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远征欧罗巴、扬我大汉威!”

在南苑的红房军营的围墙上,随处可以看到白圈黑纸白字的标语,这些标语是无处不在的,无时不刻的不在提醒着这里的每一个人,他们即将承担的使命。

而这里紧张的气氛,从天没亮到天黑都能感觉到。

每天清晨,在南苑军营的教练场上练习口令的喊声震天价响,模范团的学员们进行各种军事训练,真刀真枪真练:五公里越野,二百米障碍,刺杀,投弹,射击的等等,教练场上天天龙腾虎跃,热火朝天。天黑了,还有人摸黑练射击,瞄香火头,瞄院外城市的灯光。

即便是星期天也不例外,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明白,他们在这里的训练将直接关系到,在未来,在残酷的欧洲战场能否生存下来,能否活着从欧洲回国。“什么是五大技术!”

在训练场上,一名军官面对着眼前的十余名士官大声吼喊道,然后他的视线朝着一个士官的身上移去。

“梁馒头,出列!”

“报告长官!”

出列的是一个身高足有一米八的壮汉,他的声音中带着浓浓的山东腔,山东地少人多,从晚清开始,各省皆喜在山东征兵,而不知多少山东人为了一口饭,就去当了兵。

“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和土木作业共五项,这是每个步兵最基本的五大技能,既是战场之必需,也是军人之必须;每个步兵都得会!”

士官的回答让马思勤非常满意。

“也许,你们会说,你们是士官,现在你们是下士,中士、上士,等到模范团结业时,你们就会成为班长、排长,成为一支军队中的骨干,所以,你们光会还不行,而且要“过硬”,要“过硬”,就得天天练,练着练着,你们自己的感觉就不一样了。”马思勤大声吼喊着,出身江苏陆军的他传承着一些江苏陆军的习惯,而江苏陆军的那些习惯有些是来自那些士官生,有些则是传自总理,还有一些传自德军,总之,江苏陆军极为重视一些东西。“什么叫“过硬”?就是水涨船高,你硬?还有比你更硬的,在行伍之中,比的就是硬气,比得就是本事,谁的本事熊了,谁也瞧不起,所以,作为军中骨干,你们必须要比普通士兵更过硬,更需要刻骨练习。”

话声一落,马四勤的右手猛一提手中的步枪,然后冲着梁馒头喊道。

“梁馒头!马鹏举,出列!”

“有!”

“刺杀术一对二训练!”

“是……”

分钟后,在这十五名的士官面前,马四勤和梁馒头中、马鹏举三人穿着一身单薄的非标准的护具,手持步枪,三人相隔数米。枪呈现四十五度,彼此对视着。他们的举动吸引了周围的注意力。

对于这些在德国教官的要求下。实施着闭营训练的军人来说。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对于他们而言,唯一的娱乐活动也就是平素的训练,尤其是刺杀训练。因为,特别刺激。

刺杀对抗训练是两个战士面对面的搏杀训练。双方身上都穿着特制的护具,头戴护头,面部是铁质护网。看不清对方的脸。对抗双方手持特制木枪,像古代戎装的武士一样,威武无比,谁第一枪此种对方胸部为胜。

刺杀对抗特别激烈,针锋相对,龙腾虎跃。杀声如雷鸣,高手出场时。往往几秒钟,顶多是十几秒钟的激烈搏斗,猛然,不知是谁第一枪刺中对方,一枪中的,裁判叫停,对方就完蛋了,激烈的对抗戛然而止,胜负分明。大人说,在战场上就这样,硬碰硬,谁更硬,一枪就把对方捅死了,毫不含糊。可是,在南苑军营之中,人们都知道第六大队四中队三小队有一个马疯子,他的刺杀术训练和其它人不同,可以说是截然不同,他的护具很简单,一件双层牛皮护胸、护腿,除此之外,再无其它,而且不用刺杀木枪,而是用真枪,唯一的区别就是真枪上着刀鞘。

所以,论其刺激,远甚至普通训练。

“马疯子表演一对二了!”

