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大臣在给刘禅定谥号的时候,也确实是比较犯愁,由于汉朝的皇帝比较多,许多谥号都被占去了,而且终刘禅的一生,也只能用平庸二字来形容,议来议去,也不好确定用什么字。

    还是刘胤想到了历史上前赵皇帝刘渊为了表明自己是汉室正统,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这个怀字虽非美谥,却也不是恶谥,用到刘禅身上确实比较合适。

    刘胤提出来之后,众臣一致同意了,所以确定刘禅为孝怀皇帝。不过这个谥号还得由新继位的皇帝来宣布。

    刘谌原本计划等刘禅下葬之后再行继位,但霍弋张绍等人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刘谌应该先继位,后行国葬。

    刘谌从其言,经过紧张地筹备,刘谌于四月初一在洛阳南宫的却非殿举行了登基大典,就位为季汉的第三位皇帝,改元兴国,这一年便为季汉兴国元年,东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

    刘谌继位为帝,宣布大赦天下。

第1155章 机会

    吴国潜伏在洛阳的细作很多,洛阳这边发生的惊天变故,自然有吴国的细作在第一时间便禀报给了身在弋阳的陆抗。

    这等大事,任谁也瞒不了,吴国的细作几乎不用费吹灰之力,便可以搜集到比较关翔实的情报,然后打包一起发到弋阳。

    此次蜀汉灭晋,吴国倒也是算是捡了一个现在的大便宜,兵不血刃地便将关东五州之地划入了吴国的版图之中。当然,这个划入也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受到敕封的关东三王表面上臣服吴国,但实际却是割据自立,并不尊从吴国朝廷的号令,吴国从这五州之地上,收不到一文钱的赋税,反而还要贴上若干的钱粮,做为关东三王的俸禄。

    这事已经在吴国朝廷那边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关东五州刚刚改旗易帜的那会,整个吴国上下一片欢腾,文武百官是弹冠相庆,吴国的疆域转瞬之间就扩大了将近一倍,将整个中原腹地都纳入到了吴国的版图范围。这可是破天荒的事,要知道大帝孙权终其一生,都没有跨过淮河,此次兼并关东五州,可以说是巨大的成功。

    但这股热度消退之后,吴人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吴国虽然是名义上占据了关东五州,但事实上,除了将吴国的旗帜插到了黄河边上之外,吴国根本上就是一无所获。

    这五州之地,俨然就是三个国中之国,吴国朝廷这边派不过去一兵一卒,一官一吏,收不到一文一毫的赋税,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吴人对五州之地没有一丝一毫的掌控之力。

    有人向吴帝孙皓建议,给关东三王一些赏赐,并下旨让他们到建业来谨见,等他们到了建业,便将他们扣为人质,关东之地岂不就是唾手可得。

    孙皓从其言,立刻命人准备了丰厚的赏赐,一式三份,分别送往寿春、陈县和临淄,同时下旨召石苞、陈骞、马隆三人进京。

    不料,三人接旨之后,赏赐倒是照单全收了,进京之事全部无一例外地婉拒了,都以战事紧张为由进行了推托。

    孙皓这回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自己赔了不少的金银珍宝,到头来却是一无所获,直把石苞、陈骞、马隆三人恨得牙根直咬。可惜孙皓的皇权再大,却也奈何不了这三个人,孙皓憋着一肚子的火,无处发泄,自然迁怒到了陆抗的身上。

    这事本身就是陆抗办的,朝中便有人上表弹劾陆抗,说陆抗曲意迎奉,丧权辱国,白白耗费国库钱粮,却是一无所获。

    孙皓立刻下旨给陆抗,要他尽快地解决五州之地的问题,如果石苞、陈骞、马隆三人还是拒不奉旨的话,孙皓便要陆抗立刻出兵,以武力来解决。

    陆抗接旨之后,是左右为难,吴主孙皓,可是给他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招降陈骞、石苞、马隆三人,陆抗已经是费尽了心思,给他们许下了无数优惠的条件,这才换来了关东五州的改旗易帜。

    现在天下的形势陆抗比谁都清楚,蜀汉挟灭晋之威,气势浩大,现在的吴国,根本就没有能力与之争锋,如果关东五州再归属蜀汉的话,那么吴国所处的形势便更加地险恶了。

    陆抗借陈骞、石苞、马隆三人不甘心降蜀的心思,巧做周旋,让他们名义上归降了吴国,但实际上享有极高的自治权,这样一来,吴国最起码减少了一个对手而增加了一个盟友,将来和蜀汉的对抗之中,也就可以不落下风了。

