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

    众人齐声道:“诺!”

    赵子良点了点头,又道:“既然决定固守番禾县,就只能依托城墙防守,首要任务第一,就是要坚壁清野,将全县所有城外百姓、粮食、牲畜全部迁移到城内,往井水中投入污秽之物,不让吐蕃人取水,让吐蕃人在番禾县内得不到任何粮食、饮水,这一点需要一些兵力配合县衙进行,关于此事,本将军会和县令杜善明商议,由县衙出面解决,我们大斗军派出一部分兵力协助尽快解决,高将军,由你的第一营派出一部分兵力协助,来人!”

    “将军!”一个扈从从外面走进来。

    赵子良道:“立即去把县令杜善明找来,就说本将军有重要事务相商!”

    “诺!”

    扈从走后,赵子良继续道:“第二,要把粮食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分配,可能有富户、地主不会同意,毕竟他们手上掌握着大量的粮食和牲畜,让他们交出粮食只怕不容易,不过此时是性命攸关之际,我等绝不能心慈手软,谁敢不交,一律格杀勿论,只有挡住了吐蕃人,所有人的性命才能活,留着粮食有什么用?这件事情让官府去做,张守瑜将军,你的第二营派一部分兵力监督和协助,不能让官府和他们联合起来瞒着我们把粮食藏起来!”

    张守瑜当即站起来拱手答应:“遵命!”

    赵子良又喊道:“第三营都尉董延光!”

    “末将在!”一个满脸黑须的壮汉壮站了出来。

    “你带人去去县城各处城墙看看,如有损毁之处,立即招募民壮修缮,一定要在吐蕃大军到来之前把城墙修缮完毕,决不允许出现遗漏之处,否则本将军唯你是为!”

    董延光拱手答应:“得令!”

    “哥舒翰,你立即回转继续探查吐蕃大军的动向,一有变化立即来报!”

    “诺!”哥舒翰答应一声马上转身离去。

    赵子良又道:“马璘,你去从第二营当中抽调二百人组成巡逻队,在城内维持治安,严查吐蕃奸细,防止有人里通内外与吐蕃人勾结,已经发现立即抓起来!”

    马璘起身拱手大声应诺:“遵命!”

    在赵子良安排各项任务完毕之后,县令杜善明也迅速赶来了,他不能不来,上次实在是被赵子良给打怕了,因此一听赵子良的扈从说请他过去商议重要事情,他半刻也没有拖延就赶来了。

    杜善明是骑马赶过来的,额头上还有一些汗珠,见了赵子良就行礼,赵子良摆手道:“杜县令不用多礼了,现在是火烧眉毛,用不着那么多礼节,今日叫你过来是要告诉你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息,吐蕃大军来了,兵力大约有四万余人!”

    “什么?”杜善明吓得连连后退几步,脸色变得惨白。

    赵子良又道:“杜县令你要做好与番禾县城共存亡的准备!”

    这句话直接压垮了杜善明的心理防线和最后那一点文人的矜持,他看向赵子良,那眼神就向是要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立即歇斯底里对赵子良道:“赵将军,你不能见死不救啊,虽然你我并无隶属关系,可番禾县也是你大斗军的防区吧,你不能丢下番禾县不管啊,如果大斗军都不管,番禾县全县百姓就得全部遭到吐蕃人的毒手啊!”

    赵子良双手一摊:“杜县令,你也知道虽然我大斗军刚刚招收了五千兵力,但都是新兵,还没有完成作训,这些人根本不顶用,真正派得上用场的也只不过三千人,可是这三千人相比吐蕃四万大军来说太过弱小,如果是是三千骑兵,本将军还有办法与吐蕃人周旋一二,可本将军这三千人当中只有不到六百骑兵,实在是拿吐蕃四万大军没办法啊!”

    杜善明此时已经面无人色,他很清楚自己不能逃,作为县令,他必须与番禾县共存亡,城在人在,城毁人亡!如果逃跑,等待他的就是要诛杀他九族的圣旨!

