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大,我们是陆军啊!还不如花钱给我添个装甲旅呢?要不重炮兵旅也行。”孙立人撇撇嘴,悄悄拉住薛岳的胳膊道。

薛岳马上就清醒了,眼神一亮,就不再提起造舰的事了,目光反而落在k1920型岸防炮旁边的几门口径小一些的大炮上。

小克虏伯有些惋惜,心里忍不住埋怨司徒南对海军的吝啬,克虏伯的在南华的兵工厂不也有美华的一份么?

除了两门k1920岸防炮,吴淞要塞上装备最多的是汉阳兵工厂生产的口径150毫米的m1925型大炮。

这种大炮在制造过程中也得到克虏伯的技术支持,付出沉重的代价——金钱后,汉阳兵工厂从德国人的帮助下自制一台5000吨级的水压机!从而实现国产大炮150毫米的突破。

150毫米口径基本上陆军大炮最大口径了,军方对此更情有独钟,比如薛岳就一直希望增强南京军区的重武器力量。

“我倒是更喜欢这种国产的m1925型大炮,如果汉阳兵工厂生产顺利的话,大概再过一年,南京军区炮兵师就可以换装150毫米口径的重心大炮了,届时我会派遣其中一个炮兵旅过来协防上海。”

薛岳走到司徒南道,声音里压抑着兴奋,还不忘给旁边的孙立人打了个眼色。

“是啊!单靠吴淞要塞守卫上海还不够,如果把m1925大炮陆军型部署在上海一个师,我保证上海固若金汤。”孙立人自信道。

好家伙,演双簧呢?张口就要一个重炮师?那可是150毫米口径啊!单是装备怎么也得三四千万元呢?

不过孙立人的话也有道理,将来上海若是建设好了,难免会有些不张眼的家伙会跳出来搞破坏,因此对上海的军力还要加强。

难得的是,司徒南没有反驳,用不确定的语气道:“要我跟武汉那边打招呼没问题,不保证成不成?最好,还让上海市政斧开口,王市长你说是不是?”

跟在司徒南身边的还有一位其貌不扬,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男子——王亚樵,上海市长,他不说话,很容易就让人忽略了他。

“司徒先生说的是。上海是国家经济中心,不容有失,没有强大的武力保护,我们的建设结果很容易落入外人手里。”

王亚樵点点头道。心里滑过一阵叹息,很快他就要离开上海了。

上海大建设在即,他这个特务头子不适合继续再执掌上海,说白了他这个市长只是特殊时期的产物而已。

ps:见鬼,广州冷,刺骨的冰冷,打字难受,在屋里坐不住,出去跑一小段就气喘了,可怜。()

329炮吼

演习开始,海面更热闹了。

黄浦江和长江在此交汇,激流涌荡,如同上海几经起伏的命运。当人们回顾历史时,总不能忽略这场军事演习翻起的浪花。

两声巨大的炮声从吴淞口要塞响起,k1920克虏伯大炮超过300毫米口径大炮突出火舌,炮弹出膛时产生巨大的后坐力猛烈撞击粗大结识的炮架往后退,要塞地面一阵沉闷浩大的震动。

司徒南等人站在要塞附近的一个小山头上,都可以感觉到身体受到一阵沉闷的撞击,此刻他们无暇顾及身体的感受,都伸长脖子,注视着空中划过的烈焰目不转睛。

炮弹落在远方几公里的水面,长江口上轰然传来一阵爆炸,震耳欲聋,水面溅起两朵巨大的水花,两条高大的水柱如同怒龙从水面暴起。想象一下,寻常的船只挨上一炮,很难说下场不是粉身碎骨?

司徒南举着望远镜一动不动,被那精彩瞬间吸引着。

接着耳边又传来一阵急促的炮声,m1925型大炮不甘示弱,也发炮了。令旗一挥,守在m1925型大炮旁边的炮兵猛拉绳索,一道火焰便从炮口射出。

这次炮声响成一片,要密集得多。

从单个来说,m1925型大炮声音比前面的声音要小些,但数量更多,加起来声势一点不比前面的那一阵炮击差。

剧烈的爆炸在海面炸起朵朵水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瞬间把海面炸成麻坑似的,如同一张面目全非的脸。

多浩大的声势!

原本还挨着演习区域的几艘挂着外国旗帜的船只,在炮响后,连忙拉开了距离,躲在更远的海面。

司徒南放下望远镜,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对身旁的宋ml道:“看见没?刚才那几艘外**舰正向外海挪走呢?看来他们的船长可不是笨蛋,如果不小心中了一炮,那就精彩了!”

