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匈奴守将常海却是不以为然,尽管寒山要塞处于两面夹击之中,但寒山要塞从修建这初,就是当做堡垒一样修筑的,所以他们丝毫不惧怕蜀军的东西夹攻,现在寒山要塞之内粮草、兵器、防御器械都准备地相当充足,如果蜀军想要打围困战,寒山要塞支撑个一两年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蜀军敢来强攻的话,常海更是有信心将他们扼杀在寒山要塞之下。

    “蜀人想要拿下寒山要塞,门都没有!”常海看着不远处蜀军的大营,旌旗招展,人头攒动,轻蔑地自语道。(未完待续。)

第830章 再战寒山要塞(下)

    这两年来蜀军的仗打得确实很憋屈,一直被匈奴人追着打、压着打,秋季围剿,春季围剿,没完没了的包围与反包围作战,蜀军一次次地都是在绝境之中进行着反击,尽管蜀军始终都没有被匈奴人给压倒,但对于蜀军将士来讲,这样的仗打得的确很郁闷,他们都渴望着打那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仗。

    这样的机会,一直都很难觅得到,而今天,终于是蜀军可以扬眉吐气的日子了。

    三军会师合围寒山要塞之后,刘胤没有给匈奴人任何的喘息之机,立刻从东西两路,同时向寒山要塞发起了攻击。

    在西面,罗袭率领着永安军向着寒山要塞攻了上去,这是当年蜀军攻击寒山要塞时的老路,狭隘的关口,比较陡直的斜坡,攻击的难度确实是比较大。何况当年的寒山要塞也只是一个半成品,蜀军进攻的时候,匈奴人还没有进入到防御工事里面,只能是在防御工事的外面与蜀军进行交战。

    尽管如此,蜀军的第一轮进攻还是付出了不少的伤亡代价,强攻未果,还是依靠阿坚率领特战队摸到了左边的山峰高地上,从那儿居高临下地一番狠打,才算是将守军给打垮了,拿下了寒山要塞。

    而现在匈奴人的防御工事早就修筑完工了,坚固的石砌堡垒,比起乌龟的壳子都坚硬,匈奴人躲在城堡的后面,可以抵消掉蜀军大部分的箭矢攻击,而匈奴人都不用浪费太多的箭矢,就可以轻易地压制住蜀军的进攻了,更别说他们还拥有着滚木擂石这些大杀器,永安军的第一轮攻击,很快就失败了。

    在东面,虎骑军和虎步军的联合攻击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函宜,尽管东面的地势要比西面平缓一些,虎骑军和虎步军投入的兵力也要比永安军为多,但面对匈奴人铁桶一般的防御,他们还真是无可奈何。

    第一轮的进攻纯属于试探性的,但结果却让蜀军有些灰心,如此压倒性的优势之下,蜀军竟然讨不到任何的便宜,看来这座寒山要塞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来的。

    “大将军,是不是考虑还是通过别的途径来攻寒山关,上次记得阿坚是攀上了北面的那座山峰吧,用不用再试一试?”黄崇对阿坚袭取左面山峰高地的事还是念念不忘,向刘胤询问一下能否采纳那样的招数,可以收到奇效。

    刘胤轻轻地摇了摇头,匈奴人不是傻子,上一次吃了亏的地方,肯定会加强守备力量,蜀军再想那儿发起奇袭,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也是刘胤派人实地勘测后的结论,他指了指了要塞两边的山峰,道:“匈奴人吃了一回亏,肯定不会想吃第二回,看那边的山峰,所有的通顶的道路匈奴人都已经做出了清扫,再想要采用如此的手段,几乎是不可能的。”

    黄崇当然是也清楚匈奴人会采用一定的措施的,如此一问,只是表示他很不甘心,其实黄崇也明白,匈奴人百分百地会将这个漏洞给补上的,失败了一次,也足够匈奴人刻骨铭心了,如果同样的地方让匈奴人失败两次,除非匈奴人脑子给烧坏了。

    但这也是蜀军唯一有效的手段了,上次可以快速地拿下寒山要塞,就完全得益于那次偷袭,这次如果找不到相类似的手段,那么寒山要塞的攻坚战,势必会打得十分地惨烈。

    众将的目光都投向了刘胤,现在鸦雀无声,大家都知道,每每在这关键的时刻,刘胤都会拿出奇招绝招来,打破僵局。

    看着众人期冀的目光,刘胤笑了笑,道:“看来我是不能藏私了。”

