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章时代的开局(求月票!)

“1915年6月7日上午9时30分,李子诚驱车由迎宾馆抵达国会,10时许,李子诚在国会宣誓就职。随后,李子诚总理发表了约15分钟的就职讲话,定下了他今后的施政基调:变革与复兴。

变革与复兴!

这不仅是一界政府的施政基调,同样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基调。

任何一个东方问题观察家,都应该看到,当那个声音随着电波,传至全中国,传到东南亚各地的时候,这个古老国家就已经掀起了一场变革,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如李子诚总理所响应的召唤一样,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去响应着民族的召唤。

在这场变革之中,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国民都踏上了征途,或许方式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复兴!

直到现在,有人将6月7日的就职演讲视为“东亚惊雷”,而回顾历史,我更认同那是一个民族“涅槃重生”后发出第一啼鸣……”

1936年《纽约先驱论坛报》——李普曼《今日与明日》专栏——《时代的召唤》

他从意识朦胧之中醒来的时候,那女子早巳醒来了,和以往一样,正拿着一个碗,喝着列车上供应的开水,吃着炒面儿那。

这女子是从潼关上车的。她一上来就引起宋成杰的注意。她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乡下的姑娘。宋成杰从宝鸡站上的火车,这上千里的火车坐在下,虽说过足了火车瘾,可却让人感觉有些疲惫。

在火车渐惭接近连云港的当儿,宋成杰的眼中那女子的肤色变得白皙起来,或许是远离家乡,而且车中他地口越多的缘故,他不知不觉地产生了远离故乡的哀愁。因此。这个从潼儿上车的女人却让他生出一丝亲近之意,

此时,在宋成杰看来,这个穿着粗花布衣的女人和老家东头的阿春有点像。在离开家乡之前,他只觉得阿春是个讨人嫌的女人,身边再没有那个泼辣女人,真是让人觉得有些庆幸。可是现在想来,象阿春这样的人并不可厌。泼辣归泼辣,可却大方的多。

单从脸上看,眼前这女人标致多了。紧紧抿着的嘴唇,水灵灵的眼眸,前额也不象阿春那般宽大,看上去让人很舒服。因此。宋成杰每隔三四分钟就要抬眼瞧瞧这个女子,有时候,他俩的目光会不期而遇,在接下来的一路上,他更是久久地凝神注视着女人的模样。

可是,虽说注视着这个女人,但这一路上,宋成杰却没和这个看起来模样很是周正的女人说过一句话,只是这样偶尔看着对方。

也许她也是要去连云港吧!

去连云港。自打那陇海铁路修通之后,在沿铁路的那些车站附属地上,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对于陕西人来说,他们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模样,第一次看到汽车,第一次看到现代化的工厂,同样,他们第一次意识到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

很多原本也许要一辈子都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年青人一样。家中人多地少的宋成杰。给老娘嗑了一个头之后,拿着大哥用粮食换的十二块钱。便离开了家乡,一开始,他在宝鸡站打着散工,不过人聪明,眼界宽的他却在打散工时,又上起了夜校,不过半年便拿到初小毕业证后,随后,他没有像其它人一样,在宝鸡站呆下去,而是选择上火车,去连云,那是一座只存在于图片上的“大城市”。

天快黑了,车厢顶上的电灯。宋成杰的肚子也跟着叫唤了起来,他拿出前一站买的盒饭吃起来。盒饭是装在油纸盒中,饭很简单,红高梁米饭加上一些萝卜条、土豆,不过中间却有两片五花肉,吃起来很乡,那饭已经吃了一半,为了省钱,他一眼也就只吃这么一盒,要一毛钱那。

火车开出一个小站后约莫两分钟,那女子飘然站起身,打宋成杰身旁穿过,向车厢外面走去。此时,女子腰带的颜色方才映入宋成杰的眼帘。宋成杰嘴里吃着高梁米,目送着女子的背影。他一边不停地吃饭,一边想,她或许是上厕所的吧。不多会儿,女子回来的时候宋成杰的盒饭已经快要见底,他低着头用筷子使劲扒拉了两三口,可那女子似乎还没有回到原来的座位上。

