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格隆打量着眼前的形势,他也很清楚,目前的形势严重的不利,卢水胡人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地利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这一战,马兰羌人没有任何的胜算,但事到如今,马格隆也断绝了投降的念头,降也是死,不降也是死,反正是死路一条,降不降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现在唯有杀出一条血路来,才有机会逃生,就算战死在这里,也得狠狠咬下卢水胡人的一块肉来,那才解气。

    “和他们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格成,你带人向那条岔路上冲,或许有机会拼出一条血路来。”马格隆指着关卡右边的那条小路,正是彭荡仲当时带兵过来的那条路。

    “放心吧,大哥,咱们羌人没有一个孬种,就算是死,也要拉他几个垫背的!”马格成二话不说就带兵冲了出去,和刚刚杀出关卡的彭荡仲战在了一处。

    卢水胡人和马兰羌人纠缠在了一起,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原本这两个部族都是那种骁勇彪悍的部族,为了生存,在这片土地上也不知厮杀过多少回,刀头舔血,沙场搏命,就算到了生死关头,也都是一无所惧。

    这场战斗,打得相当地惨烈,整个谷地之内,躺满了尸体,空气中弥散的,都是血腥的味道,战斗越激烈,伤亡越惨重,也越能激发双方士兵的斗志,拼到了这个份上,谁也不肯再退后一步,除了厮杀,就是厮杀,双方士兵的脑子里,已经没有了别的东西,眼中只有仇恨,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将对方放倒。

    马兰羌人在绝境之中迸发出来的斗志相当地旺盛,尽管他们处于被包围的劣势当中,但每一个人都没有轻言放弃,殊死而战,让卢水胡人也付出点血的代价。

    彭护有些无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卢水胡人占尽了优势,但马兰羌不屈的斗志,让卢水胡人的伤亡率也是居高不下,几乎每杀伤一个马兰羌人同,自己这边也会付出同样的代价,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让彭护也是很苦恼,但箭在弦上,也不得不发,今天如果不能把马兰羌人全歼掉的话,彭护可就把脸面给全丢光了。

    反正蜀人也已经撤退了,彭护也不再有多少的需要马兰羌人了,既然他们自寻死路,那就在今天新帐旧帐一起算,彻底地来个了断吧。

    那边彭荡仲已经斩杀了马格成,卢水胡人顿时士气大涨,开始对马兰羌人展开最后的围歼战,而马兰羌人在马格隆的带领下,拼死抵抗,双方的战斗越接近尾声,就越发地惨烈。

    ┄┄┄┄┄┄┄┄┄┄┄┄┄┄┄┄┄┄┄┄┄┄┄┄┄┄┄┄┄┄┄

    “姊夫,你这招鹤蚌相争着实妙计,看他们打得一塌胡涂,真是妙啊。”在谷地上方的一处高坡上,傅著惊叹着对刘胤说着,很是钦佩地道。

    蜀军的撤离也只是一个幌子,只有一个军的兵力打着蜀军的旗号回到了临泾,其他的部队则隐藏在了附近,伺机而动。

    战局的发展和刘胤预想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生性多疑的马格隆果然没有耐心再呆下去了,随着蜀军的撤离,马格隆也很快地选择了逃遁,卢水胡和马兰羌的联盟不攻而破。

    这样的结果正是刘胤所希望的,不管卢水胡人追没追上马兰羌人,总之羌胡的联盟告破之后,单单一个卢水胡,刘胤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将他们给收拾掉。

    不过卢水胡人看来很争气,没有让马格隆逃掉,在泾河谷地之中截住了马兰羌人,很显然,这样的结果更让刘胤满意,鹤蚌相争,渔人得利,刘胤顿时看到了全歼羌胡的希望,他立刻兵分两路,命罗宪率青龙、白虎两个军前去偷袭卢水大营,自己率虎骑、虎步、玄武军赶往羌胡交战的泾水河谷,从外围对其实施了包围,现在看来,该到了收网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第721章 迟来的醒悟

    而在山谷中酣战的卢水胡和马兰羌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战斗已经是临近尾声,双方打得是精疲力尽,但是仇恨和血腥已经蒙蔽掉了他们所有的意识,除了杀戮,再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不能让对手倒在他们的面前,战斗就不会停止。