    “怎么办,怎么办?难道番禾县就真的只能被吐蕃大军碾成齑粉么?难道我杜善明就真的要死在这番禾县?”杜善明此时已经吓得心智失常,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咳咳,杜县令,你也不必如此,其实有一个办法还有一线希望·······”赵子良慢吞吞说道。

    “什么?一线希望?赵将军,要如何做才有一线希望!”杜善明犹如黑暗中看见了一丝光明,立即问道。

    赵子良起身走到杜善明面前道:“杜县令,本将军也不想撤走,如果杜县令愿意无条件配合的话,本将军就率军留下来与番禾县全县百姓一道抵挡吐蕃大军,请注意,是无条件配合,否则的话,本将军就无能为力了!”

    杜善明此时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当即排着胸脯信誓旦旦道:“好,无论将军想要下官如何配合,下官绝不多说一个字,只能下官能够办到,绝无二话!”(未完待续。)

第313章 没有刁民只有赃官

    番禾县城外,男女老少无数百姓汇聚成数条人流不断地向县城移动,人们携家带口,推着板车、独轮车,或是挑着篓子,里面装着小孩和粮食,赶着牛羊马屁分别从县城四个城门外涌入。

    大人的吆喝呵斥声、女人的怒骂声、小孩的哭叫声、牛羊马匹的叫声让整个番禾县城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大量人流、牲畜走过,留下一地的粪便和尿液,一时间臭气熏天,站在南城门楼上的赵子良握着腰间斩将刀看着百姓们涌入城内,皱着眉头想了想,对县令杜善明道:“杜县令,现在全县百姓都集中在县城内,人数太多,牲畜也太多了,如果不做出妥善的安排,肯定是臭气熏天,本将军想是不是把百姓们和牲畜分开安置,在百姓聚集区准备一些简易的便所,方便百姓们出恭,禁止任何人随地大小便,还有喝水的问题,任何人喝水都要把水煮开才能喝,另外,把每家每户的牲畜也集中在一起管理和喂养,并做好登记,方便查找和辨认,如果不集中安排处理,时间长了容易滋生疫病啊!”

    杜善明一怔,急忙道:“将军所言甚是,如不是将军提醒,下官险些忘记此事,如若酿成大祸,后果不堪设想啊,下官这就派人去安排!”

    杜善明此人虽然是一个赃官,但确实又有些能力,在他的安排下,很快有衙役赶到四门指示百姓们先把牲畜赶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登记,并由官府派出专人看管和喂养,而百姓们在安置好牲畜之后携家带口赶往指定的地点进行安顿。

    赵子良和县令杜善明以及一些将校们在城墙上进行巡视,检查城墙各段的布防和修缮,经过一天的修缮,多处有些破损的城墙已经被修好,根据赵子良等人的估计,应该可以在吐蕃大军赶来之前修缮完毕。

    赵子良一行人正在西城墙段巡视。一个衙役急冲冲跑过来向县令杜善明行礼道:“大人、将军、出事了,很多携带粮食的百姓不愿意把粮食交出来集中分配,与我们县衙压抑和捕快们发生了冲突,情况很危急,一个不好就会打起来!”

    县令杜善明一听怒了:“这些刁民真是可恶,让他们把粮食交出来集中分配这是为了挽救所有人的性命,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呢?哼,不狠狠教训他们,他们不知道害怕!”

    说到这里,杜善明对赵子良拱手道:“将军。下官不能陪您巡视了,这就去处理那些刁民,以免闹出大乱子!”

    “等等!”赵子良叫住杜善明,想了想说道:“杜县令,百姓们不肯交出粮食很正常,毕竟粮食是他们辛苦种出来的,而且现在粮食关系到身家性命,百姓们不愿意交出来也可以理解,昨日让你把所有粮食交出来。你刚开始还不是不愿意么,人都有私心,这很正常,不能说他们是刁民。这样吧,本将军跟你一起过去,看看能不能说服百姓们自愿把粮食交出来”。

    杜善明见赵子良要处理这件事情,也想看看赵子良的能力。于是答应道:“既然将军这么说,那我等就一起去处理这事,将军请!”

    一行人来到百姓安置点。果然看家数百名百姓正在与官府衙役和捕快们争执,双方推搡着,很有打起来的趋势,这还是双方都已经很克制了。

    赵子良走过去扒开人群走到双方冲突对立位置中间喝问道:“怎么回事,为何闹起来?”

    一个衙役看见赵子良和杜善明,立即行礼说道:“将军、县令大人,这些刁民对抗官府,不愿意把粮食交出来统一分配,还与官府作对!”

