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渡河成功,首先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不能惊动左国城的刘延年,一旦匈奴人大军增援而至,封锁住渡口,渡河行动便很可能夭折。

    综上考虑,这次的渡河行动只能是偷袭,派出一支精悍的小股部队偷渡黄河,首先抢占一个有利的滩头阵地,为大部队渡河创造有利的条件。

    为了不引起匈奴人的警觉,三个军团在向军渡靠拢的时候采用分批前往的方式,并尽可能地采用潜行,避免被匈奴的人密探所发现。

    不过有利的条件是匈奴人对黄河的封锁不但隔绝了蜀军渡河的可能,而且对他自己派出斥侯对对岸进行侦察创造了不利的条件,刘胤为了封锁西岸的消息,早已派出斥侯部队,进行反斥侯作战,将匈奴人向西岸进行渗透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现在东岸的匈奴后除了告目测之外,很难掌握蜀军的行踪,蜀军只要偃旗息鼓,保持与黄河十里的距离,匈奴人就很难发现他们的行踪了。

    至于这个先遣渡河小分队,毫无悬念的还是由阿坚来指挥。

    现在蜀军这边几乎所有的特种作战,都是由阿坚来指挥完成的,阿坚担任刘胤亲卫队长的同时,也渐渐成为了特战队的统领,每次执行强难度的特战任务,都离不开阿坚的身影。

    这次的行动,阿坚依然是当仁不让。

    阿坚挑选了一支精通水性的百人队,同时这些人同样是身手不凡,个个都是以一挡十的好手,带齐了装备,从临晋秘密地出发,向军渡方向挺进。

    原本阿坚的队伍是骑马前进的,到达了距离军渡十里的地方,阿坚果断地弃马步行了,毕竟战马是一种动物,遇到意外的情况之时会惊恐地吼叫,很容易引起对岸匈奴守军的注意,这样一来就会破坏偷渡行动。

    所幸十里的路程并不太遥远,阿坚所挑选出来的又都是精兵悍卒,个个身手不弱,尽管得背负很重的装备武器,但他们依然动作很快,在天黑之前,就已经赶到了黄河岸边。(未完待续。)

第764章 偷渡(下)

    黄河正值春汛期,水量丰沛,波浪滔天,整个黄河的河道都被汹涌的黄河水填满了,激流裹挟着大量的泥沙,在河槽内肆无忌惮地咆奔流着,甚至时刻都有一种决堤的风险。

    平心而论,这个季节并不是渡河的最佳时机,但要等到桃花汛结束,那至少也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形势不等人啊。

    夕阳收敛了最后的一抹余晖,阿坚他们身处在西岸山峰的阴影之下,尽管黄河不太宽,但此刻想要从对面看到这边的人影,完全是很困难的,但对岸还沐浴在阳光这下,阿坚他们看得反而是更为地真切。

    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把黄河水映照成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河心以东的部分呈现出明亮的血黄色,而河心以西的部分呈现出墨黄色。

    阿坚脸色阴沉而刚毅,他默默地注视着湍急的河流,很显然黄河的水量超出了他的预期,但这似乎并不能动摇他的决心。

    阿坚这次带来的人都是精通水性的高手,都是蜀中的精英,要知道蜀中的那几条大江,没有一条不比黄河宽水流不比黄河急的,,在蜀江中都可以游上两个来回的水中好手,到了黄河边上,自然没人发怵。

    但阿坚也很清楚,现在是春天,尤其是到了夜间,气温会下降很多,异常冰冷的河水对蜀军的泅渡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且黄河不同于蜀江,蜀江里面是纯粹的可以喝的江水,但黄河里面,一大半的都是泥沙,在这种环境之中泅渡,对蜀军的这些水中好手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阿坚也没有急着下水,而是下令小分队原地休息,吃一些干粮,补充一下一路强行军所带来的身体消耗,并且为即将要开始的渡河行动积蓄力量,酒当然是必不可少的,阿坚为了让士兵们暖和身子,特意地准备了不少的烧酒。这些烧酒可是霸陵侯府特别酿制的,和米酒不同,这些烧酒度数极高,入口都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

    每个小分队的队员都喝上好几口,有不习惯这种烈酒的当场被呛得咳嗽不止,不胜酒量的人更是满脸通红,不过喝过酒之后,每个人都浑身暖意融融,在这乍暖还寒的春夜里也不觉得有多寒冷了。

    临近子夜时分,阿坚站了起来,目视着万簌俱寂的黄河东岸,此时除了黄河的流水声之外,再没有别的声音了。阿坚将一百人分做了三组,每组三十三人,自己随同第一组下水。

    蜀军趟入到河水之中,第一个感受就是冰凉刺骨,但没有一个人犹豫,也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都紧紧地跟随在阿坚的身后,奋力地向对岸游去。

    一个浪头打来,直接将阿坚给吞没了,不过很快地阿坚又浮出了水面,狠狠地吐掉了满嘴的泥沙,这河水中听沙子,可真是多!

