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信还是感染了魏军诸将,众人精神抖擞,各司其职,准备将蜀军一网打尽。

    司马望则是悠闲着背着双手,慢慢地踱过中军帐,离开了长安,晓行夜宿,一路疾行,司马望几乎没睡过什么好觉,如果是搁在几年前,司马望似乎并不觉得会累,但岁月不饶人呐,今年已过花甲的司马望有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老了,真老了!不服老还真是不行。原本以为这回被回洛阳之后司马望就可以在骠骑将军的位置上颐养天年,可世事难料,蜀人乘虚进攻陇西,不得不让已到耳顺的司马望重披战袍,再次地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

    这一夜,司马望睡得很安生,本来他有个尿急的毛病,每天晚上都会起夜两三回,偏生今天晚上睡得踏踏实实,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天亮了。

    亲兵侍从给他端来了洗脸水,锃亮的黄铜盆里盛着满满的溪水,清澈的不见一丝杂质。大概这个时候,山上的蜀兵不光是没有洗脸漱口的水,就连饮水恐怕都很困难了吧?司马望暗暗地思忖道,数万的人马,每日的用水量也是颇为惊人的,就算蜀军上山之前会储存一点水,但也绝对支撑不了几天的。

    司马望洗漱完毕,先锋官唐彬就急匆匆地进到帐中。

    “怎么样,山上的情况如何?”司马望很是平静地问道。昨夜是唐彬负责巡哨,

    唐彬略显忧色地禀道:“一如常态,蜀人似乎没有任何动静。”

    司马望呵呵一笑,道:“不急,这才是第一天嘛,只要一直围困下去,总有他们抗不住的时候。传令诸军全军戒备,严守阵地,谨防蜀人的偷袭。尤其是是夜里,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这兔子急了也还要咬人,把蜀人逼到山穷水尽的份上,他们不和你们拼命才怪。”

    “诺。”唐彬拱手称是,退了下去。

    唐彬刚走,胡世就进来了,他守了一夜的水源,连半个人影也没看到,胡世也是好生地郁闷,难不成蜀人个个能吸风饮露,不用喝水吗?

    司马望神色平和,淡淡地一笑,吩咐胡世紧守水源便是。

    山顶上的蜀人没有丝毫的动静,山下的魏兵也在百无聊赖中结束了第一天的围困。到了第二天,还是无所事事,魏军不禁有些懈怠,似乎觉得日头落山都有些漫长了。

    到了第三日,土山山头上还是一片死寂,仿佛看不到人一般,许多的魏军士兵再也沉不住气了,都在那儿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就连一直自信从容的司马望也有些坐不住了。(未完待续。)

第376章 街亭之战(五)

    ps:  正版读者请稍后再看,谢谢。

    相比于地势平缓的南坡,北坡几乎就是一道悬崖峭壁,有的地方甚至完全是九十度的垂直绝壁,邓艾曾经翻越的摩天岭跟它比起来,简直是小山丘。更为困难的是,整个的峭壁上覆盖着冰川和积雪,根本就无法让人驻足。湿滑的路面稍一个小心,就会直接坠落到山底下,从山顶上望下去,一片云雾茫茫,根本就看不到底。

    数万大军云集于此,不能快速通行的话,势必要被再次迟滞在山顶留宿,那刺骨的寒冷让每个人都不寒而栗。

    刘胤也登上了垭口,看到北坡的状况,不禁让他大皱眉头。

    赵卓道:“大哥,看来这下山要比上山还难。阿坚,你当时是如何下得山?”赵卓回头问阿坚道。

    阿坚指着左侧一条看起来相当险峻的山路,道:“小的下山之时就是走的那边,顺着那块突出来的岩石滑下去,大约走个三两里,地势就平缓一些了。”当时阿坚探路之时,艺高人胆大,可以在冰山雪岭之中摸索出一条下山的路,但大部队想要照他的方法行动,显然是不可能的。

    邓艾是如何过的摩天岭,裹了一条毡毯就滚了下去,也算是邓艾命大,不但没有摔死,就连身上的零件也没少一个。不过刘胤可没有效仿他的心思,从这么高的悬崖下滚下去,裹一条毡毯?就算是裹十层海绵也不顶事!

