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仪既号急先锋,带兵冲到阳安关城下,既不扎营安寨,又不观察敌情,直接就挥军向阳安关攻来,用许仪的话来说,今天晚上就在阳安关城里面宿营了,何必还多此一举地在城外安营立寨。许仪下令诸军一齐攻城,破城之后再行埋锅造饭,杀猪宰羊。犒赏三军。

    魏军自关中出发,长驱而进。一路上根本就没有遇到蜀军任何有威胁的抵抗,这无疑也助长了魏兵的狂傲气焰,许仪一声令下,魏兵魏将便潮水般地向阳安关的城头涌了过去了。

    没有大型的攻城器械,魏兵就抬着简陋的云梯,倚仗着人海战术,疯狂地向着阳安关冲去。

    迎接他们的,是城上密集的箭雨,锐利的箭头毫不迟疑地射穿了魏兵的身体,在向前的狂奔之中,不断有魏军士兵倒了下去,但这点伤亡似乎阻碍不了魏军高昂的士气,冒着箭雨,魏兵攻到了阳安关城下的壕沟前。

    这是一道深深的壕沟,在壕沟的前面,密布着用来防御敌人骑兵的拒马和鹿角,想要冲到城下,魏军就必须要摧毁拒马鹿角,填平壕沟。对于善战的魏军而言,这似乎不是什么难题,手执大斧和锯子的工兵已经开始作业,清除壕沟前面的拒马和鹿角,更多的魏兵肩负沙袋,投向了深深的壕沟。

    但壕沟所在位置正是弓箭的最佳射程,此时城上的箭雨更加地密集了,如骤雨般地倾泻下来,壕沟的前面,横七竖八地躺满了魏兵的尸体,鲜血横流,尸枕相籍。

    魏军不甘示弱,立刻调用了大批的床弩和弓箭兵,对阳安关的城头进行了压制射击,双方在远距离上展开了弓箭对攻战,漫天的箭矢如同飞蝗一般,遮天蔽日,城上城下,不断地发出濒死的惨叫之死,但箭矢的密度却从未降低,双方都不遗余力地来争夺弓箭的压制权。

    在城池的攻防战中,攻的一方肯定要比守的一方付出的代价大,尤其是是缺乏大型的攻城器械的时候,这种差距就更加地明显。魏军在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用沙包石块和士兵的身体填平壕沟之后,总算是攻到了阳安关的城下。

    但真正的血腥战斗才刚刚地拉开了帷幕。

    无数的云梯被竖了起来,魏兵开始踏上云梯,奋力地向城头攀登而去。除了弓箭,滚木擂石也开始发威力,那些粗大的滚木几乎要几名士兵合力才能抬得起来,高高地被举过头顶,呼啸着滚落而下,一根滚木几乎可以横扫几架云梯上的魏兵,所经之处,势不可挡。沉重的擂石更是霸道之极,砸到魏兵的头顶之上,立刻是脑浆迸裂,血肉模糊,竹制木制的云梯更是无法承受擂石的重量,一旦被砸中,立刻从中间断裂,云梯上成串的魏兵立刻被摔了下去。

    大发神威的还有沸水和滚油,劈头盖脑地浇下去,底下必定会发出惨绝人寰的凄厉叫声。

    傅佥表情凝重,沉着地指挥着战斗,虽然魏兵射上来的箭矢呼啸着从他的耳际飞过,傅佥还是严辞拒绝了中军官让他退避一下的建议,阳安关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他身为主将,断然没有后退半步的可能,他在,士气就在,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凝聚住阳安关守军的士气,魏军就算再庞大,也休想跨越半步。

    在傅佥冒矢督战之下,蜀军众志成城,最前沿的士兵倒了下去,后备的士兵立刻顶了上去,从城下向上望去,阳安关的城头似乎从来就没有少过一个人,每个士兵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半步也不曾退缩。

    尸体越堆越高,但这也不能阻挡魏军攻击的力度,在许仪的督战之下,魏军的攻势如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在这块淌满鲜血的土地上,死亡已经让人麻木了,没有任何人惧怕。

    但阳安关的防御稳如磐石,任凭魏军如何疯狂,这道城墙就是他们无逾越的坎,残阳之中,无数的云梯被火焚毁,鲜血、火光、夕阳,满眼除了红色再也看不到别的颜色。(未完待续。。)

