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体-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有用。”常伟思对史强点点头, “有用就行,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这是战争

  时期。”

  “什么都顾不了了,”一位CIA的情报官员用标准的普通话说, “我们不能再用常规思维。”

  那位英军上校显然也能听懂中文,他点点头, “To be or not to be。。。”

  “他说什么?”史强问汪淼。

  “没什么。”汪淼机械地回答。这些人似乎在梦呓,战争时期?战争在哪儿?他扭头望向大厅的落地窗,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远处大院外面的城市:春天的阳光下,街道上车流如织;草坪上有人在遛狗,还有几个孩子在玩耍……

  里面和外面的世界,哪个更真实?

  常将军讲道: “最近,敌人的攻击明显加强了,目标仍是科学界高层,请你们先看一下文件中的那份名单。”

  汪淼抽出文件中最上面的那张纸,是用大号字打印的,名单显然拟得很仓促,中文和英文姓名都有。

  “汪教授,看到这份名单,您有什么印象?”常伟思看着汪淼问。

  “我知道其中的三人,都是物理学最前沿的著名学者。”汪淼答道,有些心不在焉,他的目光锁定在最后一个名字上,在他的潜意识中,那两个字的色彩与上面几行字是不同的。怎么会在这里看到她的名字?她怎么了?

  “认识?”大史用一根被烟熏黄的粗指头指着文件上的那个名字问,汪淼没有反应。 “呵,不太认识。想认识?”

  现在,汪淼知道常伟思把他以前的这个战士调来是有道理的,这个外表粗俗的家伙,眼睛跟刀子一样。他也许不是个好警察,但确实是个狠角色。

  那是一年前,汪淼是“中华二号”高能加速器项目纳米构件部分的负责人。那天下午在良湘的工地上,一次短暂的休息中,他突然被眼前的一幅构图吸引了。作为一名风景摄影爱好者,现实的场景经常在他眼中形成一幅幅艺术构图。构图的主体就是他们正在安装的超导线圈,那线圈有三层楼高,安装到一半,看上去是一个由巨大的金属块和乱麻般的超低温制冷剂管道组成的怪物,仿佛一堆大工业时代的垃圾,显示出一种非人性的技术的冷酷和钢铁的野蛮。就在这金属巨怪前面,出现了一个年轻女性纤细的身影。这构图的光线分布也很绝:金属巨怪淹没在临时施工顶棚的阴影里,更透出那冷峻、粗糙的质感;而一束夕阳金色的光,透过顶棚的孔洞正好投在那个身影上,柔和的暖光照着她那柔顺的头发,照着工作服领口上白皙的脖颈,看上去就像一场狂暴的雷雨后,巨大的金属废墟上开出了一朵娇柔的花……

  “看什么看,干活儿!”

  汪淼吓了一跳,然后发现纳米研究中心主任说的不是他,而是一名年轻工程师,后者也和自己一样呆呆地望着那个身影。汪淼从艺术中回到现实,发现那位女性不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因为总工程师陪同着她,在向她介绍着什么,一副很尊敬的样子。

  “她是谁?”汪淼问主任。

  “你应该知道她的,”主任说,用手划了一大圈,“这个投资二百亿的加速器建成后,第一次运行的可能就是验证她提出的一个超弦模型。要说在论资排辈的理论研究圈子,本来轮不到她的,可那些老家伙不敢先来,怕丢人,就让她捡了个便宜。”

  “什么?杨冬是……女的?!”

