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猛将雄兵-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婕#

别的不说,就凭行军神速这一点,名将之称,夏侯渊当之无愧。

“曹操出兵了,”张飞看着手中的密报,对太史慈说道:“领军先锋是号称‘神行将军’的夏侯渊。”

太史慈苦笑:“必须加快速度,军师说已经有部分青州黄巾动摇了,正在和公台先生争执投降条件。”

“夏侯渊行军神速,必须想办法拖延拖延,”张飞皱眉道:“可是又不能和曹操直接翻脸,难办呀!”

太史慈闻言点头,正商议间,一副将忽出言道:“小将倒是有个笨法子,也不知管不管用。”

张飞视之,乃是太史慈麾下第一猛将程天(书友啊阿吖胡友情客串),此人原是太史慈旧部,在寿春一战中,随太史慈一同断后,力竭被俘;后来见太史慈降了,他也跟着投降。

张飞大喜,急问:“是什么法子?不妨说来听听。”

程天也不卖关子,指着地图说道:“将军请看,夏侯渊领兵而来,平河是必经之路。这条河是淮水支流,水势湍急;我军只需将平河上的所有木桥全都烧了,就可以争取到更多时间。”

张飞眼前一亮,一拍桌子道:“好,就这么办;把桥都给我烧了,看看夏侯渊这厮能不能飞过来!”

书友们,青州兵的老大是谁呀?反复查资料,就是找不到,郁闷。是不是张燕?可是张燕好像是黑山贼的老大呀!求助,请知道的书友书评区留言,谢谢了。

朋友们若是有好的情节和创意,不妨在书评区建议楼留言,老狼会仔细看的,如果合理,也弄进书里,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最后,请朋友们多多支持,谢谢了!

—://。。

第三十六章褚飞燕

夏侯渊不愧是神行将军,数日之间便已逼近兖州。然而此刻,这位威名赫赫的猛将却是眉头紧锁,怒容满面。

“什么,你说张飞那屠夫把桥给烧了?”抱着侥幸心理,夏侯渊喝问探子:“上游其他地方的桥怎么样?”

“也被烧了。”

“哼,”夏侯渊大怒,尽管早已猜到结果,可是这当头一棒仍旧让人难受。

事情麻烦了,夏侯渊是神行将军,可不是修桥将军;他能日行一百七十里,却不能凭空变出一座桥来。平河乃是淮水支流,河面宽阔,水势湍急;即使仅仅只修建一座最简单的浮桥,那也不是容易的事。更何况来得匆忙,哪里会料到张飞这厮这么阴险,居然烧桥。现在工具什么的都没带,木工也没有,麻烦大了!

夏侯渊来到河岸上察看,忽问副将:“你看这平河能不能游过去?”

副将大惊:“将军,现在正是涨水时节,水势凶猛;我等全是旱鸭子,这,这,这怎么游过去?”

夏侯渊长叹一声,恨恨的扎下营寨,令士卒伐木铺桥。

“哈哈,”收到探子传来的情报,张飞哈哈大笑:“任你夏侯渊其奸似鬼,也得喝老子的洗脚水。”

太史慈问道:“将军,这夏侯渊被拦住了?”

“嘿嘿,”张飞直乐:“这厮正忙着铺桥,三五日之内,他是过不来了!”

程天道:“时间不多了,必须加快速度,抢在曹操到达之前,诱降青州黄巾。”

太史慈皱眉:“青州黄巾虽是乌合之众,可是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别的不说,就是眼前的褚燕和管亥,也不是好对付的。”

“时间不等人,”张飞喝道:“罢了,也该是锋锐营出手的时候了。”

正商议间,忽闻赵云求见。

张飞令亲卫设座,奇道:“子龙,你不是留守汝南城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赵云拱手,道:“张将军,我听闻青州黄巾军中有一将名叫褚燕,乃是常山真定人士;不知是否属实?”

张飞疑惑:“确有此事,那人身手矫捷,剽悍过人,有“飞燕”的之称。前些日子,他曾自报家门,姓褚名燕,乃是常山真定人士。”

闻言,赵云沉静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看,道:“张将军,此人乃是我的旧时好友,武艺不俗,勇谋兼备;若将军不弃,我愿劝他来降。”

张飞大喜;连声道好。只是,忽又面现犹豫之色。

赵云疑惑:“将军,有什么问题吗?”

