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超当年就是名震西凉,锦马超之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想不到时过境迁,刘胤利用马超的英名,依然可以平定西羌,这让刘胤不禁是感慨万千。遥想马超当年,是何等的英雄盖世,真的让刘胤是无限神往。

    姚柯回回头喝令他的两个儿子上前来参拜刘胤。

    姚弋安倒也是无所谓,父王命令他做什么照办就是,可姚弋康在一柱香之前。与刘胤还是生死相搏的对手,此刻却要上前参拜于他,这让姚弋康实在是郁闷不已。姚弋安已经是躬身而拜,姚弋康却是磨磨蹭蹭,一付很不大情愿的样子。

    姚柯回立刻瞪了他一眼,姚弋康无奈。也只得是躬身下拜。

    刘胤倒是出手如电,还未等姚弋康拜下去,他双手一托,便将他拦下了,姚弋康本来就不太情愿,此刻顺势起身,也未曾拜下去。

    姚柯回大为光火,正欲出言训斥,刘胤微微一笑道:“方才我与二王子交手。堪称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二王子称得上是西羌第一勇士,与我持平礼便是。”

    姚柯回瞪了姚弋康一眼,道:“方才交手,若不是刘将军让着你,你又岂能不败,方才我看刘将军的枪法。尽得孟起公的真传,如此高超的枪法。足可以睥睨天下了。”

    刘胤拱手含笑道:“姚公谬赞了,令郎的刀法,天下也是无出其右。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愿与二王子义结金兰,结为异姓兄弟,不知姚公和二王子君意如何?”

    刘胤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个要求也是他经过考量的。趁着西羌王姚柯回顾念马超之恩这一层关系,跟西羌王子拜个把子,就等于和羌人的关系又拉近了一层,对稳定陇右乃至整个雍凉的局面都有着积极的一面。

    姚柯回哈哈大笑,连道几个好字:“好好好。真是英雄重英雄,你们两个可谓是不打不相识,能与刘将军义结金兰,是犬子高攀了。”姚柯回也的确高兴,刘胤的提议可谓是正中他的下怀。

    姚弋康却是冷哼道:“我姚弋康素来恩怨分明,就算马家与我烧当族有恩,我定然全力报之便是,但三王妃之仇,父王难道就这么算了吗?”

    姚柯回微微一怔,不过他很快就展颜大笑,道:“不过就是一个女人嘛,死了就死了,与孟起公的大恩相比,鸿毛而已。”姚柯回此刻倒是有一种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气概,他似乎忘了当初正是因为三王妃的死,让他怒不可遏兴兵大犯陇西的。

    刘胤不禁一愣,姚柯回的三王妃死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他当即道:“二王子所言,是何缘故?”

    姚弋康冷笑一声,道:“刘将军,你用不着这么惺惺作态吧?大丈夫敢做敢当,如此藏头缩尾,又岂是英雄所为?”

    刘胤不禁是一头黑线,这那跟那的事?“二王子所言,在下确实不明,莫非二王子意指三王妃之死,与某有些干系?”

    姚弋康冷笑一声并不再言语,倒是姚弋安出言道:“就在半月之前,父王的三王妃回乡省亲之时,路遇匪人,被暗箭射杀。当场擒获几人,皆是身着蜀军服饰,并口称是受镇北将军委派前来行刺,父王震怒,是以才出兵陇西的。”

    刘胤顿时明白了,敢情羌人出兵是这个原因,怪不得此次羌人犯境,比起以往来要残暴凶戾的多,把人家老婆杀了,不拼命才怪。看来是有人嫁祸,欲挑起汉羌之争来,其用心歹毒险恶,非是一般。

    “在下半月之前,尚在天水,并未曾亲临陇西,何况在下与西羌并无仇怨,如何会派人来行刺?王子方才所言,曾擒获几人,这也不是难事,可将那几人带上来,当场对质,一切便可水落石出。”刘胤欲自证清白,当场提出对质要求。刘胤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敢假借他的名义,行如此狠毒之事,这件事非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姚弋安有些无奈地道:“父王当时震怒不已,当场将这几个剖心摘肝,祭奠了三王妃,未曾留下一个活口。”

    刘胤眉头紧皱,这死无对证,却是不好办了。

    姚柯回大手一挥,爽朗地一笑道:“事情过去了就不必再追究了,刘将军的人品本王还是信得过的,刘将军说没有那就是没有,此事恩怨已了,你们谁也不准再提了。”

    虽然姚柯回表现的如此大度,但刘胤却不肯放弃,这个事情不解决,永远是一个心结,他想了想,问道:“除了那几人之外,难道就再无活口了吗?”