  “是的,我们也是在前天见到她时才知道。”主任说。

  那名工程师问: “她这人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障碍,要不怎么会从来不上媒体呢?别像是钱钟书似的,到死大家也没能在电视上看上一眼。”

  “可我们也不至于不知道钱钟书的性别吧?我觉得她童年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经历,以致得了自闭症。”汪淼说,多少有一些酸葡萄心理。

  杨冬和总工程师走过来,在经过时她对他们微笑着点点头,没说一句话,但汪淼记住了她那清澈的眼睛。

  当天晚上汪淼坐在书房里,欣赏着挂在墙上的自己最得意的几幅风景摄影,他的目光落在一幅塞外风光上——那是一个荒凉的山谷,雪山从山谷的尽头露出一抹白;山谷的这一端,半截沧桑的枯木占据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画面。汪淼在想象中把那个萦绕在他脑海中的身影叠印到画面上,让她位于山谷的深处,看去很小很小;这时汪淼惊奇地发现,整个画面苏醒过来,仿佛照片中的世界认出了那个身影,仿佛这一切本来就是为她而存在。他又依次在想象中将那个身影叠印到另外几幅作品上,有时还将她那双眼睛作为照片上空旷苍穹的背景,那些画面也都苏醒过来,展现出一种汪淼从未想象过的美。以前,汪淼总觉得自己的摄影作品缺少某种灵魂;现在他知道了,缺的是她。

  “名单上的这些物理学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自杀。”常伟思说。

  晴天霹雳,汪淼的大脑一片空白。后来这空白中渐渐有了图像,那是他那些黑白风景照片,照片中的大地没有了她的身影,天空抹去了她的眼睛,那些世界死了。

  “是……什么时候?”汪淼呆呆地问。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常将军重复道。

  “你是指最后一位吧。”坐在汪淼旁边的大史得意地说,然后压低声音,“她是最后一位自杀者,前天晚上,服过量安眠药。她死得很顺溜,没有痛苦。”

  刹那间,汪淼居然对大史有了那么一丝感激。

  “为什么?”汪淼问,那些照片上死去的风景画仍在他的脑海中幻灯似的循环浮现。

  常伟思回答道: “现在能肯定的只有一点:促使他们自杀的原因是相同的。但原因本身在这里很难说清,也可能对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根本就说不清。文件中附加了他们遗书的部分内容,各位会后可以仔细看看。”

  汪淼翻翻那些遗书的复印件,都是长篇大论。

  “丁仪博士,您能否把杨冬的遗书给汪教授看一下?她的最简短,也最有概括性。”

  那个一直低着头沉默的人半天才有所反应,掏出一个白色的信封隔着桌子递给汪淼,大史在旁边低声说: “他是杨冬的男友。”汪淼这才想起自己在良湘的高能加速器工地中也见过丁仪,他是理论组的成员,这名物理学家因在对球状闪电(注:此处参见作者本人的《球状闪电》。)的研究中发现宏原子而闻名于世。汪淼从信封中抽出一片散发出清香的东西,形状不规则,不是纸,竟是一片白桦树皮,上面有一行娟秀的字:

  一切的一切都导向这样一个结果: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但别无选择。

  连签字都没有,她就走了。

  “物理学……不存在?”汪淼茫然四顾。

  常将军合上文件夹, “有一些相关的具体信息与世界上三台新的高能加速器建成后取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很专业,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我们首先要调查的是‘科学边界’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这个组织就是在这一年国际物理学界频繁的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中逐渐诞生的,是一个松散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丁博士,您是理论物理专业的,能进一步介绍一下它的情况吗?”

  丁仪点点头说: “我与‘科学边界’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不过这个组织在学术界很有名。它的宗旨是: 自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物理学古典理论中的简洁有力 渐渐消失了,理论图像变得越来越复杂、模糊和不确定, 实验验证也越来越难,这标志着物理学的前沿探索似乎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科学边界’试图开辟一条新的思维途径,简单地说就是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找出科学的局限性,试图确定科学对自然界的认知在深度和精度上是否存在一条底线——底线之下是科学进入不了的。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似乎隐隐约约地触到了这条底线。”

  “很好。”常伟思说, “据我们了解,这些自杀的学者大部分与‘科学边界’有过联系,有些还是它的成员。但没有发现诸如邪教精神控制或使用违法药物这类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即使‘科学边界’对那些学者产生过影响,也是通过合法的学术交流途径。汪教授,他们最近与您有联系,我们想了解一些情况。”

