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大臣个个面露诧异,不清楚刘胤此时还会有什么本奏。

    刘禅和颜悦色地道:“是文宣啊,你有何事,直管奏来。”刘禅和弟弟刘理关系不错,爱乌及屋,刘禅打小对这个侄儿就疼爱有加,自从青城山遇刺刘胤为他挡了一剑之后,刘禅对刘胤更是喜欢之极。

    刘胤恭声道:“陛下,大将军全师守御剑阁,亦并非万全之策,剑阁之西阴平之南,尚有小路一条,逆魏或可以派兵偷袭。依臣之见,陛下当下令江油涪城各地守军严加戒备,并派成都之兵前往阴平小道守御,如果魏兵来犯,就地予以歼灭。此处最为紧要,事关益州存亡,切不可等闲视之,望陛下慎重待之。”

    “阴平小道?”刘禅可是一头雾水,他虽然是蜀汉皇帝,但这并不代表他对辖下的山河地理了若指掌,刘胤提出来的地方太过陌生,刘禅从来没有听说过。他转头望向右边首辅位置上的诸葛瞻,道:“诸葛爱卿,你可知阴平小道在何处吗?”

    诸葛瞻本来以为今天会是扳倒姜维的最佳机会,这么多的大臣联名上奏,姜维又的的确确罪责在身,诸葛瞻心想,无论如何姜维也是在劫难逃。谁知天子根本就没有理会,铁了心地支持姜维领军,这让诸葛瞻好生郁闷,平时看起来昏愦平庸的老丈人这回居然心智如此坚定,完全大大的出乎诸葛瞻的预料。

    但天子毕竟是天子,他的话才真正是一言九鼎,诸葛瞻也不得不默认了这个事实,本来计划着退朝之后约几个朋友去喝杯酒解解郁闷,那知刘胤站了出来,并且“荒涎不经”地提出了一个什么阴平小道防御计划,诸葛瞻是嗤之以鼻,连理会都懒得理会。

    诸葛瞻对蜀国的山河地理可比刘禅清楚的多,阴平小道完全是刘胤自己提出来的概念,事实上在剑阁之西阴平之南,根本就是荒无人烟鸟兽罕至,从来没有听说过那边还有条可以通行的小道,至多也就是一些猎户采药客踩踏出来的野径,能通得过规模庞大的军队?鬼才相信。

    在诸葛瞻看来,刘胤完全是哗众取宠,想借助这种手段来赢得刘禅的关注,从而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诸葛瞻打心眼里有些鄙夷刘胤,对于这个机遇巧合,升职如坐上飞箭的宗室子弟,诸葛瞻几乎从没有正眼瞧过。

    “回禀陛下,微臣从未听说过什么阴平小道,不过臣倒是知晓剑阁之西皆是悬崖峭壁,不通人烟,刘右丞所提之事,让人颇感匪意所思。”既然刘禅直接点名问他,诸葛瞻自然得恭声答复。

    朝堂之上,立刻响起了窃窃私语,众臣讨论的中心自然是“阴平小道”,不过大多数人都持诸葛瞻的看法,认为刘胤这是无稽之谈。

    这样的情况早在刘胤的意料之中,如果诸葛瞻这些大臣真要有眼光的话,也就绝不会成就邓艾的千古之名了。他正色地道:“诸葛大人,从未听说并不代表从未存在,剑阁之西的阴平小道虽然险峻难行,但只要稍做修整,通行亦非难事。在下听闻魏将邓艾筹画有方,善用奇兵,阴平小道虽险,却未必能挡得住邓艾偷机之心。在下认为,阴平小道绝不可等闲视之,就算魏兵不至,有备而无患,方为上策。”

    诸葛瞻冷笑一声道:“如今局势内忧外困,成都守卫力量本就不足,刘右丞却准备将御林军调往荒蛮野径之地,某倒是想问一句,刘右丞如此做为,是何居心?”

