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囚笼战术的施行,对蜀军而言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谷远在上党虽然是一个比较大的县,但对于三万人的蜀军而言,谷远却又太小了,再加上这一带的汉人百姓惨遭屠戮,十不存二三,蜀军赖以依靠的民众基础太过薄弱,根本就无法给蜀军提供生存所需的土壤,现在匈奴人正在加紧布署防御体系,而一旦这个“牢笼”建成,将会对蜀军形成致命地打击。

    而且这个“囚笼”的致命之处在于,就算是蜀军突破一两个隘口,进入到别的区域之后,也无法打破匈奴人的整体防御体系,匈奴可以利用原有的防御体系重新来构建新的“囚笼”,将蜀军围困在新的区域之中。

    刘渊的目的,就要在上党地区形成一个类似于蛛网的防御网络,通过固守一个个的关隘和险要,一步步地蚕食和压缩蜀军的生存空间,不论蜀军进入到那个区域,都无法摆脱匈奴人的围困。

    原先匈奴人的策略是追着蜀军打,但蜀军擅长于山地作战,灵活多变,每每让匈奴人的追击落空,到头来不但是疲惫不堪,而且根本就难求一战。现在改变策略之后,匈奴人不必再疲于奔命,而是固守在一个个的据点内,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任凭蜀军如何地折腾,只要是在包围圈内,他们很难逃得出去。

    目前的形势的确很严峻,黄崇和诸将都认为在目前的这种情形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迂回到外线去作战,趁敌人的包围圈尚未完成,蜀军主动地跳出去,或北上太原郡或西去河东郡,避开敌人这个坚固的‘囚笼“。

    不过离开上党就意味着南下的失败,而且无论是太原郡和河东郡,地势都要比上党平坦的多,这样的地形其实是不利于以步兵为主体的蜀军作战的,以骑兵为主的匈奴人则会明显地占据上风,蜀军的处境则会越来越困难。

    也只有上党这样地形复杂山路崎岖的地区才是蜀军最为理想的作战平台,所以不管是匈奴人采用什么样的策略,都不能动摇刘胤扎根于上党的决心。

    如今匈奴人在谷远的周围大肆兴建关隘要塞,妄图将蜀军困死在谷远一带,应对这一危机的方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分兵作战,在上党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将蜀军的力量扩展到上党的东部和南部去,这样一来,双方就会形成一种犬牙交错的新态势,匈奴人利用关隘要塞对蜀军进行分割包围,但蜀军形成若干个根据地之后,反过来也对这些关隘和要塞进行反包围,只要蜀军能将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自然就不会惧怕匈奴人的围剿了。

    刘胤将自己的方案提出来之后,黄崇有些担忧地道:“孙子有云: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我军一再分兵,兵力分散,岂不是有违兵法之道?”

    刘胤呵呵一笑道:“集中优势兵力,确实是打胜仗的不二法宝,但孙云也说了,识众寡之用者胜,那就是说要知道什么时候配置兵力的多少是有讲究的,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什么时候集中,什么时候分散,必须要由地制宜,因时制宜,集中是为了歼灭敌人,分散是为了保存自己,该集中的时候就要集中,该分散的时候就要分散,临机善变,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黄崇汗颜地道:“大将军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我等自愧不如。”

    刘胤微笑道:“黄将军过誉了,临机权变,审时度势是每个为将者都应该熟知和掌握的,兵法是死的,战场上的形势是活的,如果一昧地死读兵法,那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匈奴人想将我们逐出上党,而我们偏偏不遂他们的心愿,上党可是一方宝地,进可攻,退可守,高屋建瓴,俯瞰中原,将来争雄天下,上党堪为第一要地。”

    “那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立足于上党?”黄崇问道。

    刘胤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命中军摊开了一张军事地图,黄崇和诸将都围了上来,刘胤指着地图道:“永安军可以留在谷远继续作战,虎步军和虎骑军则分别向东向南推进。虎步军可以在襄垣、潞县、壶关一带建立新的根据地,这一带是太行山区,地势险要,山环水绕,最利于山地作战。虎骑军则向南进入到泫氏、高都一带,这一带地势开阔,利于骑兵作战,同时又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回旋余地越大。更主要的是,虎步军到上党东域,与冀州相邻,可以和进入冀州的右军团遥相呼应,虎骑军进入到上党南域,与河内相邻,匈奴人想在高都一带构建新的牢笼体系,就必须要面对晋军羊祜所部了,到时候他们也是腹背受敌,能不能自顾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总而言之,此次分兵,就是要多点开花,将匈奴人的防线给拖长了,别看匈奴人号称十万人马,真正想要构筑一个铜墙铁壁,他还差得太远。”(未完待续。)

