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年前,陇海工业带一年只能够生产不到三万部机床成套轻工业设备亦不超过三万套。而此时,在市场的带动下,经过两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这里的产能不仅满足着国内的需要,甚至还出口到国外。

而最明显的例子是,就是机床。

机床是产业之母,尽管早在1867年江南制造局制造出第一台机床,但是从1867年直到民国二年,中国自行制造的车、刨、钻、锯机床不超过一千部,而且性能质量远逊于欧美,直到民国二年,连云港机器修理厂的建立,中国才算是拥有真正的机床工业,在随后的两年间,随着连云港重型机械厂、六合通用机械公司、六合纺织机械厂、徐州重型机床厂、西安通用机床公司、郑州矿用机械公司等一系列的机床的建立,中国才算是拥有牢固的机床工业……”

“嗯,”

点头打断穆湘玥的话语,李子诚补充了一句。

“机床是工业之母,没有机床工业,就不会有现代国家,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民国四年,在李子诚主持国务院后,国务院提交国会通过了《机床制造事业法》由此掀开鼓励机床制造业的法案,按照这一法案,机床制造业制造一马力机床可获得一元免税,而购进国产机床的企业亦可获得一元补助,尽管那时中国的机床制造业已经建立,但因建设的需要,每年仍有半数的机床依靠进口。

民国三年四月,为加快公司的机床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摩根银行、汇丰银行以及淮海银行融资3。745亿元,同时向美国派出规模庞大的机床采购团,在采购多达四万部机床的同时,同时还采购了新的大型压机等各种大型机床,尽管其中20%后来因美国自己需要而被美国撤销,但这一批机床的采购,还是缓解了中国机床工业的急需,为实现机床国产化铺平了道路,那时自己抓住了那个关键的尾巴。

就像现在的日本,固然日本同样迎来了历史上有名的一战“天佑”,但是这场“天佑”,有了中国的作为竞争对手和对比对象之后,却显得很是苍白无力,从去年年初开始,出于的工业上的需要,日本也向美国派出了机床采购团,尽管他们和美国的机床制造商签署了3600万日元的合同,但是其中大多数因为美国自身的需要而被取消,而且其机床价格亦远高于战前,机床数量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日本的发展。

在欧战之前,凭借着对历史的了解。以及两年发展积蓄下的技术工人,公司从美国大量进口机床,以至于当年美国出口机床的60%都是销往中国,而那时,日本的机床数量倍于中国,而现在,中国的机床数量却数倍于日本,这正是这场“成金潮”最成功的地方。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将具备全面压倒日本的优势地位。

事实上,直到民初,中国对日本一直都着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只不过这种优势是中国以轻工业为主,日本重工业相较中国更为发达,这种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并不明显,而现在,业已形成经济优势,却是中国重工业全面压倒日本工业,甚至较之欧洲国家亦不逊色。

而现在形成的重工业、消费品工业、金融业以及其它各行业的优势,最终将会在几年后得到充分的展现,到那时。任日本如何努力,亦无法改变中国对其行成的全面优势,而到那时,甚至不需要战争,只需要……唇角轻扬着,有着后世成功经验作为借鉴的李子诚清楚的知道,有时候只需要通过适当“竞争”。就可以让一个国家陷入崩溃。

“……经过两年的发展,在实现机床国产化的同时,一批批新式的高效能、高精度的机床开始生产出来。在民国三年4月,中国仅拥有2。75万台机床,其中5400台属于陆海军兵工厂,生产武器装备,另外2。2万台则属于民间工厂,其中1。8万台属于六合公司。而到了民国五年五月,的中国却已经拥有21。3万倍机床,其中2。3万台机床属于陆海军兵工厂,另外17万台属于民间工厂,而其中属于六合公司以及下设子公司的多达14万台……”

这或许就说明了,六合公司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同样也说明了过去两年前,陇海铁路沿线所取得的发展和发展速度,而且现在,中国每年新拥机床的数量都在以五万部以上的速度增涨着,到明年,甚至可能达到六位数量的增长速度,当然,这一切有一个前提——拥有足够的产业工人。

但当穆湘玥道出这些字眼时,他的脸上却没有了任何得意之色,更多的却是些许隐忧,随着六合公司的发展,这家企业势必将会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巨鳄”,他的力量足以影响整个国家。

心想着未来的六合公司,穆湘玥不禁朝着似是在沉思着的李子诚看去,他能够意识到,随着六合公司的这种“无止境”的发展下去,到那时,甚至可能会出现——“公司拥有国家”的局面,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司一直执行着“抓大放小”,扶助中小企业,建立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式,但是这种发展,在进一步加快公司发展同时,却又带来的了一个副面效应——六合公司一直牢牢的控制着中国各个行业的上游行产业,而这种控制,更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对中国经济的掌控,也正因如此,有时候穆湘玥才会有一种“隐形工商部”的感觉,因为只要愿意他就可以掌握着一切,甚至就连工商部的那些科长们,在制定政策时,亦需要询问公司的态度,不是因为李子诚是国务总理,而是因为公司的实业界的影响力和操控力远超过政府,只不过在这种对话中,公司更多的是通过“产经联”这个所谓的产业经济的民间组织对话,从而避免外界“说三道四”。

抬起头,注意到穆湘玥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藕初,这几年,你辛苦了!”