消息一经传来,立即吸引了训练场上的军官和士官们,那些正在休息的人纷纷朝着三小队所在的位置跑去,而正在训练的军官亦下令解散,命令大家前去观摩学习。

马疯子的刺刀,在整个南苑那是有名的。

刺刀是军人的胆,马疯子一直如此向大家说道着,有人说他曾和青岛和日军打过仗,对日军的铳剑术印象极深,甚至还曾用枪逼日军俘虏和他对刺,刺不胜他的就枪毙,以此来学习其铳剑术,不过这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在这里也没有人去追究、才考量,无论如何,军人总佩服那引起素质过硬的军人,尤其是这些普遍年龄在二十三四岁的尚未受社会污染的青年军官来说,更是如此。

“那里是怎么回事?”

刚来回到南苑军营的袁克定看到在训练场上人们扎成了一堆,他便有些好奇的问道副官,南苑军营是前清时的老军营,能容纳上万人,单是训练场就有六处,再加上袁克定平素很少过问什么事情,准确的来说因为腿瘸产生的心理自卑,使得他在军营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办公室内“问寒问暖”,对营中的事物并不怎么了解。

车停下时,虽隔百米,但隐约的,袁克定还是能听到一阵爆裂似的喊“杀”声,那声音只让所有人的心气一荡。

“长官,听这声音应该是马疯子表现刺枪术,大家在一旁观摩!”

张伯秋连忙答道,对于马疯子,他同样有所耳闻,不过一直没有机会观看,见大公子似还有些疑色,便主动提议道。

“刺枪术就是拼刺刀,不知道大公子有没有兴趣看一下!”

拼刺刀?

听着这三字,袁克定想及曾经在北洋军中任顾问的一个日本军官说过的话,清国军队只需要一个刺刀冲锋就能击垮,见有人练拼刺,自然来了兴趣。

“走,去看看……”

说着,袁克定便下了车,有些微瘸的朝着人堆中走去,在他走去时,得知大公子回来后直奔训练场的蒋百里连忙同那几位德国教员告别,急匆匆的赶了过去,而等他跑到地方的时候,却只听到人群中传来一声惨叫,接着又是一阵喝彩声和掌声。

这是怎么回事!

在人群让开之后,蒋方震看到站在前排的大公子脸色微红的正在鼓着掌,而在众人中间的空地上,两个穿着皮马甲的军士正捂胸口,面带痛色的被人扶起来,再一看他们手中的武器,蒋方震顿时明白了,不待他把脸拉下来,却只见着大公子朝他走过来说道。

“百里兄,你没看着,当真是太可惜了。这位马上尉的刺,对刺枪术。真是一绝!你应该看看……”

大公子如此说。蒋百里的脸色却是板着,对于马疯子他多少总有些耳闻,初时听说他用真枪练刺杀不以为意,在日本时他也见过。可像他这样,几乎不着护具。却以真枪着鞘刺杀,却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马上尉!”

“有!”

一见团长叫自己,马四勤连忙提枪跑到团长面前。放枪行持枪礼。

“为什么用真枪练习拼刺!”

“回长官。木枪太轻,士兵无法掌握手感!”

“那又为何用的不着护具!”

“刺杀术之目的,在于战场以枪刺杀敌,刺枪术为军人之胆,以刺枪术练军人之魂,其不知痛。自不知进,知痛而知进!如此。军人之胆魂可方成!”

见长官的脸色极为难看,马四勤又急忙补充一句。

“长官,军人之胆魂在于敢于刺刀见红!”

一句话,却让蒋百里和周围的人一愣,蒋百里看着眼前这个,隐约记起这句话似乎是江苏陆军的信条,想来眼前这人……对于府院双方的明争暗斗,他从来都是持以中立,见他如此回答,蒋方震点了点头,随后说道。

“既然如此,想来你的兵应具军人之胆魂了!”

“回长官,不敢言已具,但确已初具!”

冷哼一声,蒋方震却是冲着第六大队的大队长张伯驹说道。

“六大队长,抽一个小队,见识一下马上尉的胆魂!”

“是!”

数分钟后,在南苑军营的中央训练场上,模范团的长官们往检阅台一站,只显得威严四射,他们着长袖军装,在京城秋日秋老虎烈日下,他们军容整洁,仪表堂堂,在场的数千名学员整齐列队,全场鸦雀无声,烈日下人人汗流浃背,个个纹丝不动。

而在中央的空地上,以马四勤为首十七人分成两排相隔两米持枪立正,而马四勤则站在队伍中央,他看一眼台上,再看着队列中那些熟悉的面熟,那是他的同志,此时,他们的脸上无一例外的带着些许忧色。

风头不好出啊!

