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护却很大度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马兄弟不必在意。只是那刘胤乃是善战之人,不可轻敌,传令诸军,紧闭营门,高挂免战,寒冬将至,本王就不信刘胤他能在野地之中呆上一个冬天!”

    ┄┄┄┄┄┄┄┄┄┄┄┄┄┄┄┄┄┄┄┄┄┄┄┄┄┄┄┄┄┄┄┄┄┄┄┄┄┄

    蜀军的中军大帐之中,报捷的各路人马是络绎不绝,傅著、邓朴、荀恺俱回营交令,这一战战果辉煌,歼灭前来偷袭的羌胡之敌一万余人,众将齐赞刘胤料算如神,知道敌人要来偷袭,事先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刘胤只是微微一笑道:“白天一战,胡人未曾讨得半点便宜,欺我军远来,军力疲惫,故而有偷营劫寨的打算,我也不过是将计就计罢了。”

    白天交战双方打了个平手,说实话蜀军诸将心中也多有不忿,此次夜战,取得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胜,诸将自然是心满意足,对明日的交战则更是信心十足。诸将个个都在那儿摩拳擦掌,单等第二天请命出战了。

    不过第二天羌胡大营却是免战高悬,前去挑战的罗袭和傅募百般辱骂,用尽了各种挑衅的法子,羌胡的大营始终是鸦雀无声,无人前来应战。

    罗袭和傅募也是很无奈,羌胡的大营修筑地十分牢固,高垒深壕,蜀军如果要强攻的话,肯定会付不少的伤亡代价,尽管如此,拿得拿不下来,还是一个很大疑问,毕竟这种龟缩似的防守很难破,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诱使敌人出营,在野战之中消灭他。

    可这些羌胡人显然是被蜀军给打怕了,死活也不敢出战,蜀中之中的那些“大嘴兵”把羌胡人的祖宗十八代都给操翻了,可羌胡人居然也能沉得住气,继续做缩头乌龟。

    不要以为这些羌胡人言语不通,蜀兵喊话是对牛弹琴,事实上,除了一部分的羌胡人之外,大部分的羌胡人都是可以听得懂汉话的,毕竟他们内迁已久,与汉人世代杂居,许多的胡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话,胡人高层之中,更是熟习汉字,不光听得懂汉话,而且识得汉字。

    多日的挑战未果,而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起来,战局僵持下去对蜀军相当的不利,诸将都开始萌生了退兵的念头,天寒地冻,不宜用兵,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再打未知。(未完待续。)

第715章 离间

    刘胤却有些为难,他深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现在乘胜追击,才有可能将卢水胡和马兰羌彻底地消灭掉,如果让他们缓上一个冬天,缓过一口气来,到时候再想消灭他们势必将会变得很难。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刘胤知道,对付胡人就象是除草,如果用割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只有斩草除根,才能永绝后患,但现在的问题是天寒地冻,不利作战,刘胤有心去刨根那也刨不动啊。

    更何况,西北尚还有一虎——齐万年,现在齐万年********地想要渡过渭河袭取长安,故而还没有威胁到刘胤的后路,但如果齐万年回过头来,刘胤恐怕就有腹背受敌之虞了,只有解决掉卢水胡和马兰羌,形势才有可能转机。

    就在刘胤沉思之际,邓艾飘然而至,抚须道:“看主公忧虑重重,可是为了羌胡拒战之事?”

    刘胤很是无奈地点点头,道:“不错。”

    邓艾微微一笑道:“主公急智百变,为何独对这卢水胡和马羌兰无计可施?”

    刘胤轻叹一声道:“彭护以山险立寨,坚守不出,天时不与,地利不利,奈之若何?”

    对付死活不出战的龟缩式防守,确实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采用强攻的办法。其实蜀军也不是没有攻破卢水胡和马兰羌营寨的手段,若以火器为先导,强行地撕开一个口子,动用步骑的力量,强行攻打,这样或许可以攻破羌胡的营寨,但很显然这样的强攻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这一点自然是刘胤所无法承受的。

    和卢水胡马兰羌比起来,蜀军在兵力上并不占据什么优势,别说攻方的伤亡损失要大于守方,就按一比一的比例,蜀军也是耗不起的,就算真的能攻下泾阳大寨,蜀军的主力拼个精光,接下来的仗还怎么打?

