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督军-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有心发作,但眼看众人纷纷附和,皆不把自己这个总办大臣看在眼里,心内一寒:冠侯的脾气,你们这样搞……算了,这江山总归是你们家的,你们自己都不爱惜,我又犯的上为你们维持么?

他点头道:“老六的保举,我没有什么说的,这事,还是交给太后来定夺吧。”

皇宫内,隆玉太后已经发了一通脾气,一连打死了两个太监,这口气才稍稍平复了一些。她原本的脾气还是不错的,但是多年来夫妻失和,乃至于有名无实的冷遇,让她的心灵渐渐变的扭曲,越来越向她的偶像慈喜那里转变。

成为太后,她的行动坐卧,都刻意模仿着慈喜的样子,甚至也找了个老宫女做自己的清客,依旧请荣寿大长公主到宫里来坐,一如慈喜在世时一样。可是这回,当大难临头时,她却发现自己比起慈喜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若是慈喜在世的时候,绝对没有人,敢挪用内帑去炒股票。可是现在,一百多万私房钱放出去收不回来,追究责任的话,第一责任人却是自己,这让她感觉到仿佛挨了劈面一掌,阵阵怒火中烧。

李连英已经请辞出宫,到津门去做寓公,小德张晋为大总管,地位与当初的李连英不差。一如太后模仿慈喜,他也在有意的模仿李连英。只是隆玉比慈喜更难伺候,那种老管家与主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很难用在她的身上。

小德张只好陪着小心“佛爷,您可千万别为点小事,气坏了身子。银子是小事,您的身体是大事。眼下国家一刻也离不了您,您要是气病了,这江山社稷,黎民苍生可怎么办?只要咱们身体养好了,银子不就是一句话的事么,您向各省摊派,看他们谁敢不给。”

“话说的好听,谁给啊?慈圣在日,各省督抚已经有尾大不掉的嫌疑,到现在,这情形就更严重。各省都在闹穷,一提摊派就要上本请免,个个都没有心肝。你说说,我去哪里搞银子?一百多万两啊,说没就没了?”

小德张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说没不了,则追欠的事,自己有了责任。可是根据他对地方的了解,纵然银子追回来,层层上解,也都在过程里被消化了,不可能回到内廷手里。只好装聋作哑,不予回答。

外面的小太监,把奏事匣子送了进来,隆玉打开匣子,第一道奏折,就是保赵冠侯做全权大臣的。她的眉头一皱“老五真是胡闹。赵冠侯山东巡抚,跑到松江去,这犯的是死罪。不杀他,怎么还保开他了?”

小德张却已经猜出北府的用心,在旁道:“佛爷,现在他在租界里,想拿他是办不到的。与其这样,不若放个顺水人情给他。就让他用内帑去折腾,不管事成与不成,最后只问他要钱,您的银子,不就有了着落了?”

隆玉听这话,不由转怒为喜“说的好,小德张,我看你比李连英聪明多了,咱们就让赵冠侯办这个事。祖宗保佑,我的银子总算能回来了。”

她用长指甲套,在奏折上捏出掐痕,小德张心内暗道:兄弟,哥哥也是没办法,松江如果乱了,大金国也就完了。希望你看在慈圣份上,看在松江百姓份上,吃点亏,救救人吧。

第四百一十一章 铁肩担道义

“混蛋!这什么鬼东西,不借洋债,不摊派地方,难道要咱们拿自己的钱救松江?世上有这种规矩么?松江人就算都饿死,跟我有什么相干。这事我不干,咱们这就回山东,不管了。松江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跟咱们没有关系。”

看到电旨之后,第一个愤怒的并非赵冠侯,而是毓卿,她愤怒的将电旨揉成一团,随手丢掉。即使是亲贵,但是看出这电旨里满满的恶意之后,她也对这个朝廷,表现出了彻底的绝望。

“完颜家的江山,就是被这么一群人毁了的。都到什么地步了,还想着坑人害人,都这么干,这江山就永远好不了!蔡煌,你自己想办法吧。我们帮你筹了一百万的洋债,也算对得起同门之谊,其他的事,不管了,我和额驸要回山东。”

赵冠侯做了个少安毋躁的手势“别急,蔡道就是传个电旨,你犯不上这样。其实这电旨很好,首先,就是程全德不用来松江了,他和蔡道台多有不和,来了以后,两下里必有摩擦,事情就没法做了。其次,让我全权处置,至少放开了我的手脚,这差事总好办一些。比起银子来,我其实更担心的是,朝廷派个大员下来指手画脚,处处掣肘,那可就是真的有心无力了。”

