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良深知说话藏半句的精髓,要的是人的想象,本来只吩咐下人往外传三句话,谁知道这小子一个没看着说了一箩筐的话,他抹了一下额头的冷汗,只希望事情还在控制之,他真的只是给皇室拉拉民气而已呀。

    谁知道,那下人说的话才过了一夜,第二天传遍了大街小巷,大家都知道了皇帝过得有多苦,这土特产卖了是给黔南百姓筹粮的。

    大周的皇帝荒唐了好几代,特别是景炎帝在临安城住了二十多年,荒唐了二十多年,大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艰苦靠谱的皇帝,都感动得不得了,本来没想买黔南土特产的百姓也纷纷涌街头买一些,当回报那可亲可爱的皇帝了。

    才第三天,祝良押运过来的二十多车土特产销售一空,从隔壁州县赶过来的百姓没买到还当街捶足顿胸了,嚎啕的说到自己来晚了。

    看得祝良心疼不已,早知道他们当时加把劲儿多收购一点了,这么多人买,得少赚多少钱啊他的心疼得受不了。

    。。。

第654章 分粮

    赶来的百姓没买到皇帝吃过的腊猪肉,盐酸菜,却带回去了一个皇家传说,于是经过百姓们的特意传播,皇帝为了百姓吃糠咽菜的事传遍了江南,又往北部,部,西部和南部传播过去。

    齐修远在不知不觉收获了一大票臣民的忠心,才建国半年,百姓对大齐已慢慢有了归属感,等到皇帝知道的时候,消息已经传到了黔南,黔南百姓特意相聚遥拜京城,感谢皇帝对他们的爱护。

    柳清特意将此事报给皇帝,齐修远拿到折子的时候微微叹息一声,心情愉悦的过了一个好年,自然这是将将一月后的事了。

    此时,祝良正高兴地监督账房将赚到的钱都封进府库,才落下大锁,一个内侍前来宣他进宫。

    祝良不敢怠慢,连忙进宫。

    因祝良是家仆,所以齐修远直接在后宫见他,问道“你们带来的货物都卖完了”

    “回皇,是,今日午时之前都售卖完毕。”

    齐修远微微点头,“所赚几何”

    祝良忙将今天记好的账本送,齐修远直接翻到最后一页,挑眉问道“怎么这么多”

    “皇恩浩荡,全托皇洪福”

    齐修远摇头笑笑,问道“你们要立即购买粮食回去”

    “是,来前王妃特意嘱咐过,尽早启程,最好在开春时回到黔南,乡亲们都在等着呢。”

    齐修远微微点头,“那你下去准备吧,要启程的时候派人进宫来说一声,朕有些东西你给带去给王爷王妃。”

    “是。”祝良躬身退下。

    因为粮食是直接和丰收粮铺总部购买,因此动作很快,他这边算好钱,那边能立马拿出粮食来装车,不过两天功夫,二十三车粮食装袋好。

    王全苦恼道“没想到你那几车货物竟能换到这么多钱,差点把粮库的存粮给搬空了。”

    祝良笑道“再过不久北地又能运来一批,你这粮铺还愁货源到秋收,又多了王爷的封地收益,更不用发愁了。”

    王全想到这里也是一笑。

    齐修远让李菁华给准备了不少好东西,全是吃的用的,装了五车车才作罢,其两车是给范子衿的,内务府的官员见齐修远把今年各地敬献来的孝敬搬了将近一半,虽然觉得他对荣郡王安国公恩宠太过,但也没敢说出来。

    祝良不过才进京六天,又启程南下,那天已是大年二十八,只能在路过年。

    因为运了不少的粮食,所以路行程慢了许多,足足走了二十一天才到矩州,马车才进城,被百姓们团团围住,爆发出热烈的声响。

    祝良吓了一跳,以为是流民抢粮,忙叫人护着车队,却见百姓们团团跪下,小亭快马而来,道“祝总管,百姓是在感激皇恩浩荡,王妃让你将粮食直接运到府衙,亲自交与柳知府看管起来。”

    柳清早准备了两个粮库,带着徐知州一起将粮食检查过后入仓。

    交接过后,祝良带着账本回去见穆扬灵,穆扬灵翻看了一下,对小亭道“快马加鞭去苗寨,通知吉安酋长明日过来拿粮,给之前牵头的长者和县衙都去信,也让他们过来,让之前培训好的下人准备好,明日他们一来,开始结账。”

