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由,总之,了解美国人心理的艾尔弗莱特?哈姆华士用美国人最喜欢的东西——美国的价值观,去影响美国人,从而达到左右美国政局的目的。

可是现在,美国通过的这一份决议,却把英国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地,至少把他——艾尔弗莱特?哈姆华士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英国拒绝同中国就“改订新约”问题进行结束,那么中国人就可以指责英国“骨子里的殖民主义”,而美国的报界以及亲德人士,必然以此大做文章,一但发生这种事情,前期形成的有利局面立即就会化成泡影。

“一个对待盟国,尚不改殖民心态的国家,有什么资格高喊着保卫自由、保卫世界,他们所保卫的不过只是不列颠的殖民地,他们的所希望的不过是诱骗美国的民众,为不列颠的殖民帝国而战,至于自由,从来不要英国人的考虑之中!”

稍微思索一二,艾尔弗莱特?哈姆华士的脑海中便浮现出那些亲德人士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美国人或许说着英语,但是绝大多数美国人对英国并没有多少好感,正像他接触的一些美国人一样。

我的祖父教会了我什么?第一,说英语。第二讨厌英国人!

虽然同为英语国家,但是在历史上,英国从没有给美国人留下什么好印象,独立战争前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之后英美准战争时火烧白宫,再到南北战争时,英国对南方联邦的支持,仅从历史上看。美国人的确有讨厌英国人的理由,如果现在,那些亲德人士再用中国作为证明,以证明英国的目的不过是保卫殖民地,美国参战流血却是为保卫英国的殖民地的话,那么美国就决不会卷入这场战争。

如果德国人再进一步推波助澜的话……

沉思着。艾尔弗莱特?哈姆华士的心中尽是对未来的忧虑,终于,放下国会决议之后,艾尔弗莱特?哈姆华士拿起了桌上的钢笔,开始动手给首相写起了信。

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内,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首相用手指神经质地轻轻敲着他面前的书桌。他显得疲惫而烦恼,事实上,阿斯奎斯真的非常疲惫。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几乎每天,他会产生筋疲力尽的感觉,而在个人爱好上他非常贪杯。可是,没有任何理由喜欢他的博纳?劳却说:“阿斯奎斯酒醉后发表的讲话,比我们头脑清醒时将的还好。”,但是战争却是另一回事。

战争需要完全不同的政府,他只能抱有一个目的,其它的一切政策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这一目的;战争要求大臣们首先是行政家。然后才是政治家。一位战时的首相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精力。他不会因为竞选失败而遭到谴责,但会因一次战斗的失利而遭到谴责。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军事失败。最后导致了自由党政府被一个联合政府所取代。可以这么说,加里波利之战是丘吉尔的战役,也许是吧,可是阿斯奎斯是首相,实际上是总司令,负责任命人选,因此,也承担他的手下一位将军的过失。使事情更糟的是,阿斯奎斯不相信丘吉尔的判断。

在法国一次战役失利的将军们把失败归咎于炮弹不够;不过,在有些时候,过多的炮弹同样可以造就军事上的失败。但是,其时,报界对大臣进行了指责,首先是非难阿斯奎斯。报界宣传中充满了怨恨和恶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然而它也报道了一些实情;阿斯奎斯正变的衰老,他有时疲惫不堪,他又在酗酒……………虽然,据说他从来没有醉倒影响他的判断力的程度。这是他的敌人死死抓住不放的一个事实。他不能够以足以狂热投身于战争,也无心在政治上勾心斗角。他对保守党领袖博纳?劳的才能和声望也不大看得上。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前面:征兵问题,阿斯奎斯夸大了公众对此项法案的不满情绪,可以说,现在的阿斯奎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现在,却又有一个新的危机摆到了他的面前。

突然,在沉默良久之后,阿斯奎斯还是把终止的话题继续谈下去。

“我不明白,”

他看着眼前的格雷伯爵,这位大英帝国的外交大臣,

“你真正的意思是远东的情况并不那么绝望?”

