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间走山间的羊肠小道,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而匈奴军又不敢点着火把,只能是在这种黑灯瞎火的山路上,缓慢地前行着,等他们到达山脚下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四更天了。

    赵固眼望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蜀军辎重营,瞧得是一清二楚,整个辎重营刚刚抵达的抱犊山下,只是简陋的扎了一个营寨,也没有多少的兵马驻守着,赵固冷笑一声,立刻率军掩杀过去。(未完待续。)

第890章 早在预料之中

    ps:今天回来晚了,会更正的,大约在两点左右………………………………………………………………………………………………………………………………………………………………………………………………………………苇泽关如此牢固的防守也没有坚持多长时间,抱犊山方圆十数里,这么大的地方,匈奴军想守住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事先赵固也对守住抱犊山也没有太大的信心,不过此战之后,赵固不禁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蜀军火器用不上,就等于是瘸了一条腿,他对刘钦选择在山顶立寨的决定还是由衷地赞叹。

    “还是刘将军英明,居高临下,凭险自守,将抱犊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限,的确是高!”

    刘钦哈哈大笑,道:“世上之物,皆是一物降一物,刘胤也绝然也不会想到,就算他拿得下并州,也未必能拿下这抱犊寨!”

    两人正在开怀大笑之时,忽然有匈奴士兵急匆匆上来禀报道:“启禀二位将军,蜀军好象有向东移动的迹象。”

    刘钦先是微微地一怔,马上脸色陡然地一变,暗叫一声糟糕,马上向前迈了几步,向下张望看去。

    今天天气晴好,登高临远,方圆几十里的状况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从山顶上看去,那些如蚂蚁般大小的蜀军似乎不再围困抱犊山,而是沿着抱犊山两侧的小道,向着东方而去。

    越过抱犊寨,就是冀中大平原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常山郡的真定城,很显然蜀军放弃围攻抱犊寨而转头向真定进攻了。

    刘钦也没有想到蜀军竟然会放弃攻打抱犊寨,按理说蜀军不可能把自己的后勤补给线就这么给交待了,至少历代兵家兵法都没有这么一个先例,但蜀军却这么做了,攻不下抱犊山,干脆选择了放弃,转向东面去攻打真定。

    虽然刘钦看得真切,但却是无力阻止,尽管这两条小道都紧挨着抱犊山,但正如蜀军的投石车无法将火器投上山,匈奴人的箭也无法射到山下,刘钦想要解决射程不足的问题,就必须要冲到半山腰甚至是山下,可如此一来,倒给蜀军带来了反攻的机会。

    所以刘钦也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蜀军的人马一队队地扬长而去,他却只能是在山顶上无计可施。

    这回轮到了刘钦郁闷了,本来以占据着抱犊山这道天然险地,就可以拖得住蜀军,可结果却是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

    怎么办?刘钦思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计,死守在抱犊山上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如果被蜀军拿下真定,刘渊必定会愤怒无比,现在刘钦很是懊悔,如果自己当初选择当道立寨的话,现在也不致于落到如此尴尬的地步。

    蜀军的人马络绎不绝,川流不息,连续两三天的时间,都在越过抱犊山向东而去,他们对山顶上的匈奴视而不见,理都不理睬。

    这几天刘钦一直盯着蜀军,站在山顶上的好处就是站得高看得远,底下的所有状况都是一览无余,但是刘钦看得脖子发酸眼睛发困,也终究是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整天一付愁云惨淡的模样。

    赵固当然也没有歇着,他思来想去,对刘钦道:“刘将军,如今再死守抱犊寨,已无任何的意义了,倒不如果断出击,如果能一举摧毁蜀军的粮草辎重,便可断了蜀人的后路,他们进入冀州,也是死路一条。”

    刘钦摇摇头,道:“粮草辎重乃是军之命脉,刘胤又岂可无备?现在我们势单力孤,冲下山去,也只能是送死。”

    赵固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道:“刘将军也太看重那个刘胤了,刘胤自以为我们守在山顶,不敢出战,故而肆意张狂的很,你且来看,蜀军的骑兵和步兵都已经过了抱犊山很久了,而后卫的粮草辎重营现在才抵达抱犊山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护卫辎重营的,并没有多少战斗人马,这次可是我们的天赐良机,只要一举能毁掉蜀军的粮草辎重,胜负还异未可知。”