第203章 救援

    ps:  正版读者十几分钟之后再看,谢谢支持

    刘胤不禁一愣,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四百石的小郎官,而中尉右丞可是比两千石的大官,中间可是差了整整四个等级,一下子就连升五级,这升官的速度,堪称是坐了火箭。

    跪在地上的众官吏也是暗暗吃惊,连升五级,可是蜀汉自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不过此时此刻,可无人敢出言反驳,谁让在皇上最危难的时候,刘胤挺身而出为皇上挡了一剑,用自己一条命换一个比两千石的官,估计众官吏都没有那个胆量。

    其实在刘禅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愧疚的,几天前马王妃进宫为刘胤求取安平王的爵位,刘禅权衡再三没有同意,虽然用霸陵侯和羽林郎做了一点小小的补偿,但在刘禅自己看来,这些毕竟不能和安平王的爵位相提并论,他以为刘胤会为此而记恨自己。

    没想到今日在他最危难的时刻,刘胤能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为他挡下这致命的一剑,让刘禅的内心着实感动了一阵,关键的时刻,还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啊!

    正是怀在这份感激和歉疚,刘禅在罢免了柳兴的中尉右丞职务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这个职位封给了刘胤,甚至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刘禅为了让刘胤当中尉右丞,专门罢免了柳兴给刘胤来腾地方。

    “谢主隆恩!”刘胤毫不客气地将中尉右丞的官职给笑纳了。

    中尉府位同九卿,首长称之为执金吾,在西汉之时。执金吾拥有着极大的权力。掌控着北军。担负着京城内外的巡查察、禁暴、督奸等任务,应劭谓:“吾者,御也。掌金钳,以御非常。”中尉府的地位就类似于后世的国家安全部门。

    自东汉之后,执金吾不再统辖北军,在人们看来,似乎执金吾的权力被大为削减,但事实上。执金吾却充当了秘密警察的职能,除了护卫京师的安全之外,执金吾的权力秘密地在向地方各州郡渗透。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后,细作往来频繁,大到国家的政策变更,军事计划的实施,小到各地的兵力驻防、人事调动,都需要大量的谍报人员前往刺探,渗透和反渗透,一直是三国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暗战。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曾建立了一整套谍报和反谍报系统,向外派出了大量的细作刺探敌人的军情。于内则是大规模地整肃,扼制敌方细作的活动,所以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军事行动中,每一次都能做到料敌先机,出其不意。就连诸葛亮的对手曹真、司马懿都不止一次地哀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其实在诸葛亮光环的背后,是那条隐蔽战线上多少无名的英雄默默奉献。

    执金吾手下有两个最重要的属官——中尉左丞和中尉右丞。中尉左丞负责对外的间谍活动,中尉右丞则负责内保事务。

    中尉右丞的权力很大,最起码他的职权范围要比明面上京师卫戍区长官的这个权力要大的多,中尉府的触手早已伸到了天下各州的各个角落,几乎可以用无孔不入来形容,但这个力量又极其地隐蔽,不是中尉府内部的人员,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它的庞大。

    刘胤欣喜地接受了这一份职务,甚至有一种重操旧业的感觉,前世他是一名特警,反恐和反间谍,维护社会的治安就是他的职责,看起来中尉府的职权也与之相差不大——此次的行刺事件,完全也可以定性为一次恐怖袭击。

    刘禅打猎的好兴致完全让这场突如其来的刺杀事件给打搅了,此次春搜围猎在只进行了两个时辰之后就宣告了结束,刘禅率诸皇子及文武诸官草草地回宫去了。

    刘胤没有走,身为刚刚上任的中尉右丞,而且被皇上指明由他来破案,刘胤肯定地要留在现场,查找破案的线索。

    “右丞大人,您是不是先休息一下。”右式道冯全看到刘胤的左臂伤势,建议道。右式道是中尉右丞的属官,比千石,协助右丞处理事务,是右丞属下第一属官。冯全年过四旬,头顶略有些秃,不过看起来很沉稳,他在中尉府任职多年,经验丰富。

    刘胤摇摇头,现在可不是休息的时候,现场需要第一时间去勘察,以便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中尉府现在青城山有多少人手?全部调过来吧。”

    天子回京之后,随驾而来的羽林虎贲也随驾而回了,诺大的青城山显得空空荡荡,除了地上的死尸之外,也只有冯全等廖廖数人了。

    “左辅都尉张乐、右辅都尉赵卓皆带人驻守山下,既然大人吩咐,下官立刻命人传他们上来。”冯全立刻安排手下去传令。

    张乐?