    刘胤不禁一怔,他确实没想到诸葛瞻竟然会如此诘问于他,分明是暗指刘胤包藏祸心,企图将天子身边的御林军调往别处,成都空虚的话,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第115章 求人不如求己

    众大臣都向刘胤投来异样的目光,有面带惊诧的,有面带讥讽的,有面带嘲笑的,就连刘禅也不禁是大皱眉头。

    自从青城山刺袭之后,刘禅总觉得身边不太安全,皇宫的守卫明显地加强了,刘禅深居简出,一般都不轻易地离开皇宫,尽管如此,刘禅还是常做恶梦,常常梦到刺客偷袭。现在刘禅对皇宫大内的守卫十分地敏感,诸葛瞻的话又点中了他纤弱的神经,如果让他调动御林军到别处,刘禅首先是一百个不乐意。

    “臣以为,诸葛都护所言极是,成都安危甚为重要,不得万不得已,御林军绝不可擅动。”驸马都尉邓良奏道。

    光禄大夫谯周则是轻蔑地瞟了一眼刘胤,道:“险山恶水,岂可容大军通行?刘右丞所议,不过是杞人忧天而矣,魏兵真要从阴平道而来,老夫的姓名可以倒过来写。”

    刘胤暗暗地苦笑一声,在他先前的想法之中,是会有一定的阻力,但没想到的是,阻力竟然如此之大,当朝首辅诸葛瞻第一个公开站出来反对,余者皆是随声附和,诺大的朝堂,刘胤甚至看不到一个支持者。

    刘胤心底里掠过一阵悲凉,蜀汉都已经有亡国之虞了,这些权臣们还惦记着相互倾轧,将国之安危弃之于脑后,尤其是是诸葛瞻,刘胤真不知道他到底遗传了诸葛亮多少东西,诚然诸葛瞻也是聪明盖世,但毫无疑问,他把这种聪明才智用到了争权夺利上面,想想一败涂地的绵竹之战,蜀汉的政权把握在这样的人手中,不亡才怪。

    唯有侍中张绍说了句公允的话:“陛下,臣以为刘右丞所虑不无道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国之恒存也,纵然是御林军不可轻动,陛下也可降诏江油涪城诸地守军严加防范,谨防魏军偷袭。”

    刘禅缓缓地点点了头,下旨道:“传诏江油涪城诸地守军,全军戒备,严密防范,不得有误。”

    如此一来,刘胤也算是挽回了一点颜面,不过刘胤却不在乎,嘲笑也罢,奚落也罢,只要能阻挡住邓艾入川,自己受点委屈又有什么关系?虽然刘禅降诏蜀中诸城加强戒备,但刘胤知道这没有什么用,现在蜀军的主力大半集中在剑阁,剩余的部队除了驻守白帝和南中之外,只有成都尚有三四万军队,而从剑阁到成都的漫长防线上,只有廖廖数千人马,就凭着这点兵马,能挡得住邓艾数万虎狼之师?扳着脚趾头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朝廷不肯出兵,那么刘胤就只有依靠自己了。在刘胤的计划中,最坏的打算也是孤立无援地去守阴平小道。

    求人不如求己,没有朝廷的支持,刘胤也要成其大事。

    “陛下,臣愿自带家将部曲,前往阴平小道,请陛下恩准。”刘胤再复奏道。

    诸葛瞻目光变得凌厉起来,这个刘胤,还真是贼心不死,不过这回他愿意自讨苦吃,诸葛瞻也就没有再言语了。

    刘禅道:“诸位爱卿皆言阴平小道不可通兵,文宣就真的笃定逆魏会从此道出兵?”

    按照历史记载,邓艾是百分之百会走阴平小道的,但刘禅如此问,刘胤又有些迟疑了,自己的到来,究竟改变了多少的历史,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或许邓艾真的放弃了阴平偷袭计划,那可就真的是贻笑大方了。

    刘胤深吸了一口气,道:“臣也只是猜测,并非断定魏兵定会走阴平小道,只是臣觉得此处甚为紧要,一旦被魏兵偷袭得手,蜀中危矣,所以臣才斗胆建言。”

    “穷山恶水的,朕岂可忍心让卿去受罪,既无十足之把握,依朕之见,文宣就无需兴师动众了,不去也罢。”

    不去那成,刘胤立刻道:“陛下,臣虽品秩低微,但位卑未敢未忧国,臣虽不敢笃定魏兵一定会走阴平小道,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臣便欲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臣不怕吃苦,能为陛下分担社稷之忧,臣之幸也。”

    刘禅不禁也为之耸容,暗道,虽然说刘胤这事有点不靠谱,倒也不失刘家儿郎的血性,于是道:“好吧,朕便准文宣所奏。退朝!”