    吉安酋长来得很快,几乎是城门才开没多久,人到了府外,穆扬灵倒也明白他的心情,爬起来做事。

    天亮没多久,当初负责收购的德高望重的牵头人纷纷来到,除了矩州城附近的,还有附近两个州府的人,他们的家离矩州很远,有的要走三四日的功夫。

    因祝良每隔三天会写信汇报一下自己的路程,穆扬灵早在五天前让人去把所有人请来,他们早已在驿站住着了,只是没想到住在城内的他们吉安酋长来得还晚些,大家面有些讪讪。

    吉安酋长却满脸笑容,刚才他已经和王府的侍女打听过情况,他们的货物全卖出去了,运回来的粮食也有二十车,由不得他不高兴。

    穆扬灵从后堂出来,直接开门见山的道“麻烦诸位来这一趟,粮食已经运回来,我们既答应过乡亲们,那必定是要实现的,今天叫大家来是分粮食。”

    穆扬灵扭头看向立春,立春出去领了三队下人过来,在院子里站了,屋里的人见状纷纷交头接耳。

    穆扬灵看向他们,道“这些都是我们王府会算账的下人,因还粮之事重大,倒不是我信不过你们,而是涉及民生之事,我不得不慎重,还与之前的一样,每队由王府,衙役,贤者组成,以贤者为主,将粮食交还到有条子的乡亲们手。”

    穆扬灵起身对堂下的德高望重的贤者们行礼,道“诸位都是各乡村百姓推崇之人,由他们选出,此事劳动大家了,事后王府必有重谢。”

    大家纷纷起身回礼,“王妃,这都是我们应当做的,应该是我们谢皇仁心,谢王爷王妃善心才是。”

    “是啊,是啊,没想到皇帝高堂坐,却还记挂我等乡野小民。”

    穆扬灵笑道“普天之下皆是王臣,是再偏僻荒芜,也是皇帝的子民,皇帝怎会不记挂你们”

    穆扬灵说完,让人拿了账册领着众人去粮库那里领对应的粮食,到时候会有各县衙的衙役负责押送。

    等人走了,穆扬灵才有空招待吉安酋长,因苗寨能分到的粮食最多,所以他不用跟着大家去排队,而是直接从穆扬灵这里划分出来。

    苗民全是拿的换粮食的条子,没一个人拿钱,所以涉及的粮食最多,一番核算下来,竟然一下子拉走了十一车粮食。

    吉安酋长检查过,见车的粗粮质量都过关,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陈家才也没想到能这么顺利,那些在苗寨家家都有的家常东西竟然真的能换回这么多的粮食。

    吉安酋长叫女婿先把粮食押运回去,发给苗民,他则留下,他笑眯眯的看着汉人那边的车队,发现他们搬走的东西并不多,所有人加起来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五车,他沉思起来,转身去找穆扬灵,“王妃娘娘,怎么你们汉人这边拿走的这么少”

    穆扬灵笑道“当初收货的时候不少人都选择要铜板,换条子的并不多。”

    吉安酋长眼睛一亮,“那剩下的粮食”

    。。。

第655章 兑现

    穆扬灵笑道“自然是按照原先的约定分配了。”

    吉安酋长面讪讪,他才运走的十一车粮食是他应得的报酬,剩下的自然属于穆扬灵的。

    他自己也大致估算了一下,把所有的条子换了,他大概还能剩下一车半的粮食,对于南北跑商的人来说,一来一回才赚这么点很少,但他却很满足。

    吉安酋长看着穆扬灵手的账本,想着怎么再和她说说讨要一些来,不论是拿东西换还是拿钱买他都愿意,毕竟这粮价不高。

    穆扬灵却不愿意换给吉安酋长了,而是打算留给柳清,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再拿来做赈济粮。

    苗民全是换的条子,这一趟下来家家户户都有所收益,节省一点要渡过青黄不接的时候并不难,但汉人这边不一样。

    黔南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了王府和府衙身,第二天,粮车陆续从矩州城出发,消息像风一样传向黔南各地,韦黑子从镇兴奋的跑回来,冲进家门翻开柜子找被藏起来的条子。

    韦母急忙跟进来,“咋了,黑子”

    “娘,”韦黑子压低了声音道“里正押着粮食回来了,有条子的可以去换粮食了。”

    “真的”韦母眼睛一亮。

    韦黑子狠狠地点头,道“娘,等晚我爹回来,我们一块儿去。”

