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炎扑通一声就跪到了王元姬的面前,泣道:“母后,请听孩儿一言,孩儿可以对天发誓,父王并不是我杀的,我也从来没有动过弑父的念头,求母后明察。”

    王元姬面色稍缓,道:“详情如何,说与我听。”

    司马炎跪地道:“母后,父王对孩儿恩情深重,孩儿岂敢生出不孝之念,昨日孩儿赶到寝宫之时,正是父王弥留之际,孩儿听到父王有意传位给攸弟,一时义愤,故而情绪失控,但父王乃是病重而亡,并非是孩儿有意加害,这几日父王病况如何,也只有母后可以证明的,天地良心,孩儿也绝不能做不忠不孝不仁人不义之人。桃符为了绝除后患,欲置孩儿与死地,才故意栽赃,求母后救我——”(未完待续。)

第573章 劝说

    王元姬的确是最清楚司马昭的病情,自从司马昭此次发病之后,王元姬就一直是衣不解带地在他身边服侍着,亲眼看着司马昭耗尽了生命的最后一丝气息,请遍天下名医也是无力回天了,八月十五司马昭再次病危之时,王元姬也就明白司马昭的大限已至,所以说司马炎提到司马昭的去世与他无关之时,王元姬倒也是深信不疑,她相信,就算司马炎不来,司马昭也肯定是熬不过当日的。

    王元姬双手把司马炎搀了起来,道:“炎儿,娘相信你,你和桃符俱是娘的骨肉,娘怎么会忍心看着你们兄弟骨肉相残,放心吧,有为娘在,定保你没事。”

    司马炎泣不成声地道:“娘,孩儿绝无害父王之意,更无篡位之心,桃符如果他想要当晋王,我直管让他便是,我绝无意相争。”

    王元姬替儿子抚去泪痕,安慰了一番,这才离去。司马炎目送着王元姬离去,脸上浮现出一丝诡异阴冷的笑容。

    ┄┄┄┄┄┄┄┄┄┄┄┄┄┄┄┄┄┄┄┄┄┄┄┄┄┄┄┄┄┄┄┄

    突然之间站到了权力的巅峰之上,司马攸明显地还是有些不适应,洛阳城中,诸事繁杂,司马攸明显地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首先这和司马攸的年龄有关,他今年只有十八岁,尚未及冠,严格意意义上来讲,他还不算是成年人,其次与阅历也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司马昭有意识地试图将司马攸往接班人的方向培养。让他担任步兵校尉、卫将军的官职。但由于时间所限。司马攸也只能是学得一些皮毛,距离真正掌控大局还有很长的一截差距。

    司马昭的突然去世,陡然间将司马攸推到了风尖浪口,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刘胤的帮助,司马攸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斗得过腹黑奸滑的司马炎,所以单以治国能力而论,司马攸未必及司马炎的。

    不过让司马攸庆幸的是。诸事有刘胤帮忙,倒也是井井有条,任恺、庾纯、夏侯和等人也是全力辅佐,总算是可以稳定住洛阳的局势。

    至于如何处置司马炎及炎党一系的核心人物,刘胤的意见是斩草除根,政治斗争永远都是残酷的,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留着司马炎,便会对司马攸的王位构成威胁。成大事者,必须要处事果决。但显然司马攸在这方面还很稚嫩。

    性格决定命运,司马攸的性格弱点此刻便显露无疑。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一直是犹豫不决,难以决断。

    就在司马攸举棋不定之际,王元姬来到了他的面前。

    “孩儿自进得宫来,无瑕拜会母后,还请母后恕罪。”司马攸赶忙施礼,进入王宫已经有一段的时间了,但司马攸忙得天昏地暗,根本就抽不出半点的时间来,看到母亲过来,他赶忙致歉道。

    王元姬含笑道:“无妨。桃符,娘一直把你当做孩子看,没想到你这么快地就成熟了,娘深感欣慰,倘若你父王在天有灵,也必定会感到高兴,有你来承嗣大业,你父王也必可以含笑九泉。”

    一提及司马昭,司马攸的神色便黯然了几分,缓缓地道:“娘,孩儿尚有一事要禀……”

    王元姬接口道:“可是你兄长安世的事?”

