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恕我直言,除了美国,还没有哪个国家如此疯狂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南华要同时上马那么多大型项目,风险实在太大了。”罗伯斯直接道。

计划是很庞大,蛋糕也画得很漂亮,但能否真正实现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让他惊讶的是,南华几乎把这些工作当做计划来完成,集合一国的所有力量来完成大型的基建,这有点不大符合罗伯斯对经济的认识。

“你觉得环岛铁路计划可行吗?如果铁路公司向华尔街融资的话。”司徒南问罗伯斯。

“这——”罗伯斯咽了咽口水,虽然南华坚持铁路商办,不涉及主权,但他知道这环岛铁路就是个香饽饽,而铁路公司凭借政府给予的种种便利条件,在国际市场上想融资应该不难。

唯一一点担心的就是资金太大了,不过不也意味着利润越大么?这是个好机会,罗伯斯公司不能错过。

想到这里,罗伯斯笑了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好吧!就陪你玩玩吧!”

“这还差不多。”司徒南点点头,又道:“这次为南华铁路工程募股集资,对罗伯斯公司是个好机遇,一旦成功将意味着罗伯斯公司从美国走向世界。”

“是的。环岛铁路将会分为两大公司,其中一家叫爪哇铁路公司,另一家是南华铁路公司。爪哇铁路公司是老板个人投资的,金额为四千万美元,主要负责南部沿海的铁路建设。

南华铁路公司是南华财政部、美华公司、黄仲涵以及其他南华商人联合投资,投资金额为5千万美元,负责北部沿海地区的铁路建设。

美华公司会投资1000万美元,黄仲涵投资500万美元,还有300万美元的投资份额留给华商,这300万美元我们准备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筹集,问题不大。

现在还剩下3000多万美元的缺口,我们准备从国际市场上融资。罗伯斯,这区区3000万美元没有压力吧?”

姚宏民笑了笑,又斩钉截铁道,“当然,这只是初步估计,未来可能会要追加投资,但请不要怀疑我们的决心,为了实现南华的工业化,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

“当然!没问题!”罗伯斯爽快道。

他暗自算了一下,这些华人真是疯狂啊,此前跟荷兰人打仗,就已经欠了五六千万美元的债务了,现在刚刚打下大片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就急急忙忙地上马大批工程。

除了司徒南那家伙会拿出真金白银出来投资,其他的南华都准备向外国借款了,如果未来这些投资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话,南华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毕竟债务不是那么容易欠的。

司徒南不想直接命令罗伯斯为南华贷款,因为南华此前也欠了罗伯斯公司两千多万美元的债务还没有归还呢。

见耗资巨大的爪哇岛环岛铁路投资有了着落后,司徒南笑了笑,又对富国银行总裁丹尼斯?法戈道:“除了爪哇岛,我还打算在苏门答腊岛上修建三条铁路。金额也不少,这笔钱从我在富国银行的存款里出吧!”

“嗯?史东尼,你是不是玩的太大了?”丹尼斯有些担心道。心里有点不愿意,富国银行业有大量的投资计划,到处需要用钱呢。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这可能只是个设想,说不准不一定要动用富国银行的资金呢!”

司徒南安慰道,又指了指脸色有些意动的亨达,这个家伙可能也想参与到南华的铁路建设中去。

“亨达,我的朋友!我准备卖给你一个油田,价钱不高,两亿美元就好了!”司徒南笑道。

“什么?”亨达开始听司徒南要买油田,心里一阵高兴,不过听到那个“两亿美元”后,马上脸色就变了。

他对司徒南这个不负责任的老板又爱又恨,爱的是他时不时地倒腾油田,然后卖给自家公司,恨的理由很简单,这个家伙经常开出天价。

当初他就是用这种方法,不断地用油田入股西方石油公司,然后把其他投资者的股份都摊薄,偏偏让人难以拒绝,因为诱惑太大。

亨达深呼口气,看着司徒南笑眯眯的样子,冷静道:“什么样的油田我要先看看货。”

“你会如意的,我保证你会喜欢的。”司徒南笑道,又和姚宏民相识一笑,又吩咐助理何永元道:“让布朗先生看看我们的好东西!”

