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猛将雄兵-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擅荒敲慈菀祝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荀爽荀慈明正是荀彧的叔父。说到荀氏一族,就必须提到另一个人,荀攸。他也是三国数得上号的牛人,其成就不比荀彧差多少。要是能把他也收成小弟,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据说他和自己的叔父荀彧不对付,要想同时收两个,简直难如登天。

走在路上,李峰忽然问郭嘉:“不知奉孝兄可有两位同窗,一名徐庶,一名戏志才?”

郭嘉答道:“戏志才已去投奔曹操,至于徐庶,唉,他不爱读书,偏好行侠习武;前些日子,他替人鸣不平,错手杀人,现在已是躲了起来,不知身在何方。”

李峰暗道可惜,又让曹黑子抢了先机;至于徐庶,还是不去寻找的好,若无这番磨难,他又怎能立志苦读,名垂青史?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荀彧家中。荀氏不愧是世家豪族,只见屋舍高大,雕栏画柱。迎面是一个院子,院中有各色奇花,真芳斗艳,又有假山重叠,怪石突兀。见到眼前美景,李峰突然想到一句话:“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这句话虽是形容阿房宫的,此刻看来,这荀府竟然也有阿房宫的三分气象。

郭嘉摇头,道:“每次见到荀彧的住处,都想骂他是败家子;这么多的房子,要是卖了换酒,那该能换多少呀!”说着,哈喇子又流下来了。

众人听到前一句还暗暗点头,后一句一说,就只剩下对郭嘉的鄙视了:“真是狗改不了吃那啥!”

荀彧正在家中读书,忽闻同窗来访,欣然出迎。他见到郭嘉,哈哈大笑:“哎呀,今天是什么风把你这酒鬼吹来了?我这的酒可都被你喝光了!”

郭嘉撇撇嘴:“小气,不就喝了你几坛酒吗,用得着一天提在嘴边上?”这厮倒是浑然忘了他自己为了一坛酒,追到程昱家中这件事。

“几坛?亏你好意思说!那是几坛吗?我家的酒窖都被你喝了一半了!”

郭嘉:“……”

荀彧打量众人,问道:“不知这两位是?”

程昱开口解释:“这位是陈宫陈公台,乃是我的旧日好友,这位是李峰李仲德。”程昱没有说李峰的官职,对于荀氏这样的世家大族,李峰那小小的杂号将军身份,一点用都没有。

郭嘉插嘴,道:“这两位钦佩你的才华,是特意前来拜访的。”

荀彧细细观察二人,只见陈宫约三十上下,眼神明澈,举止从容,一见便知是饱读诗书之士;而李峰此人,则是龙行虎步,谈笑间神采飞扬,有磅礴气势,定非寻常人物。于是,出言试探:“不知两位见到在下,可有失望之感?”说罢,哈哈大笑。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

荀彧(163-212)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官至汉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初见荀彧,发现并不是想象中温文儒雅,名士风流的样貌;反而是个略有些发福的矮胖子,李峰的确有些失望,但这话可不能说出来,说出来那是故意找抽的。

于是李峰亦是哈哈大笑:“世人多有以貌取人者,我李仲德却不是那样的人。容貌生的再好,又有何用?若是肚里没有学问,照样是草包一个。若是胸中有万千锦绣,纵然是粗衣陋服,也自有一番名士风流。腹有诗书气自华,文若先生,在下说的可对?”

好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荀彧眼前一亮:“只怕仲德先生就是那种饱读诗书的名士吧!”

李峰听了,连连摇头,道:“在文若先生面前,在下哪敢自称什么名士,先生谬赞了。”

一旁郭嘉听了,不耐烦的的说:“好了好了,别客套了,文若兄,快把府里藏着的美酒都拿出来吧!要知道老郭我肚里的酒虫,都开始翻跟斗了!”

众人听了,都是哈哈大笑。

荀彧摇头苦笑:“罢了罢了,不把我的酒喝完,你是不会甘心的,今天就如你的愿,不醉不归。”

“真的?”郭嘉眼前一亮,说道:“我要喝你那些珍藏的美酒,可别拿什么掺了水的来糊弄我。”

程昱插嘴:“奉孝放心,文若家里可没有掺水的酒,尽管喝便是。”

一行人说笑着走进荀彧家中,准备尝尝让郭嘉这个酒鬼念念不忘的美酒。

接下来就该忽悠荀彧了,不知道李峰打算怎么卖弄口舌哩?期待呀!

—://。。

第十七章王佐

人言道:“天下之才有十斗,而荀彧独占八斗。”

这话虽说有些夸张,但盛名之下无虚士,其才一见便知。

荀彧被人称作王佐,何为王佐?

王佐就是能够辅助一国君王,成就霸业的贤才,这样的牛人又怎么会容易忽悠?