第802章 寒山要塞攻坚战(上)

    确定了下一步的计划策略之后,蜀军立刻行动起来,匈奴人“囚牢战术”刚刚进入到实施的阶段,虽然说各处的关隘要塞已经是初具规模了,但距离真正地完全铁桶一般的防御体系还差得很远,这无疑就给了蜀军一个突破其牢宠的机会。

    在谷远的四周,新建的关隘要塞多达十几个,每一处都需要分兵驻守,别看刘渊拥兵十余万,气势咄咄逼人,但真正分配到各处要塞的兵力,却又十分地有限,甚至是捉襟见肘。

    沿着谷远的周围布置防御圈,战线绵延达数百里,如果是平川地带,刘渊根本就不敢奢望可以围得住,也就是上党地狭,在崇山峻岭之间只有少数几条可以通行的道路,才让匈奴人的“囚牢计划”成为了实现。

    尽管如此,每一处关隘要塞只能派驻三两千的人马,再多的话刘渊可真抽调不出来,十万大军之中,刘渊得保证有一个数量足够的野战兵团,另外上党郡城、屯留、长子、襄垣、高都等这些县城,也都需要派兵去驻守,相对于地域辽阔的上党郡而言,十万大军真不算什么。

    所以当刘胤决定集中兵力倾注一点准备强行突破的时候,蜀军就可以完全地占据上风,而且不管蜀军选择那一点,都是一样的。

    刘胤将目光投向了屯留和长子之间的寒山,寒山通道是上党南部的一条重要的通道,联结上党东西两个部分,只要蜀军能够打通寨山通道,便可以顺利地进入到指定的目标地。

    现在寒山关隘要塞正在兴建之中,匈奴人派出了三千人马来驻守寒山,就是防备蜀军向东流窜,同时,寒山要塞也是匈奴人围困谷远蜀军的十三座要塞之一,是匈奴人“囚笼战术”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虽然寒山要塞地形险要,但其营寨属于刚刚开始兴建,尚未修缮完工,匈奴人虽然驱使大量的汉人为劳役来新建寒山要塞,挖山采石,担土运沙,大修工事,但工程进展缓慢,短时间内是很难完工的。

    不光是寒山要塞的这一处,就是所有的隘口要塞的兴建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刘渊最为严重的是劳役的短缺,由于羯人在上党大肆地杀戮,使得汉人的数量在急剧地减少着,现在刘渊广征汉人百姓为劳役,就算是一直采用强制的手段,强行地来奴役汉人百姓来作苦工,来兴建各地的要塞,也将受限于劳工的数量,使得各处的关隘要塞距离兴建成功一直遥遥无期。

    所以刘渊只能是临时地拼凑出一些军队来,驻守在要塞及周围,防止蜀军趁机进行突破。

    同时,刘渊也知道驻守寒山的力量相对而言薄弱的多,故而在上党、屯留诸城之间,保持一支数万人的军队,随时都可以增援寒山及附近的几个关隘,阻止蜀军的向东渗透。

    对于刘胤而言,想要突破寒山要塞,就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而且不能让匈奴人有所查觉,速战速决,在匈奴人尚未做出反应之前,拿下寒山。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蜀军在向寒山移动的时候,完全是偃旗息鼓,悄然而进的,当蜀军开拨到距离寒山要塞十里之外的地方时,匈奴人也浑然无觉。

    登上寒山前面的那一座高岭,寒山这边的状况刘胤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山路蜿蜒如一条长长的布带,在布带的尽头,可以看到无数的人在忙碌着,由于距离的关系,这些人看起来就如同是蚂蚁一般,小到几乎只是一个个的黑点。