    “哎”韦母高兴的咧开嘴笑,又小心翼翼的问道“我们这些条子真的能换两百二十三斤粗粮”

    韦黑子也有些不确定,“应该是真的,王府总不能骗我们,听说这是皇帝老爷子的意思,王爷是皇帝老爷子的弟弟,他得听皇帝老爷子的话吧。”

    “哎呦,我们遇了好皇帝了。”

    “是啊,是啊,王爷和王妃也是好人”

    晚,韦家父子结伴去里正家,里正才回到家里,看到俩人,挥手道“明儿再来吧,车还没卸呢,你们来也拿不到。”

    韦父不好意思的憨憨一笑,韦黑子忍不住问道“六叔祖,我们真能分到两百二十三斤粮食”

    里正微微点头,道“不过是粗粮。”

    韦黑子咧嘴一笑,道“粗粮很好,我喜欢吃粗粮,呵呵呵”

    里正见他傻笑的样子也不由好笑,挥手打发他们回去。

    第二天里正在村口摆了张桌子,后面堆着几袋粮食,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围了过来,里正道“有条子的把条子拿来兑换,没条子的退后三步。”

    因韦黑子在本村,他早早的来排队,第一个冲了去。

    里正将条子展开给王府来的下人看过,然后唱道“韦黑子,两百二十三斤。”

    后面的人手脚麻利的将粮食倒进他带来的袋子里,过称之好交给他,里正在条子打钩,让韦黑子按手印,那边王府的人将账目记在账本,这算完成一个了。

    后面的人见韦黑子真的能换到这么多粮食,都有些激动起来,往前面挤了点,里正喊道“一个一个来,这些粮食都是经过称量的,少不了你们的。”

    有条子的全都嘿嘿一笑,没有条子的嫉妒得眼睛都红了,纷纷打听王府之后还收不收土特产,他们也要换条子。

    里正瞥了一眼他们道“你们以为生意那么好做这次是赶在年前,又有皇帝帮忙,这才能把那些东西卖不出去,王府不计报酬的换了粮食回来,再想有这样的好事,却是不可能了。”

    “那王府不是说要卖粮食吗,啥时候卖”

    “是啊,听说王府的粮价不高。”

    “别想了,”里正挥手道“矩州离我们这儿这么远,等你们跑到那儿,粮食早卖完了,当初和你们说过要换条子,你们偏不听,看看人苗寨,全是条子,没一个人要求要钱的。”

    村民们脸有些晦暗,里正叹气道“你们也别丧气,皇帝好,朝廷自然不会不管我们死活,只是你们也争气一些,别让皇帝寒了心。”

    里正这么一说,大家又振作起来,都眼巴巴的看向北方的方向,不知道这样的好事下次要等到什么时候。

    和汉人的村寨喜忧参半不同,苗寨热闹得几乎跟过年似的,吉安的动作更快,将粮食分为几部分,由自己的亲信亲自拿去分发,他道“一定要看好,不许人扣留私吞,王妃最讨厌这样的事,要是叫她知道我们苗寨里有这种龌蹉事,今后这样的好事没有我们的份儿了。”

    他的亲信一凛,纷纷应下,算是到了其他苗寨,也态度强硬的要求亲自给那些苗民兑换,而不是交给苗寨的酋长,他们道“这是我们酋长和王妃的生意,事关声誉,我们不敢出一点差错的。”

    算有人想要私吞粮食,看到跟来的王府下人和衙役也不得不收敛起心思。

    吉鲁家住的很远,等到他赶过来的时候已是最后一个了,见他们身后只有空的粮袋,心一凉,浑浑噩噩的前,有人抓住他道“吉鲁来了,吉鲁来了,你怎么才来阿伟和王府的人都要走了,快去领你的粮食吧。”

    吉鲁一个激灵回过神来,紧跑两步,红着眼眶小心翼翼的问道“我来晚了,粮食还有吗”

    阿伟下打量了他一眼,道“你是吉鲁吧只剩下你一人了,把条子拿来吧。”

    吉鲁忙把条子掏出来给他,阿伟验过条子,交给王府的人确认过后让人将已经收到车的粮食拖下来,当着吉鲁的面又称了一遍,然后让他在条子按手印,记账目。

    阿伟拍着他的肩膀道“分粮食这样的事下次要快些,幸亏这次我们多留了两刻钟,我们要是走了,你不得跑去我们寨子里讨”