“子龙这一去,无疑是深入虎穴,万一褚燕不念旧情,那可就……”剩下的话,张飞没说出口,不过其中蕴藏的凶险却是不言而喻。

“无妨,”赵云微笑道:“褚燕最重义气,即便他不肯投降,也绝不会杀我。”

犹豫半晌,张飞终于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请子龙走一趟吧。”

说着,张飞一拍手,从营帐外走入十余亲兵。

赵云一见这些亲兵,顿时眼前一亮;这十余亲兵个个身材魁梧,体格健硕,行走间,有熊虎之势,定非寻常精锐可比。

果然,张飞道:“这些亲兵共有十八人,乃是我家中护院。后来,我和三位兄弟一起从军,他们也跟来,成了我的亲兵。这十八人自小苦练武艺,身手矫健,个个战功彪炳,悍不畏死,有‘燕云十八飞骑’的美称。子龙此去,凶险异常,便让他们跟着吧,也好有个照应。”

赵云心中感动,口中却道:“谢张将军美意,不必如此,赵云自去便可。”

张飞疑惑:“子龙可是信不过我麾下这些猛士?”

赵云连呼不敢,道:“这十八位弟兄,脚步沉稳,虎背熊腰;行走间,目射神光,有奔马之势,赵云怎敢小瞧!只是,此去若褚燕不杀我,他们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若褚燕铁了心要杀我,百万军中,区区十八人又有何用?不过多了几条冤魂而已!”

见张飞犹豫,赵云又道:“我与褚燕乃是至交好友,从小一同长大;他是个念情的人,绝不会轻易杀我。”

“好吧,”张飞被赵云说服了,道:“子龙此去还需小心,一但有变,以保住性命为重,我和太史将军领兵随时接应;若是子龙有什么不测,张飞在此对天发誓,定然杀了褚燕为子龙报仇。”

正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在诸侯中是通用的,即便当初董卓搞的天怒人怨,他派来的使节也没有被诸侯联军杀掉,反而好酒好菜的招待着。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你要是不顾道义杀了别人的使节,那么下回你派去使节,别人也给杀了,那时候,你哭都哭不出来!使节是诸侯的代表,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做使节的。一个使节,必然是位高权重,并且拥有一定声望的人。这样的人才要是被杀了,那可是天大的损失!

所以两国交战,使节出使敌国,看似有累卵之危,实则却是泰山之安。

可是赵云此去却不一样,黄巾贼不是诸侯,他们更多的是没有读过书的流民,不懂诸侯心照不宣的规矩。幽州刺史刘焉就曾经向黄巾军派过使节,结果被杀了。张飞的担心并非是空穴来风,反而相当的合理。

褚燕正在营寨中与副将商议军事,说实话,对于投降李峰,他并不反感。褚燕是黄巾军中少有的见识不浅的人才,他知道青州黄巾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没有辎重,没有粮草,只靠劫掠提供补给,这是兵家大忌。就算靠着人数上的优势,青州黄巾能百战百胜,终有有一天,全天下都被劫掠光了,照样只有灭亡一途。

再说了,百战百胜谈何容易?且不说北平太守公孙瓒,也不说河北袁绍袁本初,就是眼前实力较弱的奋威将军李峰也不是好欺负的。李峰的汝南军训练有素,张飞太史慈更是勇不可挡;连场大战之下,青州黄巾已是伤亡惨重,有好几只小部队撑不住,都已经降了。这样下去,前途堪忧呀!

正商议间,忽有亲卫来报,道:“禀将军,营外有一汝南军将领装扮的人求见;那人自称是将军的旧时好友,此来是与将军叙旧的。”

“哦?”褚燕疑惑:“旧时好友?我在汝南没有什么老相识呀。嗯,那人带了多少人马?”

“孤身一人,未曾带来人马。”

“孤身一人?”褚燕笑道:“倒是有胆量!好,让他进来,我倒是想见见这位故人。”

不多时,就见亲卫领着一人走进营中。那人面容俊朗,目蕴神光,行走间,有猛虎之威,飞马之势;穿着白袍盔甲,左手倒提着一杆亮银枪,右手却拿着一坛酒。

褚燕一见,又惊又喜,喊道:“赵大哥,你怎么来了!”

“燕子儿,你在这里,我怎么就来不得?”赵云随手将长枪插在地上,晃晃右手的酒坛,笑道:“我是来找你喝酒的!”

“赵大哥,你怎么还叫我燕子儿?!”褚燕面色窘迫,微怒:“我如今也是有身份的人了,你还是叫我飞燕吧!”