    刘钦有些担忧地道:“刘胤绝非是易与之辈,说不定早已在山下挖好坑,等你去跳了,只要我军一离开抱犊寨,优势便会荡然无存,赵将军固然勇气可嘉,但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啊。”

    赵固一笑道:“固守抱犊寨,此时也是无用之功,倒不如拼死而战,说不定会有奇迹出现。这两日来我也暗地里观察,蜀军的人马,已经过去了十之**,想必刘胤也是认为我们只会固守山顶,死活不出战,故而全然无备,此次可是我们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刘钦想了想,赵固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与其傻傻地等在山顶之上,倒不如主动出击,只要一举拿下蜀军的粮草,何愁蜀军不灭?

    最终,刘钦同意赵固带一万五千人马前去偷袭蜀军的辎重营,只留下几千人来守山。

    赵固决定夜间再偷袭,毕竟大白天的行动,恐怕刚一离山,就会被蜀军给发现了,从而有所防备,所以匈奴军的行动就是要在夜色的掩护之下,悄悄地离山走羊肠小道,向蜀军发起出其不意的战斗。

    是夜,月黑无光,繁星点点,赵固率领着一万五千名匈奴兵悄然地离开了抱犊寨,沿着上山下山的那条羊肠小道,一步步地向山下行去。

    夜间走山间的羊肠小道,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而匈奴军又不敢点着火把,只能是在这种黑灯瞎火的山路上,缓慢地前行,等他们到达山脚下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四更天了。

    赵固眼望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蜀军辎重营,瞧得是一清二楚,整个辎重营刚刚抵达的抱犊山下,只是简陋的扎了一个营寨,也没有我少的兵马驻守,赵固冷笑一声,立刻率军掩杀过去。(未完待续。)

第891章 同赴黄泉路

    赵固率军离开之后,其实刘钦也很紧张,他一直在山顶上关注着山下的情况,只可惜乌漆抹黑的,什么也看不到。

    越是看不到,就越让刘钦心慌,这一战关系到整个冀州的战局,不可谓不重要,刘钦在山上是坐卧不安,来回地踱着步,满脸的焦虑之色。

    “将军,山下隐然听到有喊杀之声,应该是赵将军和蜀人交上手了。”副将一听到动静就立刻地禀报了刘钦。

    刘钦立刻扑身来到了山边,向下张望,但远处除了几点星火之外,什么都看不到,隐约传来的喊杀声,也因为距离太远,根本就听不真切。

    只听声音的话,应该是赵固和蜀军已经交上了手,但具体的战况如何,刘钦也摸不透,现在他所能做的,除了等待就还是等待。

    过了大约半个多时辰,就听得抱犊寨前的山路上,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隐约可以看到人影晃动,副将欣喜地对刘钦道:“刘将军,定然是赵将军回来了,打得这么快,想必是凯旋而归。”

    刘钦也不疑有他,哈哈一笑道:“打得漂亮!走,本将军要亲自去迎接他。”

    说着,刘钦大步流星地朝着寨门走去,由于赵固带走了一大半的军队,抱犊寨里显得格外的空旷,不过由于没有防守的压力,留守的军队也都分散在各处,该休息的休息,该放哨的放哨,整个寨门口,也不过才站着十几个哨兵。

    寨门口倒是燃着两个巨大的油灯,不过光线很难照到那条山路上,刘钦赶到寨门外,只能依稀地看到无数的人影朝这边移动过来,他冲着黑影哈哈一笑道:“赵将军,辛苦了!”

    话音刚落,一条黑影就窜到了他的近前,这下刘钦看清了,来的是一个胖子,圆脸虬髯,身形魁梧,不过对方虽然看起来很胖,但身手却极是矫键,爬了这么长时间的山路,居然脸不红气不喘,手执一把钢刀,在灯火下明光闪闪的。

    虽然来人极为地陌生,但刘钦一眼就看到了他身着的是蜀军的铠甲,不禁亡魂大冒,转身欲逃。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无当飞军的护军将军张乐,这次偷袭,张乐暗暗地憋着一口气,亲自带队杀到了山顶上,那知刚一到寨门口,就迎面撞到了刘钦。

    刘钦本来是准备迎接赵固的,虽然身上配着刀,但根本就没拨出来,迎面撞上的这尊恶神,却是手执着明晃晃的钢刀,看着对方充满杀机的眼神,刘钦转身就逃,双方距离太过接近,如果刘钦此刻拨刀应战的话,根本就来不及,所以他第一时间选择的是逃跑而不是应战。

    不过张乐又岂会给他逃跑的机会,嘿嘿地冷笑两声,道:“想跑?门都没有!”