    寒山要塞已经是初具规模,从刘胤的这边看过去,营栅相连,井然有序,一旦要塞建成,确实可以封死这条通道。

    “攻击!”刘胤神情肃目,冷峻地下达了作战的命令。

    蜀军将士在高远地率领下,向寒山要塞发起了进攻。

    ┄┄┄┄┄┄┄┄┄┄┄┄┄┄┄┄┄┄┄┄┄┄┄┄┄┄┄┄┄┄┄┄

    把守寒山的要塞的,是刘渊手下的一员大将卢塔,又黑又壮,宛职一座黑塔,据说卢塔在身手在匈奴诸将中至少可以排得进前十,弓马纯熟,有万夫不挡之勇。

    在几个防御要点上,刘渊可不敢再依靠羯人,而是派出了自己的亲信率兵来驻守,卢塔也是刘渊比较信任的一员大将,才会被刘渊委以重任。

    卢塔身兼数职,既然率兵镇守寒山关隘,而且还要督促劳役来修筑寒山要塞,由于汉人劳役数量不足且工作强度较大,要塞的兴建十分地缓慢,这让性格暴躁的卢塔是怒不可遏,他亲自在寒山要塞上进行督促役夫进行工作。

    这些汉人劳役的命运十分地悲惨,每天近乎七八个时辰的劳作时间几乎榨干了他们的体力,尽管如此,卢塔还嫌工程的进度较慢,一个劲地用皮鞭来招呼汉人劳役,凡是在卢塔身边经过的汉人役夫,****的后背上无一例外地布满了鲜红的鞭痕。

    开采山石本身就是高强度地劳作,而且汉人劳役这样没日没黑地劳作,能坚持下来的,已经是好手了,许多挨不过的汉人劳役,大多是累得吐血而亡了。

    不过卢塔不在乎,每死掉一个汉人,他便会令人象拖死狗地将他的尸体拖出去,在卢塔的眼中,汉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地位,他们就是一群奴隶,卢塔要怎么处治就可以怎么处治,只要卢塔高兴,杀掉几个汉人,那都是随手的事。

    今天卢塔也是瞧着两名汉人劳役不顺眼,他们刚一松懈,卢塔的皮鞭便抽了过来,打得他们皮开肉绽,卢塔边打边骂:“这些懒惰的家伙,真的该死!”

    不过卢塔还没有来得及加大惩处力度,一名匈奴士兵就急匆匆地向他禀报道:“启禀将军,大事不好了,蜀人……蜀人攻上来了!”

    卢塔吃了一惊,抬头一看,也不禁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果然在寒山关隘的前面,蜀军已是漫山遍野而来了。(未完待续。)

第803章 寒山要塞攻坚战(中)

    寒山关隘的前面,一片比较开阔的坡地,寒山要塞就坐落在隘口处,两边山峰笔直如刀削,几无攀登的可能,想通过寒山通道,也只有先跨过寒山隘口。

    由于寒山要塞尚在修筑之时,所以守关的匈奴兵并没有驻守在要塞内,而是零散地分布在隘口的周围。

    很显然,蜀军毫无征兆的突袭打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谁也没有料想到蜀军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地发起袭击,原本许多的匈奴兵还在山坡上悠悠地晒着太阳,饱享着春末那暖意融融的阳光。

    但蜀军的突然袭击完全将匈奴人的节奏给打乱了,司号兵立刻吹响了遭遇敌袭的号角,当号角急促的声音响彻整个儿的山谷之时,慌乱的匈奴兵纷纷地拿起了武器,向着要塞方向汇集而去。

    卢塔也是三步并做两步地赶到了第一线上,看到潮涌而至的蜀军,至少也有一万多号人马,卢塔倒也全无惧意,尽管驻守寒山要塞的只有三千人马,但依据险要的地势,匈奴人完全有能力和蜀军一争高下。更何况卢塔坚守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现在壶关的刘渊接到消息之后,会以最快的速度向寒山一带增援而来,据路程估算,匈奴人的大军只需一日的光景,就可以到达寒山。

    所以对于卢塔而言,如何坚守这十二个时辰,似乎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尽管现在寒山要塞还是一个半成品,但对付蜀人,也是绰绰有余的。

    匈奴兵虽然比较分散,但良好的战斗素质让他们很快地就让他们到位了,胡人的士兵在单兵作战能力上,完全是远超汉人士兵的,这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关,胡人从一出生,他们就必须要面对血腥的生存环境,在不断的仇杀的磨砺之下,弱者被淘汰,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下来,每一名胡族士兵都会成为跤跤者。

    双方很快地进入了战斗,首先是双方的远程互射。一支支羽箭带着呼啸声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地弧线,向着对方阵地抛射过去。