    刘胤的脑海之中,立刻浮现出那个猥琐的胖子的身影,记得几天前,就在青城山上,张乐颐气指使地就曾报上过姓名,中尉府左辅都尉,最后双方还打了起来,刘胤被他给逼下了山崖,若非刘胤艺高人胆大,早就掉到悬崖下摔死了。

    就连刘胤都未曾想到,短短的几日光景,自己居然成为了张乐的顶头上司,待会儿再见面的时候,张乐又将该是那付表情?

    刘胤嘴角浮起了一丝的笑容,看来真得让人有些期待。中尉右丞柳兴被皇帝免职下狱的事守候在山下的张乐等人已然知晓,见过了官场上太多的世态炎凉,张乐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柳兴这个人能力有限,愣是靠混资历才混到了中尉右丞这个位置上,出了这么大的事,皇上将他撸了那也正常的很。

    倒是这个新任的中尉右丞让张乐很是玩味——刘胤?不就是几天前和自己动手被打下悬崖的那位么?当时张乐知晓了刘胤的身份之后,也确实是吓了一跳,杀了一个诸侯王,那还了的?听说安平王府的马王妃很是暴烈,在皇帝面前都敢一争长短,(未完待续。。)

第204章 诸葛瞻身殒

    ps:  正版读者十分钟之后再读,求支持理解

    刘胤刚刚蹲下身,背后就听得张乐在那儿冷嘲热讽:“右丞大人,不用白费力气了,想在那些死尸上找到证据,除非日头从西边出来。”

    张乐虽然年轻,刚及弱冠,却在中尉府任职有些时日了,对于如何破案,也是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在他看来,这些刺客胆敢行刺皇帝,肯定做了万全的准备,身上绝对没有任何可以泄露身份的东西。

    这个道理刘胤自然也是懂得,不过当特警多年,刘胤还是习惯于在蛛丝马迹之中寻找线索,那些许多人忽略的地方就可能成为案件的突破口。

    他仔细地检查了每一具的尸体,正如张乐推断的,这些刺客果然很小心谨慎,他们身上,没有任何的标示物来证明他们的身份,他们身上所穿的衣服,也全部都是蜀地的锦帛裁制的,所使用的武器,都是蜀军标配的武器,至少从表面来看,看不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竹林中黑衣人的尸体一共有三十五具,年龄大约在二十五岁至三十五岁之间,这些黑衣人十分地悍勇,在以寡敌众的情形下,依然还是毙伤了几十名羽林卫。而且这些黑衣人显然早已是抱了必死之决心,在格斗中负伤的黑衣人没有一个被生擒的,他们的嘴角都沁出了黑色的血液,显然是服毒自杀的。

    后世刘胤看过不少的谍战片,镜头里那些失败的间谍无一例外地要咬毒自尽。尼玛,这不是扯淡吗。嘴里藏毒虽然是防不胜防。但那玩意风险性太高了。一不留神的话咬破毒牙的话,在他不想死的时候就一命鸣呼了。

    这些黑衣人服毒自尽,显然不可能是嘴里藏毒。刘胤仔细端详,终于发现秘密就在他们的左手小指指甲尖盖内,里面还残留有白色的粉沫,就应该砒霜一类的毒…药。估计他们在无望生还之后,吮了一下左手小指,便立刻中毒身亡了。

    这些人大概就是被称为死士的杀手。宁可自杀,也不能落入敌手成为活口,一个人选择自杀容易,但想要抗过敌人花样层出的严刑逼供,却未必能有那个意志。

    “那个刺杀陛下的刺客逃到了何处?”刘胤站了起来,问道。

    “那个刺客跳崖了,不过在崖底的水潭里,并未发现他的尸体。”一名差役禀报道。

    “带我去看看他跳崖的地方。”刘胤突然地心中一动。

    很快地,他们就来了那一处断崖前,这里无论是刘胤还是张乐赵卓皆不陌生。几天前,刘胤正是从这里跌落的山崖。刘胤可以安然无恙,那就证明刺客也一定是从这儿逃生的。

    刺客的身手,刘胤已经领教过了,绝对不会差于自己,悬崖壁上有许多的青藤,顺着青藤就可以下到谷底,自己仓促之间都可以抓住青藤,如果那个刺客早踩好点的话,有准备的话,显然可以以更轻松的方式攀下悬崖。

    线索在这里断掉了,刘胤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刘胤转头问张乐道:“张都尉,几日前你们不是负责巡查青城山么,难道就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吗?”