“好好好,叫你飞燕,”赵云眉眼含笑,朗声道:“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还是我的好兄弟!”

褚燕眼眶微红,道:“一别多年,赵大哥还好吗?”

“一切都好,”赵云撕开酒封,抱着酒坛,道:“我如今在汝南军中任职,不比贤弟逍遥快活。”

赵云高举酒坛,狠狠的灌了一口,随即,又把酒坛递给褚燕。

褚燕接过酒坛,正欲饮时,却被副将拦住。

“将军,小心酒里有毒!”

褚燕闻言,哈哈大笑,一把推开副将,道:“你说这天底下任何人下毒,我都信;你说赵大哥下毒,我却不信!白马银枪赵子龙,又岂是那等阴险小人。”言罢,拿起酒坛,狠狠的灌了一口。

这酒是李峰反复蒸馏过的,度数颇高,不比三国时期的低度酒。褚燕不曾防备,却是被这烈酒直冲咽喉,忍不住大声咳嗽起来。

赵云见状,急忙给褚燕拍背顺气,责怪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那副莽撞的性子。”

褚燕一边咳,一边却笑道:“赵大哥,这是什么酒,烈火似的;差点把我的嗓子眼都给点着了,好厉害!”

赵云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别说话,先把咳嗽止住;这是主公赐给我的五十年陈酿,要不是你,我还舍不得喝呢!”

褚燕好容易止住咳嗽,却是不敢牛饮了,只是小口小口的慢慢喝着。

两人一边喝,一边聊,时而被说到童年羞事,急的面红耳赤。时而又谈到伤心处,唏嘘不已。

慢慢的,一坛子酒喝尽了,褚燕随手将酒坛扔出营帐,正色道:“赵大哥此来只怕不仅仅是找我喝酒的吧?”

……

朋友们,有热心的书友给本书建了一个QQ群,请朋友们都加进来聊聊呀!群号164679909

朋友们若是有好的情节和创意,不妨在书评区建议楼留言,老狼会仔细看的,如果合理,也弄进书里,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最后,请朋友们多多支持,谢谢了!

实在是找不到青州黄巾的老大是谁,只好把褚燕和管亥拉出来凑数了,如有错误,请见谅!求收藏,呵呵。

—://。。

第三十七章劝降

赵云正色道:“我是来劝降的。”言罢,微笑闭目,不再言语。

褚燕正等着下文,却见赵云沉默不语,遂奇道:“赵大哥,你的说辞呢?你这么远跑来劝降,总得说说好话打动人心吧!”

赵云疑惑,道:“我不是已经说了吗?”

褚燕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的问:“说了?什么时候?”

“我刚才就说过了,我是来劝降的!”赵云正色道:“你没听见?”

“听见了。”褚燕纳闷:“就这一句?”

“对呀。”赵云理所应当的说。

褚燕哭笑不得:“赵大哥,你总得多劝几句吧!”

“劝?”赵云莫名其妙的问:“怎么劝?”

“比如你可以说‘飞燕哪,你这么混下去可没前途呀,青州黄巾为祸天下,又没有辎重后勤,虽称百万,不过定然是不能长久的;我主公雄才大略,知人善用,定可以平定天下;你如果投降了,天下一统的时候,至少也是个定国将军’。”褚燕提示道。

“哦,好吧,”赵云整整脸色,道:“飞燕哪,你这么混下去可没前途呀,青州黄巾为祸天下,又没有辎重后勤,虽称百万,不过定然是不能长久的;我主公雄才大略,知人善用,定可以平定天下;你如果投降了,天下一统的时候,至少也是个定国将军。”

褚燕:“……。”

“赵大哥呀,你好歹也改几个字嘛!就这么原模原样的把我的话重复一次,你简直是在挑战我智商的下限!”褚燕腹谤不已。

赵云忽然开口道:“飞燕,你既然对青州黄巾的劣势知道得这么清楚,你还要我劝什么?”

褚燕一愣,随即苦笑:“不愧是赵大哥呀,三言两语就把我绕进去了。”

赵云却笑道:“你的性子我还不知道吗!你是属驴的,一但认定了什么事,就要倔强到底,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你若铁了心要陪黄巾一起灭亡,别说是我,就是苏秦复生,张仪在世,你也绝不会动心!”

褚燕眼眶微红,低声道:“这么多年了,赵大哥还记得我的性子。当年我这性子可得罪了不少人,要不是赵大哥维护,我哪能走到今天!”