    “拿绳索来!”刘胤吩咐道。

    绳索可是此次行军最重要的装备,刘胤选用的可是最粗最结实的麻绳,就是为登山所准备的。梦笔山的北坡如此陡峭。看来也只能借助于绳索下山了。

    阿坚自然是当仁不让地下去探路。将麻绳系在腰间,山上七八个人拉着,阿坚一步步地向山下滑去,同时在最陡峭的冰面上凿出一个个台阶来。阿坚大约下降了五六百步,才算是越过了这段最为险要的路段,下面的路就稍微的平缓了一些。

    刘胤吩咐将大绳系在一块巨石的上面,蜀兵一个个地顺着绳索,鱼贯而下。由于有绳索可以抓牢。脚下险陡的地方也有人工凿出来的台阶,所以下山的速度也不算太慢。

    整个北坡除了山顶的那段路陡直之外,尚还有在山腰有两段路也比较陡峭,阿坚如法炮制,在两处险峻之地均架了一道绳索,后续下山的蜀兵则可以顺着索道比较轻松的滑下来。

    走过这三段极险的山路,剩下的的路蜀兵就可以一路小跑了。梦笔山的山下是一大片的原始森林,几十丈高的参天大树比比皆是,先头部队赶到森林边上,基本上刚过未时。

    有无当营在前面探路。后面的部队则是轻松了很多,顺着无当营留下的索道。鱼贯而下,至天黑时分,就连断后的白帝营也全部越过了梦笔山。

    连续地翻越了两座大雪山,让北伐的蜀军士气高涨,看来被誉为绝境的大雪山也不过如此,人人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仿佛陇西郡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了。

    诸将对刘胤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正是由于刘胤力排众议,勇而无畏地带他们走上这条前无古人的道路,才将两座大雪山征服在了他们的脚下。

    “大哥,你咋就如此断定这雪山这么好过?看来这天险也不过如此吗!哈哈哈!”张乐是开怀大笑,惹得众将也是会心一笑。

    刘胤没有笑,因为他知道,现在还是笑的时候,只有真正翻越过五座大雪山,跨过被称为死亡沼泽的草地,抵达陇西郡,才算是笑到最后,艰苦而漫长的行军还在后头。此行从汉嘉开始,至少得跨越二千五百里的征程,在刘胤的计划中,这段路程至少也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毕竟雪山和草地太过艰险,整个行军的地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路的,用二个月的时间走完这条不能称之为路的路,也是刘胤最保守的估计。现在用了大概八天的时间,完成了对两座大雪山的翻越,其进程之快,也算是出乎刘胤的预料。接下来将要面对更为艰险的征途,还真是不到松懈的时候。

    邓艾是随同中军一起行动的,在梦笔山下宿营的时候,刘胤特意去看望了他一下,毕竟邓艾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在整个的北伐军中,他的年龄是最大的,高山缺氧,极度严寒,环境恶劣,比当初邓艾所走过的阴平小道可是要险峻百倍,刘胤不知道以邓艾的高龄,还能不能坚持。

    不过看到邓艾红光满面精神矍烁的模样,刘胤就放心了,常年的军旅生涯让邓艾的体魄健壮地堪比三四十岁的壮年人,丝毫没有因为翻越两座雪山而显出半点疲态来。刘胤早先就吩咐下人给邓艾准备了最好的裘袍,就连邓艾居住的帐篷也是用羊皮缝制的最好暖帐。

    “行军于雪岭冰峰,不知艾先生的身体吃得消否?”刘胤关切地问道。

    邓艾抚须一笑道:“主公无须挂怀,艾一生戎马倥偬,又岂是那种弱不禁风之人。”

    刘胤亦笑道:“那就好,先生还需多多保重,后面的路还长着呢。”言毕转身告退。

    邓艾注视着刘胤的背影,叹道:“神来之笔,真可谓是神来之笔。”

    邓忠在一旁道:“父亲一生并未服过谁,为何对刘将军如此信服?”

    邓艾目光凝重地道:“为父一生自矜自傲,还真未从心底里佩服过谁,当初败在刘将军之手,只以为不过是时运不济而已,今日观其行事,始知其乃是真正的雄才伟略,迂回于雪山沼地,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呀,他的胆略,他的气魄,亘古以来无人能及。无论将来成败利驽,无人可以预知,但就凭着如此壮举,也足以名垂千古了。”

    “父亲可是有心助其一臂之力?”