“她说不定……”

宋成杰思忖着,猛地抬起头一看,女子果然站在对面。正当宋成抬眼张望的时候,那女子又迈动了脚步。她从宋成杰身边走过去,没有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而是继续向前走了两步,侧过身子,将头伸出车窗,静静地向外面眺望。

火车开动时的风猛烈地吹着进车厢,女人那鬓角上乱蓬蓬的头发引起了宋成杰的注意。这时,宋成杰把吃剩的空盒子用力向窗外抛去,女子所在的窗口同宋成杰旁边的窗口相邻,中间只隔着一列座席。他便看到那个迎风抛出去的碣色饭盒盖又随风飘了回来,心想,这下子可糟了。他不由得望了望女子的脸,那张脸正好伸向窗外;女子默默地缩了回来,用印花手帕仔细地擦擦额头。宋成杰想,还是主动道一下歉更保险。

“对不起。”

“没关系。”

女人回答道。

她依然在擦脸。宋成杰只好闷声不响,女子也不吱声,她又把头伸出窗外。三、四个乘客在昏暗的灯光下露出困倦的神色。没有一个人说话,只听见火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向前行驶。宋成杰合上了眼睛。

过了一阵子,宋成杰听女子问道:

“快到连云港了吧?”

一看,她早巳转过身子对着他,探着腰,把脸凑到宋成杰旁边来了。宋成杰吃了一惊。

“这个……”宋成杰应了一声。他第一次去连云港,什么也不知道。

“你也在连云港下车吗?……”

“嗯,下车。”

这趟列车只开到连云港,再开,前面就是大海了所以这样的会话也很自然。女子一直坐在宋成杰的斜对面,好长一段时间。只听到火车的轰鸣。

列车停靠下一站时,女子终于又开口了。她想麻烦宋成杰一件事,说到达连云港以后,一个人怪害伯的,想请他帮忙找个旅馆。女子执意相托,宋成杰也觉得这是应当的,但他不愿一口应承下来。因为他和这女子毕竟是素昧平生,这使他颇难抉择。然而他又没有勇气断然拒绝,所以只好支支吾吾地应付了一阵子。说着说着,火车到达连云港了。

在火车传来列车到达连云港的广播声时,车厢内的人都动了起来,和很多人一样宋成杰只拎着一个不太大的帆布背包,那还是宝鸡站时买的提包。比布包袱省力许多,背上大背包,出了检票口。

而那个女人则跟在他的后面,沿着通道走出中央火车站的时候,虽说已经十点了,但因为是夏天,大街上还象天刚黑时一般热闹,而大街上那一栋栋高楼,看得宋成杰只是一阵目眩。他望着灯光通明的国货展览馆,心里只想着,人怎么能住那么高的地方。

终于,在离开火车站,又走过了几个路口之后,眼前有两三家旅馆,只是在宋成杰看来,太阔绰了,只好不动声色地打这些灯火通明的三层楼房前通过。然后信步前行。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到哪里去呢?他当然无从知晓,只是一味在这座城市中瞎闯。

而女人则一声不吭地跟着他。不一会儿,走到一个比较僻静的横街口上,看到第二家门口挂着“旅馆”的招牌。这是一块并不怎么显眼的招牌,看来这里对宋成杰和那女子都很合适。宋成杰稍稍回过头去,向女子问了一声,

“这里行吗?”