赵云道:“所以,我也懒得劝你。飞燕,赵大哥不逼你,你自己想清楚,别让胸膛里留下悔恨。你若愿降,你我兄弟共侍一主,自然是好事;你若不降,他日沙场相见,尽管痛快一战,赵大哥也绝不怪你!”

褚燕低头默思,良久,忽然喝道:“来人,拿酒来,今日我要与赵大哥一醉方休!”

赵云哈哈大笑:“好,痛快!我倒要尝尝你这里的美酒是何等滋味,今日,你我兄弟,一醉方休!”

这一夜,月色通明,柔光如水,将大地染成素白。

李峰看着眼前的战报,几乎乐傻了:“好,好,好。”

见李峰连呼三个好字,廖化好奇之极,问道:“二哥,发生什么事了,这么高兴?”

李峰只顾着乐,也不答话,把战报递给廖化。

廖化看了,也是喜形于色,连声叫好。

李峰道:“褚燕降了,他在黄巾中威望不浅,他一降,有接近三十万青州黄巾跟着也降了。”

廖化道:“这一下子多了三十万人,这可不好安置。”

“嗯,”李峰沉吟片刻,忽道:“来人,召集众人,城主府议事。”

片刻之后,郭嘉,荀彧等人赶到。

李峰请众人坐下,将战报一一传阅。

李峰道:“一下子多了三十万人,又都是凶悍的黄巾军,如果安置失当,只怕会弄出乱子。”

程昱在李峰麾下主管民生,于是第一个出言:“主公大可放心,汝南几经战乱,地广人稀,安置三十万人绰绰有余;即便汝南安置不下,寿春郡也能安置下来。只是……”

“只是什么?”李峰问道。

“只是我军存粮不多,一下子多出了三十万人,恐怕支持不到来年收成。”

“唔,这确实是个问题。”李峰暗暗皱眉。

常言道:“盛世收藏,乱世钱粮。”在汉末三国这等乱世中,没有粮食可是万万不行的。

正沉吟间,忽见郭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遂问道:“不知军师可有妙计,解此难题?”

郭嘉微笑:“妙计倒也说不上,无非是一个‘买’字罢了。”

“买?”李峰皱眉,问道:“诸侯一个个都拼命囤积粮草,谁肯卖?再说三十万人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即便是肯卖,也未必有那么多。”

“有一个人肯定屯聚了足够的粮米,”郭嘉笑道:“而且,他也肯卖给主公。”

“谁?”李峰急问。

“袁术!”

李峰哑然失笑,道:“军师真会开玩笑,不过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玩笑?”郭嘉淡淡道:“郭某可不是在开玩笑。”

“当初虎牢关前诸侯会盟,我可是把袁术得罪死了,这厮恨不得能活吃了我,他哪里肯卖给我粮食?”

“主公又说错了,不是‘卖’,而是‘送’,还是心甘情愿的‘送’!”郭嘉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袁术会心甘情愿的送给主公足够三十万人食用的粮米。”

“军师该不是生病了吧?”李峰越发的糊涂了。

“哈哈,郭某清醒的很!”郭嘉不再卖关子,道:“主公手中有一件宝物,袁术可是眼馋的紧哪!”

“你是说……”李峰若有所悟。

“没错,就是传国玉玺!”郭嘉正色道。

李峰还未说话,却有一人忍不住了。

“什么,传国玉玺?!”荀彧初到李峰军中,对这等机密不曾知晓,此刻闻言,却是惊的呆了:“传国玉玺在你手中?!”

荀彧惊讶至极,连敬语都省了,出口就是一个“你”字!要知道他可是谦谦君子,平时最是守礼,每次见着李峰,总是尊称一句“李将军”。

李峰想收荀彧之心,由来已久;闻言,便把当初忽悠郭嘉等人的白胡子老头梦中赐宝的故事,又讲了一遍。

听完,荀彧如遭雷击,一时间却是愣愣不言。

“袁术真的那么傻?”李峰犹豫不定。

“傻?”郭嘉笑道:“袁术是个人精,他可不傻;严格说来,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愿闻其详!”

“当初虎牢关诸侯会盟,袁术未曾当上盟主,便心怀怨恨,怒形于色;由此可见,他的权力欲望非常重。”郭嘉细细分析:“若说权力,这天底下有什么能比皇帝至尊的权力更大?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袁术焉能不动心?”

想到历史上袁术拿到玉玺后,迫不及待的称帝,李峰的疑虑去了一半;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