    别看张乐身子又胖又沉,但速度却快得惊人,疾步如飞地就追了上去,手起刀落,连头带肩地就将刘钦给砍为了两断。

    事起仓促,惊得那几个匈奴兵是目瞪口呆,等他们反应过来,主将刘钦已经死了对方的刀下,而张乐身后的无当飞军将士,更是如出林的猛虎,凶猛地扑了上来,手起刀落,将那些还在愣神的匈奴哨兵给砍翻在地。

    “有敌袭——”匈奴兵叽里哇啦地叫了起来,整个抱犊寨如炸了锅一般,但刘钦一死,匈奴军就成了一只只无头的苍蝇,乱扑乱撞,秩序大乱。

    匈奴副将虽然有心组织抵抗,但这种混乱的局面又岂是他可以掌控的,失去刘钦匈奴军就如同失了主心骨,再想组织有效的阵形已经是罔然了。

    蜀军的攻击太过于突然了,匈奴兵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由于赵固带走了大部分的兵力,山寨之中留守的兵力分散在各处,一时半会儿根本就无法聚集起来。

    而无当飞军目标明确,攻击犀利,完全按照事先的布署发动着进攻,将抱犊寨内的匈奴军分割包围再围而歼之。

    如果论单兵的作战能力,匈奴人自然并不怵于无当飞军,但无当飞军不但单兵作战能力出色,而且整体的作战意识远远地优于匈奴人,在匈奴人主将已死成为一盘散沙的情况下,匈奴军的溃败自然无可挽回,短短的几刻时间之内,无当飞军已经完全地控制了整个的抱犊寨。

    山底下的赵固仍然在坚持着,尽管在蜀军的围攻之下,他所率领的军队伤亡累累,损失惨重,但赵固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着,盼望着刘钦可以率兵来救援。

    抱犊山下的地形本来就狭小,除了东西两面的通道之外,别无其他的路径可走,现在虎步军从东往西攻,永安军从西往东攻,完全地将赵固的人马固在其中,赵固想要突围,就必须要杀败眼前的这两路蜀军,但明显占据着兵力优势的蜀军根本就不可能让他如愿,血战到底,赵固也是无计可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固的希望也渐渐地变成了绝望,他有些怨恨地朝着抱犊寨望去,按理说山下如此大的动静,刘钦不可能听不到,如果刘钦真的见死不救的话,赵固是绝然没有希望突围出去的。

    匈奴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赵固身边的士兵已经是廖廖无几了,赵固身上也是多处负伤,铠甲和征袍都被鲜血所浸染了,但他依然看不到任何的出路,眼前的蜀兵举着火把,密密麻麻,如同是浩瀚的星空,繁星点点,数之不尽。

    失血过多的赵固有些眩晕,他以刀驻地,才勉强地站稳了身子,此刻蜀军已经将他团团地围了起来,一位蜀军的校尉在喝令他投降。

    赵固凄然一笑,投降虽然可以免死,但他却不愿自己的下半生做一个失去自由的奴隶,赵固提起刀来,快速地抹向了他的脖子,热而咸腥的血喷了出来,顺着刀背流淌下去,赵固仰天倒了下去,最后没有闭上的双眼还直愣愣地盯着抱犊寨的方向。

    也许他临死还在愤恨刘钦没有来救他,可他不知道,刘钦已经在黄泉路上比他先行一步了……(未完待续。)

第892章 对匈奴的最后一战

    “文宣,你又缘何断定刘钦赵固会派兵出击,如果他们死活不战的话,那你的这番布置岂不就要落空了?”报捷的消息不断传来,傅佥不禁是饶有兴致地问刘胤道。

    此番刘胤的调虎离山之计十分地成功,他故意地摆出一付放弃进攻抱犊寨的模样,率军向东而去,为了把这出戏演得逼真,刘胤真的派出了几个军向东转移,在抱犊山上,可以看得真真切切,倒也没有半点做假的成份。