    马格隆都不清楚自己已经斩杀了多少个卢水胡人了,只知道他浑身上下浴满了鲜血,连他手中的那口宝刀,都杀得卷刃了。

    身边的马兰羌人一个个地倒了下去,马格隆的心在滴血,他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在这无名的河谷之中,将会成为他马兰羌的灭族之地,他不甘心呐,但却又无能为力,在卢水胡人的重重包围之下,马格隆想要杀出一条血路,也委实太困难了一点。

    马格隆看到了彭护,顿时热血上涌,纵马绰刀,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了,现在马格隆最大的心愿,就是除掉彭护,只要能杀死他,用自己的命来换,也完全是值得的。

    彭护也看到了马格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彭护也是好战之辈,在登上卢水胡王位之前,也是族中的第一勇士,既然马格隆有心要单挑,彭护也是当仁不让,挥枪便迎了上去。

    冲至近前,两个人还没有开始决斗,就听得山谷两侧的山峦之上突然地喊杀声大起,涌出了无数的兵将,旗帜飘扬,分明是“汉”字旗号。

    彭护和马格隆皆是瞠目结舌,不是说蜀军已经撤往临泾了吗,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卢水胡和马兰羌杀得已经是精疲力竭,这个时候蜀军杀出来,分明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这个时候,彭护和马格隆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但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蜀军的突然出现,完全是对他们的致命一击。

    在外围的卢水胡人已经是在试图突围了,但蜀军已经把可能逃出去的路封得死死的,乱箭齐射,卢水胡人是纷纷倒地。

    马格隆用惨淡目光看向彭护,嘲笑道:“你不是已经和蜀人苟合了吗,一起来算计马某,现在如何,被人家算计了吧,好好好,今日你我同归于尽,也算是死得其所!”

    彭护为之一怔,道:“本王什么时候和蜀人谈和了,马格隆你是昏了头吧?”

    马格隆冷哼一声,道:“蜀人不是几次派出使者和你谈和吗?而且马某也曾亲眼看到刘胤的书信,这难道还假的了?”

    彭护道:“刘胤派人前来谈和倒也不假,但本王何时曾答应过他于本王从来就没有理会他,就连他的书信,本王也亲自给你看过,如果本王真要有心杀你讨好刘胤,又岂会与你推心置腹?”

    马格隆不禁为之愕然,道:“如果你和刘胤没有议和,为何刘胤会退兵?”马格隆一言既出,这才意识到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刘胤真的退兵了,那么现在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

    上当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刘胤所设计的圈套,正是刘胤故意的下书给彭护,让他和彭护相互猜忌,而马格隆自己多疑的性格无疑轻易地就中了计,在他选择出逃的那一刻,败局就已经是注定了。

    彭护此刻也明白了此中的原委,但一切为时已晚,卢水胡和马兰羌的火并之中,他们的力量已经是消耗殆尽,现在只剩下些精疲力尽的残兵败将,又如何能敌得过强大的蜀军。

    “没想到我彭护一世英明,竟然也会上当受骗,哎,天亡我也!”彭护是仰天长叹。

    马格隆双目喷火,双手紧握刀柄,道:“事到如今,也只有我们联合起来,拼死杀出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彭护当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于是同马格隆联合起来,冒着箭雨向谷外突围。

    到了最后的关头,卢水胡人和马兰羌人还是联起了手,但这样的联手似乎来得有些迟了,所剩无几的羌胡兵虽然竭尽全力,但蜀军的封锁相当地严密,想要突破这道封锁线何其之难,在蜀军密集的箭雨下,突围的羌胡兵纷纷地倒了下去,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突围出去。

    蜀军在围剿战中,动用了元戎弩这个大杀器,一发十矢,在狭隘的道口,几乎是覆盖性的,密密麻麻地射了下来,将羌胡人的归途完全地封死了,而且刘胤又下达了死命令,绝不让任何一个羌胡人逃走,务必要彻底干净地将卢水胡和马兰羌人全歼在泾水河谷。

    卢水胡人和马兰羌人自相残杀,已经死了大半,如果被这样的一支残兵败旅给逃了,那刘胤丢人可就丢大发了,所以刘胤给傅著和高远下的命令就是全歼敌军,逃走一个,唯他俩是问。