    张乐似笑非笑地道:“当然有了。”

    刘胤心中一凛,道:“是谁?”

    “就是右丞大人你呀。”张乐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张都尉,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刘胤脸色一沉道。

    “在下岂敢与大人开玩笑。几日前,我等在巡查之时,便发现一名采药女子行迹可疑,一连几日,皆在青城山附近游荡。她与普通的采药女子不同,普通的采药女有固定的采药地点,一般不会轻易换地方,而此女入山之后,四处游荡,而且她的药篓,几乎就没有看到添加了多少的药材,故此在下便怀疑她另有目的。那日本欲将她擒下带回中尉府询问,不意右丞大人却意外出手将她救走,如果不是你在圣驾前为陛下挡了一剑,继而被圣上封为了中尉右丞,只怕现在在下要揖拿的,就是大人你呀。”张乐不紧不慢,不急不徐地说着,脸上的笑容愈发地古怪。

    刘胤倒是为之一怔,当时自己为什么会和张乐动手?还不就是因为刘恂强抢民女在先,下山的半路之上,正好又撞到了张乐,张乐当时一付猥琐的表情——和现在也没多大的区别,这家伙天生的一付贱相?当时刘胤误以为张乐受刘恂的指派,那会认为他的确是在公干办差,所以刘胤便毫不客气地与之动起手来,难道这还另有隐情不成?

    “张都尉,那日你确定不是奉了新兴王刘恂的意思,受黄由指派才来拦截那位采药姑娘的吗?”这事刘胤自然要问个清楚。

    “你是说我听了那个阉人黄皓的弟弟黄门侍郎黄由指派?我呸!我张乐就算是再不堪,也犯不着去交结阉党,大人这么说可是侮辱我们老张家!”张乐有些气急败坏。

    赵卓当即也拱手道:“右丞大人,此事卑职可以作证,当时我与张都尉皆是奉了前任右丞柳大人之命在青城山进行巡查,断无有任何人指使之事,只怕是有些误会了。”

    刘胤轻唔了一声,脑子在飞快地转动着,看来当时的确是一场误会,自己确实把张乐他们当成了刘恂的爪牙,只是当时还未发生行刺之事,现在看来,确实有些蹊跷之处。

    “张都尉,你确定那名采药女子行迹可疑?”

    张乐似乎不满刘胤接二连三的质问,反问道:“大人与那名女子在一起呆了一天一夜,难道就没有看出点什么异常来?”

    张乐的话倒是刘胤心中泛起了一丝疑惑。雪舞?初识之时,那个看起来柔弱如柳的姑娘,刘胤真的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把她当成了一名普通的采药女子,不过比箭做靶之时镇定自若,却让刘胤大吃一惊,一般的山野女子如何能有这份从容,只是当时的情况特殊,让刘胤顾不得多做什么思考!(未完待续。。)

第205章 遗体

    ps:  看正版的读者十几分钟表以后再看,谢谢理解。

    “好,”刘胤心中暗喜,前世他就知道四川是全国最大的硫磺和硝石的产地,只是不知道具体在那儿出产和现在的生产规模,听冯全所讲,似乎在巴郡有大量出产,便道,“冯式道,那就麻烦你将这一半的钱帛全部换成硫磺硝石,运到西岭的马家庄园。”

    冯全欣然领命,这么一点小事,自然算不得什么,不过他很疑惑,一千五百金加上五百匹蜀锦,这得买多少硫黄硝石,刘胤就算是想要炼丹,也用不着这么多吧。

    “右丞大人,硫黄硝石并不甚昂贵,这么多的钱全部购买的话,是不是太多了?”

    “不多,不多,”刘胤笑道,“你派人前往巴郡,只要是上品,只管购买便是,多多益善,钱不够的话,直接到安平王府找陈管事支取便是。”

    冯全左右也没想明白刘胤这是要炼多少的丹药,那些个术士道人整天鼓捣这玩意,幻想着可以长生不老,但也没瞧见谁活过百岁的,冯全打心里也没有相信过这些东西,不过既然是刘胤的吩咐,他便不能推诿,立刻下去安排得力的人手去办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