不一会儿,何永元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份勘探报告,还有一份土地契约。

亨达一看,脸色马上就变了,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咽了咽口水,抬起头,凝视司徒南:“这是真的?”

“你说呢?石油公司我也有份啊,难道我会把假货卖给自己?”司徒南笑道。

“那为什么要搞得这样复杂呢?”亨达有些不满,心里却激动不已。

司徒南给他看的那个油田就是苏门答腊岛的第二大油田杜里油田,邻近米纳斯油田,石油可采储量4。05亿吨,深度才200米。

这是世界上最浅的油田,开采成本低,油质好,如果不是西方石油公司是自家产业的话,司徒南不会卖那么便宜的。

“这是两码事,并不复杂。我想为南华建设出力,但不能拿石油公司的钱去补贴南华吧?所以这个方法最简单不过了,双方都有利。”

司徒南真诚道。

他知道亨达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心里有点不平衡而已。

“好吧!你总是那么狡猾。不过,我要实地考察,不然我不放心。”亨达摊开手,耸耸肩,样子有些无奈,又道:“还有,这么大笔钱,公司拿不出来的,你看?”

“不需要现金!我准备用来采购美国的机器设备的。你们几个协商一下就行了。”司徒南指着富国银行总裁丹尼斯,伯利恒公司总裁尤金和亨达道。

三人无奈一笑,摊上司徒南一个这样的老板,感觉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家伙总是玩这种把戏,不是左手腾到右手,就是右手腾到左手,不过左右手的利益都照顾到了。

“油田的事待会你们再讨论,现在我要继续说说,投资苏门答腊的事。毫无疑问,这个是宝岛,含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就拿西方石油公司旗下的米纳斯油田来说吧,现在也只是开发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未来还有巨大的利益等着我们。”

司徒南走到一张南华全境地图前,手指着苏门答腊南部港口——巨港道:“这是未来南华的石油中心,造船中心,化工中心,是南华未来重点发展的城市,它的潜力绝对不下于首都新唐山。

我可以明确告诉诸位,除了米纳斯、杜里两大油田,巨港周围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我的计划是在巨港投资一座年产量100万吨的炼油厂,5年内建成,十年后,规模扩大两倍或者更多。亨达,你觉得呢?”

“很好!我们可以把廖内省的石油资源运到巨港来加工提炼,我同意。”亨达点点头。

“那南华庞大的海域,巨港优越的地理条件,未来对海运的依赖日益严重,在巨港投资造船厂,你认为可行吗?尤金!”

司徒南又问伯利恒公司的总裁尤金。伯利恒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公司,既然南华有那么诱人的前景,为什么要反对呢?

尤金笑着点点头。

他心里暗喜,司徒南卖油田的钱大部分都会落入伯利恒公司的口袋里,因为南华的工业设备大部分会向伯利恒公司订购。

司徒南满意地点点头,这些都是人精,此前主要是担心南华没钱进行那么多的项目,现在被司徒南一下子点出了一个大油田,他们就知道大老板的依仗了。

南华现在虽然很穷,但它有资源啊,而且是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的油气资源,这样一来,谁还怕南华欠债啊?

看着一帮国际巨头乖乖地听着自己讲解,司徒南心里得意,很久没有这种指点江山的快感了。

他又转向巨人公司的总裁科里,笑道:“美华公司开辟了大量的农场,爪哇岛的农业资源让人垂涎,那么我想,南华对化肥的需求将是无止境的。科里,你不会白白放过那些天然气吧?”

