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熊锲而不舍的问道“漂亮吗”

    齐浩然点头,“漂亮。”

    穆扬灵则拿起放在榻的谷串,问道“这哪来的怎么放在锦盒里”

    “是罗殿的人送的,”齐浩然撇撇嘴,“送一串谷串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想给爷的军队捐军粮那直接写了单子递来不好了,非得装一串谷串来糊弄爷,哼,爷理都没理他们。”

    齐浩然不懂罗殿人的这个表示,但他知道气势什么时候也不能弱,所以算他不懂他也没问,真打算回来找钱先生问一问呢,谁知道锦盒先被儿子给霸占了。

    穆扬灵却不是齐浩然,对农田里的事她很关注,加北地弄出的旱稻一号,她也叫人收集了各地旱稻一号的收获情况,其有底下的管事送来的谷串样本。

    穆扬灵手指轻轻一搓,将谷壳搓碎,从里面捏出一粒米来,放进嘴里仔细的尝了尝,味道传统的等粮种差一点,却旱稻一号的味道好一点。

    穆扬灵看了一下谷串的数量,掂了掂重量,道“他是让你看粮种。”

    穆扬灵将谷串放在桌子,对立春道“去我的小书房把次各位管事送来的数据和谷串拿来。”

    穆扬灵将数据给齐浩然看,自己打开盒子,里面全是谷串,面还贴有标签,穆扬灵将那些谷串一一摆在桌子,又将那串放在一边对,齐浩然看完数据,再看桌子摆的谷串,不由眯起了眼睛。

    立春嘟哝道“也没差多少啊,看着都差不多。”

    穆扬灵微微一笑,道“那你们认真数一数,看面各有多少谷粒。”

    立春和谷雨对视一眼,拿了谷串下去数,这些谷串都差不多长,一眼看去还真没什么区别,但仔细一对,会发现罗殿送来的他们的要长半指,一粒一粒的数下来,这么多的谷串竟然没有一串能越过罗殿送来的。

    立春将东西送回来,低声道“最多的我们多八粒,最少的多四粒。”

    “这么几粒米,其实也不算多的。”谷雨不明白为什么王妃非要与一串谷串一较长短。

    穆扬灵道“只是一串谷串多出四到八粒,你们知道一亩地里有多少串稻穗吗旱稻一号的优点是耐旱却高产,同等条件下,它的亩产我们之前播种的传统稻种高出十二斤左右,这是近万亩的稻田对计算出来的数据,一亩多出十二斤,那一万亩,十万亩,百万亩能多出多少斤”

    穆扬灵深吸一口气,道“而罗殿拿出来的谷串我们的更优,这说明,我们的增长单价不仅是十二斤,可以是更高,是不知道这种粮种的播种条件怎么样,稳定性如何,如果能和普通粮种对,哪怕是不及旱稻一号,也能让百姓和国库增收许多。”

    齐浩然不笨,穆扬灵一说他明白了,他拿起那串谷串,眼睛微微一眯,“难怪会用一个价值百金的锦盒装一串谷串,原来是这个意思。”

    穆扬灵点头,“它倒当得起锦盒装,你去见一见那罗殿的人吧,我想,他们肯定是知道我们在推广旱稻一号,知道我们对粮食产量很重视,所以特意挑选了我们会感兴趣的礼物。”

    “这么费心必定是有所求,可这谷串算贵重,爷还是不开心怎么办”齐浩然哼哼道“他们是觉得我们必定会求着他们要粮种,所以敢堂而皇之的先接触小熊。”

    穆扬灵笑道“罗殿要想藏住别的东西或许会很容易,但要想藏住稻种是不可能的,你别忘了,罗殿也属于我大齐,现在大齐减免赋税,但明年是最后一年,最迟后年,他们要交粮纳税,难不成他们为了不让我们得到稻种,还不种这种稻种不成所以我们也有优势,无非是晚一年种植罢了。”

    齐浩然却犯了小气的毛病,道“一年也少了很多粮食了。”

    照阿灵刚才那个算法,一亩多产十二斤,一百亩是一百二十万斤粮,这能做多少事啊

    齐浩然捏着谷串连夜召见柳清徐质和钱先生。

    柳清手捧着那串谷串和徐知州亲自对,然后又去看旱稻一号的数据,徐知州眼闪闪发亮,他是知道今年的粮食收入不错,但他以为那是风调雨顺的原因,毕竟,今年除了开春的时候干旱过一段,其他时候都雨和晴都还算及时。