    第一轮的试探性结果证明,匈奴人的防御力量可比当初要坚强的多,如果想要通过强攻的手段拿下寒山要塞,蜀军就必须要付出比对方多好几倍的伤亡代价才行。

    匈奴人守军五千人,多一倍就是一万人,多两倍就是一万五,多个三倍五倍的话,把山底睛的蜀军全拼光了,也未必能拿得下寒山要塞。而且这样拼消耗的打法,一直也是刘胤所不赞同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结果刘胤一般都无法承受,更何况伤亡人数还要比敌人多,更让刘胤无法接受。

    如果强攻未果的话,刘胤还是有着一定的办法的,否则蜀军如此声势浩大的行动,最终却是草草收场,岂不大折蜀军的士气?

    一声令下,刘胤命人将杀手锏给推了出来。

    众将一看,不禁愣住了,这不是投石车吗?

    对于投石车,军旅之人都比较熟悉了,这样的攻城利器基本上都应用在攻城作战之中,但对于攻打要塞这样的堡垒,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好的作用,毕竟距离太长,投石车很难发挥出应有效果。

    要塞之内的常海也看到了蜀军推出了投石车,不禁是哈哈大笑,道:“蜀人计穷也,就凭着这几辆的投石车,也想要拿下寒山关?真是异想天开!”

    不过,常海很快地就笑不出来了,投石车在山下一字排开,但他们并没有使用石弹,而是将一颗颗的石雷或者是绑在一起的集束手雷放在了投石车放置石弹的位置上,点燃引信之后,抛射了出去。

    如果说投石车可以称之为石炮,那么这些石雷便可以称之为火炮了。由于石弹笨重,想要命中目标就必须接近关隘,但这样极易遭到敌人的反击和破坏,如今投弹石雷,完全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投掷,匈奴人就算有心去破坏,那也是鞭长莫及。

    石雷的威力可比石弹要大的多,剧烈的爆炸在要塞之内响了起来,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无法撼得动石彻而成的堡垒,但每一枚石雷或集束手雷在要塞内爆炸的时候,必定是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山下的蜀军欢声雷动,这几炮打得太痛快了,蜀军趁着火器的余威,一口气地向着要塞冲了上去。(未完待续。)

第831章 三军会师

    常海顿时傻了眼。他也清楚蜀军的火器厉害,上次寒山要塞失守,基本上就是被火器打垮的,不过上次蜀军是倚仗着攀上了左侧的山峰,居高临下地投掷手雷,这才导致寒山要塞守军的崩溃。

    事后,匈奴人也对蜀军的火器进行了针对性地研究,认为火器的威力虽大,但使用的距离较短,只要不让蜀军有机会近身,他们的火器就无用武之地,毕竟手雷的投掷距离只有几十步远,比起上百步的弓箭,那是远远不及的。

    所以常海在担任寒山要塞的守将之后,为了防备蜀军的火器进攻还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首先两侧的山峰高地上设立巡哨,阻断蜀军占领两侧山峰的可能,其次安排强弩手,对冲到寒山要塞近前几十步的蜀兵进行强力地灭杀,不给他们一丝接近要塞的机会。

    但常海万万没想到,蜀军居然会用投石车来发射火器,由于火器较轻,射程远远地超过石弹,匈奴人最强的弓箭都无法射到这么远的位置,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石雷从天而降,在他们的头顶上凌空爆炸。

    火器的杀伤威力何其的惊人,尤其是蜀军使用了火药填装量比竹筒手雷大了五六倍的石雷,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散尽之后,一丈之内是一片狼籍,满地残肢断臂和血肉模糊的尸体,看得令人触目惊心。

    在强大的火器面前,匈奴人号称是固若金汤的防守变得如麻纸一般的脆弱不堪,一枚石雷或集束手雷就可以给匈奴人造成成片的伤亡,几十枚石雷同时落到要塞之内,这种打击近乎是毁灭性的。