“不,不!我们的合成氨技术良好,苏门答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生产化肥不成问题。不过,老板,用天然气合成氨,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成功的实验,不过需要的特殊管道太昂贵,所以暂时我们用不上天然气了。”

科里笑道,有些遗憾。

这时代天然气合成氨成本太高?司徒南微微一愣,想到现在才1923年,材料技术还没有达到自己熟悉的程度,点点头,这才释然。

“生产化肥用不上天然气做原料,不过它还是一项前景广阔的燃料,化学工厂还是需要天然气的。

这两年,西方石油公司加紧了对天然气项目的投资,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在德州达拉斯,西方石油公司修建了大量的天然气管道,成功地把天然气供应给城市居民。我想我们很快也会惠及到新唐山、巨港等城市的。”

亨达笑着插嘴道。

南华的天然气资源同样丰富,可以有效地代替煤炭,成为广泛适用的燃料,也是西方石油公司的一大财源。

南华大兴土木,未来出现大量新城市,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亨达很有信心垄断南华的燃料供应市场。

铁路、钢铁、石油是司徒南最为关心的项目,石油是南华工业化的资金来源,铁路、钢铁是南华工业化的基础。

如果这三大项目进行顺利,那么也会拉动其他产业的飞速发展,司徒南可以把更多更先进的产业移植到南华。

让他高兴的是,屋子里的都是一帮极端聪明之人,马上就算计出投资南华的巨大利益,不用司徒南用权势压他们,他们也会主动地投资南华。

司徒公馆的秘密会议受到严密保护,只有少数当事人才知道司徒南拿南华的油气资源卖给了威廉财团,来换取罗伯斯证券公司、西方石油公司、伯利恒公司、巨人公司在南华的投资。

“现在南华政府就是我们利益的保障,我们的事业会随着南华的发展而壮大。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相信各位从南华的一些列动作中看到了他们的决心,我希望大家把目光放远点,今后各公司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南华的建设中。”

司徒南总结道。

话音一落,便响起一阵掌声。司徒南扫了众人一眼,从罗伯斯、亨达一干合伙人眼中看到了掩饰不住的兴奋贪婪。

姚宏民最为兴奋,他脸泛红光,现在南华和美国财团的合作达成了,他揪起的心也放下来了。

为了掩人耳目,这些合作项目,全部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进行。跟美国公司合作的对象自然是美华公司了。

吴曼丽抱着吴思南,走到门口,看着守卫严密的警卫,叹了口气,又退了回去。

“他们还在进行吗?”她拉住一位送咖啡的佣人。

“是的。何先生亲自出到门口把咖啡端进去的,夫人。”佣人说的何先生就是司徒南的助理何永元,这种秘密的事情自然不会让一般人知道了。

“准备晚饭吧!还有,吩咐下去,府里的事情不准透露半句。”吴曼丽眼里警告道。

第133章城建之老七的觉悟

新唐山市,原来荷印总督府已经被推平,散发着硝烟味道的废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忙碌的工地。

看着渐渐成型的新的商业区,司徒南心情舒畅。

新唐山市被分为南北两片区域,靠近港口的北区原来被南华军用炮火夷为平地的地方,重建后会成为新唐山市的海运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也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

南华政府已经圈出了大片的土地,准备建设政府办公大楼,国防部、财政部、交通部等部门头头也早早地圈好了新大楼的土地,就等着几年后风光入驻了。

除了政府机关,还有大量的商业机构也在跑马圈地。

美华公司就不用说了,直接一口气在市中心拿下10万亩土地,准备建设大量的建筑来安置美华公司数不胜数的产业。

除了美华公司,罗伯斯证券公司、西方石油公司、富国银行、伯利恒公司、巨人公司等美国巨头也在新唐山市设立分支机构。

这里成为他们未来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向。

而其他华人家族也不甘示弱,纷纷在首都跑马圈地,他们早已经把新唐山市当做未来家族的根据地了。

这些土地非常便宜,因为地契不是在政府手里就是在美华公司手里,为了吸引投资,南华政府几乎把土地半卖半送,不仅是和南华关系密切的企业,就连英国、荷兰商人也不例外。

不少投机商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开始热潮新唐山市的地皮。同时大量的华人移民涌入南华,以致新唐山市的规模一扩再扩,整个市区面积已经变成原来的两倍了。

这还不包括未来新唐山市的工业区呢。

荷兰人没留在什么工业,所以新唐山市的工业区被放倒距离市区50公里外的南部郊区。

届时新唐山市的大部分工厂都会入驻南部工业区。余明钰正在指挥实业部对南部地区进行地理考察,收集更多的资料,等外国的专家到来,再设计施工。

南华的政府正组织工程队修建工业区到市区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他们通过市区,直到港口。

推土机扯着粗气,发出隆隆的叫声,巨大的推铲把坚硬的泥土翻开。司机老七坐在驾驶室里,专心地操控着推土机,心里满是兴奋。

妈的,这大洋马,就是带劲,比老子当初在农场开的那辆强多了。

他回头一看,背后跟着一台压路机,巨大的碾沦来回滚动,把土方压得严严实实的,毫不费力,背后留下一段笔直宽敞的路面。

这就是夜校里那些小老师说的机械的效率?