    但王府做的这些数据对说明,同等条件下,旱稻一号传统稻种平均亩高产十二斤,那如果是更高产的罗殿稻种呢

    徐知州着急的问道“王爷,罗殿的人有没有说这稻种播种的条件如何”

    齐浩然瞥了他一眼,道“罗殿的人不是你们见的吗”

    徐知州一噎,转头去看柳清,柳清想的要徐知州要多,他是知道穆家为了研究出旱稻一号付出多长时间和多少代价的,这东西因为是穆扬灵的,为了大齐她才自愿将稻种出售,但不代表别的人也有她这样的魄力。

    柳清问道“不知罗殿有什么要求。”

    总算有一个明白的了,齐浩然撩袍坐在椅子,道“我还未见过他们,所以条件还没开始谈,爷叫你们来,是想问你们的意见,这稻种要是到了我们手里能不能种活,也能有如此高产,别到最后朝廷付出了代价,却弄回来一批废物。”

    柳清对种地的事不太懂,闻言转头看向徐知州,钱先生也看向徐质,徐质倒是一直抓劝课农桑这一块儿,也亲自下田耕种过,但这种事情哪里是看稻种能看得出来的,须得种出来才知道啊。

    所以他也大眼瞪小眼的看着三人。

    。。。

第781章 改主意

    穆扬灵将黔南的地图找出来,又翻开西南记事和大周舆志仔细查阅罗殿的地理环境和人环境,眉头不免紧紧地皱起。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匕匕小Ыqi阅读最新章节

    罗殿的人多是越人之后,和苗人在古时候倒是同一个祖先,后来迁徙分化,苗人遍布岭南,布依族却大多聚居在罗殿。

    和苗族一样,布依族同样好客却排外,以族作为统治,族长和祭司的权利最大,而土司统治各族,但约束力并不大,和朝廷关系不远不近。

    因为罗殿岭南的苗寨还要偏远贫瘠,朝廷对那块小地方没多少兴趣,多让他们自治,每年只是象征性的收一些赋税了事,只要不遇暴君污吏,罗殿人很少会与朝廷发生冲突。

    罗殿不像岭南的其他苗族那样被压迫,自然也不会反抗,他们似乎将山门紧闭,**成一个小世界,既热情又排外,不管是社会关系,还是社会经济,发展得都不怎么样,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他们怎么会种出如此高产的粮种

    如果他们有这个地理环境也算了,偏那里三面环山,罗殿县内60以都是高山,剩下的40还有一半是低矮的山林,剩下的才是河流平原,水稻种植面积并不广。

    如果那稻种真的出自罗殿,那穆扬灵该担心的是稻种的稳定性了。

    因为在真正播种的时候,种子的稳定性其实它的高产还要重要,因为只有稳定,种子才能向外推广,不然,不稳定的种子随时有可能造成大范围的绝收。

    旱稻种子早在她离开京兆府的那一年种出来了,那时候的旱稻种子旱稻一号还要高产和耐旱,但为什么直到去年她才推广开来

    是为了试验它的稳定性,他们种了五年的时间才让它稳定下来,也只有在确定它稳定下来的那一刻,它才是旱稻一号。

    齐浩然回来的时候见穆扬灵还俯首案写写画画,道“不是说不给在夜里看书写字吗小心以后眼睛不好。”

    穆扬灵抓紧写完最后一句,放下笔笑道“哪里那么金贵,怎么样,柳先生他们怎么说”

    “定了章程,明日我亲自去会会那罗展。”

    穆扬灵从桌抽出一张纸来递给他,道“见到他一定要问清楚,他们种这粮种多少年了,产量各是多少,有没有重大的虫灾和病害发生过,有没有过绝产的现象,他们是大范围播种,还是分开参差播种,耐旱性怎么样”

    齐浩然听得头都大了,他哪里懂得这些,忙道“我明天带徐知州去。”

    穆扬灵点点头,“这样也好,徐知州懂得多些,你要记得,这稻种先别要太多,我们得先自己种几年确定他的稳定性后才能大规模种植。”

    “那照你这么说,这稻种还有绝产的危险”

    “当然,气候气温不一样,水土不一样,虫害病灶也不一样,如果有某一点集了它的致命弱点,说不定绝产了,当然,这样的可能性较少,减产的可能性较大,但不管是哪一种,我们总要问弄清楚才能放心的推广。”