    姚弋安道:“听护送三王妃的侍卫说,所有的刺客当场就擒拿和格杀了,只有一人脱逃。”(未完待续。)

第362章 幕后的真凶

    刘胤当即道:“可否能将当时在场的侍卫传来,我想问个究竟。”

    姚弋安立刻将那名侍卫长传了过来,看得出,他的神情很是惶惶不安,显然因为三王妃的死,没少受牵连。姚弋安严厉地对他道:“这位是镇北将军,他想向你问询关于三王妃之死的事,你据实以答,不得有任何隐瞒。”

    侍卫长拱手称诺,惴惴不安地面对刘胤。

    刘胤便就当时的情况,仔仔细细地问询了一遍,那侍卫长果然也是知无不言,将当时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当时他们正在路上行进,突然间半山坡上飞来数十支冷箭,三王妃当场就被射杀,那些侍卫随即与偷袭的刺客展开激战,侍卫们人数众多,再加上一支从附近闻讯赶来的一支巡逻队,很快地就占据了上风。激战之中,除了四五个受伤的刺客被生擒之外,其余绝大多数的刺客都被当场格杀了,不过疑似刺客头目的一名刺客负伤逃走,未能追到。

    据那侍卫回忆,那些刺客皆是身着蜀军军服,确信是汉人无疑。

    刘胤暗暗地冷笑一声,这些刺客的嫁祸之计也过于的拙劣,既是刺杀,那里有大明大亮穿着蜀军军服前去的,至少也得乔装一二才行,就也就是哄骗一下粗蛮的羌人。只是姚柯回盛怒之下,将这几名刺客给处决了,要不然现在只需唤出来对质一下,便可以真相大白。刘胤想来想去,此事的关键。还着落在那名逃走的刺客头目身上。也只有找到他。整件事才能水落石出。

    “那名逃走的刺客,你可曾记得他的样貌?”

    侍卫长咬牙切齿地道:“他就是化成了灰,我也认得他,他左臂上的一刀,还是我亲手砍的。”提起那名刺客,侍卫恨得是牙根直咬,因为三王妃的死,他们这些护卫可算是倒了大霉。虽然没有因此而为三王妃殉葬,但也没有少遭罪。

    刘胤暗暗点头,他认得刺客那便最好,只需将刺客找出来,让他辨认即可。不过这看似简单,实则却很难,那刺客早已是逃之夭夭,不知所踪,这天下何其之大,想要找一个无名无姓之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姚弋康已经是在那儿暗暗冷笑了,姚柯回和姚弋安也觉得不可实现。在这茫茫人海之中,找出这个人来,何其之难。

    这个时候,傅著阿坚等人也早已是站到了刘胤的身后,不过看到刘胤并没有什么危险,也就没有近上前来,而是保持着一断距离,保持着警惕状态。

    刘胤眉头紧锁,暗暗思忖,突然他脑海之中灵光一现,冲着阿坚喊道:“去,将杨虎带上前来!”

    刘胤先前在榆中的时候,第一次初次与杨欣父子见面,看到浑身血污,伤痕累累的杨虎,很是惊异,他身上的伤,多是短兵相接之故,按理说守城战,大多的箭矢往来,就算受伤,那也是只是矢石之伤,断不会为刀剑所伤。而且聂恺也证实了,守城战的时候,杨虎并不在城中,而据杨欣所言,杨虎是潜出城去,刺探羌人的军情时受的伤。

    当时这样的解释倒也说得通,刘胤也就没有在意,此时与三王妃被杀联系起来,刘胤便感到隐隐有些不对味了,三王妃死的莫名,杨虎伤的蹊跷,这其中似乎有什么关联,看来只有传杨虎上前,便可以了然了。

    此次西进,杨欣杨虎俱为向导官,杨欣同邓朴马融在左路军中,而杨虎则在刘胤所率的右路军中,此刻正在中军之中,刘胤立刻命阿坚带杨虎过来。

    自从踏入羌地,杨虎便变得忐忑不安起来,生怕羌人会认出自己,不过看看阵前人山人海的模样,杨虎倒是坦然了,心道这么多的人,想要找出认识自己的那几个羌兵也不并太容易吧,只要自己安安稳稳的呆在中军,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不料阿坚此刻却传来刘胤的口令,要杨虎到阵前去,杨虎心中便是一紧,试探地想问阿坚何事,那知阿坚板着面孔,是一言不发,杨虎无奈,也只得阿坚来到了阵前。

    杨虎刚到阵前,立足还未稳,那名侍卫长就点指着他道:“是他!就是他!他就是杀害三王妃的凶手!”

