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继善脸上一白,慌张跪在了地上,求助地看向了吴。

    朱由检又看向了户部尚书李待问,冷冷喝道:“李待问,你身为户部尚书,你不知道太仆寺有银子可借?”

    李待问脸上一白,走出了文官队列,鞠躬说道:“圣上英明,老臣昏聩,实在不知道太仆寺竟有这样一笔银子。若是知道太仆寺有银子,何需急急催促洪承畴出兵决战?臣年事已高,老眼昏花,不能为天子分忧,竖立于朝堂之中何用?臣请天子许臣就此致仕,告老还乡!”

    朱由检冷冷说道:“你想走了?”

    朱由检正要发作,却看到礼部尚书贺世寿拱手出列,大声喊道:“臣以为,李待问素来庸碌,不善理财。天子以其为户部尚书,出此过失早已注定。如今锦州大获全胜,可见此错并未影响大局,可喜可贺。臣以为,天子不可再用李待问掌户部,应同意李待问告老还乡之请!”

    看到贺世寿立即跳了出来,竟把李待问的责任推到自己头上,朱由检冷笑了一声。

    内阁次辅吴终于按耐不住,站出来说道:“圣上,臣以为,陈继善在危急关头不能抛开门户之见,死守太仆寺马政银子,虽然职责在身情有可原,但毕竟有失抠唆。臣以为如今锦州虽然大胜,陈继善也不可轻饶,诚宜夺去他的官职!”

    看到吴也跳了进来,朱由检失望地闭上了眼睛。看来李植所说,果然没错。

    “你们四人百般推脱,恰恰是兴国侯所言的此事主谋啊。”

    朱由检勐地一拍龙椅,大声喝道:“若是锦州大战因为尔等败了,尔等四人能承担大败的责任吗?”

    听到天子说出李植两个字,朝堂上的文官勃然变色。相顾之下,朝堂上的气氛突然一变。

    吴在脸上堆出满脸的诧异,看了看左右的文官,干笑了几声,大声说道:“吴既不是户部的,也不是太仆寺的,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和此事何关?”

    “难道天子以后,就要捕风捉影,按李植的奏章杀人了么?”(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一个人

    听到吴举重若轻的话,朱由检脸上一暗,暗道这个吴不好对付。

    朱由检一时顺口把李植的奏章说了出来。这句话一出口,皇极殿里气氛顿时一变。朝堂上的文官们哪个不是对李植恨之入骨?此时一听到天子为了李植的奏章对吴发难,百官们顿时同仇敌忾。

    即便是平日和吴明争暗斗的,此时都放弃了“一己私利”,齐齐战在了吴一边。而平日和他关系不错的,立即跳出来帮吴说话了。

    果然,吴话音未落,刑部尚书郑三俊就走了出来,手举牙牌说道:“臣郑三俊有话说!”

    鸿胪寺官员唱道,“说!”

    “津国公李植虽然屡立战功,但终究只是一个武官。圣上和读书人共治天下,岂能尽信武官的言论?内阁次辅吴克己奉公深孚众望,和太仆寺积银一事毫无关系。”

    “津国公虽然功劳卓着,但从来就有跋扈骄纵之实,弑戮命官屠杀士林无所不用其极,圣上岂能因为李植一句话,就轻辱文臣领袖内阁次辅?以津国公李植的骄纵,若是由得他来,他便是杀尽朝中文官也不会手软。天子若是事事依津国公的,我等现在便可以引颈就戮了!”

    朱由检已经是气急,但听到郑三俊的话,却被噎得一句反驳也说不出,气得右手微微发抖。

    左都御史刘宗周手举牙牌站了出来,大声说道:“臣有话说!”

    “说!”

    “吴入阁参政以来,克忠职守兢兢业业,实为文臣楷模。天子因为津国公李植一封毫无根据的奏章,就要给吴安上莫须有的罪名,我辈望之心寒。礼部尚书贺世寿,更是和太仆寺积银一事毫无干系,只因贺世寿曾在朝堂上攻击过津国公数次,就遭到李植的报复。如果天子因此给贺世寿定罪,则国无宁日也。”

    朱由检恼怒地闭上了眼睛,却听到十数个文官跳了出来。

    “臣张克山附议!”

    “臣赵履简附议!”

    “臣等附议!”