女人看了看回答道:

“挺好的。”

便打定主意直往里走。他们刚来到房门口,还没有来得及声明一下

“两人不是一起的”,

就听到一连串的招呼:

“欢迎……请进……带路……十六号……”,

两人不得已,只好默默跟着那人一起走进十六号。女服务员去端茶的时候,他们只是茫然地相向而坐。等服务员端茶进来,请客人入浴时,宋成杰已经没有勇气声明这女子不是和他一起的了。

他拎着手巾,说了声“我先洗”,就向浴室走去。浴室在走廊尽头厕所旁边,那里黑乎乎的,看样子很不干净。宋成杰脱去衣服,跳进澡桶,寻思了一会儿,心想,这女子真成了累赘了。他

哗啦哗啦正在洗澡的当儿,走廊上响起了脚步声,好象有人上厕所,不一会儿又出来。接着就是洗手。草草地擦了擦身子,宋成杰便回房去了。他刚一进屋,那女服务员拿着住宿登记簿进来了。

宋成杰接过登记簿,规规矩矩地写上:

“陕西省宝鸡县宋大楼村宋成杰,二十三岁,无业。”

轮到那女子了,宋成杰反倒有些不知所措了,心想等她洗完澡回来再说,可那女服务员却一直在旁等候。不得忆宋成杰只好胡乱写上:

“同县同郡同村同姓,名阿花,十九岁。”

然后交差了事,在交差时,他特意问了句。

“住一晚上多少钱?”

“三毛钱!”

一声三毛钱,他彻底打消了再去要一个房间的念头,三毛钱!太贵了!那一夜,在狭窄的房间内,睡在地上的宋成杰一夜未睡,同样,那个女人也是一夜未昨。

连云港有许多叫宋成杰吃惊的事。首先,是那电车叮铃叮铃的声音引起了他的兴趣。随着叮铃叮铃的响声,众多的人上上下下,实在使人觉得新奇。其次是第一大街。然而更使他吃惊的是,不管走到哪里,全是一样的“连云港味”,而且到处都堆放着木材、石头。新的房屋都远离马路一两丈远,看起来很新的建筑只拆除了一半,前半部被精心地保护下来。看样子所有的东西都在继续遭到破坏;同时,所有的东西又都在建设之中。

正像在课棠上,先生说的那样,连云港的第一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动,当这样的变化扩展至全国的时候,也就是中国强大的一天。

此时,站立于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中,宋成杰简直惊呆了,一个中国内陆的乡下人头一次置身于闹市中心,那心情,那感受是多么不寻常啊!以往在宝鸡学到的知识再也无法迫使他从这种惊奇的心情冷静下来。

而他的自信随着这种激动消失了大半,原本他以为,这座城市和宝鸡一样,只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只是这里的机会更多,可以挣到更多的钱,可是现在,置身于这座大城市中,看着街道两侧的一座座高楼,再看着那比府城还多的人潮,他却突然意识到,在这样一座大城市之中,不知有多少人像他一样,怀揣着发财梦来到这里。

而那些人中,又有几个能真正发财呢?再看着周围那一个个衣冠楚楚的行人,再看看自己身上的衣裳,他却只觉得一阵不安。他就这样站立在东京市中心,眼看着电车、火车、穿白衣服的人、穿黑衣服的人都在不停地快速走动着,心中十分感概。

——从历史学家的视角来看,连云短短三年的历史,重现了相当于西洋三百年间的重大变动。

先生的话,再一次于耳边响起,就在这时,他看到两名穿着黑色警察制服的朝他走了过来,看着那腰间佩戴着短枪的警察,宋成杰突然没来由的一阵亲近,那或许是他来到这座城市之后,见到最“熟悉”的事物了,那是铁路警察,在宝鸡站也有铁路警察,而那些铁路警察与外地的警察以敲诈勒索为业不同,他们的的宗旨就是服务于民众,他记得自己在宝鸡时,也正是在他们的指点下,才去的职业介绍所,因为不愿去外地作工,他才做了散工,虽说挣钱不多,但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城市中。

“你好,警官先生,请问最近的职业介绍所在什么地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章梦想启航(求月票!)