在出言安抚他的同时,李子诚又随口问道。

“怎么,藕初,是不是还有什么其它的问题?”

对于穆湘玥,李子诚心下一直怀揣着浓浓的感激之情,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他可以当现在的这个“甩手掌柜”,很多人都说公司能有今天是自己的功劳,可只有自己才知道,如果没有穆湘玥,恐怕公司……也正因如此,在去年公司又一次进行调整之后,自己断然决定给予其5%的公司股份,这不是公司下属子公司的股份,而是六合公司的股份,仅只是5%的股份,就足以让藕初成为中国排名前几位的巨富,这只是对他努力工作的一种承认,当然也是他应得的回报。

“致远……”

犹豫着是否提出这个忧虑,最终,穆湘玥还是把这句话给生生吞了下去,或许,有些事情并不是他能改变的吧,如果没有公司,现在的中国可以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吗?显然不可能,这或许就是发展的弊病。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一些小事罢了!”

“藕初,我记得过去,你对我可是从不隐瞒的!”

故意作出一副不快的之色,李子诚心下倒是有些疑惑,藕初是怎么了?

“啊……致远,看你说的,真的只是一些小事……”

连忙收起有些浮动的心神,穆湘玥在心里又寻思起了一个借口来。

“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我也不知道,应不应提一下!”

“嗯,说来听听!能入藕初耳中的,想来怕不是什么小事吧!”

第118章商无小事

小事!

当然不会是什么小事,至少能让穆湘玥看成事的东西,可真没有什么小事,更何况对于秉持着“商场之上无小事”的穆湘玥来说,可从来就没有什么小事。

更何况,这件事原本就不是什么小事。

“致远,你看……”

在说话的时候,穆湘玥从抽屉中取出一件衬衫,衬衫的款式很简单,只是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似乎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

可是看着那件衬衫,李子诚的脸上却挤出一些颇为欣慰笑容。

之所以会笑,原因非常简单,这衬衫是他的“发明”,不对,准确的来说,现在中国上千家工厂生产的“一美元衬衫”是他的发明。

“一美元衬衫”,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他们很难想象“一美元衬衫”对于后世的作用,“一美元衬衫”曾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

在历史上,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遭受战争重创,几近崩溃的日本经济依靠朝鲜战争得已复苏,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日本经济再次陷入困难,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日本产业省的官员们通过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他们确定了“一美元衬衫”政策,利用日本当时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出口退税以及采用新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成功的将衬衫成本下降了80%以上,在长达近十年时间中,日本经济正是的全面复苏,正是通过“一美元衬衫”获得全面复苏。

每年十余亿件“一美元衬衫”不仅为日本换回了恢复经济、进口设备、引进技术的宝贵外汇,同时,因其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日本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从而解决了战后日本国内的就业与经济问题。

五十年代的衬衫、六十年代的家电、七十年代的汽车,每十年一个台阶式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了日本。最终,经过三次“天佑”式的发展之后。战后日本的经济获得了全方面成功,可以说,正是“一美元衬衫”为日本在八十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打下了最坚实的一块基础。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美元衬衫”成为亚洲各国经济崛起的一个根本。对于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投资少、见效快的“一美元衬衫”是最好的投资项目,而因日本的产业转移,日本生产商又将其扩散到亚洲各国,为台湾、香港、韩国、马来亚等地的经济崛起立下汗马功劳

而七十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亦同样是接过原本台湾、香港等地承拉的“一美元衬衫”的接力棒。受益于这些地区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在短短十年间,实现国家经济从几临崩溃到全面恢复的锐变,并在随后的十年间,发展成为“世界代工厂”。当然,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中,几乎没有根本性的产业升级迹象,直到三十年后,仍然高唱着“廉价劳动力”,而不顾日益增长的物价。只是为了出口廉价的成衣,一味的不顾现实的压缩劳动成本。

不过,无论如何。“一美元衬衫”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改变了亚洲,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也同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这一点是李子诚无法否认的。

而“一美元衬衫”的引入,却只是因为一次机缘巧合。从连云港建设初期,李子诚就试图打造一个“工业港口城市”。这座城市偏重于重工业的发展,相对的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远高于女工,甚至男女比例曾一度达到30比1的局面,女性就业岗位的不足,不仅影响连云港未来的发展,同样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尽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去建立服装厂以招收女工之外,在人造丝厂、纺织厂等工厂更是强调使用女工,但是这些工厂提供的岗位远依然与迅速发展的重工企业的男性岗位形成极大的比例差距。

最终,“一美元衬衫”进入李子诚的视线之中,在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之后,开始创办工厂生产“一美元衬衫”,衬衫是欧美各国男人衣柜中的必须衣物,通过“廉价战术”一美元衬衫不过只是在半年内,从最初很多人的不屑一顾,发展到最后的疯狂抢购,在民国四年仅美国市场就销售了多达2。5亿件“一美元衬衫”。而当年,通过刻意的规划,在陇海铁路沿线的十几座“工业重镇”分布着数百家生产这种衬衫的工厂,数十万名缝纫女工的改变了沿线工业带的男女性别比,使得沿线那些工业带从“工厂”完成了向城市的转变。

而随后,投资少、见效快,可以说是“短平快”项目样版的“一美元衬衫”又从陇海扩散到沿江以及广东等地,在过去的一年间,为各地的“工业化”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看着这“工业化”的功臣,李子诚岂会不露出笑容。

“这可是咱们的功臣啊!”