    赵子良皱眉道:“刁民?谁是刁民?这些都是大唐的百姓,都是番禾县的百姓,你们吃的喝的都是番禾县百姓们从地里刨出来的,没有这些你嘴里所谓的‘刁民’,你就得饿死,你懂吗?”

    衙役哑口无言:“这······”。

    赵子良这番话等于是在帮百姓们说话,这些不肯把粮食交出来的百姓们听了赵子这番话,对他的印象大好,从来没有人认为他们这些泥腿子有这么重要,人们看向他的眼神都变得善意起来,都觉得这个将军应该是一个好官。

    赵子良对几个扈从招了招手,扈从们抬过来一张桌子,赵子良跳上桌子对着下方拱手道:“诸位父老乡亲、老少爷们,官府让你们迁到城内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吐蕃大军四万人距离此地已经只有不到两天的路程了,敌人有骑兵,而各位父老乡亲们却又携家带口,还有牲畜粮食需要携带,根本就走不快,想要向武威方向或向北方逃离随时都会被吐蕃骑兵追上,吐蕃人凶残无比,连老弱病残都不放过,被追上就是一个死,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把全县百姓都集中在县城,依托城墙防御吐蕃人,诸位父老放心,敌人不擅攻城,想要突破城墙和城门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他们突破了城门和城墙,想要进入城内,也必须要跨过我赵子良的尸体和我们大斗军所有将士的尸体才行!

    父老们,敌人有四万大军,而我们大斗军现如今可战之兵只有三千,另外还有五千新兵,如果我们三千精锐挡不住了,就算把五千新兵派上城墙也绝不让吐蕃人跨入城内一步,这些还不够,敌人凶残狡诈,可能会想很多办法对付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把城内所有精壮之士组织起来,利用这两天的时间进行简单的操练,一旦我们大斗军伤亡惨重,就需要把精壮们派上城墙抵挡敌军的进攻,保护老弱病残、保护我们的父母妻儿,赵某的妻子也在城内,她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所以赵某就算死,也不能让她和肚里的孩儿受伤伤害,赵某相信诸位父老也跟赵某有着相同的想法,不能让你们的妻儿老小受到吐蕃人的残害,因此我等必须同心协力,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但是一把筷子就不容易折断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只有我等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赵某希望诸位能把粮食都拿出来,由官府进行统一分配,让所有人都有吃的,这样才能发挥所有人的力量,父老们请想想,如果吐蕃人攻破了城池,你们的粮食牲畜还保得住吗?保不住,与让吐蕃人攻破城池把我们杀了之后抢走所有的粮食和牲畜,还不如把粮食都交出来又官府统一分配给所有人吃,如此我们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所有人都可以监督,我赵某和其他官员将校将与你们吃的一样,你们吃什么,官员和将校兵士们都一样,觉不搞特殊、开小灶,如果你们发现有人多吃,而且吃得比你们好,你们随时可以向本将军举报,对于搞特殊、开小灶的人,本将军决不轻饶!

    另外,由于此次吐蕃来袭,给百姓们造成了很大损失,而且百姓们把粮食都交上来了,今年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官府方面一定会做出一定的补偿!”

    说到这里,赵子良对县令杜善明说道:“杜县令,去年和今天整个河西都遭了吐蕃人的侵害,我们番禾县的百姓经历这场大战之后也损失惨重,朝廷对此应该有所表示,肯定会赈济一些,你看是不是给百姓们减免一年的赋税,给父老乡亲们减轻一些负担?”

    可以做好人,杜善明当然也不想做百姓们眼中的恶人,见赵子良给他面子做人,他哪里不接过来,立即道:“赵将军所言甚是,去年和今年,百姓们都受苦了,本官一定上奏朝廷减免百姓们一年的赋税!”

    赵子良又道:“本将军在这里作保,如果官府方便不履行诺言减免各位父老的赋税,你们可以找赵某,赵某为你们主持公道!”

    百姓们见赵子良和县令杜善明都先后表态,很快便有人说道:“赵将军是好人,小人相信将军,小人愿意把粮食上交!”

    又有一个人喊道:“小人也愿意!”