    看到朝堂上群臣气势汹汹地支持自己,吴意气风发。他脸上波澜不惊,一甩官袍袖子往前走了一步,手举牙牌大声说道:“如今天子因为津国公李植的一封奏章就指责臣下,要定臣的罪。臣实在不知道,如今天子和李植,哪个是君,哪个是臣?”

    朱由检听到这话,像是突然被人浇了一盆冷水,一下子冷静下来。

    这句话,却不是简单的一句质问。

    上次听到这句话,还是朱由检动用锦衣卫帮助李植在山东办报,引起百官震怒。

    那时候贺世寿用这句话质问自己之后,没多久干清宫就闯来了手持木棍的反贼。虽然那个反贼只是一个瘦弱的哑巴,并没有能力行刺朱由检,但却是一次令朱由检印象深刻的警告。无疑,那是许多个文官集体发力警告朱由检不要帮助李植对抗文官。

    这一次,又是百官汹汹,而吴又说出了这句话。

    上一次是警告,这一次是什么?

    朱由检的愤怒一扫而空,他开始感到有些恐惧了。

    百官们听到吴的这句话,都沉默了。朝堂上一时安静下来。

    朱由检闭着眼睛想了好久,叹了口气。

    睁开眼睛,朱由检轻描淡写地做出了裁决。

    “太仆寺卿陈继善秉持门户利益,险些延误大事,不可不罚,夺其官位落职闲住。户部尚书李待问昏聩无能理财无方,准其致仕告老还乡。”

    “吴和贺世寿,与此事并无干系!津国公奏章所言,未免偏颇。”

    听到天子的话,陈继善和李待问长吁了一口气。虽然被天子处罚了,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朝中有人,何愁没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吴和贺世寿逃过处罚,两人对视了一眼,眼中满是得意。

    ####

    四月十六日,十五万援锦大军已经开到了宁远。宁远城外联营几十里,满是凯旋的边军大兵。

    虎贲师营寨立在宁远城城东,连着曹变蛟和杨国柱的营寨。如今几个总兵都喜欢跟着李植扎营,曹变蛟和杨国柱是得到李植钦准后才抢到最靠近虎贲师的位置的。

    虎贲师的中军大帐中,天子派来的太监正在给李植宣旨。

    读完了圣旨,那个太监毕恭毕敬地双手将圣旨交到李植手上。他显然肩负着天子交待的任务,神情十分地紧张。

    他抓着李植的官袍袖子,说道:“国公爷,此次天子不能重罚太仆寺积银一事的相关人员,实在是无奈。国公爷要体谅天子的苦心,切不可一时冲动,做出无可挽回的错事啊。”

    李植淡淡问道:“天子如何无奈?”

    那个宣旨太监紧紧抓着李植的袖子,说道:“国公爷,百官汹汹,天子独自一人如何能承担百官的对峙?天子终究只是一个人!”

    李植抬头想了想,没有说话。

    宣旨太监说道:“国公爷此番已经被封为津国公,提督天津一镇兵马戎政,位极人臣。锦州大战已是大胜,如今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国公爷当往前看,莫要再纠结天子催战一事。国公爷如今还是速速入京接受升赏为上。”

    李植冷笑了一声,一甩袖子坐在了椅子上。

    “十七万将士的性命,天下万万人的命运,险些因此全部颠覆。不杀这些败类,以后还有哪个愿意朝廷浴血厮杀?不是天子退缩了我李植就答应的。和太仆寺积银一事有关的吴等几十人,我一定要杀。”

    那个太监一下子慌得满头细汗,慌张说道:“国公爷何必如此固执?国公爷让咱家如何和天子交待?”

    李植不再和太监多说,一挥手把他送了出去。

    走回大帐中,李植找来钟峰,说道:“你去把八名总兵全部叫到我们这里来,我有大事要和他们说。”

    钟峰嬉皮笑脸地看着李植,说道:“师长要煽动八名总兵造反?”

    李植冷冷看着钟峰,没有说话。

    钟峰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吞了口口水正色说道:“师长是要把太仆寺积银的事情告诉八名总兵?”

    李植冷冷说道:“吴以为吓住天子就万事大吉了?我倒要看看八名总兵知道吴差一点就把他们全部害死在锦州后,是什么反应?”(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三章 总兵

    钟峰一家一家去叫,八个总兵陆续走进了李植的大帐。

    王朴是最后一个走进来的,他甩着大红披风走进了帐篷,喊道:“津国公把我们叫来商量什么大事,莫非要带兵入京?”