    所以采用强攻的段刘胤一早就否决掉了,但彭护和马格隆抱成了一团,死活不出战,刘胤还真有些无计可施。

    邓艾轻笑一声道:“卢水胡和马兰羌,合则两强,分则两败,依在下看来,此二胡亦非铁板一块,主公只要寻机破了他们的联盟,何愁羌胡不灭。”

    卢水胡和马兰羌当然不是铁打的联盟,若非此次蜀军大兵来袭,这两家还正打得不宜乐乎呢,正是因为蜀军的到来,让他们感到了危机重重,才不得以捐弃前嫌同仇敌忾联合到一起,尤其是是马兰羌的马格隆,虽然身为一部首领,但由于根据地被灭,不得不放低姿态,以臣属的身份与卢水胡结盟。

    这样的联盟,很显然是不牢固的,那些彼此的仇怨根深蒂固,又岂是可以轻易地化解,暂时的联盟并不能消减多年的宿怨。

    但关键是如何才能破坏掉他们这个松散的联盟,现在大敌当前,不管是彭护还是马格隆都不会舍弃这个暂时的联盟,因为他们也知道合则胜分则败的道理,在蜀军没有退去之间,想要这个联盟瓦解,难度很大。

    “艾先生可有妙计否?”刘胤对邓艾的智谋还是非常地欣赏,既然他这么说,那就说明邓艾是成竹在胸。

    邓艾从容地一笑道:“主公何不效仿当年曹操离间马超韩遂之计,让二人心生怨隙,再各个击破。”

    当年马超韩遂起兵与曹操争夺关中,马超骁勇,曹操不可力敌,曹操听从了贾诩的建议,离间马韩二人,曹操故意写了一封语焉模糊的书信,在言语紧要之外,自行涂抹然后将书信送与韩遂,并且故意让马超知道。马超乃性直之人,知曹操来信便去索看,看到书信之中有诸多涂抹之处,便起了疑心,曹操而后又略施手段,致使马韩二人反目,轻易获胜。

    邓艾的话,给了刘胤很大的启发,虽然刘胤未必用采用同样的抹书手法,但如何巧用这离间计,刘胤倒是有了一些考虑。

    于是刘胤写了一封信,派使者前往卢水胡营中。

    彭护每日听得蜀军搦战,并不理会,只是下令诸营坚守不出,任凭蜀军百般挑衅也不理会,彭护自恃寒冬将近,蜀军必不可久留,等到蜀军兵退之际,便是他们出击之时。听得蜀军派使者前来,微感诧异,便放蜀军使者入营。

    使者入营,奉上书信,彭护视之大笑:“刘胤计穷也,你回去告诉于他,这些小小伎俩就不必拿出来丢人现眼了,有本事破了本王的营寨,本王自当俯首称臣。”

    使者唯唯诺诺,拱手告退。

    左右很是好奇,问彭护道:“蜀人信中所写何事,引得大王如此大笑?”

    彭护道:“刘胤在书信之中欲和本王讲和,他说与我卢水胡本无敌意,唯与马兰羌人是死敌,只要本王依允除掉马格隆,他们即可退兵,绝不再犯卢水胡寸土。”

    左右皆道:“那可是好事啊,我们与马兰羌人世代仇怨,杀了马格隆蜀兵自退,何乐而不为?”

    彭护摇头道:“这不过是刘胤的离间之计,现在我们与马格隆互为倚角,坚守不战,刘胤已是无可奈何,如果真要除掉马格隆,刘胤又如何能信守诺言,只怕卢水胡亦是难保。”

    就在此时,营外突传马格隆求见。

    原来马格隆的营垒和卢水胡人的营垒相隔并不远,蜀军信使大摇大摆地前往卢水胡营,马格隆那边自然知晓,马格隆寄人篱下,本来就时刻自危,听得蜀人派使者前去和彭护接洽,顿生疑窦,便立刻前来卢水胡营。

    “不知蜀人派信使前来,所为何事?”马格隆入营之后直截了当地就问道。

    彭护呵呵一笑道:“也没有什么,蜀军攻寨不下,试图求和而已。”

    “求和?”马格隆心头的疑云未散,双方战事胶着,未分胜负,而且蜀军明显地占据了上风,这个时候居然会提出求和,有点让匪夷所思。

    彭护见马格隆不信,便将刘胤的书信拿出来,递给他道:“刘胤书信在此,你看看便知。”(未完待续。)