    阿坚不但武功高,而且还是一个游泳高手,黄河虽然水流湍急,但在阿坚的眼中,也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天险,他舒展着长臂,在水中奋力地划行着,一个接一个的巨浪打过来,却始终无法将他淹没。

    在湍急的河流之中游泳,远比静水之中要难的多,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就很有可能被急流所冲走。横渡黄河,绝对是一场人与大自然的最为残酷地较量,阿坚带领着三十多名蜀军的精英士卒,不屈不挠地做着抗争。

    在阿坚在前面领游,后面的蜀兵们更是气势旺盛,拼命地划动着手臂,在与黄河激流做着斗争,一往无前地冲向对岸。

    当蜀兵们终于游到对岸之后,一个个精疲力竭,仿佛虚脱了一般。还好整个东岸此刻都处在一片的黑暗之中,静寂的没有半点声响,举目望去,堤岸上匈奴人的营地还半燃着火把,营门口倒是有两名哨兵,不过这两名哨兵并没有采用站立的姿势,而是坐在地上,背倚着营门,睡得正香。

    阿坚暗道一声侥幸,如果这个时候那两名哨兵保持清醒的话,是很容易发现偷渡而来的蜀军的,一旦示警,整个渡口营地内的匈奴兵都会被惊醒,以现在蜀军的状态,是很难一战的。

    阿坚下令过河的蜀兵不得喧哗,不得发出任何的声响,在河堤下做短暂的休整,以恢复体力。

    清点了一下人数,三十四人的渡河队伍中有三十一人跟随着阿坚渡河成功,只有两人不幸被激流给冲走,生死未卜。不过这样的战果也是相当不错了,面对激流,绝大多数蜀兵还是咬牙挺了过来,完成了横渡。

    阿坚一面在东岸下休息,一面给下一组的蜀兵发信号。信号灯其实就是点一根蜡烛放在灯罩内,两明一暗就代表第一组渡河成功了,接下来就看第二组、每三组的渡河行动了。

    有了阿坚他的第一组的成功经验,剩下的两组蜀兵都先后顺利地完成了渡河任务,每组也仅有一人被急浪所卷走,绝大部分的蜀兵还是十分幸运地到达彼岸。

    偷渡行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袭击匈奴人在军渡渡口的驻军营地,抢占一个滩头阵地,为蜀军的大队人马渡河创造条件。

    阿坚首先率几名亲卫摸了上去,那两名鼾然入睡的匈奴哨兵根本就没有查觉到死神已经悄悄地降临到了他们的身边。

    阿坚轻轻地向两名亲卫挥动了手指,两名亲卫轻盈地几个兔起鹘落,飞身就落到了那两名哨兵的身边,手中锋利的匕首划过一道寒光,轻易地就割断了匈奴哨兵的喉咙。

    两名亲卫的同步性非常地好,下手又快又狠,丝毫不给匈奴兵任何反应的机会,那两名匈奴哨兵就连半点声音都来不及发现,就双双踏上了黄泉道。

    干掉哨兵之后,接下来的行动,就变得顺畅起不,蜀军悄然地接近了匈奴人帐蓬,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在帐蓬之中睡着了的匈奴兵给干掉了。(未完待续。)

第765章 以百敌千

    天亮的时候,蜀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军渡渡口,不过更严酷的战斗环境正在等待着他们,不说左国城的刘延年接到消息之后会在第一时间向军渡扑过来,就是布署在黄河沿岸的匈奴兵也会很快地发起反扑,对于阿坚的小分队而言,顺利地完成偷渡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向着西岸那边发出了火箭信号,距离军渡十里开外的舟桥部队将会按照原定的计划火速地向军渡进发,并在黄河上搭建浮桥,而第一支准备渡河的军队也蓄势待发,他们将以最快地速度赶往军渡。