  大史粗声粗气地开口说: “包括联系人的姓名、见面地点和时间、谈话内容,如果交换过文字资料或电子邮件的话……”

  “大史!”常伟思厉声制止了他。

  “不吱声没人拿你当哑巴!”旁边一位警官探过身去对大史低声说,后者拿起桌上的茶杯,看到里面的烟头后,“咚”的一声又放下了。

  大史又令汪淼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刚才那一一丝感激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他还是克制着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与‘科学边界'的接触是从认识申玉菲开始的,她是一名日籍华裔物理学家,现在为一家日资公司工作,就住在这个城市。她曾在三菱电机的一家实验室从事纳米材料研究,我们是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技术研讨会上认识的。通过她,又认识了几位物理专业的朋友,都是‘科学边界’的成员,国内国外的都有。和他们的交往时,谈的都是一些很……怎么说呢,很终极的问题,主要就是丁博士刚才提到的科学底线的问题。

  “我一开始对这些问题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作为消遣。我是搞应用研究的,在这方面水平不高,主要是听他们讨论和争论。这些人思想都很深刻,观点新颖,自己感觉同他们交流,思想开阔了许多,渐渐变得很投入了。但讨论的话题仅限于此,都是天马行空的纯理论,没有什么特别的。他们曾邀请我加入‘科学边界’,但那样的话,参加这样的研讨会就变成了一项义务,我因为精力有限就谢绝了。”

  “汪教授,我们希望您接受邀请,加入 ‘科学边界’学会,这也是我们今天请您来的主要目的。”常将军说, “我们希望能通过您这个渠道,得到一些这个组织的内部信息。”

  “您是说让我去卧底吗?”汪淼不安地问。

  “哇哈哈,卧底!”大史大笑一声。

  常伟思责备地看了大史一眼,对汪淼说: “只是提供一些情况,我们也没有别的渠道。”

  汪淼摇摇头: “对不起,首长。我不能干这事。”

  “汪教授,‘科学边界'是一个由国际顶尖学者构成的组织,对它的调查是一件极其复杂和敏感的事,我们真的是如履薄冰。没有知识界的帮助,我们寸步难行,所以才提出了这个唐突的要求,希望您能理解。不过我们也尊重您的意愿,如果不同意,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

  “我……工作很忙,也没有时间。”汪淼推托道。

  常伟思点点头,“好的,汪教授,那我们就不再耽误您的时间了,谢谢您能来参加这次会议。”

  汪淼愣了几秒钟,才明白他该离开了。

  常伟思礼貌地把汪淼送到会议室门口时,大史在后面大声说:“这样挺好,我压根儿就不同意这个方案。已经有这么多书呆子寻了短见,让他去不是‘肉包子打狗'吗?”

  汪淼返身回去,走到大史身旁,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愤怒, “你这么说话实在不像一名合格的警官。”

  “我本来就不是。”

  “那些学者自杀的原因还没有搞清楚。你不该用这么轻蔑的口气谈论他们,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

  “你是说他们比我强?”大史在椅子上仰头看着汪淼,“我总不至于听人家忽悠几句就去寻短见。”

  “那你是说我会?”

  “总得对您的安全负责吧。”大史看着汪淼,又露出他招牌式的傻笑。

  “在那种情况下我比你要安全得多,你应该知道,一个人的鉴别能力是和他的知识成正比的。”

  “那不见得,像您这样的……”

  “大史,你要再多说一句,也从这里出去好了!”常伟思严厉地喝斥道。

  “没关系,让他说,”汪淼转向常将军, “我改变主意了,决定按您的意思加入‘科学边界’。”

  “很好,”大史连连点头,“进去后机灵点儿,有些事顺手就能做,比如瞄一眼他们的电脑,记个邮件地址或网址什么的……”

  “够了!你误会了,我不是去卧底,只是想证明你的无知和愚蠢!”

  “如果您过一阵儿还活着,那自然也就证明了。不过恐怕……嘿嘿。”大史仰着头,傻笑变成了狞笑。

  “我当然会一直活下去,但实在不想再见到你这号人了!”