望着中央的好友,宋时茂在心下摇着头。

“上刺刀!”

一声长吼中,十六人同时上刺刀,伴着上刺刀时卡栓的清响,十六柄雪亮的刺刀上于士官们的枪头。十六人没有人穿护具,只是穿着一身茶色长袖军装,他们面对而站,神情淡定见不到一丝波澜。

“刺枪术实练!”

声音拉长,在最后马四勤几乎是爆吼出最后两字。

“起枪!”

十六柄上刺刀的步枪彼此四十五度角相对,刺刀对刺刀的一瞬间,即便是始上的蒋方震的心下同样也是一颤,这会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让张伯驹抽出一队人时,马四勤为什么说,他们不是对手了,原因很简单,人在面对刺刀时,有一种本能的恐惧,真是面对刺刀,对一般人只需将刺刀将他们面前一杵,把刀尖直接逼在他们眼前,他们立即感觉到强烈的眩晕,后背发凉,人一下就被抽空了,全身的汗“刷”的一下都出来了。

而马四勤所谓的“想见识军人胆魂,大可由第三队自己来!如果到时长官还有异议,再上来一个小队与其拼刺!”

在那刺刀相对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围观者的掌心都冒出来了汗来。

“突……刺!”

震人心魂的吼声响起的瞬间,十六道爆裂的吼喊从那十六名军士的嗓间迸发出来。

“杀!”

在很多人闭上眼睛的瞬间,那枪头的刺刀拖着白光直抵彼此的眼前,距离甚至不到一寸。

“妈呀……”

和很多人一样,袁克定同样喊出了声音来,虽说现在刺刀没顶着他的鼻子,可他的心下还是一寒,先前那看起来很是刺激的刺枪术和这相比起来根本就是小儿科。

“左挡刺……”

“咣铛……杀……”

“右挡刺……”

“咣铛……杀……”

“踏步刺……”

在接下来长达三分钟的时间内,所有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中,蒋方震更不由自主的朝前走上一步,以让自己看的更清楚的一些,那些人的动作绝不犹豫,刺刀总是在最后关口瞬间停下,甚至他还能隐约看到有时候刺刀刀尖会刺入对方的身上,可他们却像是没有感觉似随着马四勤的口令继续着所谓的刺枪术实练。

“收枪!”

终于,短暂的十六式三十二招刺枪术随着马四勤的口令结束了,十六人迅速后退,重新列队,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蒋方震急忙跳下台,朝着那些士兵走去,走到近处,站到之前和马四勤拼刺的梁馒头面前,蒋方震的眉头一皱。

“脱掉军装!”

“是!”

军装一脱下,所有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袁克定更是只觉头皮一麻,这个大汉胸前斑斑点点的尽是淤青,显然那淤青是过去的刺杀训练留下来,仔细观察他手中的步枪,他才注意到他的刀尖处竟然卡着一个圆帽,显是为了避免刺杀,看来马疯子也不是真疯啊!

在心下点了点头,再瞧见这个士兵两肋处的淤青,蒋方震便指着那询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

第31章南苑校场买人心繁普大谈金融乱(求月票!)

两肋的淤青很有特点,正好是手肘的位置,而且手臂上也有同样的淤青,看到这种大块淤青,蒋方震本能的感觉这淤青下肯定有故事。

见长官问自己,梁馒头,便扭头看了一眼长官,随后方才大声答道。

“回长官话!根据长官教育令,一套刺枪术刺下来如果右手臂内侧肌肉没有淤青,长官也会要求继续刺到淤青为主,因为没淤青表示在训练中,他是在混或是动作不正确!”

梁馒头的回答只让蒋方震一阵沉默,他回头看一眼马四勤,再看着身后那些模范团的官长们,个个都是惊讶的模样,不用问他都知道,现在若是再让那个小队和他们练刺枪术,估计没谁敢应下来。

“你们平时如何训练!”

“回长官话,每周训练考核时,由班长亲自持枪考核,三局不能刺中班长者,为不合格,不合格者,原地的踏步刺刀100枪!”

点下头,蒋百里却是有些不太相信的反问道。

“只有一百枪吗?”