    吉鲁大松一口气,不好意思的道“我家有点远,收到消息的时候赶过来也已经晚了。”

    吉鲁换的粮食不少,他一个人带不回去,先把一袋寄存在亲戚家里,打算明天再来一趟,他背着另一袋脚下生风的回去,谁知道才转弯听到一道声音恼怒的道“吉安欺人太甚,不是和王府关系好些吗竟然插手插到我们苗寨里来了。”

    。。。

第656章 搬家

    “王妃,陈太太来了。敬请记住我们的址小:Ыqi。”

    “快请,”穆扬灵放下手的书,拍了拍儿子的屁股,让他去一边玩。

    陈太太低着头恭敬的走进来,看见穆扬灵正要跪下,她忙扶住她,笑道“太太免礼。”

    “谢王妃娘娘。”陈太太小心翼翼的站起来,躬身立在一旁。

    穆扬灵笑道“陈太太请坐,不用如此拘谨的,说起来我还得谢谢你将这别院借与我们居住呢。”

    “能为王爷王妃效力是民妇的荣幸,”陈太太见穆扬灵和善,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因怕惹得荣郡王和王妃厌烦,也怕外人说他们攀附权贵,他们虽然把房子借给他们居住,却从不敢主动门拜访。

    但要说他们不想门是不可能的,当初使了那么多银子活动才让王爷下榻他们家,求的不是能和荣郡王搭话吗

    所以一听说王妃有请,陈太太收拾一新赶来了,知道这位王妃不爱麻烦,所以她只身前来,连儿媳女儿都没带。

    穆扬灵见陈太太是因为他们要搬走了,他们在黔南的将军府已经建成,择日要搬走,昨天晚齐浩然和穆扬灵说起陈家,说陈家还算知情识趣,毕竟住了人家房子这么久,我们也还算满意,那自然要回报一二。

    穆扬灵本来还想给钱的,让齐浩然嘲笑了一顿,道“当初陈家为争得这个名额,不知道使了多少银子,结果你却给人家租金,知道的说你笨,不知道的还以为爷不知情识趣呢,行了,明天你把我们王府的帖子给他们一张,乔迁新居肯定得请客,提前发他们一张请帖吧。”

    “住了三个月,给一张请帖做回报”穆扬灵的脸色有些怪。

    齐浩然却自豪的道“你知道爷的一张请帖在外面能卖多少钱吗那是有钱都买不着的东西。”

    穆扬灵本还不信,结果今天请帖一拿出来交给陈太太,陈太太感激涕零的表示,到那天,她和她夫君一定到贺。

    看着陈太太捧着请帖感恩戴德的走了,穆扬灵感叹了一声,“看来真和王爷说的一样,我们家的请帖很值钱呢,真是可惜,我们要是能卖好了。”

    立春“扑哧”一声笑出来,“您怎么和王爷一样的想法,昨儿我给王爷奉茶的时候王爷也惋惜来着。”

    穆扬灵不由抿嘴一笑,“行了,别说笑了,快叫人收拾东西,明儿先把东西搬过去。”

    将军府是建在一个庄子,已脱离内城,到了外城。

    矩州城和临安城差不多的布局,城外是群山村落,城里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多居住着官宦士绅,倒也有田地分布其,但很少,多是远离心点的边沿地区。

    外城则是士农工商都住有,布局有些混乱,而且有大片的农田和小山丘分布其,现在矩州城是没落了,城房屋十有二三无人居住,这还是战后通过半年的努力吸收外面的流民和城外百姓的结果,据齐浩然说,当初他打仗路过这儿的时候,矩州城内,十家里只有三户有人在,城空旷,街道看不到一人。

    后来齐浩然先到黔南,本是想在内城买下两栋房子,打通后做将军府,但那时城官宦士绅联合起来,不知是想从齐浩然这里得到什么,总是推诿,他叫人去买房子,却愣是一间空置的房屋都打探不出来。

    齐浩然知道他们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他此时要是退了,以后做事肯定处处受制,他本不是能忍之人,一发火,直接叫飞白到外城买了一大片地修建庄子,庄子有不少荒芜之地可做宅基地。

    因此齐浩然大手一挥,将军府和范子衿的范府建在庄子。

    这下矩州城的官宦士绅才慌了,没想到齐浩然宁愿住到外城,也不愿微微软一下脾气,一时又气又悔,因此矩州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