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时候吴氏等人的分封也势必被摆到台面来,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皇帝一帆风顺,顺心顺意的。

    先是一个老臣率先提出要迎太后进宫,然后有人紧接的提出齐少盛齐少泰的品阶问题。

    齐修远低头看着他们,微微笑道“诸君不说,朕都快要忘了,朕的母族还未分封呢。”

    提出意见的臣子心顿时一跳,听皇帝叹气道“太后仙逝时朕不过五六岁,二十年过去,朕都不记得她长什么样了。”

    出列的老臣很想说,此太后非彼太后,他说的是吴氏,但他此时并不敢打断皇帝的话。

    不仅为吴氏出头的老臣不敢,底下所有的臣子都静默不语,皇帝这段时间的沉默已经代表了他对吴氏母子的态度,谁敢在他提起生母的时候打断,反而提起吴氏母子

    。。。

第594章 旧事

    手机阅读

    齐修远低下头,眼有些迷蒙,似乎是在回忆,“朕虽不太记得太后的模样,却一直记得大热的天,她亲自下厨给我做绿豆汤的样子,当时荣郡王还未出生,她还能抱着我在抱厦里过夏,到现在,朕也能记住她的笑容。小”

    齐修远脸色微肃,道“先母和先后的谥号的确要开始拟定了,陈卿,此时交予你,礼部尽量议出一个章程来。”

    陈方出列,躬身应下。

    “诸卿还有何事启奏”

    那个老臣受吴家所托,犹豫了一下还是出列继续道“皇,既然先人的谥号也已开始商议,那吴氏的安置也应当提日程,不知皇打算如何安置吴氏”

    陈方沉默了一下,出列道“皇,齐二爷和齐三爷也还未分封,之前国事繁忙,今日既提起吴氏的问题,那不如将皇室的分封一并议定,也好安民心。”

    在陈方看来,皇帝将事情拖这么久,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算可以了,还不如势将事情解决掉,免得一拖再拖,反而让百姓和群臣对皇帝传出不好的话来。

    齐修远也是这样考虑的,所以这次他没有再借口国事繁忙推脱,刚才他也已经重申过,他的母族乃祝氏,而非吴氏。

    “诸卿以为他们应当如何安置”

    老臣左右看看,发现无人出声,他心气恼,不得不躬身道“回皇,臣以为当迎吴氏入宫,如今后宫无主,可让太后暂管一段时间。”

    齐修远轻笑出声,低头去看那老臣,他是老翰林,齐修远记得他的履历,二十七岁举,到如今四十八岁,却还是一个翰林,二十一年才从七品爬到五品,齐修远总算知道为什么了。

    陈方是礼部尚书,位置太前,这造成他不能转身仔细地看一看那傻子。

    他现在只是低下头,偷偷地翻了一个白眼,继续盯着脚尖不说话。

    齐浩然却怒了,几乎是在老翰林话音一落时,他跳出来道“吴氏算什么太后不过一妾室尔,又未有皇分封,你却太后太后的叫起来,莫不是拿了她什么好处”

    老翰林脸皮一红,气恼道“荣郡王慎言,历来太后的分封都是无异议的,吴氏乃齐太公继室,皇继母,任太后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齐浩然嗤笑道“谁说她是我们的继母了衙门里的书写的可是贵妾,贵妾依然是妾。”

    老翰林面色一呆,问道“怎会是妾室齐家不是一直奉她为主母吗”

    齐浩然鄙视的看着他道“那是我父亲念她生育有功,让府里的下人混叫的,我外家祝氏可不认。”

    妾提为正室,严格意义来说是很严格的,需要得到嫡妻娘家的认同书,有了认同书,夫家的人才能到衙门里认证,家族也才会认。

    婚姻是结两姓之好,一般情况下,只要男方付出一定代价,女方娘家那边因为女方已去世,为了两边不交恶,大多会同意写认同书。

    当年,祝家因为还有两个外甥在齐家,纵然悲痛交加,也想写下认同书,算是一笔交易,希望齐家能看在这个面善待齐修远兄弟。

    是齐修远找了舅舅祝青和祝枫,让他们不要写认同书。

    齐修远记事早,当时虽还未满六岁,却记得自己母亲生下弟弟后虽体虚却还不至于死亡,他知道自己母亲是被父亲和吴氏给气死的。

    母亲生前不愿吴氏为平妻,他又怎么会让吴氏在母亲死后光明正大的变成继室

    所以拼着自己和弟弟可能会受到虐待的危险,齐修远依然坚持不让祝家写认同书,而后,祝家齐家交恶,齐家十多年不与祝家来往。

    而他和弟弟的生活也的确受到极大的影响,好在夏氏住在京城,时不时的将他们接过去住一段时间,又经常登门,顾忌御史弹劾,齐丰这才稍稍约束下人,齐修远兄弟这才不至于过得太苦。