“至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绝望,对于中国而言,他们还未曾想象过使用强力手段,收回他们的海关,废除与各国的条约,从他们选择改订新约这一过程来看,他们还是承认了“条约必须遵守”,这意味着,在某很大程度上,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勇气!”

此时格雷的语气中略带着一丝轻蔑之意,对于中国他总保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眼光,在他看来,中国的陆军航空队之所以能重创甚至全歼日本海军,根本是得益于那次革命性的突然打击,而日本陆军的失败,正是海军的失败造成的,这与中国陆军的战斗力高下并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即便如此,全世界依然还是被中国军队炫目的战绩给惊呆了,法国陆军把中国陆军视为救世主,他们在中国派兵的问题上作出了很大的妥协,在巴黎人们都在谈论着当“坚忍的中国军队出现在堑壕的时候,整个战争都会被改变”,在法国人看来,中国军队将在法国重现东方式的英勇与东方式的坚忍,而这恰是保卫战线所必须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将有数以十万计的法国人不用再流血。

“我们再看看哈姆华士的信。”

阿斯奎斯把哈姆华士信递过去。信是由哈姆华士发来的密电重写的。

“尊敬的首相阁下:

最近出现的一些事情对我震动很大。也许我办了可怕的蠢事,但我并不这么看。如果我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英国必须要适当的改变自己的立场,改变对待中国的方式,否则我们必须要面对,美国的亲德团体对英国以及协约国的攻击。一但美国人意识到,他们参战仅仅只是为了保卫英国的海外利益,那么愤怒的美国人不仅不会参战,甚至还有倒向德国的可能,或许伍罗德先生会坚决反对,但在美国这个民主国家。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非总统,而是国会。

……现在对于英国而言,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远东的特权利益,而是如何赢得这场战争,就现在的战争形态来看,对于英国来说,若想赢得这场战争,那么就必须要争取更多的力量,美国是必不可少的力量。一但美国倒向德国,那么对英国造成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事实上,美国的大型财团一直存在着,向海外争夺殖民地的思潮,现在他们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合适的借口。

在国际历史上,因欺诈造成的愤怒进而引发的战争,数不胜数,英国必须尽可能的避免陷入这一危险境地之中。

现在整个事件。无疑对英国是极为不利的。可是说,如果我们接受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英国从维多利亚时代以来,在远东所得到的都将随之失去,但请首相阁下以及伦敦的朋友们注意到——这场战争完全是一场关系到英国命运、未来的战争,其目的是让不列颠的旗帜依然在不烈颠升起——我想,尽管极不情愿,但我们仍然需要作出选择。

我想我知道美国人的真实想法,对于美国而言,他们希望籍此影响中国,进而借助中国制约刚刚制定了“八?八舰队”计划的日本,看样子,对于英国而言,中国注定将要失去,也许,我们可以考虑,恢复同日本的关系,利用日本维持亚洲的平衡,这只个想法,至于是否可能,还需要首相阁下以及伦敦的精英们作出最终的判断。

但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们这么做,那么它的结果将是正确的。总之,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放进封好的信封里,因为他们是我在深思熟虑后提出的建议,我个人认为,对英国是极为有利,而且现实的。

我请你们,我的朋友们,认真的考虑我的建议。

您忠诚的

艾尔弗莱特?哈姆华士”

阿斯奎斯抬起头来,这正是他需要面对的一场新的危机,英国的在远东的利益受到了挑战。

“如果,我接受哈姆华士的建议,那么,我们就必须要面对很多人的质疑,因为我们将牺牲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阿斯奎斯淡淡笑了笑,但笑容中的苦涩之味,却只有他自己能够理解。

“可是,我们有能力确保英国的利益吗?”

