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和刘胤料想的一般无二,刚刚踏足到了打柴沟的时候,四面喊杀声四起,几路鲜卑骑兵浩荡杀出,将蜀军困在了打柴沟。

    鲜卑人的攻势十分地强悍,强悍到蛮不讲理的地步,而这个时候的蜀军,缺失了偏厢车这一件防守神器,似乎一下子被得薄弱了许多。

    秃发树机能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一开始的阶段,将蜀军切成首尾不能顾的几截,然后再分割包抄,一口口地吃掉。如果有偏厢车在,他的这一图谋恐怕很难得逞,但此刻由于路况不好,体积笨重庞大的偏厢车根本就无法到达指定的位置,那么单凭蜀国步兵的力量,根本就无法抵抗鲜卑骑兵的强大冲击力。

    不过刘胤对此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慌乱,很显然鲜卑人的这个手段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为了不让自己的大军被敌人分割包围,在进入到了打柴沟这后,刘胤暗中秘密阿坚,将他此前曾秘密训练的刀盾兵分别在每个路口分兵把守住,由于整支大军如蛟龙一般而过,热闹非凡,谁会理会从这支巨龙身边分支出来的一些小的枝爪。

    鲜卑骑兵肆意地狂笑着,策马奔腾,这种感觉超拉风,也难怪鲜卑骑兵会如此张扬,先前他们可一直都是凉州的霸主,想灭谁灭谁,在河西大地上,完全可以横着走,不过此番两次地失利,让鲜卑人产生了一定恐惧感,还好将会有这一场强力的反击大战来为鲜卑骑兵正名,在他们的眼中,这群蜀国士兵已经是待宰的羔羊。

    战场之上最怕的就是被骑兵所分断,步兵方阵如果被骑兵切割成几块的话,那么这仗就几乎不用再打了。而最有效的防御武器偏厢车此刻却无法派上用场,也就是说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鲜卑骑兵来分断蜀军了。

    此刻蜀军的阵中,似乎反向冲杀出了一支刀盾兵,迎着鲜卑骑兵就冲了上来。

    这让冲在最前面的鲜卑骑兵大脑有些短路,这是什么情况?按理说铁骑呼啸而至,对方步兵只有抱头鼠窜的份,此刻却如逆水行舟一般,反杀过来,莫不是这些人给吓傻了,不知道该往那边跑了?

    很容易地理解鲜卑骑兵的狂妄,他们纵横河西十余载,罕逢敌手,这些个渺小如蝼蚁的刀盾兵根本就不够看,光是雄壮的战马踏过去,他们就恐怕沦为了肉泥。

    带着轻蔑,带着毁灭一切的威势,鲜卑骑兵一路碾压而至。

    那些蜀军的刀盾兵迎难而上,没有什么华丽的招法,挽着盾牌,手持钢刀,在地面上干脆打起滚来,一个轻盈的滚动,便已经滚到了鲜卑人战马的蹄下。

    鲜卑人当然不会手下留情什么的,看到蜀兵找死的动作,毫不犹豫地提着缰绳就纵马踩了下去。

    但没有发生一蹄下去踩得蜀兵肠穿肚烂的情形,倒是骑乘在马背上的鲜卑骑兵明显地感觉到了马的两个前蹄矮了一截,战马悲嘶一声,直接就跪了,它这一跪,连同马背上的骑士,俱都扔在了地上。虽然这一摔并不会是致命的,他们落地位置却偏偏都是蜀军步兵所在的位置,所以他们注定就已是悲剧了。

    马失前蹄?这恐怕是所有倒地的鲜卑兵的想法了,但如果第一排进攻序列上的骑手全部都倒地的话,那么任谁也不会再认为他们只是一个意外。(未完待续。)

第622章 打柴沟之战(下)

    那些手挽盾牌的刀盾兵仍然在地上滚动着,那面盾牌为他们提供了安全的保护,纵然就是马蹄踏在上面,也不会造成致命的伤害,倒是这些刀盾兵,手持利刃钢刀,寒光闪动,直接就削马腿而去。瘦长纤细的马腿在锋利的钢刀面前简直就是不堪一击,战马一声痛苦地悲嘶,然后一头就载了下去,再也爬不起来了。

    至于这些倒地的鲜卑骑手,也毫无疑地做了刀下之鬼,也许他们至死还没有明白过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刘胤继偏厢车之外另一个对付骑兵法宝利器了——滚堂刀法。