    但那种冬无碳,夏无冰,饭菜不是冷硬是过夜的生活齐修远永远都忘不掉。

    齐修远看向殿下愤愤然的弟弟,心一阵恍惚,其实这些他都能忍受,齐家再不好也是他的家,他从未想过要离开这个家,甚至后来闹到差点与父亲决裂的地步。

    是他有时候不得不饿肚子,他也依然对那个父亲有丝儒慕之情,但他们千不该万不该对齐浩然下手。

    齐修远已经忘了母亲的容颜,却没忘掉当年弟弟浑身是伤的躺在地的样子。

    夏氏是经常来看他们,或接他们到范府住一段时间,但那段时间势必不会多于五天,毕竟齐家还在,夏氏也不好做得太过分,不然到最后受苦的还是两个孩子。

    还是齐浩然的乳母虐待齐浩然的事情发生后,齐浩然才长住在范家的。

    当时齐修远小,虽然疼爱弟弟,但精力和阅历有限,加白天还要念书,所以只能经常的去看他,印象当时弟弟很爱哭,才出月的孩子,整天晚都哭得震天响,齐修远心疼,但有时候也不免烦躁,可弟弟才出月,小小的一团,他根本责备不了,只能哄着他。

    有一次,先生有事提前放学,齐修远永远记得那一天,他兴冲冲地买了个拨浪鼓跑回来,才进院子听到了弟弟的哭声,院子里却没有一个下人。

    小齐修远只是眉头一皱,急匆匆的快步进去,才到门口,看到里面的场景,他觉得浑身的血液倒流,一片冰冷,连呼吸都困难了。

    小小的齐浩然被剥干净丢在地,白嫩的胳膊和腰腹处都是掐出来的青紫,而他的乳娘正坐在一边喝茶,边皱眉看着地哭着的小人。

    当时齐修远脑一片空白,等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个乳娘已经被他活活的用板凳砸死。

    那是齐修远真正意义的第一次杀人,彼时他才六岁。

    祝氏留下的人手还能用,几乎在出事的下一刻有人偷偷跑出府通知夏氏,也因此齐浩然才得以常住在范家,齐家反倒成了他偶尔落脚的地方。

    。。。

595。第595章 心狠

    手机阅读

    齐丰因此觉得这个大儿子阴狠手辣,仅有的一点父子之情也消磨殆尽。复制网址访问: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加上祝家和夏氏因为此事拿住他的把柄,让他在两家跟前颜面受损,不得不把小儿子放到范家抚养,他对将此事闹大的齐修远更是恼恨,所以齐修远之后的日子越发不好过。

    那种不好过并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从那以后,齐家虽然不会少了齐修远的份例,却从精神上孤立了他reads;。

    父亲冷漠,与他年岁差不多的齐少盛带下人言语辱骂他,下人也冷漠无视他,就连请来教授他的先生都觉得他心思太过狠毒,不堪大造,才六岁的齐修远几乎是独自扛过那段灾难性的日子。

    要不是弟弟日渐健康强壮,他每次去范府都见他活力四射的乱爬乱翻,他心灵也够强大,齐修远早被齐家的精神折磨崩溃,长歪了。

    祝家不是不想把两个孩子接到祝家抚养,但齐丰才是他们的父亲,当初那个乳娘又是祝氏留下的人,就算他们知道那人是吴氏指使的,但在齐修远已将人杀了的前提下,他们也拿不出确实的证据,能把齐浩然放在夏氏那里抚养已经是他们和齐家博弈的最好结果了。

    所以祝家只能从侧面关心齐修远,隔三差五的叫人给齐修远送东西,让夏氏时不时的将人叫到范府关照一二。

    直到齐修远八岁,他察觉到父亲压制他的想法,这才毅然弃文从武,写信给祝青,让祝青给他请一个武学师傅。

    之后,齐修远就不再去读书,而是专心跟武学师傅习武,最后还是祝家看不过,又给他请了一个秀才教导他,这才没变成完全的武夫。

    这些纠葛齐浩然并不知道,他当时年纪太小,懂事又晚,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遭受过虐待的原因,范子衿三岁能识千字,同样三岁的他全连话都还说不全,齐修远三岁的时候也能识百字了呀。