    众人看了看一身华丽盔甲的王朴,看着他那雕琢得有些过分的鎏金盔甲,哈哈大笑。

    八人入座,李植坐在八人最上首。经过宁锦一线的几个月大战,李植已经成为十五万援锦大军的精神领袖。

    没有李植,松锦大战早就输了数次了。没有李植,明军哪里是清军的对手?在朝廷的连番催战之下,恐怕其他八个总兵早已经马革裹尸!这份人情,这份实力,再加上李植的爵位,八个总兵此时完全以李植为首。

    李植看了看八个总兵,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可知道,这次断我粮草,逼迫我等和清军决战,是朝中文官的阴谋!”

    众总兵愣了愣,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文官逼迫明军和清军速战?清军举国攻来,声势浩大。明军以十七万人对阵二十三万人,怎么看都是下风。只要相持几个月,发布总动员令的鞑子眼看就要坚持不住,朝中文官为什么要断大军的粮草?如果锦州大战打输了,那可是举国皆墨的结局。

    十七万将士在锦州浴血厮杀,那可真是把脑袋别在裤带上拼命。十七万将士唱着红巾军军歌舍身杀奴,为的是这个皇皇大明的江山社稷,为的是这万万苍生的身家性命。难道这一场血战本可以避免?

    难道那无数惨死在鞑子刀下的兄弟们,竟是阴谋的牺牲品?

    山海关总兵马科听到李植的话,眼睛刹那间血红,勐地站了起来。他在锦州大战中主攻鞑子的火铳兵,四次冲锋被打死三千多将士,一千家丁死了六百,军中光参将就死了两个。这一仗虽然赢了,但马科损失十分惨重。

    如果这场血战是朝中文官的设计,马科如何面对那些高唱红巾军歌慷慨战死的士卒?如何面对追随他十几年的家丁?他第一个不答应。

    杨国柱一下子脸涨得血红,沉声说道:“津国公,此战我军险些大败,全靠将士血战才支撑到津国公突破中军。光某身上就中了四箭,差一点就着了鞑子的道死在这辽西。如果是本可以不战而胜的。。。”杨国柱沉吟片刻,狠狠说道:“设局者可杀!”

    李植大声说道:“诸位,朝廷有银子,但天子不知道!太仆寺陈善道藏匿二百多万两马政银子不报,和户部李待问联手欺瞒圣上!这些银子,足够支撑十七万大军和东奴对峙三、四个月。若是这笔银子不被隐瞒,我大军可以不战而胜,轻松击溃国内崩溃慌张退军的鞑子!”

    听到李植的话,众人想起锦州的血战,一下子竟没有人说话。

    那一战,实在太凶险了。明军十七万大军,除了李植的正面战线,其他地方处处都处于下风。王朴和马科的兵马冲击鞑子的火铳兵,冲了六次溃了六次。只要再战几个时辰,恐怕明军就是大崩溃的下场。那些高唱战歌阵前死战的十七万将士,恐怕要在马匹众多的鞑子追杀中死伤大半,血流成河。

    就是八个总兵,恐怕都有几个要当场战死。就算逃下来,事后也逃不脱兵败问罪的下场,说不好就要杀头问罪。

    而这一切,本可以避免?竟是几个朝中匹夫的阴谋算计?

    众人的性命,功名,荣辱,在文官手中竟被这样随意的摆弄。

    众人在安静的大帐中坐着,渐渐一个个都是满脸的怒色。

    王朴愤怒地一拍桌子,大声喊道:“无耻匹夫!居然敢欺瞒圣上设计我等,想害死我这十七万大军!”

    唐通和白广恩闭着眼睛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显然已经是气急。

    王廷臣睁大双眼大声说道:“此战若败,社稷难保!如此奸臣,天子不杀?”

    李植淡淡说道:“朝中百官汹汹,维护这些陷前线战士于死地的奸臣。尤其是内阁次辅吴和礼部尚书贺世寿参与其中,百般做保。天子不敢和百官对抗,让几个奸臣告老还乡了事。”

    听到这话,几个总兵一个个怒目圆睁,样子都要杀人了。

    十七万大兵的性命,差一点就断送在这几个贱人手上,竟就告老还乡了事?

    这样的奸臣,朝中的文官居然还维护?