    “退朝——”执事太监高声唱诺,刘禅起身而去,诸臣也纷纷离朝。

    诸葛瞻朝刘胤这边瞥了一眼,未做作何表示,径直而去。谯周则是意味深长地冲着刘胤冷笑了一声,拈着花白的胡须,踱着方步,儒雅地兴步而去。

    在许多大臣的眼中,刘胤完全是吃饱了撑的,放着在成都不好好呆着,异想天开地跑到荒山野岭去阻截魏军偷袭,这不脑袋让门挤了吗?诸大臣除了嘲笑,自然还少不鄙夷,这是想立军功想疯了吧?退一万步讲,就算魏兵真的来偷袭,没有朝廷派兵支持,刘胤率几个家将部曲就能挡得住?有的人讥笑着离去,有的人摇头苦笑着离去,没有任何人看好刘胤的举动,众人都把这当做一个笑话来看,年轻人有点追求倒没什么,但却好高鹜远只能是沦为别人的笑柄。

    何曾来到了刘胤的面前,虽然他也不赞成刘胤的行为,但同为中尉府的人而且身为刘胤的顶头上司,最起码得精神上支持一下。何况何曾一直比较看好刘胤,无论是青城山刺驾案还是汉中布防图案,刘胤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手下能有如此得力的干将,何曾甚感轻松。尽管此次刘胤的表现出乎他的意料,何曾倒也没有半点嘲笑他的意思。

    “刘右丞,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刘胤含着一丝苦笑道:“多谢何大人了。”

    何曾走进一步,压低声音道:“刘右丞,你真的确定魏兵会从阴平小道来偷袭?”

    刘胤故作洒脱地道:“如果魏兵不来更好,纯粹就当成一次郊游打猎,荒山野岭之地,定然有虎豹熊豺出没,打几只回来,也好与何大人一起下酒。”

第116章 母亲的支持

    “什么,你要去阴平小道?”马王妃有些吃惊地看着刘胤。

    回到安平王府,刘胤一五一十地将朝堂上发生的事禀明了母亲。想依靠朝廷的力量对付邓艾的希望破灭了,现在刘胤唯一指望的就是能够得到马王妃的支持,除了安平王府和马家的势力,刘胤真的再无可依靠了。

    “娘,国难当头,孩儿岂可置身事外,毕竟这江山是咱刘氏的江山,孩儿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保全于它。”

    马王妃凝重地点点头,虽然王府深似海,但马王妃并非是那种不通世事的人,汉中失守,西蜀危在旦夕,她是很清楚的,在这个时候,刘胤能挺身而出,让马王妃颇感欣慰,他骨子里流淌着的可是先主昭烈皇帝和外祖马超的血,他们俱是一代豪杰,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为了开创蜀汉王朝的这份基业,不知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和风雨。现在的人,歌舞升平的太平日子过得太久了,早已忘却了先辈创业的艰难,刘胤能在国难之时表现出凛然无畏的英雄气概,确实是难能可贵。

    “无论你做什么,娘都会支持你,”马王妃慈爱地看着爱子,道,“只是你真的确信魏军会从阴平小道上偷袭吗?”

    刘胤坚定地道:“孩儿至少有九成的把握,而且统兵之人,定是邓艾无疑!”与朝堂上不同,刘胤和母亲说话,便据实以告,没有再隐瞒什么。

    “邓艾?”马王妃喃喃自语,她很清楚,邓艾可是魏国赫赫有名的大将,征战陇西多年,在与大将军姜维的交手之中,几乎是不落下风,如此难缠厉害的人物,马王妃很是担忧刘胤能不能对付得了。“娘可知那邓艾是旷世名将,胤儿你若和他遭遇,能有几成胜算?”

    刘胤道:“娘您就放心吧,邓艾翻山越岭而来,早已是疲惫不堪,孩儿以逸待劳,据险而守,邓艾就算再身经百战,也只能是作困兽之斗,何况孩儿早已给他准备了一份‘大礼’,吃不了让他兜着走。”

    马王妃诧异地道:“大礼?什么大礼?”

    刘胤微笑着道:“孩儿前一段时间在马家庄园试制出了一种新式的武器,经过测试,威力惊人,用它来对付邓艾,事半功倍。”

    刘胤在马家庄园研究火器的事,马王妃是知晓的,不过到这时候,她才真正明白刘胤搞这些新式武器是何用途,看来刘胤早就为迎战邓艾做了充足的准备。

    “胤儿,你需要娘做什么,只管开口便是,娘一定会尽全力支持你。”

    刘胤道:“谢谢娘,说真的,如果没有您的支持,孩儿可真是一事无成。”

    马王妃含笑道:“我的傻孩子,跟娘还要客气什么,安平王府和马家的所有人力物力,只要是你需要的,只管拿去用,娘都恨不得想和你亲临前线,杀个痛快!”马王妃自幼习武,年轻时候,那也是弓马纯熟,她性格脾气甚是直爽,说话间,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刘胤吓了一跳,急道:“娘,这可使不得,您万金之躯,若有半点闪失,孩儿可真就百死莫赎了。”

