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陇海公司就没有加大产量的计划?”“两淮煤矿产量已接受极限,而且现今总理于天津、陇海沿线大办实业,铁厂炼铁一吨铁一吨焦,两吨煤才得一吨焦,再加上新办工厂所需电力,只怕两淮煤矿所出亦不能满足实业所需,明后年,实业越盛,煤需越大,只怕公司外销煤炭只会越来越少!”周仰山越听心头越是欢喜,面上却不显露,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小李总理极擅实业,实业兴旺,而煤业不兴,恐怕终将为其所困!”周仰山又接着说道;“不知,若是公司煤炭禁销,鸿生有何打算?”刘鸿生见事已成熟,便轻声说道。“小侄思索良久,想解此困,恐怕只有自办煤矿一途!”“自办煤矿?”

周仰山先是一愣,接着却是点头说道。

“嗯,若是能自办煤矿的话倒是不错,可是……”

看一眼刘鸿生,周仰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找矿可是一件极为费时的事情,若是找不到矿的话,恐怕事情也就难办了!”“伯父,煤矿,小侄已经找到,只是,想开采此矿,绝非小侄能力所及啊!”

“这事好办,我在商会里帮你张络一下,想来凑个几百万两银子却是没问题的!”

周仰山立即出声说道,全是没一丝推却的意思,对他来说,他一直都在等着这个机会,工厂许只是一时,可煤矿却是一世!

第28章克定六合会藕初天津租界征地忙(求月票!)

手中提着一个公文包,在进入六合大厦时刘鸿生不由自主的一阵紧张。此时穿着一身西装的他看起来和公司的那些高级雇员似乎没什么区别,一身定制的西装,皮质的公文包,对于这间大厦中的人来说,这个年青人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

不过也有极少数的一些人知道这位以代销公司煤炭发家的“煤炭大王”,这样的人并不只有一个刘鸿生,有很多这样的人,毕竟对于公司来说,他总需要通过将适当的利润外包,以扩大销路,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扩大公司的影响力。

所以,一些连云商业毕业的的雄心勃勃,想施展自己的抱负的年青人,他们在进入公司实习后,很快就会因为某一个机会而离开公司,成为公司产品的代理商,从而达到迅速致富的目的,而公司一直都非常鼓励人们这么做。

正是在那些代理商的努力下,公司的产品才能够在短期内,不仅销售到全中国,同样也远销到南洋、美国、印度等地,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年青人因其成功,更是将自己和公司紧紧的捆绑在一起。

但是在这些人中,刘鸿生无疑是另类的,第一,他非商校出身,第二,他销售的不是工业制成品,而是原料,可即便如此,他亦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不过任谁都知道,刘鸿生的煤炭生意长不了,因为公司对煤的需求每天都在以万吨为基础不断增加着。

而今天,刘鸿生之所以来连云港,一方面固然是感谢公司过去提供给他实现抱负的机会,同样也是为了另一件事,当然他还需要向公司表达一个观点,他的忠诚是无需怀疑的。当然这种忠诚是对公司的忠诚。几分钟后,刘鸿生来到了公司总经理穆的办公室前。在秘书通传之后在他走进房间时。他看穆经理正在将一些报告塞进一只抽屉里去了。

见刘鸿生走了进来,穆和蔼地微笑了一下。

“克定,你来了,坐。”

其实。即便是刘鸿生不过来,到年底。穆也会请他过来一趟,原因很简单,因为几座新建的发电厂以及铁厂扩建。和远洋运输的需要。从明年开始,公司将会削减对上海的煤炭输出,这对刘鸿生的煤炭生意无疑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穆经理!”

坐到椅子上,刘鸿生仍显得很是恭敬,然后将厚厚的一叠被放到了穆的面前。

“穆经理,这是上海租界的3864。5亩用地地契!”