喝着美酒,李峰表面上与诸人谈笑风生,其实心里颇有些忧虑。他知道奋威将军这个官位,对荀氏一族最杰出的英才——荀彧,根本毫无用处。要知道,这些世家豪族甚至敢不给当朝大将军何进丝毫的面子,何况是他区区李峰?若不是郭嘉程昱两人和荀彧有交情,李峰甚至都不可能轻松的见到荀彧一面,更别说是像现在这样相谈甚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收小弟的难度可想而知。

犹豫许久,李峰还是决定出言试探。毕竟,试了可能会失败,但不试却一定不会成功。

正在这时,程昱似乎是感受到了李峰的为难,出言相助,道:“听奉孝说,文若打算去辅助袁绍袁本初,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多谢仲德兄关怀。”荀彧放下酒杯,对程昱行礼。

程昱还礼,假意皱眉:“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势力遍布天下;文若前去投奔,本是好事。可是最近我听人说那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也不知此言是真是假,文若还需谨慎!”

荀彧暗惊,他知道程昱不是信口开河之人,定是有人贬斥过袁绍,程仲德才会这样说。唔,是谁在贬斥袁绍呢?能下这样的评语,必然对袁本初了解极深,难道事实真是这样?

不用说,这个贬斥袁绍的人自然是穿越人士李峰啦!为了打消郭嘉去投奔袁绍的心,李峰可没少说袁本初的坏话!当然,这些话是历史上曹黑子对袁傻子的评价,绝对禁得起推敲。

程昱察言观色,道:“此言是真是假我也不知,不过有一件事我却基本能肯定:袁绍门下的谋士们互相嫉妒、互相谋害,根本不可能齐心协力。”

荀彧大惊:“仲德兄何出此言?”

程昱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淡淡道:“那袁绍手下共有六大谋士,分别是:审配,逢纪,郭图,许攸,田丰,沮授。其中田丰和沮授为人忠直,智谋深远,却不为袁本初所喜;那审配虽也称得上是胸藏十万雄兵,可惜,气量狭窄,与田丰几成死敌;而那郭图逢纪二人结成一党,只顾着争权夺利,不思进取;最后是许攸许子远,这人心思机变俱是当世一流,然则品德低劣,视财如命,亦是不可取之徒。如此看来,袁本初势力虽大,实际上,嘿嘿……”

这话一出,不仅是荀彧,就连李峰和郭嘉都被震住了。李峰是后世之人,自然知道程昱所言非但一点不差,反而精准异常。郭嘉和荀彧的惊讶中,则夹杂了一丝淡淡的怀疑;毕竟二人都是当时一流的谋臣,极有主见,未曾亲眼目睹之前,谁也不敢妄下定语。

荀彧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道:“仲德兄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我想亲眼去看看那袁绍是何等模样,还请见谅。”

对于荀彧的答案,程昱并不吃惊,要是区区的道听途说就能改变荀彧的主意,那他荀彧荀文若还是这当世王佐吗?

程昱对李峰使了个眼色,李峰知道该自己出场了,于是拱手说道:“不敢再瞒荀兄,李峰其实是朝廷任命的奋威将军。因为我大哥张飞被任命为汝南太守,我四兄弟又不通内政,故而登门求贤;还请文若先生怜我赤诚,朝夕指教。”

“原来是李将军,荀彧失礼了。”荀彧一边扶起下拜的李峰,一边怒视程昱,你丫的尽找熟人坑,现在坑人都坑到我头上来了!

程仲德视而不见,幽幽的耸耸肩。

见状,荀彧火冒三丈,要不是李峰和郭嘉两位客人在场,只怕就要上演全武行了。

“多谢李将军厚爱,只是荀彧早已打定主意,要去投奔河北袁绍;倒是让李将军失望了,在下惭愧。”荀彧的语声很是委婉,然而语气中的坚定却让人不能忽视。

唉,早料到这种情形了,李峰暗叹可惜,却也不能勉强。只是就这样放弃可不是李大忽悠的性格,只听他说道:“既如此,李峰也不敢勉强,只是,如果将来有一天荀兄发现袁本初乃是朽木不可造就,还请荀兄给李峰一个机会。若能如此,李峰感激不尽!”言毕,再拜。

荀彧犹豫了一下,暗道:“盛情难却,如果袁绍真的不行,我便去汝南看看,这又如何?”于是点头答应。

李峰大喜,哈哈,任你荀彧其奸似鬼,也得喝老子的洗脚水,又到手一个。

史书记载,荀彧正是因为对袁绍失望,才和郭嘉一起投奔曹操的。而今,有李峰横插一杠子,曹黑子却是要哭死了。

李峰知道前因后果,自然是喜上眉梢;而程昱不知道这后来的事,反而对没能忽悠到荀彧有些失望,他对荀彧说道:“如此,祝文若前程似锦,贵不可言。”

荀彧连忙谢过。当夜,一行人尽是大醉而归。

别过荀彧,李峰一行四人踏上返回汝南城的归途。一路上,连个小蟊贼都没撞见,平静极了。

然而遥远方的洛阳却显得极不平静,充满了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终于有一天……

当朝大将军何进欲诛杀十常侍,遂听袁绍建议,急招天下兵马进京勤王,曹操苦劝无功,只得恨恨而退。十常侍张让等不敢坐以待毙,先下手诛杀了何进,一时洛阳大乱,十常侍死于乱军之中。