与哈姆华士考虑的不同,在阿斯奎斯看来,他现在根本就不能再进行任何冒险,否则他的政治生命,必然随之结束。

“你认为——”

看着格雷,阿斯奎斯首相犹豫了一下——

“现中国人根本就没有使用强硬手段取嫡各国条约的意愿……”

“阁下,条约必须遵守是普遍原则,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他们急欲争取各国的谅解,而不是与各国对抗!所以,他们不太可能选择强硬手段”

格雷伯爵捏了一下手指,然后又说道。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我认为,我们可以考虑哈姆华士大使的部分建议!”

“你是指?”

“日本的那一部分,现在维持亚洲的均势,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在战争爆发初日本所展露出的野心,证明他们是极为贪婪的。”

阿斯奎斯首相若有所思地说道,在中日冲突前,最后英国之所以站在中国一方,原因非常简单,日本的贪婪着实把他们吓了一跳。

“但是,中国呢?”

点了点头,阿斯奎斯立即谈到正题,

“我想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的问题?”

“阁下,哈姆华士大使没有明白一点。”

格雷笑了笑,摸了摸他的下巴。

“事实是,当我们选择了日本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做出了一个选择,而这个选择就是,我们已经放弃了中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7章鹰游门内议新厂新厂要为新陇海(求月票!)

““好。英国目前处于——怎么说呢——一串用船只组成的在运转的戽斗链的末端。这是它经常所处的地位。现在呢,戽斗老是被打掉不说,而且链子还在不断加长,总是没有足够的戽斗比安装到链子上,而且链子加长的速度要快得多。现在,英国的商船吨数正在迅速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是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的?现在我们需要补充多少吨商船?”

军官偷偷地打了个哈欠。

“这数字是机密的。维克多在伦敦听到不少,早就心里有数了。”

“不错。”

“很好。那么你知道曲线在往上升。在这次战争中,别的都关系不大。英国很快就会耗光燃料和食物,那样一来它就完了。它的机器一旦不能转动,它的战舰一旦没有燃烧,它的人民一旦没有饭吃,英国政府也就垮台了。没有别的出路。”

“没有别的出路?我的国家还有大量燃料和食物——还有钢与造船厂——而我们对外贸易是开放的。”

银行家冷冷地一笑。

又有一位博士插嘴说道:

“现在每天需要消耗的物资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运输能力,需要补充的商船又超过我们造船能力。你知道吗?”

“这点我知道,”

一位上校说道。

“英国除了煤和铁,其它的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进口,没有足够的商船,就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房间内的沉默持续了很久,然后在从椅子深处发出沙嗄含糊的声音。

“那样的事是不会发生的。等到正月,等我们就会拥有新的商船。”

“从美国人那里购买吗?”

“中国!……””

《纽约时报》——《中国制造》

任何一艘商船在驶进连云港鹰游门之后,对于这座大型港口,他们往往没有多少直接的感观,除去码头的规模是中国最大的之外,恐怕也就是那些塔吊之类的设备。以及长达6公里的码头岸线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可如果船舶是在晚上进港,在他们经过连岛海堤的时候,便会惊讶的看到在海头角一带却是一片灯火通明,半边天空都被灯光照的通白,而在那露出的接连十几座船台上,电焊弧光闪烁着。电焊火花如同烟花一般,从正在建设中的商船两侧划落。

这里便是鹰游门造船厂,现在,全亚洲最大的造船厂,尽管造船厂的占地面积不大,但是这座拥有十二座大型船台、六座大型船坞的造船厂。论其造船能力,却是位于亚洲第一,甚至在世界其它船厂相比,亦毫不逊色。

每天,数以千吨的钢板、钢材从连云钢铁公司运往鹰游门造船厂,钢材在车间内加工成一个个构件之后,被平板拖车拖往的船台,在行车吊的吊动下,一个个大型构件在船台上完成拼装。事实上,鹰游门造船厂更像是一个组装厂,只有起重机和滑道。