    但朝廷那边的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和孙皓一个心思,既然归降了吴国,那么陈骞这些人就必须要接受吴国朝廷的号令,任由吴人差遣才是。

    这种想法,让陆抗都无力吐槽了,孙皓身边的这些人,得有多脑残才会想出这些招来,如果不给人家一些自立的权力,陈骞石苞马隆他们凭什么就会归顺吴国,他们三个人所占据的地盘和人口,比吴国的疆域都不遑多让。

    陆抗拿着圣旨,心中一万头***是奔腾而过,如果他按圣旨出兵的话,陈骞石苞马隆三人登时便会反了,双方打起来,最后获利的,只能是蜀汉一方,吴国到最后,也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不出兵的话,陆抗又将担上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现在孙皓的残暴是日甚一日,许多大臣只是因为一件小事或者一句谏言,就横遭屠戮,现在整个建业朝廷中是人心惶惶,陆抗也不禁是隐隐地有些担忧。

    提起孙皓,陆抗不禁有嗟然长叹,当初濮阳兴和张布拥立孙皓之时,认为孙皓才识明断,有长沙桓王的风范,现在看来,孙皓没有孙策英明果敢,勇盖天下反倒有孙策的独断专行,凶戾霸气,当初拥立他的濮阳兴张布万三个人,都先后被其所杀。

    现在吴国,左丞相陆凯、右大司马丁奉、左大司马施绩这些朝廷重臣先后去世,人才凋零,再加上孙皓残暴昏庸,许多贤能之士为了避祸,纷纷地弃官去职,现在东吴能抗起事的,也只有陆抗等廖廖数人了。

    而且陆抗的身体也并不好,自去年以来,病情便日甚一日,众将都劝陆抗回京休养,但陆抗心忧边事,仍然是抱病带兵,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现在蜀汉的强势给陆抗带来了无穷的压力,蜀汉灭晋之后,下一步的矛头必然直指吴国,如果蜀兵来犯,吴国将何以应对,这无疑是陆抗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就在此时,潜伏在洛阳的细作递交上来一封情报,情报显示,蜀汉迁都到洛阳之后,发生的惊天的变故,姜维和钟会密谋发动叛乱,失败之后,双双殒命,紧接着,受到惊吓的蜀国皇帝刘禅于当夜驾崩,其五子北地王刘谌继位为帝,现在蜀汉朝廷在忙着搞葬礼和登基事宜呢。

    得到消息的陆抗不禁是面露喜色,看来这期盼已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第1156章 兵犯虎牢关

    ps:稍后更正……………………………………………………………………………………………………………………………………………………………………………………………………情报,然后打包一起发到弋阳。

    此次蜀汉灭晋,吴国倒也是算是捡了一个现在的大便宜,兵不血刃地便将关东五州之地划入了吴国的版图之中。当然,这个划入也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受到敕封的关东三王表面上臣服吴国,但实际却是割据自立,并不尊从吴国朝廷的号令,吴国从这五州之地上,收不到一文钱的赋税,反而还要贴上若干的钱粮,做为关东三王的俸禄。

    这事已经在吴国朝廷那边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关东五州刚刚改旗易帜的那会,整个吴国上下一片欢腾,文武百官是弹冠相庆,吴国的疆域转瞬之间就扩大了将近一倍,将整个中原腹地都纳入到了吴国的版图范围。这可是破天荒的事,要知道大帝孙权终其一生,都没有跨过淮河,此次兼并关东五州,可以说是巨大的成功。

    但这股热度消退之后,吴人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吴国虽然是名义上占据了关东五州,但事实上,除了将吴国的旗帜插到了黄河边上之外,吴国根本上就是一无所获。

    这五州之地,俨然就是三个国中之国,吴国朝廷这边派不过去一兵一卒,一官一吏,收不到一文一毫的赋税,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吴人对五州之地没有一丝一毫的掌控之力。