    等到齐浩然再长大一点,看着他虽然面上生气,却一直努力想要父亲认同,齐修远就更舍不得告诉他那些事情了。

    因此,齐修远对齐家的恨意,除了祝家两位舅舅和夏氏外,只怕没人知道了。

    他恨齐丰,但齐丰已死,他恨吴氏,吴氏却还活着。

    而他现在握有无上的权利,他还有许许多多的时间去报复她,去回敬当年她对他母亲,对他,对弟弟所做的事。

    看着下面争执在一起的齐浩然和老翰林,齐修远无比的庆幸当年阻止祝家写认同书,因为这,让吴氏即使上了族谱,也依然名不正言不顺。

    齐修远眼睛里闪过寒意,挥手打断两人的争执,扭头对吏部尚书道:“前朝的文书案卷可都还留着”

    吏部尚书明白过来,躬身道:“回皇上,都留着,可查。”

    “那就去查,”皇帝漫不经心道:“诸卿若有不明白的,可到齐府问话吴氏,”说着随手点了几个礼部和吏部的官员,再点了两个翰林,共四个人前往齐府,道:“你们去问问吴氏,她是妻是妾,有何凭证,都拿来给朕瞧瞧。”

    齐修远笑道:“当年先母过世,朕年纪还小,许多事情都记不得了,但却记得祝家舅舅一再声明,吴氏是妾非妻,朕也想看看祝家当年到底写没写下认同书。”

    这话一出,等同将吴氏剥光晒在太阳底下,也是齐修远第一次口头上表示对吴氏的怀疑和厌恶。

    老翰林心一颤,他知道,事情在往坏的一面发展,皇帝点的两个翰林中就有他一个,他有些后悔起来,本想借吴氏母子的势再往上走一走,在致仕前混个四品官当当,可现在看来,他似乎走错了一条路。

    因为皇帝要等四人的回话,早朝就延迟了。

    早朝一向很早,都是天未亮就开始,大家都只是简单的填补肚子就来,此时不免饥肠辘辘。

    齐修远见了就让御书房送一些点心到偏殿,让众臣可以先休息一会儿。

    大家不免感谢皇恩浩荡。

    齐修远却直接对齐浩然招手,道:“浩然,跟我来。”

    大家没想到齐修远对齐浩然如此宠爱,竟然不是让内侍传人,而是直接叫到后面去,耳尖的人更是注意到齐修远对齐浩然用的是“我”而非“朕”,纷纷感叹齐浩然的恩宠。

    相比之下,同是皇帝的弟弟,却至今没有分封的齐少盛齐少泰就显得太不被重视了。

    齐浩然跟着齐修远一进入后殿就不再掩藏情绪,满脸怒色的道:“那老翰林明显是被吴氏收买了,他们现在就敢插手朝堂,以后还了得大哥,决不能如此姑息他们reads;。”

    齐修远就笑道:“行了,经此一事,他们就算是想要插手朝堂,也不会有人听他们驱使了。你以为我为何将此事一压再压为的就是打下他们的气焰,吴氏是最没资格对大齐指手画脚的人。”说到这儿,齐修远面色不由一寒。

    这段时间,吴氏母子太过得意忘形了。

    大家都知道齐浩然和吴氏母子关系不和,也知道齐修远与其父不太和,却不知道齐修远到底和吴氏母子怎样。

    因为齐修远离京太久了,除了关心他的人,谁会记得他十四岁之前和继母兄弟关系如何

    齐修远和齐丰关系不好,不也为了老爹造反虽然大家心中都不怎么相信

    而且,齐修远就算是不喜欢继母,那齐少盛和齐少泰也是他的同父弟弟,有血缘至亲,这是齐家的天下,那两人就是皇族。

    在无门路讨好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去讨好那两人了。

    没办法,李菁华已搬进皇宫,李氏又远在京兆府,穆扬灵不出门,不交际,齐浩然忙得脚不沾地,本来可以讨好范子衿的,范子衿比他们更忙。

    而作为齐修远正经外家的祝氏又还在驻守边关未回,此时也就只有吴氏母子能被讨好。

    皇室总是让人敬畏的,许多人并不考虑皇帝和吴氏母子的关系如何,在他们看来,齐少盛和齐少泰是皇帝的亲弟弟,吴氏是皇帝的继母,只这层身份在,他们就值得讨好。

    所以,那段时间,吴氏虽然低调,但给他们送礼的人可不少,齐修远不知道他们是否应承下什么事情,但他知道他们的身份本来就是一个标志。

    别的不说,一个知县想升官,讨好了齐少盛,转身和知府说他是齐少盛的门客,就算那知府知道齐少盛无实权,甚至知道他对这个弟弟没什么感情,只怕也会碍于齐少盛的皇族身份而给对方便利。