    滚堂刀法的精髓所在就是落地翻滚,切削马腿,不过在这看似简单的背后,却不是一般人的能掌握了的。刘胤安排阿坚训练了这一批的滚堂刀手,都是艺高人胆大的好手,在乱军丛中,万马蹄下,没有点好的心理素质根本就无法胜任这滚堂刀手。

    这滚堂刀手堪称是对付骑兵的秘密武器,当然它的应用范围也有着一定局限性,只能是是用于道路比较狭隘,只能容三五匹战马并排通过的路段,如果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地带,利用这些刀手就不一定能出奇兵了,毕竟万马奔腾,终究不是滚堂刀手小范围作战可以使用的,对付这样的大场面,当然还是偏厢车来得实惠。

    当然,今天的这个地形地势使用滚堂刀手就再恰当不过了,狭隘的地域给蜀军步兵布战车阵带来一点困难,但同样也限制了鲜卑骑兵的进攻规模,纵向的道路不宽敞,横向的岔路也不见得有多富裕,最好的情形就是可以四匹马一齐上。

    滚堂刀手正是利用了这种地形,斩断了冲在最前面的鲜卑战马的前腿,一匹匹战马倒了下去,完全可以掐断本方的进攻。

    弓箭兵不失时机地涌了上去,并沿着这个缺口反击过去,凌厉的箭矢又在倾刻间成为阻碍鲜卑兵前进的阻力,无数的鲜卑骑兵在密集的箭雨下丧命。

    双方围绕着切断与反切断,包围与反包围持续地进行了激战,鲜卑人惊异地发现,无论他们如何疯狂地进攻,蜀军总能有条不紊地稳定住战局,想要撕裂和分割蜀军的这个目标,竟然变得有些遥不可及了。

    远在二十里外的毛毛山上,秃发树机能脸色铁青,原本他早已算计好了一切,但到头来却总有一种功亏一篑的感觉,虽然鲜卑骑兵人数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始终无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打柴沟狭隘的地形,既是对蜀军阵型有极大的抑制作用,但它同时也令鲜卑骑兵的进攻很是无力,前面一旦受阻,后面就算是拥有再多的人马,也无法加入进去。

    由于蜀军拥有滚堂刀手,完全地阻碍了鲜卑骑兵的进攻,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冲击力,而进攻受阻之后,冲击力变荡然无存了,这样的进攻乏力,对准备充分的蜀军构不成任何的威胁。

    刘胤也没有任何恋战的意思,以少部分的兵力对鲜卑骑兵进行阻击,大队的人马则是以最快地速度穿过打柴沟。

    出了打柴沟,便是一洼平地,应该是一块绿洲,蜀军进入这片绿洲之后,便立刻重新布阵,继续摆出铁桶之阵,以抵御鲜卑人的继续进攻,战场之上,分不出胜负,战斗便不会停止。

    “大首领,是否派兵继续追击?”若罗拨能有些遗憾地看着突围而出的蜀军,对秃发树机能道。

    秃发树机能没有开口,离开了打柴沟,前面便又是一片无垠的弋壁,蜀军已经在那儿重新完成了汇集,组成了完整的防御阵形,对于秃发树机能而言,机会已经是错过了,如果此时继续强攻的话,势必会让鲜卑骑兵的无谓损失变得更大。

    “传令下去,停止进攻。”秃发树机能有些无奈地道。

    “诺。”若罗拨能领命而去。

    鲜卑骑兵来如骤雨,去似疾风,几万大军,说消失在不到半个时辰的光景,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有地上残留的马匹和士卒的遗体似乎告诉人们,惨烈的一场大战刚刚结束。

    “就这么走了,这可不象是秃发树机能的风格。”看着战场之上转瞬就归于了平静,傅募有些惊异地道。

    刘胤呵呵一笑道:“秃发树机能原本以为可以将我们困死在打柴沟,只可惜他棋差一招,再战下去他也绝计讨不到任何的便宜,便索性撤军了。”

    傅募有些遗憾地道:“倘若骑兵在此,断不能让他们走得如此从容,也不知罗将军他们现在如何了?”