蔡煌此时,最怕赵冠侯真的甩手一走,回山东之后,有数万精兵在手,也未必会遭重责,自己却是守土有责,片刻不离。他一走,这万斤担子落到自己头上,程全德必要入松江,到那时,就是个危局。连忙应和道:

“师兄放心,这事万不可能。我必然据理力争,事权归一,不让任何人干涉您的决断。只是现在市面已经大坏,下官自官库里筹备关余银三百万,再借银三百五十万,共计六百五十万两,先稳定住市面。保证钱庄里有款可以提。只要钱庄不倒,市面就能安定,局势就不会太坏。”

“蔡道胸有成竹,这自然是好事。但是这旨意你看了没有,对于你提出的由大金银行代垫庚子赔款之事,之字未提。我看,这代垫之事,未必准奏。你要想好,如果到时候朝廷要求赔款如数调拨,蔡道台可不要手忙脚乱。”

蔡煌摇头道:“朝廷不至于如此吧?这……这可是要人命的事。如果这两百万一提,咱们的松江市面,就真的无可挽回了。”

二百万庚子赔款,是由各省分摊征收,上解到松江,等待调拨。但是由于中间周期较长,商部提出,可以在支付给洋人之前,将银子存放在殷实钱庄里生息。这两百万官款,现在都存在南方钱庄的龙头,源丰润严氏的钱庄里。

在这次股票风波里,严氏损失惨重,德源钱庄难以为济,全靠源丰润输血,勉强维持。现在钱庄最需要的就是头寸,一旦紧急调拨两百万两,则源丰润资金枯竭,顷刻间就要倒闭。

其是松江乃至南中国钱庄业的龙头,它一倒,并不是一家钱庄的问题。而是不知道有多少商号、工厂、百姓存在里面的银子血本无归。不但市面不稳,怕是连人心都要思变。

而且松江钱庄这次是铁索连舟,一旦最大的船被打翻,小船就不要想着能幸免,到时候整个松江钱庄业,都难免受到牵连,即使不是一网打尽,也所剩无多。

蔡煌想来,这事关系非细,松江金融业崩盘,整个大金的财政体系,也就四分五裂。任是朝中诸公自如何颟顸,也不至于干出这等愚行。可是赵冠侯却摇头道:“怕的就是朝廷诸公远在九重之上,不晓得下面的实务,还不知道我们的局势坏到何等程度。蔡兄上一道本章,就该把情况说的恶劣一点,现在么,就不好办了。”

当然,这个锅不能让蔡煌来背,他把环境写的太恶劣,身为牧民官,就又要承担失查的责任。既要在危机面前保证市场,又要在朝廷里保全自身,两全之法,本就为难,蔡煌只能舍松江而保自己,这也是情理之中。

他越听越觉得情况危机,原来的六百五十万里,是把这两百万算进去的。所谓关库三百万,实际只有一百万银子,另外两百万就是这笔幽灵款。现在这两百万不发,朝廷再提走两百万,一进一出,四百万两银子被划走,只剩两百五十万,根本就不够应付市面流水。

只好问道:“赵大人,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我还能如何?当然是从山东先帮你运一笔银子来,你写个欠条给我,等将来松江的款子,来还我的欠债。谁让我倒运,被朝廷点了将,不如此,又怎么能叫全权大臣?”

蔡煌大喜,二次要下跪,却被赵冠侯拉住“下跪没有什么用,现在我们想的是解决问题。我山东的银子要运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目前先是要和华比银行商量好,走一下手续,让他们先垫付,银子运来,再行归还。但是沿途如果出现什么意外,就又很难说,你总得保证一下我银路的畅通。归还上,也得出一道手续,免得将来我收不到钱,在公事上交代不下去。”

“这好办,我这就坐火车到南京,请两江总督发一道公事下来,银子一出山东,沿途保证有官军派水军保护,不让银两出毛病。手续上,还是以官府名义拆借,即使下官被革职,新任官员,也得认这个帐,从松江的海关关税里,筹款归还,绝对不会吃倒帐。”