    马王妃轻笑一声,道:“娘只是说说而已,现在的天下,还真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娘就算有心也是无力了,娘会等,等你从阴平小道凯旋而归的时刻。”

    刘胤郑重其事地道:“娘,您放心,孩儿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会让魏兵越过阴平小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室倾危,孩子誓将一腔热血尽忠报国,无愧于刘氏的列祖列宗。”

    马王妃点头道:“好志气!好血性!胤儿,你随我来。”说罢,马王妃起身袅袅而去。

    刘胤虽是很疑惑,但马王妃没有明言,他也就只得跟在母亲身后,一直来到了后院的一间密室前。

    在刘胤的印象中,这间秘室常年挂着一把巨大的铜锁,而钥匙只有马王妃才有,谁都没有进入过这间密室,密室是到底有什么,刘胤一直很好奇,只是马王妃吩咐过,没有她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进入秘室,刘胤也只得将好奇心埋在心底。

    现在马王妃居然带他来到此处,不禁又勾起了刘胤心中的好奇,看着马王妃拿出钥匙打开铜锁,刘胤心中竟有些许的激动。

    密室并不大,只有普通两间房大小,室内的陈设也很简单,出乎刘胤意料的是,室内居然是纤尘不染,与他想象之中可谓是大相径庭,想必马王妃定然遣人经常打扫此处。

    正中间的墙上,赫然挂着一幅肖像画,卷轴很长,一直从屋顶拖到半墙处,画像上的人物,差不多是按真人大小绘制的,刘胤需要仰视,才可以看得清画中之人的模样。

    但见那画中之人甚至是伟岸,白袍银铠,威风凛凛,面如傅粉,唇若涂脂,目比朗星,眉似寒剑,整幅画画得是栩栩如生,恰如真人一般无二,一股凛然之气扑面而来,不怒而威。

    刘胤细看那画中之人,竟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尽管他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但刘胤还是直觉得在哪里见过似的。

    马王妃跪在了地上,对刘胤道:“胤儿,跪下,向你的外祖父叩首三拜。”

    果然,和刘胤猜测的一样,画中之人真的就是马超,刘胤没有迟疑,立刻是跪倒在地,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就算马超不是自己的外祖父,就凭他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这三个响头刘胤也觉得是值的的。

    马王妃直直地跪在像前,道:“父亲,女儿不孝,未能将弟弟抚育成人,致使马家无后,女儿一直愧疚于心。今日,您的外孙刘胤将披上征袍,完成您未竟的事业,您如果在天有灵的话,请辟佑于他。”

    马王妃缓缓地站了起来,走到了供案的前面,供案之上,别无香烛等物,反倒是供奉着一把长枪。

    马王妃小心翼翼地拿起长枪,回身递到了刘胤的手中,凝重地道:“这把长枪就是你外祖父当年征战缰场所用的虎头湛金枪,胤儿,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这把枪的主人!”

第117章 马家枪法

    刘胤的心弦,狠狠地颤动了一下,虎头湛金枪,这可是传说中历史上的十大名枪之一,闻名已久,刘胤还一直未能得睹真容。当初,在青城山的时候,刘胤还把虎头湛金枪拿出来跟刘恂豪赌,看马王妃如此慎重的模样,可在这把枪在她心头的份量,当初要是把枪输掉的话,刘胤可不知道如何向母亲交待。

    念及此处,刘胤隐隐地有些后怕。还好,那场赌局刘胤没有输,也就避免了尴尬。刘胤的目光,落在了手中的这柄曾被许多人觎觑的长枪上。

    这柄长枪,有一丈一尺三寸,枪身乃是用寒铁打造,握在手中,刘胤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一股丝丝寒意,枪头为镏金虎头形,枪口吞刃,乃是白金打造,显然搁置多年,但那刃口依然闪耀着锐利的光芒。

    刘胤感觉心在怦怦地跳跃,激动万分,这可是梦中才能见到的宝枪,如今就真实地握在他的手中,无论是长度还是重量,刘胤觉得极为地趁手,甚至刘胤感到它如同有生命一般,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自然,那样的得心应手。

    “胤儿,拿它练一趟枪法让娘瞧瞧。”马王妃目光亲切柔和地道。

    “诺!”屋子里施展不开,刘胤持枪转身回到院中。虽然他前世的记忆缺失,但好在这马家枪法是他从小就练惯了的招式,一直潜藏在记忆的深处,现在使来,倒是没有一点差错。

    但见刘胤低叱一声,左手虚握枪身,右手紧抓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