就在两年前,鹰游门造船厂开始了一场革命,一场造船业的革命,即利用最初由李子诚提供的“积木”以及部分技术资料开始尝试将“福特式的大规模装配组装生产”应用到造船领域,首先鹰游门造船绘制出5000吨图纸,同时船厂技术部门还制造了各个部位的精密模型,拿轮机舱来说。其模型就精细到连锅炉水管的数目和电缆走向都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

这些精密模型是为了一场革命性的、全新造船方式而制作的。那一艘试验性质的货船被分成若干个不同的部门,比如船艏、货舱、中段船身、船尾、船桥。机舱、主机、锅炉等等。由连云港的十一家企业分包建造,最后用轮道平板拖车发往船厂,在起重机、行车吊的帮助下,装配在一起。

最终,在民国三年7月,第一艘试验商船开工,只用了三个月,前后便完成了三艘商船的建造,而那只是试验,按照船厂的推测,他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甚至只需要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一艘商船的建造。

而此时,各国按照传统的造船工艺建造的、质地精良的、预期使用寿命长达30年的商船,不过他们的建造周期太慢,一般为9个月以上,甚至需要一年半以上。

在欧洲的战争爆发之后,英法两国面对本国海运能力的不足,在民国三年十二月先后以高于战前三倍的价倍将战前出售给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数十万吨商船,而即便如此,仍无法满足迅速激增的运输需求。

而恰在此时,六合公司驻伦敦分公司,向英国海军部提交了一份报告“……可以设计一种满足运输的基本要求,不过航速缓慢、设备简陋、结构粗糙的商船……就紧急生产和大量生产这两点要求来看,这种海洋级货船的设计是可以说得上是合用的,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建造这种货船,当然在和平时时期,其仍然可以使用。”

一开始,英国海军部拒绝了,他们已经委托美国的船厂为其代造货船,此时英国本土的船坞则在加足马力生产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护航船只,因此,他们将希望放在美国造船厂上,以美国船厂庞大造船能力的满足英国的需求,不仅英国如此,法国亦同样将希望放于美国造船厂之身。

面对多达百万吨商船的定单,美国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几乎每一座船厂都得到了订单,从2000吨的货船到万吨货船,一时间,美国的造船厂船坞以及船台上,尽是在建的英法等国的商船,可是战争的需求越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到1915年5月,英国本土的物资需求和运输能力的缺口,第一次超过一百万吨,而法国亦超过两百万吨,而此时美国的造船厂已经饱和,船厂不敢再接受新的定单,因为他们无法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商船,英法两国随之将视线投向远东——日本的船厂。成为了英法两国的首选。

可对于刚刚损失了大量商船和战舰的日本而言,他们甚至比英法两国更急需补充本国的商船队,最后,在两国的考察团从中国远洋运输公司购买了十几艘被中国打捞修复的日本商船时,同时考察了中国的船厂,作为试试看的态度,英国人向鹰游门造船厂投下五艘万吨轮的订单,合同规定交货期限为十二个月。

而32天后。第一艘万吨轮下水交付,在接下来的十五天之中,鹰游门造船厂完成了五艘万吨轮的生产,尽管英国人对于“焊接商船”依然不甚信任,但是他们还是被“四十七天内建造5艘,载重吨位7157吨。载货能力10170吨”的造船能力给惊呆了。

在第一艘“官府号”万吨轮满载着物资从连云港驶达英国南安普顿港的时候,在海军部的会议上,船长用自己的信誉担保“这是一艘极为精良的商船”,随之,经过一个月的考察,英国海军部终于认可了“官府级”,工,英国海军部向鹰游门造船厂订购60艘万吨商船,英国人订购这60艘货轮的总价值为2400万英镑。

总值超过15000万关两的货船定单。这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工业定单,不仅如此,仅这一笔定单,便足以消耗连云钢铁公司50%的钢产量,而规定的交货日期则为十个月,十个月,21000万元的的营业额,纯利润超过50%,一时间。“船生金”之词。立即响遍全国。而随后来自法国的五十艘万吨货船的定单,立即使得鹰游门造船厂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