    可惜刘钦和赵固看不到的蜀军除了大队人马向东而去之外,虎步军、永安军和无当飞军则是留了下来,隐藏在了井陉口其他的山峰背后,从抱犊寨的方向上看,是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的。

    刘胤呵呵一笑道:“匈奴人守抱犊山,目的就只有一个,阻止我军向冀州方向前进,如果我们放弃围攻抱犊寨转而投东的话,刘钦和赵固肯定是坐不住的,如果无法完成阻止我军的任务,他们也是无法向刘渊交差的。向我军发起追击他们是不敢的,但袭击辎重营这样的目标,他们还是有胆的,所以我才故意地将辎重营入在了他们的眼皮底下,这样的的诱惑估计他们都无法拒绝。”

    傅佥也是一笑道:“文宣,你不光把匈奴人瞒过了,连我们也被你瞒了,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你这是要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早两天还以为你真的要放弃打抱犊寨而去打真定。”

    刘胤道:“如果刘钦和赵固真要一直做缩头乌龟的话,那也只能是先打真定了,反正无后方作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张乐和傅著各提了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前来报捷,此役蜀军大获全胜,共歼灭匈奴军两万余人,一举拿下了抱犊寨。

    与此同时,在黄崇和牵弘的率领下,由虎骑军、阳安军、陇西军组成的前进兵团,已经抵达了真定城下。

    由于刘渊将防御重心安排在了苇泽关——井陉口一线,而此刻刘渊正率主力在安平、河间一带作战,真定无兵守御,几乎跟空城没有什么区别,蜀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真定,继而控制了整个的常山郡。

    在刘胤率军突破井陉口防线之后,羊祜也率军从乐平出晋,一举拿下了赵国,与刘胤南北呼应,对冀州诸郡形成了夹击之势。

    在刘胤和羊祜到达冀州之前,匈奴人在冀州还是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的。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较量,晋蜀匈三方势力也相对地平衡下来,各自控制了一些地盘,尽管三方所各控制的地盘大多比较支离破碎,相互分割,但总体的局势还是比较平稳的,因为三方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文鸯、罗宪和刘宣各自为战,维持着一个僵局。

    而僵局代表的也是一种平衡。

    不过当刘渊率十几万大军进入冀州之后,这种平衡很快地就被打破了,刘渊和刘宣合兵一处之后,匈奴人拥兵超过了二十万,在兵力上,远远地超过了文鸯和罗宪的兵力之和,刘渊自然不会放过一统冀州的机会,在安平、河间、巨鹿等多条战线上,对蜀晋两军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

    这个时候,文鸯依然拒绝和蜀军进行联合作战,他宁可放弃安平、广平郡的诸多县城,向南撤退,也不愿配合蜀军在安平打匈奴人的反击。

    晋军的撤退让罗宪的处境更为地艰难,不过罗宪还是坚持在安平、河间一带与匈奴人进行周旋,依靠蜀军骑兵快速灵活的作战特点,大迂回大纵深地进行穿插作战,有力地阻击了匈奴人的进攻。

    冀中辽阔的平原确实也给蜀军骑兵提供了表现的舞台,蜀军骑兵的特点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罗宪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计较,不断在迂回作战中寻找着机会,尽力地歼灭匈奴人的有生力量。

    如果遭遇到匈奴人的大部队,蜀军骑兵就会绕道而走,不与之发生正面的冲突,如果遭遇的是匈奴人的小股部队,蜀军则会毫不客气的一口吃掉。

    在不断的蚕食之中,匈奴人也是损失惨重,气得刘渊是牙根直咬,偏偏蜀军的力量并不强大,但却可以无时不刻地给他们制造麻烦,让匈奴人疲于奔命却又无计可施。

    论速度,匈奴人是追不上装备着最好的马鞍马镫的蜀军的,论机动作战能力,匈奴人也是相差甚至远,几场战斗打下来,匈奴人根本就跟不上蜀军的节奏,如果不是匈奴人以多为胜,整个战局如何还真的很难预料。

    就在此时,刘胤和羊祜的大军分别占领了常山郡和赵国,整个冀州的局势陡然间又一次天翻地覆了。

    刘渊也只是比晋蜀两军早个一月半月入的冀州,在冀州其实他也没有风光多久——实则他也没有什么风光之处,除了逼退文鸯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