在上海收购租界用地。是穆经理给他的一个任务,而在他们收购时。却发现周围似乎不止他一个人在收,而且大都出价不菲,甚至还有人采用了一些无赖手段,不过半个月的功夫,所有的租界用地便换了个主人,虽说对公司收购那些“铁杆庄稼”有些不解,但他还是迅速完成了公司委托给他的事情。

这次他来可不仅只是送地契那么简单,自从用“一年仅煤炭所出即值银亿万两之多”说服周仰山后,在周仰山的游说下,那些同乡不过只有几人有兴趣,不过他们的兴趣却是在煤而不在铁路。

铁路是花大钱的东西,不是几个商人就能办起来的的,可他们却不想想,没有铁路,又凭什么把煤运出去?这趟开连云港,刘鸿生就是想趁着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争取到公司的支持,一但公司支持他,那怕就是不出一两银子,凭着六合的地位,上海的那些商人对铁路的态度顿时就会发生转变,立即会从犹豫不决,变成趋之若鹜。

六合公司在战前支持、扶持的近百家企业,当时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亏本的,可现在,那些企业那一家不是趟着银河过日子,挣的钱海了去了。经此一事之后,不知道多少人想搭上六合公司的船,只恨没有机会。名声,很多时候,名声就是银子!

“很好,辛苦了克定!”

将地契收起来,穆便起身离开办公桌,示意的刘鸿生跟他一起做到沙发上,在刘鸿生坐下后,他亲自为其倒上一杯茶。

“你来的正好,我刚才在仔细看几份公司的报告,无意中发现了这一份。上个月前,你的公司同香港那边签署了一个海外合同。看来你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笑看着刘鸿声,穆只是说笑着,对于商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利润,为了更多的利润和更多的销售量刘鸿生当然希望把煤卖到更多的地方,卖出更多的煤,可是对于公司来说,煤矿只是“副业”,只是公司为确保动力和炼铁、炼钢的需要而开采的,只是将一部分暂时无法消耗的煤外销,至于现在,公司当然需要首先满足自身要求,随后才会考虑外销。

“穆经理,如果没有当年公司的支持,也没有鸿生的今天,鸿生能有现在,全倾赖公司之力!”

刘鸿生连忙适时的在表着忠心。

“克定,不要这么谦虚,公司支持是应该的,因为你是公司的经销商,而你能有现在的成就,全靠你自己。明白吗?”

对于穆并没有居功,刘鸿生到是觉得很诧异,按照他的理解,他的这番话应该颇为受用才是。

“嗯,现在欧战日酣,国家工业口进口大减,且出口激增,现在很多人都欲投资实业,”

出于对代理商的关心,穆还是希望在切断对外输出之前,能够帮刘鸿生完成企业的转型。

“可不是嘛,穆经理,现在上海一带几乎每天都有新厂开业,单是电厂就新建了三座,这煤炭需求激增……”

三句话内,刘鸿生还是没离开他的本行,而他的话却让穆在心下一笑。

“克定,这两年,你做煤炭想来手中也有些积蓄,怎么样,若是有意投资实业的话。我可以给你提几个建议……”

穆的话只让刘鸿生心下猛的咯噔一响,他这时方才醒悟过来。这穆经理是想让他尽快脱离煤业。

“穆经理。要是您能给指点一二,那自然是挣钱的大生意……只是……”

犹豫着,刘鸿生却开口说道。

“现在这沿江一带,一年至少需要两百万吨煤。一年可就是几千万关两的生意!我怕自己没有精力去过问其它生意!”

虽说他的话没明白,可刘鸿生却是在提醒着穆。如果他让出了煤炭生意,那生意可就要重归日本人了,一年几千万两的市场。就意味着几千万两白银的外流。

“嗯……克定。”

听出刘鸿生话中隐意的穆却是摇摇头。

“有时候在做生意的时候,必须要学会取舍,上海那边需要煤,公司这边……”

手朝着钢铁厂的方向一指,穆耸了耸肩膀。

“连云钢铁公司三期工程已经开始了,到明年。这两淮的煤啊!恐怕就会吨煤不出陇海,到时。你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说话时,穆将一本投资指南递到刘鸿生的面前。

“这是公司的投资建议,投资额都在百万以下,预计投产后均可以一年内回收投资成本……”

静静的听着穆的话,刘鸿生并没有说话,直到他说完之后,方才看着他说道。

“穆经理,我想……我想自己办一家煤矿!”

自办煤矿?