“有此两项,事先成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我们救谁的问题。松江这么多钱庄,我们都救,肯定是救不过来的。说的难听一点,怎么也要有一批人死掉,现在就是一碗米救十个人,都想救就都要饿死。存着先饿死几个的心,最后还能剩几个活人。至于救谁不救谁,我对于本地的情形不太熟,不好拿主意。蔡道你来定个名单给我,咱们共同会商,看看这款该不该放给他。咱们的原则,就是一个,能还款的,才能借款。若是注定要吃倒帐的,就只好由他去死,毕竟动用的是我山东百姓的民脂民膏,不能随便乱放,拿着百姓的钱祸害。”

蔡煌此时,哪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好一一点头,然后告辞而出,准备到南京去讨公事。救市之事,赵冠侯是正办,商会会长周宝儒,蔡煌,乃至义善源、源丰润两家钱业的龙头,都不能免,必要有一番磋商,拿出可靠的方略之后,才好作为。

毓卿道:“这朝廷如此糊涂,我看你就不该帮他们这个忙,就让松江的市面乱下去,到时候看看谁着急。度支部的公款,据说就在股市里赚钱,这回被套了个结实,我看他们拿什么再跟山东叫板。”

“不独度支部的公款,如果我们账目清理没错的话,陆军部的兵费,乃至于内廷的内帑,都有在松江生利的影子。他们不一定直接参与炒股,但是也都存在钱庄里生利息,这下就都要遭殃。短时间内,朝廷已经失去调兵遣将的能力,对于葛明党来说,倒是个空前的好消息了。”

“也未见得,葛明党的钱,说不定也在这里,大家搞不好,是一样吃亏的。”翠玉在旁说了一句,将赵冠侯逗的大笑。姜凤芝对于这等事天赋全无,自觉有力使不上,空自着急。邹秀荣却一拉她“妹子,倒是有件事,你能帮上忙。你能张罗事,又有善心,帮我办粥场吧。”

“粥场?”

“是啊,买卖人家吃了倒帐,赔了股票,破产的很多。给他们当伙计、做工人的,不是更惨?工资克扣,没处去讨要,又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连吃饭的门路都没了。我想,在松江办一个粥场,给这些吃不上饭的人舍饭,至少让饿死的人,可以少一些。”

赵冠侯点头道:“二嫂这个主意好,凤芝,你喜欢张罗事,这事正好你来帮着办。银子方面我来想办法,米粮方面,我去找洋人谈。”

他手上控制着大笔资金,但是麦边都存在洋人银行里,怎么提出来,还得洗成来路清楚明白的,这里面颇要费一番手脚。这次当总办大臣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立一个钱庄,把这些钱经过钱庄全部洗白,就能当成山东的资金使用。

像开粥场这种事,既能在松江华界博个好名声,更能帮自己把钱漂白,何乐不为。善款一项,最难追踪,到时候使一报十,就有大笔的银子可以落帐。

租界的工部局里,对于麦边的失踪,现在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阿尔比昂和普鲁士的领事,是想过要找人的,但是本杰明的态度并不积极,他们也就不再追。反正麦边当初展示的是华尔街提供的无限担保证书,有什么问题,也找不到他们两国头上。

现在他们所担心的,其实也是难民问题。这次经济风暴,不知道要制造多少破产者,这些人走投无路之下,往往会选择用暴力手段获取收入。其在华界怎么做,跟他们无关,可一旦冲到租界来,那就是大问题。

因为股票的事,租界警探士气低落,对于维持地面治安是虚应故事,一旦难民大规模涌进来,必然要出大乱子。虽然租界有兵,可是数量终究不足,很难保证安全。是以一方面给长江上的阿尔比昂舰队发报,希望派兵保护,另一方面,赵冠侯这个开设粥场,给老百姓饭吃的主张,很对他们胃口。

粮食的事,洋商倒是可以代办,只要有钱,就有米粮。价格上,由于有洋人领事的照会,倒也没高到离谱,只比平时的米价贵了一倍有余。

赵冠侯自汇丰银行提了三万银子,说是准备买米,又派了手下,将麦边两个假户口里的银子划到了华比银行的帐上,这两个户口里的银子不多,加一起只有两万,不会引起注意。前后五万两,办粥场的先期投入就已经足够。

等离了银行,下一个去拜访的,则是沈保升。松江漕帮虽然现在不大吃漕运饭,南漕也改为海运,但是和水上的人家,以及粮商还是有往来托他们买米很便当。沈保升的境遇,远不如初见之时,脸色灰暗,精神萎靡,全没了前几天那副得意的派头。