    邓艾点头道:“不错,当初投降,不过是迫不得已,身降心未降,今日观之所为,………………(未完待续。)

第377章 街亭之战(六)

    不过出乎魏人的意料,看似熊熊的烈火,扑到了山顶蜀军营寨的近前,却是后继乏力,慢慢地熄灭下去。从他们所在角度,是看不清蜀军已经清理出一条防火带,所以站在山下的魏兵魏将,个个是瞠目结舌,还以为蜀军是如有神助,就连大火也烧他们不得。

    司马望的脸色铁青,他本来对火攻之计是寄以厚望的,就算烧不死蜀军,烧他个七零八落也就足够了,魏兵再趁势攻山,便可以一举而奠定胜机。

    但半山的大火诡异地熄灭了,这让司马望很是失望,火攻失败之后,只剩下强攻硬取这一条途径了。

    三天前的第一次攻击之后,司马望就明白街亭土山绝对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据估算,山顶上的蜀军人数至少在两万以上,凭险据守,仅仅依靠强攻,是很难攻得下来的。

    山上的蜀军没有发生他预想的水荒,显然人家是有备而来,这就让司马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围困土山没有任何意义,强攻的话又看不到胜算。但现在司马望已经是别无选择了,不尽快地拿下街亭,整个局面将会越来越被动。要知道,司马望可是肩负着司马昭的期望,而他本人也信誓旦旦地表现,一定要收复陇右。

    当然,这也不是司马望在军旅生涯中第一次遭受困难,做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将,司马望也不可能在这个紧要关头上掉链子,既然通过别的途径无法攻克土山,那就集中起优势的兵力,用最强硬的手段拿下土山。

    总而言之,不惜一切代价司马望也要拿下街亭,为西进陇右打开通道。

    同三天前的那次试探性进攻不同。此番魏军再次进攻,投入的兵力规模和力度是空前的,整部整曲的魏兵投入了集团似的冲锋,司马望更是调动了上百辆的床弩车给攻击梯队强有力的火力支援。

    从山脚到山顶,至少也有二箭之地的距离,这么远的距离。弓箭兵是无法给攻击部队提供有力支援的,只有射程远威力大的床弩,才适合在这儿使用。

    一支支巨箭呼啸着向山顶飞去,厚重的盾牌都可以轻易地被它劈为两半,就连碗口粗细的栅栏也被击碎成为木屑,蜀兵的血肉之躯又如何抵挡得了,床弩巨箭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威力是无与伦比的。

    此次魏军的进攻并没有沿着那条狭隘的山路向前,毕竟对于一次性就投入上万兵力进攻的魏军而言,这样仅能容纳十余人并排而行的山道太狭窄了。根本就无法施展开。

    现在魏军首要的任务就是修路,拓宽进攻的道路,让更多的魏兵加入到攻击的队列之中来,这样才能给山顶上的蜀军带来压力。

    所以第一波进攻梯队的魏兵并不是攻坚部队,而是工兵部队,他们采用填挖埋凿的方式,硬是在土山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了好几条进攻的通道。这样后续的魏兵就可以沿着这些通道向山顶上发起猛烈的攻击。

    唐彬、胡世等将领亲自在第一线督战,他们都明白司马望的决心。这个时候的表现必将在司马望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都想争这街亭第一功,不遗余力地督促自己的部曲向前攻击。

    整个土山的战况陷入了白热化的程度,魏军疯狂地进攻着,蜀军拼命地防守着,杀声震天。无数的箭矢在空中交织着,尤如钩织成一幅箭网,漫天飞蝗。

    漫山遍野都是褐色的海洋,在崎岖的山路上,爬满了魏军的士卒。矢石如雨,不断的有魏军士兵倒在前进的道路上,但魏军的进攻势头似乎永远歇止,一个士卒倒下去,立刻会有另一名士卒一填补他的置,尽管整个的山坡上魏军尸横遍野,但魏军进攻的势头却始终没有衰减的迹象。

    攻坚战例来就没有好打的,司马望自然深知这个道理,尤其是象这种山地攻坚战,对方居高临下,自己需要仰攻,那么付出的代价必然会很大。好在魏军人数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可以利用人海战术,用持续不断的进攻来摧垮敌军的防守意志。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没有任何的退路了,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价,司马望也是在所不惜的。司马望不顾众僚属的劝阻,身披重铠手持佩剑亲自站在山下督战,要知道这个地方可是对方床弩可以攻击到的范围,司马望站在这儿,就是要告诉魏军的士卒,主帅尚不惧死,尔等岂可畏战?