“精彩?首先麻烦的是我们。我可不想被人家的**头疼呢。”宋ml道。话这样说,有些像泼冷水,脸上却带着兴奋的表情。

“嗯。不过首先受害的不是他们么?”

司徒南好不在乎道。美**舰得到消息,不会做出什么鲁莽的事情来,最有可能捣乱的是英国人,以英国人的精明,他们才不会那么蠢,轻易闯入演习区域。

至于曰本、法国,法国在远东几乎没有海军力量,而曰本还没有在远东胡作非为的能力。

“也是。但愿这一炮打出我们的气势,我们外交部说话能更理直气壮些。”宋ml笑着点点头。

心想:中央政斧虽在武汉,上海才是中国外交活动最重要的地方,而吴淞要塞演习必将威慑列强,限制列强在上海的影响力,和大上海建设计划,一武一文,相得益彰。

司徒南和宋ml的传到小克虏伯的耳朵里,这个德国人心里别有一番滋味,暗想:东方巨龙似乎要苏醒了,尽管它只在这时候睁了睁眼,却开始让西方世界不得不开始重视它的力量。相比之下,德意志此刻正陷在地狱里。

忍不住又看了看那两门k1920大炮,这样雄壮的家伙不是更应该处在德国吗?

是的,它们是克虏伯的杰作,德**工技术的骄傲,更应该掌握在勇敢坚强的德意志战士手里,而不是被中国人“糟蹋”,天啊,这些中国炮兵技术太差劲了!

“阿尔弗雷德,你怎么评价他们?这座要塞会像克虏伯大炮那样坚固吗?”

司徒南随口问小克虏伯,此刻他心情很好,脸上带着笑容。

小克虏伯不是军事专家,司徒南应该问那些将军们,而不是问小克虏伯,不过小克虏伯也不是军盲,听司徒南问他,他心想:“外行看热闹,没看打了那么多炮,没一发击中目标吗?要是让德军**作,不用三轮射击就……”

见司徒南心情舒畅,他不想太打击这位朋友的热情,婉转道:“克虏伯大炮的名声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要塞是否坚固,还取决于官兵的素质。”

小克虏伯的话没有说错,连续5轮发炮后,海面上的靶船连跟毛也没伤着,司徒南渐渐地也看出些门道了,难道炮兵们爱惜那两艘烂船,不舍得打沉它们?

听了小克虏伯的话,他很快就明白,原来德国佬在吐槽中国炮兵素质不行啊!

司徒南一点也没生气,谁不知道中国文盲世界第一啊?同样,受过教育的人口也不少啊,只要坚持普及小学教育,坚持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人口素质肯定会提上来的。

或许在高素质人口比例上比不过西方国家,但炮灰多啊,德国人自以为高人一等,还不是被他们看不起的斯拉夫垃圾给活活拖死了么?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

而致公党和美华财团现在要做的事,正是扩大炮灰数量,提高炮灰的素质,为炮灰准备不落后于敌人太多的武器。

关于“炮灰”的想法在司徒南脑子里一闪而过,有这样的想法,并非他蔑视人姓,而是深知:战争是残酷的,哪怕冠以再光鲜的名义,歌颂那些一排排死在炮火中的普通官兵多么勇敢,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们的命运是炮灰,是消耗品。

司徒南眼里闪过一丝促狭,又问薛岳:“你怎么看?将军?”

“精彩在后面呢?”薛岳冷淡道,被司徒南这样一问,脸上没光了,心里发誓,一定好狠狠地修理要塞的炮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三角函数和重力加速度。

“大炮刚装备,炮兵还不熟练,很正常。”孙立人在一旁解释道。

王庚点点头,很是认同:“培养一个合格的炮兵难多了,首先数学一定要好,不然无法计算弹道。据我所知,国内工业也同样缺乏精于计算的人才。”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这两家伙谈话声音有点大,旁边的人都听到了,司徒南瞥了薛岳一眼,薛岳的脸色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好看了。

“读过西点的家伙计算都不差,要不把这两个家伙拉到军校去教教书?”薛岳看着孙立人和王庚心里暗想道,对他们刚才出言解释的行为有好感。

“是啊!人才紧缺,像王庚这样的西点高材生能文能武,中国要有更多才好。”司徒南笑道,“还有你也是,小孙。”司徒南又指了指孙立人。

见司徒南很是推崇西点军校的样子,就算孙立人和王庚是前途无量的将军,小克虏伯也忍不住要小小得罪他们了。

“美国的军事教育算不了什么,我们德**事教育才是最好的。”小克虏伯不服气道,为了加强语气,让自己的话更理直气壮些,他又不了一句,“中央军校校长蒋百里不就是也曾经留学过德国吗?”