    而后续的部队也不再隐藏行踪,而是大张旗鼓,高速地奔向军渡渡口。蜀军现在的战争机器,已经是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着,但就是按照最快的进度,蜀军大部队想要完成渡河,那至少也要在十八个时辰甚至二十四个时辰左右之后才有可能完成,那么这一段时间,将会是阿坚的小分队面临最大困难的时候。

    简单地清理了一下战场,阿坚主要是搜集一下武器,泅渡的时候为了控制小分队的负重,所携带的干粮和武器已经是最小值了,全歼渡口的匈奴兵之后,蜀军可以得到一些粮草和武器的补充,这对于未来一两天内的战斗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初升的朝阳也带着一些春天的暖意,宁静而清幽的环境是无比地惬意舒适,不过阿坚对这一切却是熟视无睹,他原本就是一个不太懂得生活和享受的人,在他的血管里,只有奔流不息的澎湃血脉,阿坚冷静地布置着战斗位置,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

    赫格昆是一名千夫长,负责着整个黄河东岸的防御,赫格昆负责的河段有几十里长,这让他不得不将手下一千多人分散开来,在各个防御点上分兵驻守,军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赫格昆安排了两百多人在此防守,不过他本人却驻守在十里之外的星月湾,并没有留在军渡。

    赫格昆得到军渡失守的消息是一个时辰之后,震惊写满了他的脸上,在他看来,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现在正值黄河的春汛期,水流湍急,就算是白天,也是不容易渡河的,而在夜间渡河,简直是不可想象。匈奴人虽然在河岸边驻守,但对夜间蜀军发起突袭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准备,所以才会被蜀军轻易地突破了防线。

    手下的人立刻跟赫格昆提议向左国城的部帅刘延年进行禀报,但赫格昆了解到蜀军渡过河的总共才一百来人时,便暂时地放弃了向刘延年禀报。

    军渡渡口的失守说穿了,就是赫格昆疏忽大意所致,就算刘延年派来援兵夺回渡口,功劳赫格昆分不到关点,但这失守的责任赫格昆却是背定了,依匈奴军的军规,赫格昆轻则丢官罢职,重则人头落地。

    如果赫格昆能将渡口反击夺回来,情况就不同了,到时赫格昆可以声称蜀军强渡黄河被自己击溃,不但可以将渡口失守的责任推卸地一干二净,而且杀敌百人,那可是一件大大的功劳,说不定自己此番就可以升职了,这样两全其美的招,何乐而不为。

    反正按照约定,赫格昆将会在今天结束之前快马向左国城禀报渡口的事,只要赫格昆在天黑以前将蜀军的这支百人队给消灭了,所有一切过错都可以遮掩得掉了。

    至于有没有把握,在赫格昆看来,自己手下至少还有千把人,十倍于敌,这样的仗打得不要太轻松噢。

    赫格昆很快地将他所有的部下集结了起来,虽然赫格昆是一名千夫长,按理说他手下编制应该是有一千人,但鉴于黄河沿岸防线较长,刘延年临时地给赫格昆多派了两三百人,所以阿坚虽然将渡口附近的两百匈奴兵全部给干掉了,但赫格昆的手下,还有一千一百多人,除了各个营地必须留下几人之外,赫格昆几乎倾巢而出。

    双方很快地进入了交锋,同赫格昆的千人大队相比,阿坚的百人小队真是渺小的多,不过阿坚早已抢占了有利的地形,严阵以待。

    因为渡河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火药受潮失效,阿坚此次并没有携带竹筒手雷这些火器,但还是配备不少的元戎弩,匈奴人扑上来的时候,首先遭到的就是元戎弩的打击。

    一发十矢的威猛之力,让匈奴人猝不及防,还没攻到蜀军的近前,冲在最前排的匈奴兵就纷纷地中箭倒地,死伤一片。

    赫格昆原本以为自己的千人大队只需一轮冲击,就可以轻易地冲垮蜀军的防线,但没想到蜀军的连弩厉害,瞬间就在前沿阵地上形成一道死亡扇面,让狂飙突进的匈奴兵遭受了一次迎头痛击。

    而且蜀军所占据的有利地形也限制了匈奴人的攻势,现在蜀军背倚黄河,左右两边都是很陡峭的断崖,匈奴人的进攻只能限制在东面的这一片区域内,虽然这片区域比较开阔,匈奴人千人同时进攻也是绰绰有余,但蜀军没有被包围的后顾之忧,在正面的交锋中,便尽可能地发挥元戎弩的威力。