    步兵对阵骑兵,最大的劣势就是无法掌握战场的主动权,鲜卑骑兵就算是败得再惨,也可以凭借速度的优势轻易地脱离战场,不过想想四万骑兵已经深入到了鲜卑人的后方,等他们完全摧毁鲜卑人老巢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功德圆满了。

    不过瀚海沙漠,远隔千里,消息传递比较困难,罗宪、姚弋康的骑兵军团自分兵以后,就没有再传回来过消息了,那边的战事究竟发展到了何种程度,他们这边是一无所知。

    高远很快地将打柴沟之战的详情报了上来,鲜卑人伤亡四千余人,蜀军这边伤亡两千余人,单纯从比例上来看,鲜卑人居然要比蜀军多伤亡了一倍,很显然,这次的较量鲜卑人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

    秃发树机能的第二次进攻以失败而告终了,鲜卑人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再阻止蜀军向武威的前进之势了,接下来通往姑臧的道路,便是一片坦途,就算鲜卑人想方设法地进行袭扰,这也是无关大局了,偏厢车强大的威慑作用力,让鲜卑人不敢再生出争锋的念头。

    一连数月,秃发树机能始终没有攻下姑臧,现在刘胤步兵军团已经是抵达了姑臧城下,而城内的守军将会做何决择,这一切还是一个未知之数。(未完待续。)

第623章 凌乱了

    凉州刺史徐武彻底地凌乱了。

    秃发树机能有多么强大,徐武是深有体会,尽起十万大军,席卷了整个凉州,现在凉州地区除了四座郡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之外,其他诸城,都已尽皆陷落,而且这四座孤城,也已经陷入了鲜卑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姑臧既是武威的郡城,也是凉州的州治所在,秃发树机能为了拿下姑臧,集结了数万的精兵,对姑臧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一连数月,战火不熄,姑臧已经芨芨可危。

    不是徐武能力不行,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徐武的父亲徐邈以前就曾做过凉州刺史,在西北素有威望,不但边民拥戴,就连周边的胡狄也不敢轻易地来犯,主动地纳贡求和,在徐邈的治理之下,州界肃靖,西域畅通。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昭才派徐武为凉州刺史,试图以徐邈在凉州的影响力来挽回江河日下的凉州之局。

    但时过境迁,鲜卑秃发部的强势崛起,已经彻底地打乱了西北地区的平衡,就算是徐邈重生,那也于事无补。现在晋国在凉州地区只有两万左右的兵力,分摊到四个郡上,每个郡城的守兵不过才五千左右,这么一点可怜的兵力,如何如声势浩大的秃发树机能相抗衡?

    坚守了几个月,姑臧城的城防已经是千疮百孔了,五千守军也已经是伤亡殆半,现在姑臧守军疲惫不堪,士气已经跌落到了最低程度,如果不是徐武亲自站在城头第一线上指挥作战,或许姑臧城早已经陷落了。

    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这不能不让徐武感到绝望,由于关陇之地陷落于蜀国,整个凉州已经成为晋国的一块飞地,援兵已经是指望不上了,至于姑臧城还能守多久,估计扳着指头也能算得过来了。

    “徐使君,你且看看这个。”武威太守条茂匆匆地赶来了过来,将一封信呈给了徐武。

    “这是?”徐武有些疑惑,按理说条茂至少得简要说明一下书信的内容,但条茂却没有说,而是直接将书信递了上来。

    条茂的脸上,掠过了一丝难言的苦涩:“这应该是算一个好消息,不过也算不上是好消息。”

    听条茂这番自相矛盾的话,徐武更是一头黑线,不过他没有再追问什么,因为他知道,答案就在手中的这封书信上。

    打开书信,只有简单的廖廖数行,这是一封劝降信,信的落款签着的是蜀汉骠骑大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刘胤的大名。徐武盯着刘胤名字的时候,有些出神,也难怪条茂会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也算不得好消息,刘胤率军到来,至少是化解了姑臧的危机,但从晋蜀两国对立的情况来看,凉州无疑又平添了一个新的敌人。

    “刘胤现在何处?”徐武平静地道。

    条茂对蜀军的情况倒也有一些了解,道:“刘胤率军自陇右出兵以来,巧出奇兵,从赐支河曲渡过黄河,一举攻下西平,在一线峡全歼鲜卑部两万余人,而后挥师北进,两次挫败秃发树机能的攻袭,如今已是兵抵武威城下。”

    徐武面露异色,秃发树机能的厉害,徐武不是不清楚,刘胤能够在对阵鲜卑人的三战之中,豪取三连胜,这已经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战绩了,尤其是在一线峡全歼鲜卑两万人,这更是令人惊异不已。

    “刘胤此来统帅着多少的人马?”