    有人向吴帝孙皓建议,给关东三王一些赏赐,并下旨让他们到建业来谨见,等他们到了建业,便将他们扣为人质,关东之地岂不就是唾手可得。

    孙皓从其言,立刻命人准备了丰厚的赏赐,一式三份,分别送往寿春、陈县和临淄,同时下旨召石苞、陈骞、马隆三人进京。

    不料,三人接旨之后,赏赐倒是照单全收了,进京之事全部无一例外地婉拒了,都以战事紧张为由进行了推托。

    孙皓这回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自己赔了不少的金银珍宝,到头来却是一无所获,直把石苞、陈骞、马隆三人恨得牙根直咬。可惜孙皓的皇权再大,却也奈何不了这三个人,孙皓憋着一肚子的火,无处发泄,自然迁怒到了陆抗的身上。

    这事本身就是陆抗办的,朝中便有人上表弹劾陆抗,说陆抗曲意迎奉,丧权辱国,白白耗费国库钱粮,却是一无所获。

    孙皓立刻下旨给陆抗,要他尽快地解决五州之地的问题,如果石苞、陈骞、马隆三人还是拒不奉旨的话,孙皓便要陆抗立刻出兵,以武力来解决。

    陆抗接旨之后,是左右为难,吴主孙皓,可是给他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招降陈骞、石苞、马隆三人,陆抗已经是费尽了心思,给他们许下了无数优惠的条件,这才换来了关东五州的改旗易帜。

    现在天下的形势陆抗比谁都清楚,蜀汉挟灭晋之威,气势浩大,现在的吴国,根本就没有能力与之争锋,如果关东五州再归属蜀汉的话,那么吴国所处的形势便更加地险恶了。

    陆抗借陈骞、石苞、马隆三人不甘心降蜀的心思,巧做周旋,让他们名义上归降了吴国,但实际上享有极高的自治权,这样一来,吴国最起码减少了一个对手而增加了一个盟友,将来和蜀汉的对抗之中,也就可以不落下风了。

    但朝廷那边的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和孙皓一个心思,既然归降了吴国,那么陈骞这些人就必须要接受吴国朝廷的号令,任由吴人差遣才是。

    这种想法,让陆抗都无力吐槽了,孙皓身边的这些人,得有多脑残才会想出这些招来,如果不给人家一些自立的权力,陈骞石苞马隆他们凭什么就会归顺吴国,他们三个人所占据的地盘和人口,比吴国的疆域都不遑多让。

    陆抗拿着圣旨,心中一万头***是奔腾而过,如果他按圣旨出兵的话,陈骞石苞马隆三人登时便会反了,双方打起来,最后获利的,只能是蜀汉一方,吴国到最后,也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不出兵的话,陆抗又将担上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现在孙皓的残暴是日甚一日,许多大臣只是因为一件小事或者一句谏言,就横遭屠戮,现在整个建业朝廷中是人心惶惶,陆抗也不禁是隐隐地有些担忧。

    提起孙皓,陆抗不禁有嗟然长叹,当初濮阳兴和张布拥立孙皓之时,认为孙皓才识明断,有长沙桓王的风范,现在看来,孙皓没有孙策英明果敢,勇盖天下反倒有孙策的独断专行,凶戾霸气,当初拥立他的濮阳兴张布万三个人,都先后被其所杀。

    现在吴国,左丞相陆凯、右大司马丁奉、左大司马施绩这些朝廷重臣先后去世,人才凋零,再加上孙皓残暴昏庸,许多贤能之士为了避祸,纷纷地弃官去职,现在东吴能抗起事的,也只有陆抗等廖廖数人了。

    而且陆抗的身体也并不好,自去年以来,病情便日甚一日,众将都劝陆抗回京休养,但陆抗心忧边事,仍然是抱病带兵,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现在蜀汉的强势给陆抗带来了无穷的压力,蜀汉灭晋之后,下一步的矛头必然直指吴国,如果蜀兵来犯,吴国将何以应对,这无疑是陆抗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就在此时,潜伏在洛阳的细作递交上来一封情报,情报显示,蜀汉迁都到洛阳之后,发生的惊天的变故,姜维和钟会密谋发动叛乱,失败之后,双双殒命,紧接着,受到惊吓的蜀国皇帝刘禅于当夜驾崩,其五子北地王刘谌继位为帝,现在蜀汉朝廷在忙着搞葬礼和登基事宜呢。

    得到消息的陆抗不禁是面露喜色,看来这期盼已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第1157章 吴人的野望