    司马攸点点头,无比沉痛地道:“是,孩儿只是不知此事当讲不当讲。”司马攸一直在考虑,不知道该不该把司马攸弑父夺位的事告诉母后,他不清楚母后听闻此事之后,是怎样的感受,能不能承受这样的双重打击。

    令他料想不到的是王元姬神色如常,淡淡地道:“你是说安世弑父夺位之事吧?”

    司马攸微微一怔,王元姬提及此事仿佛就是如同说一件与自身毫不相干之事一般,神色如常,态度平和,让司马攸深感诧异。

    “母后,你……”

    王元姬平静地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道:“此事我已知晓,或许其中有些误会尚未澄清,让你们兄弟心生怨隙,桃符,安世的性情和你相比,虽然少一些温和,但他也不是那种丧心病狂凶残暴戾之人,你们父王的去世,如果完全归咎于安世的话,那也是有失偏颇的。”

    “可是,母后,你看看裴秀的供词,他可是一直就在父王身边,目睹过一切的。”司马攸拿出了裴秀的那份供词,想拿给王元姬看。

    那知王元姬看都没看,道:“不必了,眼见之事,也未必就是真的,这些天来,我一直陪在你父王的身边,他的状况也只有我最清楚,你父王确实已经是病入膏盲,回天乏术,就算没有安世之故,你父王也决计是撑不了多久的。虽然安世有一些责任,但他也是无心之过,我想你父王在天有灵,也不希望你们兄弟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

    司马攸默然无语,其实他内心之中也一直在煎熬,他也极不情愿地走到兄弟相煎的地步,只是司马炎的行径太过恶劣,让司马攸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替父报仇处斩司马炎。

    现在王元姬的这个态度,让司马攸反倒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就算是司马炎罪恶充盈,司马攸处决他之后,也会不可避免地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也许由此而带来的心理阴影,或许将陪伴他一生,挥之不去。

    “既然母后如此说了,孩儿遵命便是。”司马攸也没有刻意地坚持他的态度,此事乃是司马家的家事,自有母后主持,司马攸倒也没有越疱代俎的意思,这件事,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融王元姬来做主。王元姬既然已经不再追究司马炎的责任,司马攸当然也无须死追着不放。

    王元姬欣然地点点头,道:“你们兄弟能化干戈为玉帛,娘也委实高兴,安世也表示了,此事之后,他将无意在与人争王位,娘也盼你们兄弟和睦,亲如一家,将来娘就算是随你父王到了九泉之下,也足以心安了。”(未完待续。)

第574章 波澜再起

    ps:两点后更正,请担待。不过让司马攸庆幸的是,诸事有刘胤帮忙,倒也是井井有条,任恺、庾纯、夏侯和等人也是全力辅佐,总算是可以稳定住洛阳的局势。

    至于如何处置司马炎及炎党一系的核心人物,刘胤的意见是斩草除根,政治斗争永远都是残酷的,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留着司马炎,便会对司马攸的王位构成威胁。成大事者,必须要处事果决,但显然司马攸在这方面还很稚嫩。

    性格决定命运,司马攸的性格弱点此刻便显露无疑,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一直是犹豫不决,难以决断。

    就在司马攸举棋不定之际,王元姬来到了他的面前。

    “孩儿自进得宫来,无瑕拜会母后,还请母后恕罪。”司马攸赶忙施礼,进入王宫已经有一段的时间了,但司马攸忙得天昏地暗,根本就抽不出半点的时间来,看到母亲过来,他赶忙致歉道。

    王元姬含笑道:“无妨。桃符,娘一直把你当做孩子看,没想到你这么快地就成熟了,娘深感欣慰,倘若你父王在天有灵,也必定会感到高兴,有你来承嗣大业,你父王也必可以含笑九泉。”

    一提及司马昭,司马攸的神色便黯然了几分,缓缓地道:“娘,孩儿尚有一事要禀……”

    王元姬接口道:“可是你兄长安世的事?”

    司马攸点点头,无比沉痛地道:“是,孩儿只是不知此事当讲不当讲。”司马攸一直在考虑,不知道该不该把司马攸弑父夺位的事告诉母后,他不清楚母后听闻此事之后,是怎样的感受。能不能承受这样的双重打击。

    令他料想不到的是王元姬神色如常,淡淡地道:“你是说安世弑父夺位之事吧?”