    傅佥也是亲临第一线指挥,看着如蚁而至的魏兵,傅佥沉着应战,弓箭、连弩、滚木、擂石,凡是可以应用的武器,全部投入了进去。在这样的战斗中,元戎弩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无可媲拟的,一发十矢,暴风骤雨般的打击几乎可以形成一个死亡扇面,每一轮的连弩射击之下,魏军阵中是一片哀鸿遍野,死伤惨重。滚木擂石更是山地防御战的神兵利器,巨大的滚木擂石呼啸而下,带着拉枯摧朽的威力,横扫千军,稍微沾着一点碰着一点,非死即伤,往往一根滚木就能横扫到一大片的魏军。

    但魏军那前仆后继的疯狂攻势,也给蜀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床弩巨箭不断地射上山上来,给蜀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床弩密集射击的区域,甚至会对蜀军防御阵地产生一个短暂的缺口。

    “父亲,东南面被魏军给突破了,数百魏兵已经涌上山来。”傅募急匆匆地跑过来,神色慌张地向傅佥禀报道。

    由于床弩的射击给蜀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整个东南防线一带兵力锐减,魏军则是趁势冲破了蜀军的防御,正源源不断地冲上山来,蜀军的防线,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傅佥双目皆赤,如血一般红,拨剑在手,一跃而起,身先士卒地向东南方向冲了过去,边走边沉声喝道:“不惜一切代价,给我将缺口堵上!”(未完待续。)

第378章 街亭之战(七)

    在山顶的防御中,傅佥准备了两班人马,第一班镇守着山顶上的第一道防线,以弓箭兵、连弩兵为主,对攻山的蜀军实施远程打击,第二班人马为预备队,以长枪兵为主,居于第二线,就是来补遗补漏的。一旦第一道防线被魏军突破,预备队就要在第一时间补上去,将出现的防线缺口给堵上。

    战况如此激烈,任何意外的情况都会出现,部分地段被魏军突破,也在傅佥的意料之中。突破不可怕,关键是绝不能因此而导致整个的防线崩溃。所以傅佥一听东南方向被魏军突破,立刻是身先士卒,率领长枪预备队扑了上去。

    冲破防线的魏兵并不太多,大约只有三四百人,不过后续的魏兵正源源不断地试图通过这个缺口攻上来,情况已经是相当的危急了。

    傅佥一声怒吼,三步两赶,就已经冲入了魏军阵中,手起剑落,直接就削掉了一名魏兵的半边脑袋。

    傅募紧随其后,率数千长枪兵如狼似虎地冲了上去。前方战事紧张之时,做为预备队的长枪兵并没有投入战场,而是在后面养精蓄锐,枕戈待旦,此刻魏兵已经冲上来了,这些长枪兵自然有了用武之地,呼拉拉就扑了上去,与魏兵展开了白刃战。

    魏兵的攻山部队大多是以重盾兵为主,只有手持盾牌的兵卒才有可能挡住山上的弓箭射击,但是上山之后,面对长枪兵。重盾兵的的优势便不复存在,兵种的克制让他们大吃苦头,一杆杆长枪凌厉地刺了过来。魏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蜀军的预备队原本就是一直在养精蓄锐,而魏军能攻上山顶的兵卒已经是气喘吁吁,身疲力乏,双方在体力上的差距也是十分的明显。兵种的压制,体力的优势,数量上的多数,都让蜀军占据着有利的位置。尽管魏军源源不断地从缺口上攻上来,但他们始终未能扩大战果,一直被死死的压制在东南一隅。

    随着蜀军发动了一次猛烈地冲击。魏军再也无力抵挡,狼狈地从缺口处败退了下去。

    蜀军的弓弩兵立刻对缺口进行了封堵,东南防线的危机也总算是得以解除。

    在这一天的进攻之中,魏军先后投入了数万人的部队。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代价,却也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

    这让大部分的魏军将领有些沮丧,他们也没有想到蜀人的守御是如此地顽强,顽强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他们在绝境之中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令人震惊。

    但司马望的神色却是一如平常,他很清楚,想要摧垮蜀人的防守意志。那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