    这段时间由于洛阳的事情刘胤根本就抽不开身,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他就忽视了洛阳外围的防守,当初从洛阳撤军之后,刘胤便将野战部队撤往了洛阳北部,分别部置了在小平津关、孟津关和虎牢关一带,而这三点之中,以虎牢关最为重要。

    提起虎牢关,熟读三国的人可谓是如雷贯耳,大名鼎鼎。虎牢关又称汜水关,位于荥阳西北三十余里处的汜水镇,因周穆王在此蓄虎,故名为虎牢关。这里秦置关,汉置县,历代王朝,无不以虎牢关为重要关隘,加以防守。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虎牢关之所以出名,便是因为在这里曾上演过一出“三英战吕布”的大戏,不过熟知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罗贯中所虚构出来的,吕布虽然曾经镇守过虎牢关,但刘备却从未参加过什么讨董之战,自然谈不上什么三英战吕布了。

    但所有的人似乎并没有因为这是一段虚构的历史而不认同,反而对这段传奇是热衷追棒,津津乐道,传扬了数千年,虎牢关也因为三英战吕布变得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了。

    其实这段传奇是虚构出来的,但虎牢关雄关可不是吹出来的,在这儿曾经上演过激烈的大战,那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成皋之战。刘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最初,刘邦、项羽在荥阳形成对峙,刘邦处于弱势地位,被困于荥阳城中,粮道被项羽主力切断,无奈只得让大将纪信扮作自己诈降,而他则逃进成皋城,又从成皋渡河北上修武。夺韩信兵权后,再渡河夺取成皋,通过激将法激出项羽大将曹咎出城大战,从而夺得成皋城,从此一直占领成皋城与项羽周旋。成皋得失,成为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刘邦最终逼得项羽乌江自杀。

    东汉末年,诸侯讨董,屯兵酸枣,虎牢关便成为董卓拒十八路诸侯的重要关隘,曹操有心思偷袭虎牢关,却在荥阳汴水被徐荣击败。虎牢关的作用虽然没有演义之中那么夸大,却一直是横亘在讨董联军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直到孙坚从南路突破,进占洛阳之后,虎牢关才丧失了它的防御价值。

    此次汉军进入洛阳,虎牢关做为洛阳外围的屏障,刘胤自然是极为重视的,由中军团副都督,前将军黄崇亲率永安、无当、阳安三个军在此驻守,就是防范关东的残晋势力对洛阳的反扑。

    虎牢关地势险要,不过从虎牢关往东,却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吴军四路兵马在陈县集结之后,便火速西进,直指虎牢关。

    陆抗对此次的洛阳之战十分看重,认为只有趁蜀国内乱的这个机会,吴军才有获胜的可能,如果等到蜀国内乱平息,局势稳定下来,再想攻打洛阳,那难度便会成倍地增加。

    此次得到了关东三王的鼎力支持,陆抗更是信心满满,虽然说吴国和关东三王之间,有很深的戒备和猜疑之心,但在对抗蜀国方面,他们的利益是一致,大家都是聪明人,都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在蜀国占据洛阳,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如果他们不团结起来,一致对敌的话,只能是落得被蜀军各个击破的下场。

    所以,此次出兵,陆抗和关东三王都是不遗余力的,陆抗在弋阳领兵十余万,此次出兵,除了零头之外,陆抗整整地调动了十万大军,可以说是尽起主力,倾尽全力。

    关东三王各自出兵五万,别看五万人马不多,却也是三地除了守备兵之外,所能调动的最多机动兵力了,陈骞石苞马隆都认为此次洛阳之战,将会是他们最后一搏的机会了,成功的话,他们便可以收服洛阳,将蜀军逐出黄河以南的地区。如果失败的话,那一切便是落花流水,彻底崩溃了。

    在胜则生,败则死的压力之下,关东三王显然不敢藏私,反正这次有吴国来挑大梁,他们出兵相辅,只有能打赢这场大战,才是最为重要的。

    陆抗久病缠身,面色苍白,身体虚弱,身边的将领都不建议陆抗骑马,而改乘马车,但陆抗认为,乘车而行的话,缺少那种领军之将的风范,所以他不顾身体的不适,坚持骑马而行。

    跨越过淮河之后,陆抗第一次踏足中原大地,这也是历史上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