    这才是齐修远晾着他们的原因,他让他们只享有虚名,连虚名带来的利益都不准他们获得。

    。。。

596。第596章 分封(下)

    手机阅读

    老翰林四人奉旨到齐府问话,可以说是把吴氏的面子往地上踩,将她的皮给剥了干净,不仅她,齐少盛和齐少泰的嫡子身份也受到了质疑。

    齐家是靠着齐修远才变成皇室的,自然看他的脸色行事,问起当年的事,都说是为了给齐母冲喜,这才把吴氏记为继室,但其实并没有得到族中各位长者的认同,他们还是应当以衙门文书为准。

    而衙门那边留存的文书还是当年齐丰纳吴氏所写的纳妾书。

    吴氏见状,一口血吐出来,晕厥过去,齐少盛抱住她大哭,质问道:“长兄若不想认母亲直说便是,何苦如此逼迫”

    齐氏族长可不能让齐少盛如此污蔑齐修远,忙呵斥道:“放肆,这都是实情,皇上当年年幼不记得,现在要分封你姨娘和你们,所以想要问清楚,天经地义之事,难道你们不愿接受分封”

    齐少盛咬牙,他很想硬气的说“不”,那个字却怎么都吐不出来,他满眼愤恨的看着他们,一时又悲又怒,他何时受过这个侮辱

    父亲在的时候都是拿他当嫡长子的,齐修远常年不在家,府中下人虽叫他“二爷”,但谁都知道齐家的家业以后是要他继承的。

    现在他却由嫡变庶,随便一人都能踩他们母子一脚。

    吴氏幽幽醒转,眼泪流下来,道:“送我去祠堂,我,我要去哭老爷,老爷,你睁开眼睛看看呀,大爷说了要替您照顾我们,却这样作践我们。”

    吴氏趴在地上哭道:“我知道大爷不喜欢我这个继母,但二爷三爷可是大爷的亲弟弟,他可不能忘了当初在老爷床前做的承诺啊。”

    齐氏族长质问道:“吴氏,你这太太的身份除了我那侄儿,还有谁认你最好见好就收,闹出事情来,当年的事情扒开谁也落不着好,皇上爱惜面子,荣郡王却是耿直性子,祝家两位舅爷也快要进京了,你可要想清楚。”

    吴氏哭声一顿,她怨恨的看向齐氏族长,族长却冷哼一声,看向四位官员,道:“大人们该问的话也问完了吧”

    四人连连点头,道:“问完了,问完了,我们这就回去回话reads;。”

    但心里却对当年所谓的事情好奇不已,听这意思,似乎齐老爷子和吴氏很对不起皇上和荣郡王,被祝家拿到了把柄

    这要搁在别人家也就是个八卦,但在皇家可是秘闻了,大家都好奇不已。

    吴氏的身份得到确认,是妾非妻,这一确认算是定下了基础了,也算是昭告了天下,齐丰的正室只有祝氏一人,吴氏乃是妾室。

    这真是齐修远想要的结果,他也干脆,直接封吴氏为太妃,无封号,直接冠她娘家的姓氏,齐修远要她择日入宫。

    而齐少盛和齐少泰则封了两个侯,安乐侯及安平侯,皇帝还给俩人赐了侯府,而且两个侯府相连,中间打个门就能当一家走,方便得很。

    如果还是大周朝,俩人能得封侯爷,他们只怕是死了都能乐活过来,袁将军奋斗二十多年也不过才封了一个侯爷。

    但现在是大齐朝,坐在皇位上的是他们大哥,他们的同父弟弟是郡王,这就显得他们这侯爷太过轻飘飘的了。

    但他们此时也不敢闹,齐修远之前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本来还巴着他们的人现在是离他们远远的,齐府现在是门可罗雀。

    因为是被齐修远闹了一顿,他们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