    司马攸微微一怔,王元姬提及此事仿佛就是如同说一件与自身毫不相干之事一般,神色如常,态度平和,让司马攸深感诧异。

    “母后。你……”

    王元姬平静地道:“此事我已知晓,或许其中有些误会尚未澄清,让你们兄弟心生怨隙,桃符,安世的性情和你相比,虽然少一些温和,但他也不是那种丧心病狂凶残暴戾之人,你们父王的去世,如果完全归咎于安世的话。那也是有失偏颇的。”

    “可是,母后,你看看裴秀的供词,他可是一直就在父王身边,目睹过一切的。”司马攸拿出了裴秀的那份供词,想拿给王元姬看。

    那知王元姬看都没看,道:“不必了,眼见之事。也未必就是真的,这些天来。我一直陪在你父王的身边,他的状况也只有我最清楚,你父王确实已经是病入膏盲,回天乏术,就算没有安世之故,你父王也决计是撑不了多久的。虽然安世有一些责任。但他也是无心之过,我想你父王在天有灵,也不希望你们兄弟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

    司马攸默然无语,其实他内心之中也一直在煎熬,他也极不情愿地走到兄弟相煎的地步。只是司马炎的行径太过恶劣,让司马攸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替父报仇处斩司马炎。

    现在王元姬的这个态度,让司马攸反倒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就算是司马炎罪恶充盈,司马攸处决他之后,也会不可避免地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也许由此而带来的心理阴影,或许将陪伴他一生,挥之不去。

    “既然母后如此说了,孩儿遵命便是。”司马攸也没有刻意地坚持他的态度,此事乃是司马家的家事,自有母后主持,司马攸倒也没有越疱代俎的意思,这件事,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融王元姬来做主。王元姬既然已经不再追究司马炎的责任,司马攸当然也无须死追着不放。

    王元姬欣然地点点头,道:“你们兄弟能化干戈为玉帛,娘也委实高兴,安世也表示了,此事之后,他将无意在与人争王位,娘也盼你们兄弟和睦,亲如一家,将来娘就算是随你父王到了九泉之下,也足以心安了。”

    “什么?君侯决定不再追究司马炎弑父夺位之事了?”一听到这个消息,刘胤明显地一怔。

    在刘胤看来,这是一个处理掉司马炎唯一的机会,如果失去这个良机的话,再要找司马炎的晦气,就远不是那么的容易了。

    “君侯要三思。”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身处决司马炎,最主要的原因也并非是司马炎弑父的罪名,而是将来他对司马攸王位构成的威胁,那些罪名说白了,也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司马攸轻轻地摇摇头,道:“母后已经插手此事,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本身兄弟相残,也非我的初衷。文先生,此事便到此为止吧,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安葬父王,还请先生要多多费心才是。”

    既然司马攸主意已定,刘胤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扼腕而叹,只是不知错过了这个机会,将来会有怎样的后果,司马炎难道会收起獠牙和利爪,自甘平凡?

    司马昭贵为晋王,葬礼自然不能含糊,谁都清楚,司马昭在魏国的地位那是独一无二的,就算那些身在郡国的诸侯王,也是无法和司马昭相提并论的,给司马昭风光大葬,首先就是要昭告天下,来说明司马家的地位,其次葬礼之后,就要轮到司马攸继承王位了,高规格的葬礼必然对司马攸的继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刘胤也只能是摒弃杂念,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给司马昭治丧上来,同时他也暗暗地提防着,在司马攸完全继位大典之前,还是存在着变数的,炎党势力在京城内的势力盘根错节,不是说仅仅捉几个炎党的核心人物,就让炎党势力灰飞烟灭。

    最让刘胤担心的是,即将要调动入京的外藩将领,他们的到来,势必将会对此时洛阳的形势产生重大的影响,能否将他们挡在洛阳城外,现在还是一个谜团。(未完待续。)

第575章 陈骞进城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石苞接到司马炎的密令之后,当即就带了三万人马离开了寿春,望洛阳而进。