再一次,梁馒头又把视线投向了马四勤,见自己的兵又看着自己,马四勤便吼了一句。

“如实回答!”

“报告长官,原地踏步刺,以长官心情为准,100枪起步,有时候刺个1000次也是正常!”

在他问话时,袁克定却是看着马四勤越看越喜欢这马疯子,没法子,人总佩服有本事的人,单凭他露出的这两手,就显出了他练兵的本事来,不待蒋方震说话。他便主动开口说道。

“好,马上尉。你的这个兵练的好!”

抢在蒋方震前给了马四勤一番肯定的袁克定显得有些得意。在蒋方震面色微变时,他又说道。

“像这样的青年骏杰,国家是绝不会埋没的,本副团长今日就会呈现请大总统。晋长马上尉为少校!”

抢着出风头收买人心的袁克定并没注意到蒋方震脸上的异样,反是有些得意的走到马四勤的面前大声说道。

“马少校。这兵就得这么练,这样练出来的兵,将来到了欧洲。保准能让那些洋人见识见识什么是咱们中国的兵!”

接着。他又小声说道。

“那个,马少校,以后有什么事,直接去副团长办公室找我,虽说大忙帮不得,可小忙还是能帮你解决的……”

赤裸裸的收买人心之举。却是让蒋方震,甚至对袁世凯可谓是极为恭敬的张伯驹看到这一幕。也只是在心下直摇头,这个大公司子……太直白了!

“马少校!”

无意再让大公子丢人的蒋方震出声打断了袁克定想继续下去的举动。

“你的刺枪术很不错,这样,你整理一个训练手册,最好有图样,若是不会的话,团部的孙参谋曾学过美术,让他帮你绘一个图谱,在全模范团推广刺杀操,不过……”

蒋方震指着那些士官说道。

“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这么出色,以后训练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带上护具,至于木枪分量不足,我来想想办法,他们都是军中精锐,损失不得啊!”

蒋方震的这番爱护之言听在其它人耳中,显然要比袁克定的那番话更让人易于接受,而且更暖人心,马四勤连忙应道。

“长官教训的极是,四勤往后一定注意分寸!”

“好了,诸位,现在大家已经见识了马少校的刺枪术,模范团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家伙以后多向马队长取取经,学习一下,这刺枪术确是军人之胆魂,当年我在日本留学军事时,日人曾言“对中国军队,只需一个刺刀冲锋即可将其击溃!”,西洋人亦是如此认为,不过,我想他们是没在战场上见过马队长!”

说着,蒋方震把脸一转,看着马四勤又是叮嘱道。

“马队长,我期待将来你能在欧洲战场上为国扬威于欧罗巴!”

人心能收买走吗?

宋时茂望着神情平静的好友,在心里如此想道,答案是否定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就有共同的梦想与信仰。

梦想和信仰是不容收买的,也不会轻易改变!

尽管相隔不过十数里,但是南苑军营的消息传到胡同里恐怕还需几个小时,或者说根本就传不到那里,在京城之中,人们往往不称府院,而称“胡同里”、“大街上”前者指的是石大人胡同中的总理府,而后者则指位于长安街的新华门,相比于新华门的东方古典,石大人胡同内的总理府,无疑更西化一些,可能说是京中西洋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或者说也映衬着两人不同的出身。

人们对于国务院总理府的印象,往往首先就是它的大门,仿西洋凯旋门式的大门整体由灰砖砌筑。立面呈品字形,南北立面完全一样,两侧各树一对立于基座上的石制壁柱,无凹槽的柱身粗壮,看起来甚是壮观,而原本正对壁柱那对大门前的石狮子早被国务院以数万元高价卖给了一家饭店,取代从他们的是两名卫兵。

每天,在那柱下站立着的两名身着军装的仪兵,他们身着黑色军装,头戴钢盔,肩扛上着刺刀的二式步枪,从早到晚,他们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如果不是每隔两小时的换班,恐怕会有一些人把他们当成过去门前的石狮子。

不过相比于戒备森严的中南海,这座只有两层的国务院总理官邸几乎形同不设防,每天,数以百计的人们不断进出着这里,甚至就连工商部的官员都在地下室内办公,之所以在此办公根本原因却是因为总理兼任着工商总长,所以工商部的官员都是与此办公,以便在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