“二十四年前,当建设连云港的第一锹土挖出之后,一个新生事物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悄然萌芽,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幼苗也许会淹没在中国古老的传统之中,但是谁能否认,有时萌芽也会改变许多。

同样还是二十四年前,当李子诚先生在为连云商校的学生们讲课时,他曾用一句话去形容他心目中的“未来”。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有人觉得是沿线的一个个繁华的城市,一座座工厂,以及随着铁路绵延的财富!不,这绝不是我们目标的全部,至少这不是我的梦想。

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不仅将要改变这个国家的工业和经济,更重要的是,我们这改变这个民族的传统,在这里,我们给了全中国,甚至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或许现在,会有一些人怀疑,但是在未来,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将深信不疑,无论任何背景、任何出身,只要他们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走向个人成功,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获得成功。

而在未来,正是这种每一个个人成功,造成一个国家的成功,在未来,这将会一直激励着全国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而我们唯一需要坚持的事业就是——坚持我们的这一宗旨。

在过去的二十一年间,无数外交官、观察家,曾依据自己的观察,对这个国家获得的成功作出评价,他们总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比如,业已得到公认的一种理念,曾具体指出中国获得成功的四大要素:拥有精干的公职队伍。能够制订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公平高效的办事制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干预手段;具备工商部那样的领航机构……但,这一切政治家的说辞而已。而在中国却有一种说法,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扩张并非只是因为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以及高效的政府机构,更是因为所有人都有机会借由自己的奋斗而获取财富!

正如数年前,在一次讲话中,李子诚先生曾向世界诠释了这个梦想——“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中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1936年《纽约先驱论坛报》——李普曼《今日与明日》专栏——《时代的召唤》

和任何一个陇海铁路附属地一样。这个位于15大街的职业介绍所门外,已经排出了一条长长的队列,人们排出的队伍显得很是整齐。

排队,每一个人来到这里都必须要学会排队!

如何说在宝鸡站附属地宋成杰学到了什么,恐怕就是排队,或许那些警察看起来很和善。可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他们插在腰间如长刀似的包胶藤棍会毫不犹豫的打到别人身上,比如在排队的场合,那些哄乱而不排队的人。

在宝鸡,宋成杰就曾因为不排队而被警棍抽打过,足足抽打了数下,之后,警察才告诉他,抽打他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排队。也正是因为那次的经历,才使他下定决心要学识字,因为在告知牌上,已经写明了这一条。

此时,在队列中等候的宋成杰看到远处走来两个巡警,他连忙看了一下自己,嗯,没有错过地上的“队列”线,实际上。那是人行道上的条砖线。也是排队线,在这里总是有很多细节上的事物。需要人们去遵守。

很多人来到这里,最终离开了,因为他们无法适应这种生活中无时不刻都需要保持注意力的生活,可是宋成杰却知道,当人一但习惯了这种生活之后,他们会意识到,这种有序的生活,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样也是一种更为方便的生活。

“每一个人来到这里,都将学到的关于陇海的一件事就是,如果你努力工作并遵纪守法,这个地方就真实地向你开放。你可以作成任何事情。”

在排队等候的时候,宋成杰却是看着墙壁上的展板,看着展板上的这句话,他的心下再一次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至少在这里,找工作不需要找保人,不需要入帮会,不需要交份钱,甚至就是职业介绍所,也是免费的。

在陇海沿线的附属地内,根据附属的用工条例,所有劳动关系的形成都要有职业介绍机构的介入,不论是用工企业还是求职的劳动者,都要到公共职业介绍所登记。在公共职业介绍所履行手续后,方能构成劳动关系。

而附属地管委会介入的主要理由是:管理机构在调整劳动市场供求关系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管理机构的介入可以有效防止企业在招工上的歧视或降低工资,保证劳动者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因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连云,他们很少主动到警察局登计,而附属地正是通过职业介绍所,掌握人口的流入。

当然,在管委会和警察局看来,公共服务性的职业介绍所的存在,却使得陇海沿线所有的附属地避免出现像上海、天津那样的“工保”,既通过为工人介绍工作,而后从工人工资中抽取佣金的保人,那些所谓的保人往往是黑帮成员,他们甚至通过对工人的掌握,间接掌握着工厂的用工权,从而迫使企业交纳“用工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