    虽然司马炎的密令很简单,但石苞却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此次奉调入京,说明京师洛阳的局势已经是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否则司马炎也不可能调动外藩的人马。作为炎党派系的一员,石苞自然把自己的仕途前程身家性命和司马炎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石苞根本就没有任何地犹豫,立刻起兵,向洛阳前进。

    当贾充派出的信使到达陈留的时候,就迎面撞到了石苞的队伍,得悉洛阳的情况已经是危如累卵之时,石苞更是不敢耽搁,当即下令扬州部队连夜行军,马不停蹄地赶往洛阳,凌晨的时候,石苞就已经赶到了洛阳的东城外。

    此时,豫州都督陈骞和荆州都督羊祜也相继赶到了洛阳城下,十万大军将洛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当他们惊悉洛阳事变之后,未敢轻动,三大都督在洛阳城东的石桥开了一个碰头会,共商对策。

    “看来我们是来迟了一步,根据密报,晋王已薨,舞阳侯率禁军已经掌控了洛阳十二门,攻占了晋王宫,世子现在生死不明。”三人之中,以陈骞最为年长,所以他最先开口。

    石苞道:“城内禁军不过区区一两万人。我们有着十万大军。须臾即可破城。攻入洛阳,一切便可水落石出。”石苞是一个急性子,挥舞着强有力的拳头,一拳重重地砸在几案上,仿佛那洛阳城,也如同这几案一样,弹指尖便可以轻易地湮灭。

    羊祜却是神色凝重,略带忧虑地道:“攻克洛阳倒也非是难事。只是现在城中的情况未明,如果世子已经不在了,舞阳侯已然继承了大位,我们此刻再去攻城,无异于谋逆,那可是诛灭三族之罪,所以攻城之事,还得慎重。”

    他们三个是奉司马炎之令而来,也就是说有什么后果,是由司马炎一力承担的。如果现在司马炎死了的话,那么他们就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擅自调兵攻打洛阳城,那和谋反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就算攻下洛阳城,如果真的找不到司马炎,除非他们自己取而代之,否则如何来承受司马攸的怒火。退一步讲,就算他们有那个心思,他们毕竟也只是掌控着天下的一部分兵马,如何才能服众,一旦天下诸路兵马群起而攻之,他们的下场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羊祜肯定没那个野心,陈骞也没那个胆量,石苞纵然有心也是无胆的,所以谋权篡位之事,压根儿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他们此来,就是奉司马炎之命而来的,如果司马炎已亡,这事就必须要另行考虑了。

    陈骞沉声道:“当务之急,是必须要搞清楚世子是生是死,也就是说,在没有接到世子的最新命令之前,我们切不可轻举妄动,一旦背上谋逆叛国的罪名,你我三人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石苞有些无奈地道:“现在洛阳城门紧闭,想派人混入城中并非易事,而我们在城下,久拖不决的话,亦非良策,陈公有何良计?”

    陈骞沉吟片刻,道:“事到如今,也只有我亲自入城,一探究竟了。”

    羊祜悚然一惊,微微变色道:“陈公不可,现在舞阳侯掌控大局,而我们是奉世子之命而来,彼此心照不宣,一旦翻脸,陈公必有性命之忧。”

    陈骞拈须微微一笑道:“某乃社稷重臣,以为晋王奔丧名义而来,舞阳侯虽然心中了然,但想必他也未敢轻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位,你们只需整军而待,我自会从城中传信,如果世子平安无事,我便会飞箭通知你们,你们只需全力攻城便是,如果世子有事,你们须按兵不动,以候时机。”

    石苞和羊祜也思量了半天,唯今之计,也只有陈骞的办法为最好,城外大军虎视眈眈,司马攸未必就敢动陈骞,陈骞虽处险地,却很安全,只有进得城去,才有机会探明城中的虚实,为大军的下一步行动奠定良机。

    简单地准备了一番,陈骞只率少数的几名随从径直来到城下,其时洛阳城门紧闭,吊桥高悬,陈骞等人站到了护城河边,便不得前行,只能是站在护城河外,向城上喊起话来。

    陈骞走的是上东门,正巧司马攸和刘胤俱在上东门,城下喊话之时,司马攸就瞧见了是豫州都督陈骞,微微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