然而大难已至,西凉刺史董卓领兵趁势进驻洛阳,把持朝政,威逼天子,气慑百官重臣,淫a乱宫闱,醉卧龙床,目无君父,横行一时。

荆州刺史丁原欲诛杀国贼,引兵鏖战。其间,丁原义子吕布,勇冠三军,势不可挡。杀得董卓大败而归。

董卓战败,使虎贲中郎将李肃以黄金千两,宝马赤兔,明珠数十,诱降吕布。

吕布无义,杀丁原而降董卓,被董卓收为义子。

曹操以七星宝刀行刺董卓,事败,一路逃亡,躲入老家陈留,散尽家财,又有孝廉卫弘相助,整军备战,欲杀董卓。

一时间,天下大乱,风雨飘摇。

在这样的气氛中,李峰一行急急返回汝南。一入城,四兄弟顾不得多说,急与郭嘉,程昱,陈宫等智谋之士商议。

郭嘉一脸幸福的喝着李峰特制的蒸馏酒,一边开口道:“没什么好说的,就一句:发矫诏,诸侯讨董。”

程昱,陈宫俱是点头,短短时间内,便把诸事敲定。李峰令众人分头下去准备,只单独留下郭嘉。

李峰笑眯眯的看着郭嘉,道:“嘿嘿,奉孝兄,我的二十年陈酿味道如何呀?”一脸的猥琐,像是欺骗小萝莉的怪蜀黍。

哪知郭嘉就吃这一套,连声道:“好酒,好酒。嗯,呃,这个,这个,还有吗?”

李峰继续笑眯眯:“嘿嘿,当然有,要多少有多少;只是奉孝要去河北拜访袁本初,只怕是再也喝不到了;唉,我还有几万坛没喝呢!”

一听到“几万坛”这三个字,郭嘉眼睛都绿了,他用狼一样冒着绿光的眼睛看着李峰,连声道:“张太守礼贤下士,实乃人中俊杰,李二将军热情好客,前途无量,郭嘉不走了,不走了。”

说着,用手指戳戳李峰,道:“呃,那些酒放久了就坏了,李将军是不是,呃,嗯,那个啥?”

李峰会意:“放心,只要奉孝酒量够大,要多少有多少。”

郭嘉满意的点点头,辞别李峰,提溜着酒坛,晃晃悠悠的回厢房去了。

郭嘉一走,李峰一改脸上的笑意,用老鹰一样的锐利眼神盯着桌前的地图。

他指着地图上洛阳的位置,用微为不可闻声音,喃喃自语道:“乱世这就到了,董老贼,就先拿你开刀吧!”

眼中的冰冷,仿佛让空气也散发着无尽的寒意。

李峰四兄弟传檄天下,檄文曰:“峰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李峰发檄文去后,诸侯皆起兵相应。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瓚。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十八镇,西园校尉曹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高潮到了,求支持!

—://。。

第十八章诸侯会盟,孙坚战败

十九路诸侯齐聚洛阳,欲与董卓一争高下。

诸侯陆续到达,表面上众志成城,一团和气,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

曹操心中烦闷,他本想传檄天下,成为会盟的发起人。怎料到李峰抢先一步,生生把发起人的名头抢了去。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发起人虽只是一介虚名,却能稳占大义的名分,博得天下人望,这对以后的发展和优秀人才的招揽都大有用处,不容忽视。

另一个不爽的人却是河北袁绍。袁本初手下的谋臣田丰早就劝他发矫诏讨董,可是袁绍担心和董卓交战会折损实力,一直犹豫不决,结果让李峰抢了先。

袁绍虽然心头有火,脸上却笑得跟一朵花似的;不愧是豪门显族出来的诸侯,这面子功夫做的极好。

诸侯寒暄完毕,开始进入正题。

却见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诸侯俱是点头。曹操当先说道:“汝南太守张飞发起盟约,又有大破黄巾的功劳,可为盟主。”

李峰心中大骂:“曹黑子,你这混账不是把老子放到火上烤吗?够狠。”再看袁绍听了这话,却是一脸的阴沉。

李峰急忙道:“我四兄弟虽有战功,但声望尚浅,哪里做的了盟主?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袁绍听了大喜,脸上的阴沉一扫而光。

众诸侯皆是赞同,唯有袁术坐于角落,一言不发。

袁绍再三推辞,经众人相劝,方才应允。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众扶袁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皆曰惟命是听。

袁绍见弟弟袁术一脸阴郁,默不作声,知他心中不服;为了避免袁术弄出什么乱子,袁绍出言曰:“吾弟袁术颇有才干,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却是勉强给了袁术一个类似副盟主的位置。

袁术这才面色稍和,不再沉默不语。

李峰暗叹:“袁术确实不如袁绍,至少袁绍知道顾全大局。而袁术在诸侯会盟这种时候,还耍脾气,心胸狭窄可见一般。”

袁绍安抚了袁术,又说:“尚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不知何人愿往?”

长沙太守孙坚出言曰:“某愿为前部。”袁绍大喜,正要说话,却被李峰抢先一步。

只听得李峰说道:“孙文台江东猛虎,勇烈非常,可当重任。”却是小小的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