    它不光摧毁的是匈奴人的防御工事,而且摧毁的是匈奴人的防御信心,就连常海面对这样的打击都已经是心如死灰了,更别说普通的匈奴士兵了。

    蜀军潮水般地攻了上来,遭受重创的匈奴人虽然还在顽强地抵抗着,但这样的抵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寒山要塞的防线轻易地就被蜀军给撕破了,蜀军从东西两面同时地攻入了要塞之中,展开了最后的白刃战。

    一方面匈奴人防守意志已经被彻底地摧垮了,另一方面蜀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兵力,这样的肉搏战只能是呈现一边倒的状况,常海虽然也是一员骁将,但在大势已去的情形之下,他也是无力回天。

    突围已经没有了意义,就算他侥幸逃得出去,下场也只能是和前任守将卢塔一样,被刘渊给斩首,与其那样窝窝囊囊地死,倒还不如在寒山要塞死得轰轰烈烈。

    常海拒绝了部下要他突围的建议,他一个人手执单刀扑向了蜀军的聚集处,大肆地砍杀起来。常海骁猛异常,连着斩杀了多名的蜀兵,但他一个人再猛,也是无济于事的,最终常海被十几条长枪刺穿了身体,战死在了寒山要塞之中。

    以寡敌众的匈奴人个个都倒是挺有血性,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大部分的匈奴兵都选择了和他们主将一样的命运,誓死而战,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不过,匈奴人的顽强再也改变不了寒山要塞的命运,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激战,当最后一名匈奴兵倒在血泊之中的时候,寒山要塞的上空,高高地飘扬起了“汉”字大旗。

    所有的蜀军将士都在欢呼,久违的胜利让他们群情激昂,笑语欢声,最让他们高兴的是,蜀军中军团终于会师了,在七百多个****夜夜之中,他们艰苦卓绝地各自为战,与强大的匈奴人极尽周旋,前仆后继,奋勇作战,积小胜为大胜,今天终于等到了三军会师的日子,也正是蜀军扬眉吐气的日子。

    寒山要塞之战的胜利,也将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蜀军将彻底地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整个抗胡战争也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之中。

    黄崇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连挑大姆指:“还是大将军办法多,竟然可以想到用投石车来投掷火器,一下子就解决了火器射程不足的难题,再坚固的防御工事在火器的面前,那也是形同虚设,这取寒山关便如探囊取物。”

    刘胤面带着微笑地道:“如果强攻寒山关的话,我军伤亡必定会很大,有火器的话,自然是事半功倍。”

    拥有超过整个时代的武器,刘胤对这种攻坚战还是有着十足的自信的,想想到了晚清时代,外国的侵略者在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整个国家,先进的技术所带来的那种压倒性的优势,是相当可怕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刘胤在发明火药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火药的研制和生产上,他保持着绝对的保密状态,如果一旦被敌国对手掌握了火药的配方和生产技术,自己所拥有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正是凭借着火药这个威力惊人的武器,刘胤才能在一次次的关键性战役中胜出,远的不说,就单说这两次的寒山要塞之战,都是因为蜀军拥着火器,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小的伤亡代价下拿下这座号称是上党第一要塞的寒山关隘,如果没有火药,很可能现在还被困在谷远的狭小地带内,被匈奴人四面围剿着,如果没有火药,蜀军也几乎不可能做到三军会师,彻底改变上党的局势。

    现在三军成功的会师之后,三块根据地便彼此连通,反倒是匈奴所控制的上党郡城壶关,处在了蜀军的三面包围之中。

    上党的郡城可是个好地方,这是个被群山环抱的脚盆,有鱼有肉,刘胤早就眼馋很久了,只是当初自初来乍到,实力不济,只能是钻在穷山沟里打游击,日子整的苦哈哈的,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刘胤自然把目前投向了上党郡城壶关,也只有拿下壶关城,那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整个上党。(未完待续。)

第832章 羯人的末日

    三军会师于寒山之后,刘胤很快就将下一步的进攻目标锁定了上党郡城壶关,趁着刘渊主力在高都与羊祜激战正酣,无瑕分身之时,进一步地扩大战果,将整个上党都收入囊中。

    只要拿下壶关,就等于是切断了匈奴人的归路,那么这无异对刘渊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高都之战正处于关键的时期,如果壶关失守,就等于是釜底抽薪,对于刘渊来讲,是最不可接受的结果了。