    “大概是两万多人。”

    “两万多人?”徐武惊讶地道,“你是说刘胤只凭着两万多人就能在一线峡吃掉缺秃发树机能的两万人马?”

    “具体战况不太清楚,但目前在武威城上目测到蜀军的人数大约是在两万到两万三千人左右。而且这些军队绝大多数是步兵,几乎看不到有几匹马。”条茂最后将绝大多数都是步兵这几个字咬得很重,似乎有意地向徐武指出来。

    徐武这回倒真是惊讶地说不出一句话了,他久戎凉州,自然清楚骑兵和步兵的差距,在正常的交锋之中,五千步兵都不一定能敌得过一千骑兵,尤其是在凉州这样的荒漠平原上,骑兵的作用可以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步兵除了依靠坚固的城池和要塞进行防守之外,是很难与鲜卑骑兵来一较长短的。

    而刘胤仅率着两万多人的步兵,就敢跨越千里之地,远征凉州,这简直让人是匪夷所思,当然更让人吃惊的是刘胤的战绩,与鲜卑人交锋,三战全胜,而且其中还有一场歼灭战,徐武已经感觉他的脑子不够用了。

    让我缓缓……

    徐武这回真的是凌乱了,运筹帷幄的名将,善打硬仗的猛将,冲锋陷阵的勇将,徐武都是见过的,但象刘胤这般的人物他还真心没有见过,也难怪关陇之地会失陷,这么可怕而强大的对手,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对付了的。

    “徐使君,你看……我们该当如何?”条茂吞吞吐吐地道。

    徐武回过神来,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不管刘胤取得什么的战果,终究是他的敌人,而这个强大的敌人,目前就已经是兵临城下并向他们递交了劝降书,很显然,如果拒绝投降的话,武威城又将会面临一场恶战。

    现在姑臧城的状况,徐武比谁都清楚,能支撑到城池未破,他已经是尽力了,如今蜀军再兵临城下,两面受敌,无论如何也是守不住的。

    条茂身为武威太守,他自然也知道处境如何,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就是将城池交到谁手里的问题了。如今鲜卑人在姑臧北面虎视眈眈,而蜀军则在姑臧城南亦是兵戎相见,他们的目标都是姑臧城或者整个儿的凉州,可以说现在武威守军应付任何的一路都是困难重重,想要打退两路敌军,那更是痴人说梦,条茂是一个很现实的,既然武威已经守不住了,那么他就必须要来考虑一下城中数万军民的命运了。(未完待续。)

第624章 到底该降谁

    徐武点点头,就算条茂不说,徐武也明白现在是该做决断的时候了,刘胤的劝降书,是徐武接到的第二封劝降书,早在数月前,秃发树机能也曾下书劝降,不过那时姑臧之战刚刚开始,城中守备精良,徐武又岂会理会胡人的劝降。

    不过仗打了三个多月,姑臧的防御力量已经是消耗殆尽,依据魏国的律法,被攻过百日而救不至者,虽降,家不坐也。虽然现在改朝换代了,但晋国依旧是执行魏国的旧律,这条律法并没有什么改变,现在已经是超过了百日,就算武威举城而降的话,也不会再被追究责任了。

    徐武到不是贪生怕死,身为凉州刺史,自然要为武威的军民考虑这个问题,一旦姑臧城破,很可能会惨遭屠城,刘胤的蜀军徐武不清楚,但鲜卑人的凶残,却是徐武亲眼目睹过的,一旦姑臧陷落,必定是玉石俱焚,这种惨况,自然是徐武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给城中的残军和百姓一丝生机,徐武已经决定在丧失最后的抵抗能力之前,献城而降,也许这不一定能平息攻城者的怒火,但也是唯一的希望了。

    更何况守城百日这一目标必须要达成才行,不光是徐武,凉州的许多官吏都有家室在关东,如果没有按照律法规定,那怕是早上一日投降,那么凉州这些官吏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

    而现在,百日的期限已过,晋军援兵根本就没有指望,姑臧城破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如果没有什么变数的话,徐武最终肯定是要向秃发树机能投降的,以此来换取城中百姓的平安。不过现在情况略有变化,刘胤的蜀军也杀到了姑臧城下,看来徐武能从是否题转到选择题上来了。

    究竟该降谁?

    这是摆在徐武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于胡人,徐武本能地比较厌恶,这些茹毛饮血的蛮夷之族,怎可与我煌煌华夏炎黄子孙相提并论,向这样的对手屈膝而降,对于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