    文贵武贱!文贵武贱!武夫的命就不是命?武夫拿命去保大明的江山,就换来这样的对待?

    几个总兵像是几座火山,仿佛随时要爆发。

    曹变蛟坐在椅子上想了好久,站起来说道:“津国公,如今文官不把武夫当人,拿十七万将士的性命当棋子摆弄,我等忍无可忍了。津国公你站出来牵个头,我等八个总兵合力助你,一定杀了这几个陷我们于死地的文官。”

    王朴嗖一声站起来,大声喊道:“津国公,我们一个提督八个总兵和这些奸臣拼了!让天子也看看我们武夫的意志!知道十七万将士的性命也是命!”

    场中几个总兵都齐齐看向李植,似乎等他一句话,就准备一起和这些文官拼了。

    吴三桂坐在众人下首,却突然说道:“此事需从长计议。如今内阁次辅参与其中,文官集体支持,就连天子都不敢处罚,我等武臣能把这些奸臣怎么样?难道杀进京城清君侧?”吴三桂咬了咬牙,脸上有些发白,说道:“那可是谋逆!”

    众人齐齐看向吴三桂。帐下士卒受到重创的马科眼睛里满是怒火,仿佛准备和吴三桂干一仗。

    李植站了起来,说道:“若是众人一心,我等大可不必逾矩,就足以让文官们了解我们的实力。”

    众人大喜过望,齐齐看向李植,王朴大声说道:“津国公你说吧,有什么好办法,我们跟你干了!”

    李植一甩官袍,淡淡说道:“我等十五万大军逼向京城,兵临城下!谏杀参与此事的三十七名奸臣。”(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四章 入伙

    众人听到李植的话,都是眼睛一亮。

    不需要把事情闹大,又让天子明白十五万大军的怒火,这是一个好办法。

    此时已经是崇祯十五年,这年头,当兵的闹事不算什么。有时候大兵闹饷冲到城中烧杀劫掠一顿,朝廷都不了了之。十五万大胜归来的大军集兵京城,说起来心惊肉跳。但等大军一撤,事后说起来也没什么大罪。

    陈兵京师,又没有攻城。凯旋的大军被文官陷害,义愤填膺到京城来请命,总不能说大胜而归的大军造反吧?

    边军血战一场险些全军覆没,如今的诉求是斩杀差点毁掉江山社稷的奸臣,合情合理。

    既然那么害怕这支大军,看到大军到京城请命就惊惶,为什么又要陷害这支大军?

    就算这行为吓到了朝廷,但这是十五万大军群情激愤之下的义举,朝廷事后能罚谁?朝廷最多惩罚领头的李植,但李植是谁?津国公雄踞天津手握强兵,南征北战全靠他,天子都得礼让三分,朝廷能怎么罚他?

    天大的事情,有带头的李植顶着。

    既然带头李植不怕,八个总兵怕什么?所谓法不责众,如果朝廷不罚李植,反而事后找八个总兵中任何一人的茬,就是同时威胁其他七个总兵,能闹出大事情出来。

    十七万大军被文官这样陷害,激愤之下到京城去请命,朝廷都要惩罚?不罚带头的李植,罚八个总兵,是欺负总兵们好说话吗?朝廷想逼反边军?

    至于文官刁难,事后克扣总兵们粮饷的伎俩,总兵们此时暴怒之下,也不去想了。十七万大军援锦的关键时刻文官都敢把粮饷给完全掐断,逼总兵们上寡不敌众的战场,这已经是把事情做绝了。如果被这样断粮饷武官们都不反抗,文官们以后会更觉得武官软弱可欺,更加肆无忌惮。

    相反,若是这次能团结一心把藏匿粮饷的三十七名奸臣杀了,以后武官的地位会大大提高,文官们克扣粮饷时候也会投鼠忌器。

    当然,这是理想的考虑。兵谏逼宫,当然是有风险的。其实就算得不偿失,总兵们也是要干这件大事的。

    说一千道一万,这次朝中奸臣实在太过分了。一腔报国热血却被人这样陷害,还是堂堂男儿吗?总兵们怒火中烧,就是有什么不良后果,此时也不去想了。

    王朴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说道:“津国公的办法好!津国公愿意牵头为我十七万将士出头,是我大明武夫之福!我王朴第一个跟津国公干了!”

    马科满肚子的火,大声喊道:“津国公说得好,不杀这几十个奸臣我马科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