,以用于在江苏开辟战场,从而打破胶澳战场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扩大在华势力范围,利用欧洲各国无法制止其野心之际,在中国确立“优势地位”甚至不惜以同德国进行秘密谈判作为筹码,迫使英国在中国问题上作出让步

“我不敢中国人用什么击沉了日本人的军舰,但至少现在,我们不需要为了日本,而牺牲自身的利益,我早就受够了那些该死的日本人的野心”

在劳什=乔治的面前,丘吉尔丝毫没有隐瞒他对日本人的反感,准确的来说这种反感,恰是因为日本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