  常伟思一直把汪淼送下了楼梯,并安排车送他,在道别时说: “史强就那种脾气,其实他是一名很有经验的刑警和反恐专家。二十多年前,他曾是我连里的一名战士。”

  走到车前,常伟思又说: “汪教授,你一定有很多问题要问。”

  “刚才您说的那些,与军方有什么关系?”

  “战争与军方当然有关系。”

  汪淼迷惑地看看周围明媚春光中的一切, “可战争 在哪儿?现在全球一处热点都没有,应该是历史上最和平的年代了。”

  常伟思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容:“你很快就会知道一切的,所有人都会知道。汪教授,你的人生中有重大的变故吗?这变故突然完全改变了你的生活,对你来说,世界在一夜之间变得完全不同。”

  “没有。”

  “那你的生活是一种偶然,世界有这么多变幻莫测的因素,你的人生却没什么变故。”

  汪淼想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嘛。”

  “那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偶然。”

  “可……多少代人都是这么平淡地过来的。”

  “都是偶然。”

  汪淼摇头笑了起来,

  “得承认今天我的理解力太差了,您这岂不是说……”

  “是的,整个人类历史也是偶然,从石器时代到今天,都没什么重大变故,真幸运。但既然是幸运,总有结束的一天;现在我告诉你,结束了,做好思想准备吧。”

  汪淼还想问下去,但将军与他握手告别,阻止了他下面的问题。

  上车后,司机开口问汪淼家的地址,汪淼告诉他后,随口问道: “哦,接我来的不是你?我看车是一样的。”

  “不是我,我是去接丁博士的。”

  汪淼心里一动,便向司机打听丁仪的住处,司机告诉了他。当天晚上,他就去找丁仪。

  5.台 球

  推开丁仪那套崭新的三居室的房门,汪淼闻到了一股酒味,看到丁仪躺在沙发上,电视开着,他的双眼却望着天花板。汪淼四下打量了一下,看到房间还没怎么装修,也没什么家具和陈设,宽大的客厅显得很空,最显眼的是客厅一角摆放的一张台球桌。

  对汪淼的不请自来,丁仪倒没表示反感,他显然也想找人说话。“这套房子是三个月前买的,”丁仪说,“我买房子 干什么?难道她真的会走进家庭?”他带着醉意笑着摇摇头。 “

  你们……”汪淼想知道杨冬生活中的一一切,但又不知该如何问。

  “她像一颗星星,总是那么遥远,照到我身上的光也总是冷的。”丁仪走到窗前看着夜空,像在寻找那颗已逝去的星辰。

  汪淼也沉默下来。很奇怪,他现在就是想听一听她的声音,一年前那个夕阳西下的时刻,她同他对视的那一瞬间没有说话,他从来没有听到过她的声音。

  丁仪一挥手,像要赶走什么,将自己从这哀婉的思绪中解脱出来。

  “汪教授,你是对的,别跟军方和警方纠缠到一块儿,那是一群自以为是的白痴。那些物理学家的自杀与‘科学边界’没有关系,我对他们解释过,可解释不清。”

  “他们好像也做过一些调查。”

  “是,而且这种调查还是全球范围的,那他们也应该知道,其中的两人与‘科学边界'没有任何来往,包括——杨冬。”丁仪说出这个名字时显得很吃力。

  “丁仪,你知道,我现在也卷进这件事里了。所以,关于使杨冬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我很想知道,我想你一定知道一些。”汪淼笨拙地说道,试图掩盖他真正的心迹。

  “如果知道了,你只会卷得更深。现在你只是人和事卷进来了,知道后连精神也会卷进来,那麻烦就大了。”

  “我是搞应用研究的,没有你们理论派那么敏感。”

  “那好吧,打过台球吗?”丁仪走到了台球桌前。

  “上学时随便玩过几下。”

  “我和她很喜欢打,因为这让我们想到了加速器中的粒子碰撞。”丁仪说着拿起黑白两个球,将黑球放到洞旁,将白球放到距黑球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