    赫格昆第一波进攻失败,便立刻调整战术,更多地使用盾兵,便加强了弓箭兵的反击力度,千人大队,再次地向渡口方向逼来。

    这次匈奴兵的进攻策略比较奏效了,他们很快地就接到了蜀军阵地的前面。

    阿坚一脸的凝重,敌人扑了上来,接下来就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了,这样的战斗也早在阿坚的意料之中,现在蜀军的后续部队已经到达了西岸,开始搭建浮桥,形势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蜀军能不能胜利东渡,就全部维系在了阿坚的这个百人队身上。

    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了,唯有顶住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拼了!”这是蜀军百人小队最为豪放的誓言。(未完待续。)

第766章 胜利东渡

    阿坚弃弓挽刀,大喝一声,第一个便冲了上去,蜀兵们临危不惧,各自操刀,跟随着阿坚冲入了匈奴人阵中。

    赫格昆暗暗地松了一口气,进入蜀军弓箭的射程是匈奴人最为困难的一段时间,蜀军连弩的厉害还是给匈奴人造成了不少的伤亡,不过好在匈奴人多,很短的时间便推进了蜀军的阵地前面,进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战,那可就进入了匈奴人惯常的节奏中了,论单兵的作战能力,赫格昆那是非常地自信的,十比一的优势,匈奴人可以轻易地将蜀军碾压掉。

    赫格昆也看到了对岸的蜀军正在搭建浮桥,不过想要湍急地黄河上成功地搭建出一座浮桥来,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最起码需要时间,只要匈奴人夺回了渡口的控制权,蜀军必将会前功尽弃。

    “杀!”赫格昆下达了全面攻击的命令,双方进入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之中。

    阿坚双目赤红,大步流星地向前冲去,手起刀落,将一名匈奴兵连人带盾砍做了四截。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凛然杀气,让冲在最前面的匈奴兵为之胆寒。

    阿坚眼神间充满着戾色,砍番一人之后,手中的刀丝毫没有停顿,刀锋向右一转,又砍到了边上的另一名匈奴兵的颈间,阿坚的这把刀可是刘胤亲赐的,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好刀,匈奴兵的脖子再硬,恐怕也无法硬过这把快马,只瞧得血光一闪,那颗人头被齐刷刷地斩了下来。

    但阿坚并没有因此而停手,快刀斩落一颗一头之后,刀尖向上一挑,直接就给身后的那名匈奴兵来了一个开膛破腹。阿坚的一刀挑得快如闪电,那名匈奴兵刚看到一片刀光耀眼,还没等他来得及做出反应,就感到了腹部一凉,再一低头,发现自己的肠子向外是蜂拥而出,直接就拖到了地上。

    阿坚一口气连杀三人,匈奴人除了眼花缭乱之外,根本就没有看到阿坚是如何出刀的,接连冲在最前面的三名匈奴兵倒下,后面的匈奴兵才倒凉一口凉气,这蜀人也太生猛点了吧!

    阿坚丝毫没有停手的打算,那柄快刀,舞得如雪片一般,而他的身手,更是快得如鬼魅一般,步伐矫健,动作如风,杀起匈奴人来,就如砍瓜切菜一般,如入无人之境。

    而阿坚所挑选出来的那百人队,更不是吃素的,在挑选队员之时,阿坚的第一要求是水性,第二要求便是单兵搏杀能力,其中水性是基础,没有好的水性是无法游过黄河的,其次是身手,渡河成功,面临的可就是短兵相接的搏斗,如果身手差一点的,很可能就会在搏斗中丢掉性命。所以这个百人小队,是从十万蜀军之中挑出来的精英之士,是蜀军中最顶尖的士兵,个顶个的都是嗷嗷叫的好汉,以一挡十的精英,此刻跟随着阿坚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刀光剑影之间,在战场上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虽然蜀军的人数不占优势,但在气势上却是远远地占据着上风,何况蜀军出手果决狠辣,短时间内竟然压制住了匈奴人。

    匈奴兵虽然占据着人数的优势,但地形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只能从正面发起进攻无法四面包抄,兵力占据优势的时候,最理想的攻击方式就是四面包围,如果从正面发起进攻的话,兵力上的优势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