第716章 自疑者

    马格隆接过信来一看,刚看了一眼,他的心便提到了嗓子眼里,别看现在是隆冬时节,马格隆的额头之上,还是沁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汗珠,刘胤在信中很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议和的条件,那就是拿他马格隆的项上人头来换。

    如果彭护答应的话,马格隆肯定是性命难保,恐怕他连走出大帐的机会都没有,不过马格隆从彭护的态度上来看,很显然他还没有答应刘胤的要求,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太放心,毕竟刘胤开出的条件很诱人,拿一个人头就可以换来和平,这样的买卖很是划算。

    马格隆眼珠一转,决定以退为进,他忽地单膝跪地,向彭护拱手道:“大王,既然刘胤想要在下的人头,那么我便成全于他,只要马某能以一死换来卢水胡长久的安宁,那在马某便死得其所,也绝无半点怨言。”

    关键的时候,马格隆头脑倒也很清醒,如果彭护真的起了杀心的话,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已不在马格隆的掌控之中了,不管马格隆做什么和说什么,都已经无济于事了,但如果彭护还在犹豫或者是未做决定,那么马格隆的话势必可以打动彭护,最起码暂时不会再起杀心。

    彭护当即呵呵一笑道:“此等离计小计,何足挂齿,何况本王已视马首领为兄弟,这头可断,血可流,兄弟的情谊不可丢,马兄弟尽可放心,有本王在的一日,绝对无人敢动马兄弟一根头发。”

    马格隆拜谢道:“多谢大王,马某必以死相报。”

    彭护呵呵一笑道:“马兄弟来得正好,我已吩咐下人煮好了热酒,今日无事,你们兄弟一醉方休如何?”

    马格隆这个时候那还有心思来饮酒,乃辞道:“在下来得匆忙,营中还有事要办,今日就不能陪大王宴饮了,改日再讨扰吧。”

    彭护倒也不再强留,道:“现在非常时刻,左营那边还需得马兄弟尽心守御才是,你我两座大寨互为倚角,进可攻,退可守,只要你我齐心合力,必可败刘胤。”

    马格隆拱手应了,告辞离去。

    出了彭护的暖帐,一阵寒风吹来,马格隆顿时感受到了寒气袭身,不过相比于大帐内的紧张,此刻马格隆倒是一身的轻松,他赶快地上马离开,飞也似地奔回自己的营寨。

    马格成早在营中相候了,一看马格隆回来,赶紧地迎上了去,问道:“大哥,蜀人派使者来,究竟是为了何事?”

    马格隆跳下战马,顺手地扔下缰绳,旁边自有马夫过来将马格隆的座骑牵走,马格隆倒也没有直接地回答马格成问题,而是率先回到了自己的帅之中。

    马格成一脸的疑惑,只得跟着马格隆回到帐中,不过进帐之后,马格成明显地看到马格降的脸色凝重阴沉了许多,吓得他也不敢再问了。

    这回倒是马格隆主动地开了口:“蜀国派使者去见彭护,是来议和的,只不过他们的议和条件,是要拿我的人头来换。”

    马格成一听吓了一跳,满色惊愕之色,失声道:“那彭护可曾答应了吗?”

    马格隆阴沉沉地笑了一声,道:“如果彭护答应了话,我恐怕就没有机会再回到羌营了。”

    马格成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既然马格隆平安地回来了,那么就证明此番前往大帐不过是虚惊一场。

    马格隆却不这样认为,虽然彭护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和马兰羌同进退共御敌,在马格隆却很清楚,彭护所有的说法,都是建立在卢水胡人的利益之上的,而一旦真正损害到卢水胡人的切实利益之时,彭护就会丢抹布一样将他们丢弃。

    这一点的自知之明马格隆还是有的,就算彭护称呼的再亲切,也不可能了却马格隆心底的仇怨。

    在蜀人用兵之前,马兰羌人和卢水胡人为了争夺地盘,不惜是大打出手,现在双方的手上,都沾满着对方的鲜血,这样刻骨铭心的仇恨,马格隆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而且他也很清楚,别看彭护一直亲兄热弟的叫着,等他们真正决裂的时候,彭护会在第一时间露出他的獠牙,狠狠地咬上马兰羌人一口。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办有永远的利益,如果彭护真的为了本族的利将马格隆给舍弃的话,也丝毫没有出奇之处。