    有人带头之后,刚才还衙役和捕快对抗的百姓们纷纷表示愿意把粮食交出来,赵子良立即组织人手维持秩序,让百姓们排队进行登记。

    看到这种情况,县令杜善明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赵子良又想起一事,城防工事倒是正在准备和修筑当中,但防御物资还没有筹集齐全,他又派人在城内挨家挨户的敲门,把城内所有火油、滚木、石块、刀剑都收集起来往城墙上搬运。

    如此过了两天,到了第三天上午,吐蕃人终于来了,声势极为浩大,站在城墙上的大斗军将士们看见远方遮天蔽日的烟尘,就算是经历过大战的他们也不由有些心慌意乱、脸色发白。

    兵力悬殊太大了,五千新兵蛋子只训练了一个月,很多人看见吐蕃人的阵势都吓得双股战栗、身上直冒冷汗。(未完待续。)

第314章 希望破灭

    距离番禾县从城门外十里处,吐蕃大军正在以正常速度行军,领军大将乃是吐蕃赞普之子郎支都,其人二十余岁,长相俊朗,身材修长,穿着一声亮闪闪的盔甲,头盔和甲胄上镶嵌着各种宝珠玉石,琳琅满目、闪闪发亮,胯下是一匹高大神骏的宝马,马鞍、马镫用黄金做成,其上装饰五彩斑斓的各种宝石。

    郎支都与其他吐蕃人完全不同,他生得俊朗,喜奢华、爱打扮、有洁癖,身为赞普之子,他受到宠爱,天生高人一等,此次出征渴望立功。

    坐在宝马上的郎支都问旁边的副将铁刃悉诺罗:“距离番禾县城还有多远?”

    铁刃悉诺罗答道:“二王子殿下,我军距离番禾县城已经不足十五里!”

    “好!”郎支都大喜,挥舞着马鞭大声道:“马上传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抵达番禾县城之后立即开始攻城,中午之前攻入城内,我等在番禾县城内吃唐人的美酒和食物!”

    铁刃悉诺罗脸色巨变,立即劝阻道:“二王子不可,想要攻城必先要距城十里外扎营,等打造攻城器械之后再行攻城,否则我等连城墙都爬不上去,还怎么攻入城内?”

    铁刃悉诺罗扭头看了看,正要答应,却发现此地太过空旷,如果唐军来偷袭,可以从四面八方进攻,这乃是险地,绝对不可扎营,于是说道:“二王子不可!”

    这下郎支都真是不乐意了,脸色不善道:“你这也不可,那也不可,你到底要怎样才可以?”

    铁刃悉诺罗观察了一下,指着远处一处山峦说道:“二王子请看,那处有山,侧面有河,可在山脚下、河畔边扎营!”

    郎支都心情很不好。挥挥马鞭不耐烦道:“行行行,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就在那山脚下河边扎营!”

    “是!”铁刃悉诺罗答应一声,立即传令全军向附近的山脚开过去。

    赵子良正带着王难得、马璘、高秀岩、张守瑜、董延光等人在南城门城头上看着远处不断升起的烟尘。

    这时从远处飞奔而来几匹快马,等跑近了,众人才看清楚是哥舒翰带着几个夜不收飞奔而来,哥舒翰等人身上盔甲有些破埙,而且身上沾染了不少血渍,看来已经与吐蕃人的斥候干过几场了。

    赵子良立即问道:“哥舒,尔等为何如此狼狈?”

    哥舒翰勒住战马停下拱手高声道:“启禀将军。属下等已经与吐蕃探子连续打了几场,因此有些狼狈,还有一些兄弟已经被属下安排在附近藏起来!”

    赵子良又道:“吐蕃大军如今情形如何了?”

    “将军,吐蕃军已经在十二里外的二狼山脚下、小番河旁扎营!兵力刚好四万人”。

    吐蕃大军的具体情形如何,仅仅听哥舒翰所说,赵子良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想要了解真实具体的情况,看来还得亲自去吐蕃大营附近探查一番才行,赵子良想了想对董延光和高秀岩道:“你们二人留下守城。王难得、马璘、张守瑜等人跟本将军去探探吐蕃人营地!”

    众将校齐声道:“诺!”

    城门打开后,赵子良等人骑马鱼贯而出,向吐蕃大军营地飞奔而去。

    在哥舒翰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一处土丘上。土丘不高,也不大,不过却可以看到吐蕃答应的大概面貌。

    吐蕃兵士们在搭建营地,一顶顶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