老七心里想道。

要不是亲眼所见,他还不敢相信,在棉兰,被人动员参加保安队,然后就是训练,练掉了一身皮,可惜荷兰人太不经打了,保安队一场战斗都没有参加,只是跟着军队从棉兰一路南下。

前面的军队打下城市后,留下少量的驻军,把城市留给了保安队,接着又赶赴下一个战场了。

就这样,半年来,老七一群人糊里糊涂地从棉兰来到了新唐山,这个南华的新首都。

战争结束后,保安队也变成了工程队。不过,他们放下枪后不用再回到农场扛锄头,而是变成了建筑工人。

让这些人稀奇的时候,工程队里有大量的机器,不需要工人们再拿起锄头一点一点地“啃”巨量的土方,他们只需要跟在机器后,在那些美国技术员的指导下,把钢铁扎好,然后巨大的混凝土搅拌机就从兜里吐出大量的混凝土铺在整理好的路面上。

不一会儿,一段崭新的结实的公路就成型,再过几天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天气炎热,坐在驾驶室里,汗流浃背,老七暂停一会儿,拿起旁边的水壶猛灌。

回头看了看,压路机距离自己已经有一段距离了,老七心里算了算,从早上七点到现在十一点半,不到5个小时里,推土机就已经铲土200米,大量的土方从高处被铲倒低洼处,如果要人工来干,这可要干到猴年马月啊!机器干活可比人干活强多了。

老七心里感慨道,有些疼爱地拍了拍屁股下的“大洋马”,这铁家伙就是太能喝油了,把以前自己在农场时那辆拖拉机胃口要好得多,一天要加好几次油呢。

这是新唐山市市区通向码头的一段路,原来旧路将被崭新结实的混凝土大公路取代。迎面吹来一阵凉风,老七几乎可以闻到海浪的味道,似乎公路就要修到码头了。

他精神一阵,重新挂挡,开动推土机继续工作。

他现在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每天1南华元的工资让他很满意。他现在已经开始适应南华元这种新钱了,1南华元等于0。5美元,相当于1。2个大洋,一个月的工资就要36个大洋。

这可是高工资啊!

以前在农场干活的时候,一个月才十来个大洋,哪有现在这样阔绰呢?

除了每个月汇回唐山家乡20个大洋,每个月还可以攒下十几个大洋,再干三五年,岂不是比家乡的地主老财还有钱了?

老七美滋滋地想道。

战争结束后,南华政府兑现承诺,根据个人意愿,对于参加战争的士兵,愿意回农场工作的,就给每人分二十亩土地。

愿意留在城市工作,参加工程队的士兵,土地照样发分,不过暂时租给农场耕种,每年可以获得一笔租金。同时,美华公司大量提高工程队员的工资。

像老七这种有一定技能的人员最吃香,他们的工资要比普通工人的公资高三四倍。

“滴——”一阵嘹亮的哨声响起,正在干活的工人们脸色一轻松,因为很快就可以下班了。

“七哥,什么时候把家人接过来啊?我寻思着让我弟弟过来好了,与其留在家里给地主耕田,还不如耕自家的田。嗯,干脆让我爹娘也过来好了。”

一个健硕的小伙子一边剔牙,脸上带着憧憬的表情。他是老七的邻居,所以也被其他工友叫做小八。因为年纪要比老七小十来岁,要不是跟着老七,现在已经回农场工作了。

“有道理。我寻思着也该过来了。过两天,我就给家里写信,咱们两家一起过来吧,也好有个照应。”老七摸摸下巴道。

“那七哥,有个事,想要你帮帮忙行不?”小八有些为难道。

“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