    齐浩然若有所思的点头,所以他们并没有落下风。

    齐浩然微微一笑。

    徐质看到纸条的东西还很激动,道“王爷想的可真周到,昨天卑职想了一晚也只列出几项而已,总觉得有许多未尽之处,却又总想不出是什么问题,现在看了王爷罗列的问题,卑职才豁然开朗。”

    齐浩然挥手道“爷又不会种地,这都是王妃列的,走吧,我们去会会那些人。”

    徐质目光犹豫的瞟向他怀里的小熊,小熊立马抱紧父亲的脖子,埋首在他怀里不抬头。

    齐浩然抱着他的屁股,翻身马,见徐质还愣着不动,蹙眉道“怎么还不走”

    “小,小世子也去”

    “嗯,徐知州要是不会骑马坐马车吧。”说着打马先走。

    徐质见了忙扯过家丁手的缰绳,也翻身马,心里却对齐浩然大摇其头,他们是去谈正事的,怎么能带着孩子呢

    王爷也太宠着小世子了。

    齐浩然却一路晃晃悠悠的骑在马,将儿子放在身前坐好,一路看到好玩的,好吃的都会勒住马让他看一看,有时候看儿子嘴馋了还会叫侍卫去买一些来,在马边坐边吃。

    徐质脸色越来越难看,很想前去进言两句,但每次都叫王府的侍卫挡住,他总不能隔着几匹马冲着荣郡王大喊大叫,实在是有辱斯。

    逛到后面,徐质已经从壮志满酬变成了恹公鸡,耷拉着脑袋任由马跟在几人身后,不知不觉间到了罗展等人落脚的客栈底下。

    罗展的人早禀报了罗展,荣郡王带着他儿子出来逛街,正巧路过他们这儿。

    罗展站在客栈窗口往下看,见齐浩然耐心的抱着他儿子从街头一路逛过来,那小世子对路边杂耍卖艺的感兴趣,骑在马不好进人群看,那荣郡王竟然抱着他下马,将孩子顶在脖子方便他看杂耍。

    罗展心一震,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他早听说过荣郡王如何疼宠他的嫡长子,却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汉人讲究的是严父慈母,父亲对儿子一向严厉,还有抱孙不抱子的说法,荣郡王位高权重,以后必定不止一个儿子,怎么会对他如此宠爱

    他算定了他是做戏或是故意放出这些话,连他的侍卫也是被骗的,可现在看他满眼含笑的将三岁小儿顶在脖子的模样,这荣郡王却倒真的是性情人,对他这个儿子看重得很。

    罗展瞬间改了主意,既然齐浩然不是抹不开面子,罗殿已经得罪过他一次,那下次三弟再来只怕也打不开局面,还不如他现在下去,该赔罪赔罪,该搭话搭话,说不定还有一丝机会。

    这么一想,罗展立马换了一套隆重一点的衣服,带着侍卫下去直奔人群的齐浩然。

    。。。

第782章 见面

    罗展笑吟吟的站在齐浩然面前,拱手行礼,“罗某见过荣郡王。: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

    齐浩然顶着小熊挑眉看他,“罗殿罗展”

    罗展谦恭的弯腰,“正是罗某人,王爷,在下在对面的酒楼里定了位置,不知可否赏脸去一坐,”他看了一眼小熊,微笑道“小世子逛了半天也口渴了吧”

    齐浩然将脖子的儿子抱进怀里,问他,“要不要去喝点水”

    小熊要求,“喝果汁。”

    “大冬天的去哪儿给你找果汁去”齐浩然道“我让人去给你买豆浆,豆浆和水,选一样。”

    小熊喊道“豆浆”

    齐浩然带了小熊跟罗展进酒楼,齐浩然途才想起后面还跟着一个徐质,回头冲他招手,“徐知州也跟了一天了,也来歇歇脚吧。”

    徐质见齐浩然没忘了他们今天出来的主要目的,高兴的一抹额头的汗,屁颠屁颠的跟去,他此时已隐隐猜出,王爷这样做是要引罗展亲自钩,而不是他们巴巴的去找人。

    罗展带他们进一个较大的包厢,打开窗户能看到刚才他们所站的地方,底下的杂技表演一目了然。

    小熊兴奋的大叫一声,搬了凳子过去站去,趴在窗口那里往下看。

    齐浩然扶着他的身子,等他的兴奋劲儿过了才把人抱回来,此时桌已摆了不少好吃的,几人逛了半天,肚子都有些饿了,齐浩然却没急着吃,只是给小熊夹了一些易克化的食物,抬头对徐质道“徐知州不是追着小王问了一天那谷串是哪来的吗”齐浩然冲罗展点了点下巴,道“是罗二公子叫人送来的。”