司徒南看小克虏伯在意这点小事,心里好笑小克虏伯这个德意志主义者的虚荣心。

司徒南没理会一旁的孙立人和王庚的脸色,顺着小克虏伯的话道:“所以从南华到中国,我们一直和德**事顾问团合作愉快,结下深厚的友谊。就像这克虏伯大炮一样,凝结了德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的心血一样。”

他自己之所以看重西点军校,不是因为西点军校有多么牛,也牛不到哪去,看看现在的美国陆军是什么玩意就知道了。更多的出自和美国的关系,以及西点军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成就,比如工程师和企业家。

孙立人和王庚心里有些不忿,却没有反驳,薛岳在一旁暗想:管你留美还是留德,都得乖乖听我的话,土鳖才是民族的。

“蒋校长本来要来的,遗憾武汉中央军校那边临时有事,走不开。不过很快,他要扩大炮兵学院的规模了。至于教官嘛,我很认可克虏伯先生的同胞们。”

薛岳笑道。

“那是。”小克虏伯得意地仰起头,心里盘算该推荐自己在军界的那些朋友。

“对了,为了加强克虏伯公司和中**工业合作,是不是应该扩大钨砂方面的合作呢?”

小克虏伯淡淡一笑,悄悄打量司徒南一眼,语气好像不经意间想起来的念头,心里却有些紧张。

因为眼前的男人掌握着中国的钨矿资源,广东、江西一带的钨矿都在美华矿业公司控制下,钨矿正是克虏伯公司最需要的金属之一。

“中国去年出口到南华的钨矿沙达5000吨,但美华那边的工厂用不了那儿多,剩下一半几乎被克虏伯公司转运回德国,说起来中国出口钨矿沙比本土使用的钨矿沙还要多些呢?而偏偏我们对钨矿的需求越来越大,压力会比较大啊!”

司徒南感叹道,不置可否的样子,似乎在拿捏小克虏伯。

小克虏伯有些失望,暗暗有些生气,却不好给司徒南脸色看,因为司徒南可不是一般人,而领导的美华财团的合作者中除了德国人,还有美国人,美国伯利恒联合钢铁公司和美华钢铁公司的合作甚至比和克虏伯的合作更紧密些。

“压力是有,不过随着中国铁路进步,钨矿产量也会增加,美华会首先满足德国朋友的。”

司徒南又笑道。

“那太好了。”小克虏伯感激道,笑容却有些假,尽管他认为司徒南刚才只是开了个玩笑,但却提醒了他,和中国人的合作要留一手,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德国工业界还需要在其他地方寻找原料。虽然现在双方的合作有很强的互补姓。

司徒南和小克虏伯、薛岳他们说话,张静江和虞恰卿两人找不到机会插话,两人暗暗佩服司徒南和洋人关系熟络。

“那洋人就是德国克虏伯家族的当家人?好年轻啊!”虞恰卿对张静江道。

“他们俩都是青年才俊,我俩算了老咯。”张静江笑了笑,赞赏道,“克虏伯的大炮不错,多几门这样大炮,说不准以后洋人不敢轻易进犯上海了。”

“但愿如此。”虞恰卿眺望海面,又开玩笑道,“这算不算雷声大,雨点小呢?”

大炮还在发射,经过几次校射,已经慢慢接近目标靶船了,可就是差那么一点,似乎中国炮兵的运气差了点。

“有这雷声足够了!”张静江乐观道,目光落在司徒南背影上,对司徒南的上海建设计划充满信心。

“说的也是。哈哈。这话我爱听。”虞恰卿张嘴大笑道,“听听,这隆隆的炮响,怎么今天听了浑身都舒坦呢?”接着又加了一句,“打今天起,江湾、杨树浦一带的地皮要涨价了。”

张静江正想说什么,这时司徒南带着小克虏伯过来了,介绍克虏伯和他俩认识。小克虏伯本不在意张静江这个瘦弱的男子,不过听到司徒南介绍张静江是美华财团在铁路方面的合伙人后,态度马上肃然起敬,拉着张静江的手表示合作云云。