    所以,在这件事上,马格隆告诫自己,一定要保持警惕,别自己的人头落地了,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这两天,马格隆就一直派人紧盯着卢水胡大营那边,他断定,如果蜀人和卢水胡启动议和程序的话,一定不会只派使者来一次,肯定有后续的手段。

    果然不出马格隆的预料,第二天蜀国又派出信使,再次地前往卢水胡大营,而且从信使离去的时间上看,显然要比第一次来的时候呆的要长。

    马格隆这次没有冒失地前往卢水胡营,只是在自己的营中就坐,默默地盘算着。

    马格隆本来就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蜀国屡次的派使者前来,肯定是彭护默许的结果,如果彭护斩钉截铁地回绝的话,蜀人未必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派来信使,彭护之所以这么做,在马格隆看来,定然是另有深意。

    如果彭护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话,他大可以毁书斩使,刘胤敢派一个使者前来,那就杀他一个,如果他敢派两个使者前来,那就斩他一双,这样就完全可以断绝刘胤的念想。但彭护却没有这么做,很显然他对刘胤抛出的橄榄枝还是很上心的,双方心有默契地交流着,却似乎将马格隆推到了风尖浪口之上。

    马格隆心怀忐忑,茶饭不思,密切地关注着此事的发展,原本以为蜀人和卢水胡的接触会告一段落,但让马格隆崩溃的是,第三天蜀国方面依然派出使者前来,人数要比前两次的总和还多,这次在卢水胡营中呆的时间更长。(未完待续。)

第717章 逃遁

    而且据马格隆派出的密探回报,这次蜀国方面派来的使者离去的时候,脸上还面带着微笑,而卢水胡方面虽然彭护没有亲自送他离营,但也是彭护手下的一位重要将领出面将蜀国使者送出了大营。

    种种的迹象表明,蜀人和卢水胡人一定是达成了某项协定,这让马格隆更加地惶惶不安起来,如果第一次蜀国使者前来出使卢水胡大营马格隆还搞不清是何状况,但此时事态已经是明显地清楚了,马格隆打死也不敢再去卢水胡的大营了,就连彭护派人来邀请他前去,都被马格隆以生病为由推托了。

    此时前往卢水胡的大营,很可能就会自投罗网,有去无回,马格隆完全没有理由去涉险,但一切被蒙鼓里的感觉,更让马格隆感到恐惧。

    这一夜,马格隆都未曾合眼,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他一直盘算着这件事,让他纠结不已的,就是彭护暧昧的态度,一方面彭护信誓旦旦地向他表示卢水胡和马兰羌亲如一家他和马格隆亲如兄弟,但另一方面却与蜀国的使者频繁地接触,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不得不让马格隆心生疑窦,究竟彭护对谁说的才是真话。

    说实话,自打归顺了卢水胡,马格隆就没有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他时时提防****谨慎,就是怕出任何的一点差池,误了自个儿的性命。

    作为一直以来的对手,马格隆对彭护还是有所了解的,这次可以接纳马兰羌人的投降,并不是说彭护真的大发善心地将他们给收留了,马格隆很清楚,正是由于他们还有利用的价值,所以彭护才会将他收归到麾下,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把他们视作炮灰,用来抵挡蜀人的进攻,而一旦蜀军退兵,那马兰羌人的下场只能是兔死狗烹了。

    别看彭护一口一个兄弟叫着亲热,但到了真正翻脸的时候,彭护的脸翻得肯定比书快,如果连这么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的话,马格隆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留在自己的军营的中,最起码有军队在手,能有一份保障,这个时候去了彭护的大营,那就真的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马格隆决定了,不管发生什么事,这几天都暂时不会离开马兰羌的人军营,他现在只能是静观其变。

    下定了主意,马格隆紧张的心情也就略微地放松了下来,一宿未睡,此刻也是眼皮发困,不由地沉沉睡了过去。

    可他刚睡下,就听得马格成快步走了进来,急切地道:“大哥,快醒醒,出大事了——”

    马格隆顿时睡意全消,翻身坐起,道:“出了何事?”

    马格成禀报道:“昨天夜里,蜀军突然撤走了。”

    “什么?”马格隆心中一紧,追问道:“消息确切吗?”

    马格成道:“听到消息之后,我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