    痛打落水狗的话计对于是傅著和高远来说再轻松不过了,蜀军已经抢占了所有的有利地形,封死了泾水河谷的所有出口,羌胡人此刻再想突围,那就是势比登天。

    战到最后,彭护和马格隆也是彻底地绝望了,身边的兵士越来越少,但蜀军的箭雨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看来泾水河谷将会成为了两人的葬身之地。

    投降的话,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两个部族尽皆灭亡,此刻再投降的话,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能不能保全性命还是一个问题,但所受的折辱却未必是他们所能承受的,曾经割据一方为王,这样的身份让他们无法接受战俘的地位,宁可战死,他们也不可能选择屈辱的生存。

    一支夺命的利箭射穿了彭护的前胸,而另一支索魂的弩箭击中了马格隆的头部,并肩作战的两位曾经的王者倒了下去,只有那两匹坐骑依旧并头冲向前方。

    泾水河谷的战斗很快地进入了尾声,傅著和高远带兵冲了下去,对残余的羌胡兵进行了最后的围剿,这样的战斗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悬念,残余的羌胡人已然失去了斗志,纷纷地拱手而降,少数宁死不降的,也很快地被斩杀掉了。(未完待续。)

第722章 还剩一个对手

    傅著和高远各有收获,傅著拎了彭护的人头,高远提了马格隆的人头,兴冲冲地向刘胤复命去了。

    刘胤看着这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微微一笑道:“不错,能拿到彭护和马格隆的首级,的确是两件大功,不过我交待给你们两个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了?”

    傅著和高远顿时是面面相觑,刘胤在战前可是有明确指示的,要将羌胡人一个不剩的全歼掉,才是完胜,虽然斩获了彭护和马格隆的人头,但他们却未能做到全歼羌胡,彭荡仲带着关卡的那边的人跑掉了。

    蜀军的包围圈虽然很大,但泾谷关卡那边的特殊地形,使得蜀军未能将关卡那边纳入到包围圈中,彭荡仲先前一直是对马兰羌人发起着攻击,并斩杀了马格成,但蜀军伏兵尽出之时,他一看到形势不利,便立刻后撤逃回到关卡之中,并带着关卡那边的卢水胡兵快速地逃离了,由于围歼彭护和马格隆是重中之重,明知彭荡仲逃走傅著和高远也是分身乏术,顾及不上,等到这边战事结束,再想追击,彭荡仲已经是逃得无影无踪了。

    虽然战果辉煌,但未能全部吃掉卢水胡人,多少还是有些小许的遗憾,傅著和高远也不禁为之汗颜,神色一凛,不敢再居功自傲了。

    刘胤倒也没有多责备他们,毕竟此役斩杀了彭护和马格隆这两个部族首领,基本上平定了卢水胡和马兰羌,也算得上是全胜了。

    这边刚刚打扫完战场,罗宪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由于彭护出兵追击带走了大部分的卢水胡军,整个泾阳大营几乎是空营一座了,罗宪不用吹灰之力就轻易地攻克了泾阳大营,将残余的卢水胡人就地歼灭。

    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蜀军横扫了整个的安定郡,将卢水胡人的老巢彻底地端掉了,在数九寒冬到来之际,刘胤总算将卢水胡和马兰羌这两大胡族的叛乱彻底地给平息了,加上先前灭掉的匈奴郝散部,北地四胡之中的三胡都已经被剪除了,现在也只剩下了最后的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对手——氐人齐万年。

    ┄┄┄┄┄┄┄┄┄┄┄┄┄┄┄┄┄┄┄┄┄┄┄┄┄┄┄┄┄┄┄┄

    就在刘胤激战安定郡的时候,齐万年对渭南的攻击也到了最后的时刻,严寒和愈来愈强的守军无疑都是齐万年的大敌。

    比起坚强的守军来,更让氐人无法抵御的是数九的严寒,河面上已经结下了一层薄薄的冰,但这样的强度还是无法承受人体的重量,渭河水的变得更加地刺骨冰冷,跳入到河水中,很快就会被冻得簌簌发抖,如果短时间内无法登陆上岸的话,整个人都会被冻成冰棍。

    这样严寒酷冷的天气再想要渡河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连续的多日攻击,已经让齐万年损失惨重,至少一万多人葬身在了冰河之中,然而渡河行动却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氐兵就连踏上渭河南岸的机会都不再有了,近在咫尺的长安城,对于齐万年来说,变得似乎很遥远了。