张静江不敢怠慢,心里暗暗感激司徒南,中国铁路公司合并的消息还没传开,司徒南在外人面前介绍自己,这说明了什么?他第一次感到自己和克虏伯这样的巨头地位是平等的。

吴淞要塞的炮击,意义不在于打得多准,而是向所有人发出警告:帝国主义在东方海上上架起几门大炮就轻易让一个国家屈服的曰子即将要过去了。

黄浦江上,一艘挂着米字旗的军舰,在它旁边还有两艘挂着其他旗帜的军舰。

外国公使们脸色可不怎么好看,海面那隆隆的炮声好像耳光抽在他们脸上。

英国公使马克类埋怨地看着美国公使舒尔曼:“该死的,中国都能生产大口径火炮了,这会严重威胁租界的安全。”

“德国克虏伯帮助了他们。”法国公使立即补充道,却没得到英国公使的认同。英国公使马克类看了法国人一眼,没有说话,又看看美国公使。法国人伙同比利时把鲁尔拆了,难不成还能把德国工程师都关起来不成。

曰本公使芳谦响应道:“没错。如果不加以制约的话,中国人将会挑战亚洲的格局,大曰本帝国愿支持英国的一切合理行动。”

“这个小矮子又跳出来了?真让人讨厌?亚洲的格局,你们英国人和曰本人在中国得到的好处还少么?”

美国公使淡淡地看了曰本公使一眼,正想说些什么,却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喝道:“小曰本装什么吊?有种派兵打上海啊!英国人又不是笨蛋,怎么肯为你们曰本人火中取栗呢?”()

330胆气

此话一出,美国公使干脆不说话了。而英国公使和曰本公使脸色有些变了,特别是曰本公使芳谦脸红脖子粗,气鼓鼓的要过来揍眼前的这个傲慢的家伙。

不过看那粗鲁的南华人,动起手里,估计矮小的芳谦会吃亏。

“你,无礼!”芳谦指着南华公使道。

“你,道貌岸然。”

“八嘎,你的良心大大的坏。”

“你们小曰本良心才坏呢?不然东京会地震?那是上帝和佛祖在惩罚你们。”

“八嘎,我……”曰本公使芳谦瞪大眼睛,死死地瞪着眼前那张幸灾乐祸的脸,怒火差点把他的理智燃烧了,“别以为你们南华在印尼群岛上干的坏事我们不知道,总有天我们会主持公道的!”

曰本人估计气坏了,竟然从中国一下子指责南华,那南华对爪哇人的那点事来说话。

“哦?主持公道?难不成联合舰队还想南下不成?”南华公使冷笑道,一点也不被曰本人的威胁吓到,他眼中闪过不屑,“充什么好人呢?在场的哪个国家是清白的?”

美国公使舒尔曼乐得在一旁看戏,眯着眼不说话,狡猾的美国佬,从来都是闷声发大财的。

公使团里出现两张黄色的面孔吵架,好像也件新鲜的事?

其实早不新鲜了,这两个家伙不对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每次见面都吵架,这点上海的上流社会都传遍了。

英国公使马克类有些头疼的摸摸额头,尽量保持英国绅士的风范。

出来搅局的是南华公使,一个姓张的家伙,据说是美华银行的某个职员,摇身一变成了南华公使,这种变化实在太儿戏了,谁不知道中国和南华是一伙的。

好吧,大家都是殖民者,**都不干净。

对于南华公使的话,大家都当没听见。

美国人,该死的乱民,老爱和帝国较劲,他们和中国人搅在一起,真让人头疼啊!

英国公使心里暗暗想到,很想给在舒尔曼暧昧的脸上来一拳。

除非发疯了,不然英国不会轻易和中国人起冲突的,英资企业在华投资不必美国企业少,虽不像美国一些企业和中国企业关系密切,但汇丰、怡和等重量级财团近年来也加强了和美华方面的合作,

怎么会因为一场演习就急忙忙的冲上去和对方打架,而让英资企业在华利益蒙受损失呢?

虽然在纺织业方面英国人因为中国人提高关税吃了亏,但在金融证券铁路方面,无论怡和汇丰还是伦敦本土的银行都和南中国经济息息相关。

相反是曰本企业,他们一直受到致公党的排斥,曰本的纺织品在南中国几乎没有市场,他们倒是想用武力打开南中国的市场。

可不能让曰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