    徐质一愣,继而眼睛发亮的扭头看向罗展,“二公子,原来那谷串是您拿来的,不知您是从哪儿得来的,可还有多余的”

    罗展眉头一跳,眼角看向齐浩然,见他正低头给小世子喂吃的,见徐质正紧张的看着他,微微一笑道“那稻种是我们罗殿种植,今年还算风调雨顺,我父亲见谷串饱满多粒,特意叫人选出一串特别好的给王爷送来,寓意丰收。”

    徐质眼睛一亮,问道“罗殿种植这样的稻种多吗,亩产几何种了几年,可有过虫灾或其他病灾吗”

    徐质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且都问到了点子,罗展知道他们是有备而来了,一直悬着的心突然安定了下来。

    只要荣郡王动心,他还有机会谈判,罗展松了一口气,微笑的回答徐质的问题,有些不能说的,他则打哈哈而过,毕竟,他不是种地的人不是,对那些问题不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种稻种罗殿种植了两年,但都是小范围播种,按照罗展所说,这种稻种是佃户偶然种植出来,现在也在原来的产地向外扩大一些而已,因为亩产一般的水稻多所以引起了地主老爷的关注,这样一层层的报,等到他们手里时已是个月,因为这种稻种的亩产实在可观,罗氏的族长让罗展给齐浩然送来,希望能为大齐,为皇尽一份力。

    罗展的这种说法,别说是齐浩然,是徐质都不相信,见问不出更多的信息,徐质不免有些失望。

    齐浩然则接过罗展的话头,道“罗氏族长对朝廷忠心耿耿,皇知道了必定欣慰不已。”

    罗展则趁势跪在地,道“王爷,罗殿乃大齐国土,我罗氏也为大齐国民,我罗氏一族下六百余人,皇旦有差遣,必万死不辞,”

    齐浩然眯了眯眼,扶着他的手道“皇知道你们的忠心,罗二公子快起来说话。”

    罗展心思电转,却已经拿定了主意,再抬头时却是眼睛含泪的看向齐浩然,“今日罗某斗胆,恳求皇和王爷为罗氏族人做主。”

    齐浩然扶着他的手不变,笑道“有什么话起来再说吧。”

    最重要的一句话说出口,罗展心内一松,从善如流的起坐在椅子。

    齐浩然好的问道“罗殿不是你们罗氏一族自治吗小王记得连土司都是出自你们罗氏一族,难不成在罗殿还有人能欺负你们”

    罗展苦笑,道“王爷有所不知,罗殿与西夏接壤,两者本是相安无事的,全因罗殿多为高山密林,土地贫瘠,西夏人是打草谷都不愿来罗殿,但自两年前您将西夏兵赶出黔南始,西夏人时不时的越过边境骚扰罗殿。

    “罗殿土司衙门里不过百余人,因西夏到罗殿也只有那么一条小路,所以从没有驻军,这两年,西夏人越来越过分,已从边境的村庄深入到二十里内的乡镇,再任其发展下去,罗殿只怕”

    罗展看向齐浩然,咬牙道“还请王爷怜惜罗殿县内五千民众,派兵驻守罗殿。”

    齐浩然愕然,没想到罗展提出的是这样的条件,话说这样的事应该是土司向朝廷提议吧,干嘛要舍近求远的来找自己

    齐浩然将问题问出,罗展脸色发红的道“此事罗殿内部意见并不统一”

    有人提议让朝廷驻军,但驻军哪是那么好驻,建设卫所得要钱吧,这钱多半是摊在罗殿百姓的身,还要安置驻军,不管是像大周前期那样由当地百姓负责驻军的军饷粮饷,还是像现在一样分给驻军军田,由他们自己自给自足,对罗殿的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前者,他们身的赋税会加重很多,后者,他们本来没多少地,再分出去,那更没地,更穷了。

    所以有人提议招本地青壮防卫,可算朝廷不管他们招兵买马,他们招了人也不会练兵啊。

    布依族是悍勇,但因为常年安逸无战事,打仗跟打群架似的,怎么可能得训练有素的西夏兵

    这两年他们招的人全死在边境了,罗展的父亲是见不得这种消耗,这才让儿子拿了重礼来求齐浩然,希望能绕过土司直接求齐浩然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