    这无疑让齐万年大为地抓狂,此次集合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没想到却是铩羽而归,这让原本信心满满的齐万年是大受挫折。

    在北地诸胡之中,就要数齐万年的实力最为强劲了,起事以来,风头最健的也莫属齐万年,也只有齐万年敢公然地挑战蜀汉大军,进犯渭南,齐万年野心勃勃,攻下长安的话,他自立为帝的心思都有。

    但事与愿违,一道看似不宽的渭水就把齐万年的梦想给击了粉碎,一次次地失败,让齐万年的希望也如同是滚滚东去的渭河水,渐成泡影,现在除了望河兴叹之外,齐万年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齐万年的一个谋士叫许放,他给齐万军出主意:“现在渭水冰薄,不堪承重,而河水冰冷无法泅渡,也只有等到三九寒冬,河面冰层结实之后再纵马渡之,蜀军虽然,却难敌我骁勇之骑。”

    齐万年闻言大喜,每日都亲临河边查看冰情,但冰冻三尺,又岂非一日之寒,虽然渭河上的冰层每日都在变化着,但距离铁骑渡河,却还不知道得多少日才行。

    尽管齐万年有耐心等待下去,但显然刘胤却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在横扫了卢水胡和马兰羌之后,刘胤的大军马不停蹄地向东而来,意在包抄齐万年的后路。

    前有守军固守渭水,后有蜀军骑兵大举压来,一向镇定从容的齐万年顿时也倍感压力,如果一昧地留驻在渭水北岸,很可能腹背受敌,步卢水胡和马兰羌人的后尘。

    提起卢水胡和马兰羌,齐万年气得都想要骂娘,彭护和马格隆这两个废物点心,都到了亡族灭种的地步了,还继续的窝里斗,让刘胤白白地捡了个便宜,这两大部族的人马加起来,也不比氐人差多少,如果他们能拖住刘胤,最起码能拖过这个冬天,那么整个关中的形势或许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只可惜他们非但没有能够拖住刘胤,而且被刘胤给全数消灭了,北地四大胡族声势浩大的起义,到头来只剩下了他们氐人一部孤军奋战了。

    彭荡仲率领着卢水胡人的残部投靠了齐万年,虽然没有多少人马,但齐万年还是欣然地接受了,让彭荡仲享受和匈奴人郝元度一样的待遇,现在是用人之际,齐万年当然是不嫌人少多多益善了。

    尽管齐万年有心思等到三九天渭河冻实了再兴兵渡河,但时不待我,刘胤的大军已经从安定新平方向一路东进,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富平杀了过来,丢了北地郡,氐人的粮草供给就会断链,在这个严寒的冬天,缺粮少草,无疑将是致命的。

    尽管有千般的不舍,万般的无奈,齐万年最终还是痛下决心,率军从渭河北岸撤军了,退回到了北地郡老巢之中。(未完待续。)

第723章 寒冬休战

    刘胤也是虚晃一枪,他根本就没有同齐万年在富平决战的意思,在这个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了,打野战那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光是冻伤这一个非战斗的减员,就是刘胤所无法承受的。

    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士兵们缺少足够的御寒衣服,在这个人们尚不知棉花为何物的时代,冬季御寒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刘胤穿越之初一直在益州,那儿的气候还算是可以,最起码冬天不结冰,不会有太冷的感觉,但到了关中之后的这几年,确实感受到了北方的严寒,这个时代的冬天要比后世冷的多,就算没有温度计,刘胤都可以感觉出来关中冬天最冷的时候可以低到零下三十度。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下,行军打仗便会成为一种高风险的事,一场战役下来,战死的人倒在其次,冻死冻伤的却要占到很大的比例,没有足够的冬衣来御寒,确实是一个最大的难题。

    有钱的人或许可以买兽皮或蚕丝制成衣服来御寒,但普通的平民百姓就只能是将普通的麻布衣服夹层之中添加些麻絮之类的填充物,更穷的百姓只能填一些茅草来御寒,往往一场寒流来袭,冻毙于街头的人比比皆是。

    军队在御寒衣服上也不会好到那儿,毕竟蚕丝和兽皮都属于稀缺物资,供应上层社会的人士都稍嫌不足,要装备到每一个士兵的身上,显然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

    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刘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