眉头微微一扬,穆抬眼看着面前的刘鸿生,他的这个建议可算是说到他的心里了,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公司把大量的资金投入于工厂建设,他同样希望加大的煤矿上的投资力度,虽说两淮煤矿以及沿线的小煤矿可以满足陇海未来三至五年的需求,但随着全国的实业发展,早晚有一天,煤炭产量不足肯定会成为限制实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他曾向董事长提出过这个建议,既进一步加大两淮煤矿的投资力度,以期在三年内,实现其产量的翻一番,可是现在董事长却把目光投向山西,他试图通过集合山西当地的资本,通过在山西建立一系列的现代化煤矿,通过京张铁路外运,保障北方的用煤,从而节约公司的资金,以便将资金用于工厂建设,而为了加快工厂建设,公司甚至压缩了场矿建设。

而现在刘鸿生的建议,却让穆的眼前一亮,即然公司无意进一步进军煤炭领域,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其它资本,眼前的刘鸿生或许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出于对两淮煤矿的“独占”以确保公司的能源安全考虑,穆还是放弃了在两淮引入外部资金的作法。

“哦,这是好事啊!怎么样,需要公司在什么地方帮忙,是勘探还是技术?”

“穆经理,实话不瞒您,我……我想开采鄂尔多斯的煤矿!”

刘鸿生小心翼翼的试探道,可是他的话一出口,便看到穆的眉头一皱,心下顿时敲起了鼓来。

“鄂尔多斯!”

听到这四个字,穆的心底便涌起一阵无名之火,原因非常简单鄂尔多斯煤矿是公司勘探的,用以保障未来数十年煤炭供应的重点煤田,公司所属的共和化工展开的三大化工无非就是盐化、煤化以及刚刚起步的石化,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正是煤化,鄂尔多斯是公司的储备矿,可消息怎么传了出去?

想来一定是公司有人多嘴了!得对公司的员工进行一次整顿了,于是穆便平静的问道。

“克定,你是从那得到的这个消息?”

“这个……”

几十分钟后,离开了公司大厦的刘鸿生总算是长出一口气,尽管他没能得到那座鄂尔多斯的煤矿,可是他却依然得到了一座湖南省境内的煤矿。

“这样的话,只需要修五公里的铁路!”

心下如此思索着,刘鸿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穆经理给他指了一个位置,距离粤汉铁路只有五公里,虽说现在粤汉铁路北段不过刚修到长沙,可是明年修到煤矿所在的位置,肯定没什么问题,完全可以一边用水路将采太设备运过去,一边建矿一边等铁路修通,待铁路修通之后。煤矿差不多也可以产出了。

在心下规划着未来的同时,刘鸿生的脑海中却又浮现出那些同乡来。现在四明商会那边还在讨论着那么需要几千万元投资的大项目。尽管周仰山愿意出面帮忙,但是让那些人在这个时候,拿出几千万两银子,去修一条三年后才有进项的铁路。他们显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那些人更愿意把银子投资在工厂上,一年建设、两年回收,办实业可是哗哗的趟着银子。那像修铁路啊……

想着那些人如此没有眼光。刘鸿生却是在心下冷笑数声,为那些同乡的短视冷笑着,他们现在是在那里大把的挣着银子,可到了明年,明年需求增加、煤价上涨之后,不知道那些一门心思办工厂挣大钱的家伙。还能不能笑出声来。

“要想着办法安抚一下周老伯啊!”

虽说对同乡们的短视很是无奈,可想到周老伯的帮衬。刘鸿生还是暗生感激,虽说那煤矿还没办,刘鸿生却已经在心下为周仰山留下了两成的股份,在六合大厦门前等出租车的时候,无意中回视着身后的六合大厦,刘鸿生却是不禁再一次想起那件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地契!

“公司到底为什么要把租界的地皮弄到手,难不成……”

“看样子不出狠招,这地是到不了手了!”

吕同仁和向阳生相互看了看,各自擦拭着头上的冷汗,他们两人看着一脸自信的吴亚鹏,隐约猜出他想干什么来。

瞧着两人一脸担心的模样,吴亚鹏却是笑了起来。

“同程、志群,其实,这件事关键是在那鱼塘上!这事您们心里都清楚!咱们要是想把地收回来,就得想办法让那梁老财从这搬出去,为啥他不愿意卖地,因为他的宅子一半在租界,一半在华界,可天津英租界,有一半租的都是他家的地,他一卖地,可不就是卖宅嘛,卖宅,咱们开再多,他的念想在那地放生塘中,怎么可能卖,想让他卖地,就得把那放生塘给搅了!”