他在找麦边的时候,和一波外来人发生了冲突,那些人的报复心很重,当时吃了亏,转头就组织了一次暗杀。两枚炸蛋差点要了沈保升的命,他伤的不轻,就躺在家里养伤。

其妻绰号雌大虫,是个腰粗如水桶的女汉子,算是颇有名气的白相人嫂嫂。当年闯江湖夺码头,提刀斩人,不输须眉。现在依旧威风不减,只一到院门口,就能听到院里指天怨地的骂声。

赵冠侯进屋之后,那妇人收敛了一些,但还是骂个不停,沈保升无奈的摇着头“人穷志短,豪杰落魄。我把家里的银子,都买成了股票。谁晓得,那个麦边,居然跑掉了。这个洋鬼子,若是落到我手里,看我不把他大卸八块!”

“老师兄,也不要动气,钱财身外物,用光了再赚回来就是了。我今天来,就是跟您谈生意的。兄弟我现在得了朝廷任命,做总办大臣,专为负责恢复松江市面,虽然没有钦命,但是两江总督也未必管的到我。要权柄有权柄,要银子也有银子。我想现在,先把粥场开起来,给整个松江的乡亲们,找一口饱饭吃。但是开粥场就得有米,老师兄跟卖米的客商熟不熟?”

沈保升眼睛一亮“熟!当然熟了。那些米老板都在我的肚子里,我吃定他们的。你放心,你把银子给我,要买多少包米,说一个数字,我去帮你办,保证又快又好,不出纰漏。老师弟,你讲真的,你现在是全权大臣,恢复市面?那不是说钱庄,也归你救?”

“那是自然,钱庄肯定要救,那些庄票不能都兑,也不能都不兑。总是要救一部分人,才是道理。”

“晓得,晓得。老太婆,你不要骂了,赶快去给老师弟切一条火腿,打些老酒来,我们两兄弟要好好谈一谈,有大生意上门,我们马上就又要发财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

朝廷派出大臣稳定市面的消息,很快在松江街头传开,虽然具体的规章还没见到,但消息一来,人心就安定了不少。想来朝廷派人,总是不丑,而且据说另有敕令,不骚扰地方,不摊派百姓。那就是用外省的银子,来救松江的穷。这种事,人人喜欢,整个松江的人心,也因为这个消息而振奋起来。

松江商界与别地不同,商会势力很大,自身也拥有武装。商团武装卫队的人数超过千人,且从洋行里购买了洋枪作为武装。

当股灾来临时,商人自顾不暇,武装有等于无。如今赵冠侯出面,与商会会长周宝儒会商救市,且出饷雇佣,这支千人武装立即被动员,上街巡逻维持秩序。

另一支力量则是松江漕帮的那些弟子门生,沈保升出面,请了十几个松江的大闻人吃饭。漕帮的老大们,谁家日常都要开十几桌,应付吃闲饭的江湖人,不如此,又怎么撑的起台型。

银两来的快去的快,积蓄不见得多。这次股灾中,或是吃倒帐,或是股票变废纸,受损失都很大,其中一些人已经濒临破产。赵冠侯救市,就是救他们的身家性命,救钱庄,也能给他们保留一丝元气。

再者搭上山东巡抚这条路子,未来就有了东山再起的门路,且通过赵冠侯,还能结交到两江总督,这些大闻人也自无不给面子的道理。

松江礼、大两字辈,甚至于隐居教堂,念经礼佛的兴字辈老前辈都发了话,松江漕帮九帮的白相人大部分被组织起来,上街担任义警。

他们虽然不拿火器,但是短斧匕首,一样有威慑力,再说城里的城狐社鼠,地下势力,与他们本就有瓜葛,普通百姓或许不怕警查和商团,但是对于这些刘忙却不能不怕。这些人一出头,就能起到震慑的作用。市面的秩序,暂时被维持住,不至于再败坏下去。

租界里,各国驻松江总领事已经取得了共识,必须要维持住租界的秩序,不能让租界受到股灾的影响,陷入混乱之中。要做到这一步,就也得借重赵冠侯的力量,两下里来往频繁,几国总领事都给自己国家开设于松江的银行方面打了招呼,山东用款、借款方面,尽量给以优待。只要拿出担保,就用最快的方式放款,确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