    现场的空气陡然间紧张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到了杨虎的身上,其中羌人们的目光最是凌厉,似乎恨不得将他撕成碎片。

    “嗡!”杨虎的头瞬间就炸了,千躲万藏,杨虎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他顿时面如死灰,一股绝望的感觉袭上心头。

    显然不用再多说什么,那名侍卫长已经辨认出杨虎就是暗杀三王妃的凶手,这也完全印证了刘胤的判断,当初刘胤就感觉到杨虎伤的有些诡异,只不过那时还不知道姚柯回的三王妃遇害的事,刘胤自然也无法联想到别的,现在知道了三王妃遇害的消息,传杨虎来对质,果然是真相大白,杨虎的确就是杀害三王妃的凶手。

    不过杨虎的动机何在,刘胤还不太清楚。

    还没等刘胤询问,杨虎已经是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叩首道:“大将军饶命,小人只是外出打猎,一时糊涂,误伤了三夫人,确实是无心之故,求大将军恕罪。”

    刘胤寒目如电,冷笑一声道:“好一个外出打猎,杨公子真是好一番闲情逸致啊,放着在金城近郊方便不用,特意地跑上五六百里的路,赶到大小榆谷来打猎,难不成这边的猎物比金城那边的要大的多?再者说来,既是打猎,又何须专门换上汉军绛红的军服,这岂非是喋喋怪事?”

    陇西诸郡的魏兵降蜀之后,还尚未来得及更换统一的军服,依然还是穿着魏军深褐色的军服,到是新任金城都尉的聂恺此来带的蜀兵,倒是穿着红色的军服。杨虎诈称出门打猎,却特意地换成蜀军的服饰,其用意显而易见,他的这点小伎俩,又如何能瞒得了刘胤。(未完待续。)

第363章 落网

    暗杀羌人高层人士,挑起汉羌矛盾,可谓是一出借刀杀人的好计,刘胤打瞧着年轻而带有几分稚气的杨虎,如果这仅仅是杨虎的个人行为,刘胤打死也不信,羌人入侵陇西,必然会牵扯蜀军一部分的兵力,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曹魏。

    先前刘胤甚至怀疑是魏国的间谍在暗中捣鬼,策动羌人叛乱,不过最终真相大白,竟然是杨虎所为,显然杨欣在其背后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很可能就是杨欣暗中勾结司马望并密谋引羌人进犯,所以才授意杨虎暗中行刺羌人高层。

    杨欣原本就是魏臣,迫于形势而不得以降蜀,如今司马望大兵压境,杨欣再行反复之事亦非不可能。

    刘胤冷笑一声,逼视着杨虎道:“如此大事,相信也不是你一人能做得了主的,供出幕后主谋,本将军或许会饶你一命。”

    杨虎知道自己已经是在劫难逃了,也不想牵连到他父亲,挺直了胸膛,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此事便是我杨虎所为,与旁人并无干系,要杀便杀,要剐便剐。”

    “就凭你,还担不起这份责任!”刘胤冷笑道,回头吩咐阿坚道:“阿坚,你速持我军令赶往大榆谷,擒拿杨欣,无论如何也必须要保证将其生擒活捉,同时要仔细地搜查,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现在小榆谷这边的状况大榆谷那边并不知情,杨欣一定还蒙在鼓里,此刻派阿坚前往大榆谷,将他擒下,必然不给他任何反应的时间。如果杨欣同司马望有所勾结的话,必然会有一定的证据在他的手中。毕竟杨欣不是那种专业的间谍,未必会销毁那些证据,只要能拿到杨欣父子通敌的证据,这件事便可以有一个妥善的了断。

    阿坚领命,转身带人而去。

    杨虎急了,他想上前分辨一二。却被刘胤的亲兵死死地摁着肩头,动弹不得,他只好高声地喊道:“这件事情全是我一人所为,于我父亲没有一点关系,你——你不要牵连无辜!”