    应对密集的人群,弓箭射击也无须多高的精度,密度和频率才是双方追求的重点,一时之间,箭矢如雨,几乎连晌睛明媚的天都变得阴暗了几分。

    不过箭矢虽多,但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却很少,蜀军做为进攻的一方,每名士兵都是全副甲胄,弓箭的杀伤力与射程成反比,近短离射击可以射穿的铠甲在远距离上很难穿透,所谓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双方刚刚进入到了一箭之地的射程就开始了互射,但这一阶段的射击大多是阻击作用,看起来流光点点,火爆异常,但却没有多少真实的伤害。

    随着蜀军的推进,双方的距离进一步地缩短,这个时候的箭矢威力才可以显现出来,匈奴人的箭矢强劲有力,可以将蜀军的铠甲薄弱部位给射穿,杀伤掉蜀军的性命。

    这时候,蜀兵手中的盾牌便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些方形的木质盾牌既大且厚,可以有效地护住蜀兵的要害部位,匈奴人的箭矢大多落在了盾牌上,再犀利的箭矢都无法射穿盾牌,每一面的盾牌上面,都留下了好几支箭,最多的甚至有十几支箭,密密麻麻,好象刺猬一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盾牌,这些箭矢很可能都会射到人身上。

    尽管如此,蜀军前进的途中,还是有士兵不断地倒了下去,密雨般的箭矢,总能找到杀伤蜀兵的空隙,从而给予致命的一击。

    当然,蜀军也没有歇着,在进攻的途中,不断地用弓箭来掩护进攻的部队,匈奴人那边也陆续地有士兵被射杀。

    还好匈奴人躲在半成品的防御工事之内,还是有着一定掩护优势,虽然蜀军的箭雨比较密集,但对匈奴人的伤害还是有限的。

    随着双方距离的的接近,箭矢的密度和力度都在加大,新的伤亡不断地增加,但这似乎动摇不了蜀军进攻的决心。

    寒山要塞的前面,是一段比较陡直的坡,如同是扇形一般,前端比较开阔,越往上走,就越狭隘了。这样的地形,显然是对进攻方明显的不利的,蜀军吃力地向着陡坡冲去,山顶上滚木擂石便呼啸而下,扑头盖脑地砸了下来。

    这个时候,铠甲和盾牌已经是无法招架了,那种一丈多长,粗过腰围的的滚木从山顶上滚落下来,几乎是带着横扫千军的威势,一路碾压而下,单单一根滚木,就足以将蜀军给横扫掉,十几根的滚木一齐地落了下来,那气势,几乎是排山倒海一般,如果蜀军找不到合适的藏身之所,在粗大的滚木面前,几乎没有什么逃生的余地。

    再加上那无数砸落的石块,碰着即死,挨着即伤,蜀兵的血肉之躯根本就无法抵挡。很快地,蜀军的第一波进攻就被打退了,

    山坡之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蜀兵的几百具尸体,第一次进攻蜀军就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负责指挥的高远眉头紧皱,虽然他知道想要攻克这些险要关隘相当地困难,但蜀军的第一波进攻就打得这么惨烈,却是他始料未及的,尤其是蜀军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近敌方的营寨,只攻到了半山坡就被迫退了回来。

    高远也很清楚,这一仗蜀军拖不起,没有时间慢慢地打,蜀军东进的意图一旦被匈奴人识破,很快大批的援军就会赶来,到时候寒山关隘再想攻破,越发地试比登天了。

    原本以为现在寒山关隘尚未建成,相对来说容易一点拿下,但没想到匈奴人的防守竟然是如此地顽强,这场攻坚战注定了不好打。

    不过高远没有放弃,蜀军此役必须要有所突破,失败的话只能是困守在谷远,最终落个覆灭的下场。

    “准备敢死队,进行强攻,誓死也要拿下寒山关来!”高远冷沉地下令道。

    第一波的攻击多少带有点试探性的味道,但第二次就不同了,高远尽遣精锐,准备在放手一搏了。(未完待续。)

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坚战(下)

    就在此时,传令兵忽然来到了他的前面,道:“大将军有令,暂停进攻。”

    高远微微一怔,他没有想到刘胤这个时候会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要知道这场攻坚战完全是跟时间在赛跑,早一刻拿下寒山要塞,蜀军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