    不过从寒山要塞向北进攻,蜀军首先还需要拿下屯留来。

    屯留是刘渊分封给羯人的地盘,是诸多县城之中的一个,不过羯人所居住的涅县、襄垣、谷远、长子、潞县等城相继地被蜀军所攻破并屠城,这些地方的羯人已大部被灭杀,现在羯人唯一保留的一个据点也只剩下了屯留。

    在蜀军的疯狂报复下,羯人累遭灭族之祸,尤其是在阳阿之战中,羯人酋帅石豹被杀,一万多羯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羯人部族已经是渐式衰微,即使留在屯留的羯人,也只能是苟延残喘,惶惶不可终日。

    羯人新推举石豹的儿子石猛为新的酋帅,希望他可以带着羯人走出困境,不过羯人目前的日子并不好过,在他的领地内的诸多县城都被蜀人所攻破,城中所有的羯人,毫无例外地被蜀军所斩杀,这种屠城式地灭杀对羯人来讲是太残酷了,羯人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变得异常地艰辛。

    上次羯人酋帅战死阳阿,这并非是羯人最惨重的损失了,最惨重的损失发生在河内,数万的羯兵被刘渊征召到河内作战,归齐万年指挥,河内战败,这些羯兵损伤最大,几乎是全军覆灭,羯人的武装力量,已经是损失殆尽了。

    留守屯留的羯兵,只剩下了不到五千来人,而羯人部族,现在也仅剩下了三四万人,整个羯族,已经站到了灭族亡种的边缘。

    当石猛听说蜀军攻占了寒山要塞,并且向屯留攻来的时候,石猛惊惶地不知所措,他很清楚,以屯留目前的守军,根本就没有能力与蜀军相抗衡。蜀军的“残暴”那可是出了名的,只要是羯人的所占据的城池,无一例外地遭屠杀,不过奇怪的很,蜀军攻下匈奴人所占据的城池,往往是网开一面,并没有对匈奴人赶尽杀绝。

    这几乎是让羯人两眼是泪,同样是胡人,待遇和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逃跑已经是来不及了,蜀军骑兵有着超快的速度,一旦失去了城池的辟护,蜀军更可以肆无忌惮地展开屠杀了,现在逃走,恐怕连一个人都无法走脱。

    守,守不住,逃,逃不掉,石猛几乎要绝望了,此在他也只能是向临近的壶关来求救,希望匈奴人可以伸出援手,救羯人与水火之中。

    但留守壶关的匈奴右于陆王刘景此刻是自顾不瑕,尤其是是在蜀军攻克寒山要塞之后,刘景是倍感压力,现在蜀军三路人马齐聚寒山要塞,刘景可不认为刘胤的胃口仅仅只是屯留的羯人,真正刘胤想要拿下的城池,恐怕只有壶关了。

    有鉴于此,刘景是压力倍增,现在能否守得住壶关还是未知之数,派兵去救援屯留?刘景根本就没那心思,一旦救援失败,自己手中这点可怜巴巴的两万军队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羯人的死活早不在刘景的眼中了,就是屯留恐将失守,这是刘景的一些遗憾,失去了屯留这样的拱卫城池,壶关的处境也将变得艰难起来。但无论如何,刘景也是不会往屯留派驻一兵一卒的,现在壶关和屯留,就是保大保小的问题,刘景眼里只有壶关,至于其他的,他们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石猛接到刘景的回话,刘景在书信之中对羯人是勉励一番,要他们拼死力战,与蜀人血战到底,至于援兵,也只有等待赵王刘渊从高都发兵相救了。

    高都的援兵,那是远水难解近火,石猛根本就指望不上了,而刘景也拒绝派兵,这让羯人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石猛无可奈何,只得下令羯人闭紧守,不论男女老幼,都有一齐上城墙,誓死也要守住屯留,留住羯人最后的希望。

    还没等羯人的布置完成,蜀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攻到了屯留的城下。

    这次蜀军攻城,倒没有再动用火器,毕竟几次关键时刻的火器运用,已经让蜀军火器的贮备明显地变少了,在无法得到补充的情况下,刘胤对这些剩余的宝贝疙瘩可是珍惜的很,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不会轻易再用的。

    攻打屯留,蜀军已经明显地占据了优势,在这种优势下,刘胤更没有理由动用火器了。不过就算是不动用火器,蜀军对拿下屯留城也是信心十足。

    三路大军将屯留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刘胤包围的目的很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