接过那件衬衫,李子诚不无感叹的说道,不仅是功臣,甚至就是他自己也穿着这种“一美元衬衫”。

可就在接到手中的时候,李子诚却意外的发现,这种衬衫与他身上衬衫不完全相同,尽管样式相同,但还是有所不同,除去用料较次之外,做工上也有所差别,针脚似乎大了点,衣领、衣袖的内撑似乎……

“这……”

双仔细的摸了一下,李子诚似有所悟的说道。

“日本货?”

在“一美元衬衫”于各国流行之后,日本企业同样也投入到“一美元衬衫”的生产制造之中,不过受限于技术,他们的衬衫质量远逊于中国制造,也正因如此,往往各国采购商更愿意进口中国制造的“一美元衬衫”,日本货只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可话音落下时。翻过领标,李子诚还是看到了那个他特意要求的,每一个中国制造上必须注明的“MadeinChina”,这是中国货?

不对啊!

虽说“一美元产品”是中国生产的最廉价、技术含量最低的产品,但是工商部却并没有因为这是最廉价的产品而放松对其的质量要求。也正是因为其是最廉价的、技术含量最低的,所以其也是受众最广泛的产品,所以,工商部才会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规范,从而确保其质量。以保证“MadeinChina”的声誉不致受损,为未来各种各样的“MadeinChina”于全世界的普及打下基础,可现在,这一件衬衫,却严重影响到“一美元衬衫”在李子诚眼中的形象。

“兹……”

猛的用力一撕,伴着布被撕碎的声音,李子诚整个人都惊呆了。这,这是怎么回事?这用料未免也太差了,或许,“一美元衬衫”的质量一般,远不能同欧美那些三四美元的产品相比。但也差不太多,否则根本就不会有现在的市场,可现在,这衬衫,根本就是一块擦桌布!

“藕初,这是怎么回事?”

手中的“擦桌布”只让李子诚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总理。这的确是国内的厂家生产的!”

穆湘玥的脸色同样也不甚好看,这件衬衫是他在南洋的一个朋友寄来的。

“可……”

“总理,除了这件衬衫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产品,林林总总上百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质量非常差!”

“质量非常差?还有其它商品?”

眉头猛然一跳,李子诚可没想到会有那么劣质品,不仅仅只是衬衫。

“是的。胶鞋穿不了一个月就开胶,布面也容易磨损。雨衣的一碰大雨就漏雨,甚至就连香皂都有假的……”

“怎么可能,对出口产品工商部不是在海关有抽检吗?”

“抽检只是一种措施,并不能抽检所有售销渠道,工商部的抽检,抽的是出口产品,国内市场并没有太多的抽检,现在国内市场就充斥着大量劣质产品!”

看一眼总理,穆湘玥注意到他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尤其是他提到“国内市场”的时候,他的脸上似乎压着一些怒意。

“总理,固然,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的工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欧战之后,更是如此,卖方市场的出现,直接导致实业界的暴利,更是形成了一个“金潮”,然而,在“成金”风潮促进国内实业发展的同时,其所带来的无序性更需要加以重视。许多在“金潮”中迅速崛起的中小企业,因其本身的技术力量和市场占有能力无法与大企业抗衡,便挖空心思在夹缝中投机取巧,不仅粗制滥造的产品充斥着市场,甚至其中还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毕竟现在的市场是卖方市场,民众根本就没有太多的选择,不仅如此,这些劣势产品甚至还通过西南地区输往海外,相比于沿海严格的海关抽检,那里的海关抽检根本就是摆个样子,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如潮水一般的涌向南洋,直接影响着“中国制造”在南洋等地的声誉,所幸,陆路运输较少,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必定会对中国制造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

作为一名商人,穆湘玥深知一种“品牌”的效应,工商部之所以不断的颁布严格的行业标准以及产品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产品质量,通过对质量的控制,提高“中国制造”的声誉,确保中国制造并非“麻烦极了”的日本货,可偏偏,这种控制针对的是海外市场,而在对国内市场的宽松,直接导致了现在的这些问题。

表面上看起来,这不过只是国内问题,可久而久之,随着那些企业的发展,势必会在市场上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到那时,中国制造的声誉将遭到彻底的摧毁,公司多年来苦心营造的“优质的中国制造”的声誉即便不是不复存在,至少会受到严重影响。

也正因如此,在穆湘玥看来,这是一件大事!

“这群杂碎!”

满面愤恨不平之色的李子诚的口中吐出一句极为难听着的话来。

“这群狗娘养的杂碎。钱不是这么挣的!”

之所以会如此愤怒,归根到底是因为一个原因——后世,缘自于对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