吕同仁拍了拍吴亚鹏的手背,

“科长,不要再说了,要不今晚我就去下药!就算闯了祸也和你无关,这里的放生塘咋处理是我们的事,你就等着节后来和那人签合同吧,我也过来!”

眼睛猛的一睁,看着吕同仁,吴亚鹏先是一愣,又是一笑。

“瞧你说的,咱们是商人,可不是无赖,这事咱们要这么办……”

说着,三人便朝着梁宅旁的另一个座宅子走了过去,第二天,天津英租界梁宅旁的一座宅院内树起了井架。

“科长,这么干真行吗?”

瞧着钻机开始打起了机井,向阳生有些不太确信的问道身边的科长。

“放心吧,只要这三眼机井不停的抽水,不出一个星期,保证能让水位降下去两米,到时梁老爷的放生塘……”

脸上带着些坏笑,吴亚鹏这会却又是一阵得意,征地,对他来说,没什么比征地更重要的事情,可再重要,他也是商人,不是土匪,强买强卖的事情他不会干,但一些招术总还是能使用的。

“一叶知秋啊!”

梁家老宅内的放生塘边,正在喂着鱼的梁实裕瞧着塘面上的几片秋叶,却是感叹着,梁家搬到这天津卫差不多百年的光景,这百年来,天津卫这地方,不知见证了多少显家的败落,可梁家这些年,却不见一丝衰败的迹象。

人得知恩,对于近过六十的梁实裕来说,他知恩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老宅中的水塘变成放生塘,每年都会买鱼来此放生,二十年如一日,慢慢得,就连那英租界里的体面人,也知道梁宅的放生塘,他们也买鱼来此放生,这种积阴德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反对。

“人那,要知足啊!”

一边喂着鱼,欣赏着塘中鱼儿争食的一幕,梁实裕的脸上带着很是知足的笑容,这放生塘可不就是他的念想,否则别人开了那样的高价,也不会给回了。

“铁杆庄稼也有败完的一天那!”

想着买地的那人的想法,梁实裕却是在心下一笑,有些人那,总放心不下儿子,那几位后面的老爷,可不就是想趁着活着的时候,留下些铁杆庄稼给他儿子,这一亩地一年五两的租金,两千四百六十一亩,一年可就是一万多两,他以为买了这租界的地契就能算是铁杆庄稼了吗?若是铁杆,又岂会有相卖之举!没准他这边一撒手,那边他那不争气的儿子,就把地给卖了!

“咦……这是怎么回事?”

突然,梁实裕却是看到的放生塘内的水线似乎降了不少,这不过也就是几天的功夫,不对啊,这夏天也降不了这么多啊!瞧着降下去的水,梁实裕的心里虽是奇怪但也不觉有什么,这塘水涨降,又岂是人力所能挡。

又过了一个星期,当梁实裕还在租界内的新宅睡着的,却听着老仆急声在室外喊着。

“老爷,老爷,不好了……”

半个钟头,进了老宅,来到放生塘,一见那满塘的死鱼,脸色煞白的梁实裕只觉一阵目眩,塘水干了,鱼死尽了……

哭哭啼啼的声音传入耳中,面色煞白像是没了魂似的梁实裕却是无力的摆了摆手。

“去,告诉他宋老爷,地,我卖了……”

很多事情总是如此,念想没了,自然也就没了留下来的价值……

第29章居仁堂内父子谈(求月票!)

雪茄烟的烟雾在房间内弥漫着,烟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显眼,阳光与阴暗在这个房间内,以玻璃窗为界限,清楚的分隔着属于各自的天地,在这间并不算宽敞的客厅内,几个欧式的沙发摆放着,而房间顶上的意大利水晶吊灯,出人意料的没有亮起,这使得这个客厅内显得有几分阴暗。

停电了!

在水晶吊灯突然一灭的时候,袁世凯本能的产生这种反应,打从小四个月前,李致远来京就职之后,这北京城的电力供应似乎就紧张了起来,不是似乎,而是突然紧张了起来,嗯,这恐怕是和前门外新办的那个什么机械厂不无关系,那个机械厂用的房子是前门老营那些快塌了的营房,政府还得了一万多的购房款。

哦,还有南苑的那个新式面粉厂,几百台机器一开,用电岂是几百户人家所能相比的。嗯,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