    刘胤淡然一笑道:“是否无辜,并不由你说了算,本将军不会随随便便冤枉一个好人,但也给绝对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杨欣是否无罪。还需明断。来人,将杨虎带下去,好生看管,不能让他逃了,更不能让他死了!”

    亲兵领命,将一脸死灰的杨虎带了下去。

    刘胤回过身,对姚柯回拱手道:“姚公,此事已有些眉目。还请再给一点时间,在下必给姚公一个满意的答复。”

    姚柯回含笑点头。这儿发生的情况他看得也是清清楚楚,刘胤缉出真凶,他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当下与刘胤拱手而别,下令羌兵全数而退。

    刘胤也折返了回去,下令就地扎营安寨。等候阿坚的消息。

    由于姚柯回的出现,可以说整个的战争已经算是结束了,唯一横亘在双方面前的,就是需要对三王妃的死有一个交待,虽然姚柯回已经当众表示不予追究了。但刘胤却无法释怀,不管怎样,姚柯回的三王妃,是死在汉人的手中,找出真凶,弄清楚原委,这才能真正地打开羌人的心结,所以一切必须地等将杨欣带来再说。

    大小榆谷相隔并不太远,快马加鞭,也就是半日的路程。阿坚赶到大榆谷的时候,邓朴、马融和杨欣具在中军帐商议军情。

    进入大榆谷之后,羌军的四大金刚率兵固守营寨,蜀军的骑兵优势发挥不出来,双方的战事进入胶着状态,邓朴和马融也只得先行退兵,在大帐之中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杨欣亦在其列。

    邓朴着到阿坚到来,不禁是喜出望外,道:“大将军那边可有消息否?”

    阿坚没有回答,目光落到了杨欣的身上,沉声道:“奉大将军令,有请杨太守前往小榆谷。”

    邓朴等人都很诧异,不知刘胤此时调杨欣前往小榆谷有何事,难不成是刘胤在小榆谷进攻受阻,急需熟悉地理的杨欣前去助阵?

    杨欣从容地从席上站了起来,阿坚突地向前迈上了一步,从腰间拨出佩刀来,直接就搁在了杨欣的脖子上。

    杨欣大吃一惊,就连身边的邓朴和马融也格外地惊讶,急问何故。

    阿坚冷沉地道:“杨太守,非常地抱歉,这是大将军的命令,请见谅!”同时下令两名跟随他前来的亲兵对杨欣进行了搜身,并对杨欣的营帐进行了彻底地搜查。

    杨欣这个时候,肠子都差点悔青了。正如刘胤所预料的,杨欣并不是间谍出身,自然对潜在的危险缺乏应有警惕性,所以杨欣与司马望的几封书信往来,他并没有当场销毁,而是保存在身上。

    或许杨欣认为,以他金城太守的身份,断不会有人来盘查于他,就算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也有足够的时间来销毁这些书信,在未发现情况异常之前,杨欣还是舍不得将这些书信毁弃的,因为司马望给他的许诺就在书信之上,将来功成之日,这些书信便算得上是凭证,可以让他杨欣加官晋爵的凭证。

    但现在事情败露,这些书信便成为了他的催命符,杨欣脸色如死灰般难看,恨不得将这些书信撕碎吞掉,但阿坚仿佛如同识破他的企图一般,锋利的刀刃就死死地压在他的颈间,稍有异动,杨欣就不能保证脑袋还会在自己的脖子上。

    所以杨欣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阿坚将这些书信拿去,而无能为力,他重重地叹了一声,神情萎顿了下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看来这一次他完完全全地败了。

    这个结局也许是杨欣所不曾想到过的,他工于算计,最终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司马望究竟有没有机会重新占据陇西,但他杨家父子乃至整个杨氏宗族的项上人头,却是再也保不住了。

    手下的亲兵搜出了书信,交给了阿坚,阿坚看了一眼,确定正是刘胤所需的东西,他冷笑一声,将刀收了回来,对杨欣道:“杨太守,请吧。”(未完待续。)

第364章 筵宴

    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杨欣也没有再进行抵赖,很快地向刘胤坦白交待了一切,因为他清楚,事已至此,无力回天。

    要说杨欣没有一点悔意,那也是假的,但走到这步田地,纵然是后悔,也没有什么意义。杨欣只是平静地叙述完一切,他没有讨饶,没有请求恕罪,只是平静地望着刘胤,等待着属于他的最后判决。

    事情终于是水落石出,对于杨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