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子良看见马璘的脸上时分不好,知道他只怕也出现了高原反应,说道:“之前我们训练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只有九千九百尺,而现在的海拔高度已经有一万二百多尺了,将士们出现这些情形是很正常的,不用担心,你先去把这些人集中在一起,某吃完就过去!”

    “诺!”

    赵子良吃完后从扳指空间内拿出一个锦盒,转身向出现高原反应的兵将们集中地走去。

    看见赵子良走过来,一百多有高原反应的兵将们有气无力的站起来,还是向赵子良打招呼,纷纷喊着:“将军!”

    赵子良压了压手:“坐下,都坐下,你们现在应该多休息,注意呼吸方式,要放松,慢慢的吸气,再慢慢的呼出!”

    说完,他打开锦盒说道:“这种药丸是治疗高原反应的药,一人一粒吃下去,吃完后再吃一些东西,勃勒罕,你给他们发下去,另外今晚咱们就在这里休息一晚,让伙夫烧一些热汤,给将士们把馒头也热一热再吃!”

    “诺!”勃勒罕答应一声接过锦盒就给每一个人分发药丸。

    前世赵子良在西部高原上服役,也出现过高原反应,与当地人接触一段时间后搞到了治疗高原反应的药方,因此他记得这药方,这次出发之前他让人买了一些药材,主要以人参、党参、红景天、车前草等一些药材为原料配置了这种可以治疗高原反应的药丸,在来之前曾经找人试过,效果很不错。

    伙夫生火做饭煮汤之后,将士们都围着火堆一边烤火,一边吃着烤馒头喝着热汤,赵子良也走到火堆边再拿出一些馒头用木棍串起来放在火上烤,盛了一碗架在火堆上的铁锅里烧得翻滚的肉汤,喝着实在太舒服了。

    吃过药的马璘明显有了好转,他走过来在赵子良身边坐下道:“将军,我们的行军速度太慢了,已经两天了,这才走到了不到二百里,而且这里地势崎岖,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

    赵子良拿出一份细作绘制出来的地图,又拿出一个指南针研究了一会儿,说道:“方向没错,就是这条路,我们现在所在这座山叫脱土山,就是这里,再往前走二百里,地势就会平坦一些,那时我们再加快速度!”(未完待续。)

第368章 千里奔袭(2)

    三月十五日清晨,赵子良睁开了眼睛,吆喝之下,将士们纷纷起来,多用雪水洗脸,伙夫们开始生火做饭。

    不久,马璘脸色悲怆地走过来拱手禀报:“将军,昨夜还是有三十四人因高原反应太过剧烈而死去,药丸也没能救得了他们!”

    赵子良脸色一变,当即迈步走向高原反应将士集中区,很快来到一片空地,一片简单的营地上树立着一些营帐,营帐中间空地上并排躺着三排三十四具尸体。

    赵子良来到这些尸体旁边,一具一具看过去,这些将士尸体的表情很痛苦,有些尸体的胸前有很多呕吐物,看来是临时前还发生了大量的呕吐,原本有一百多人发生了高原反应,不过在吃了药丸之后只有三十四人没有挺过来,这药丸虽然不是特效药,但还是管用的,至少它让另外七十多人挺了过来。

    看了一遍,赵子良叹息道:“这些将士们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啊,摘下他们的腰牌吧,把他们登记入阵亡名册,让他们入土为安吧!”

    马璘拱手答应:“诺!”

    后世的士兵大多有士兵铭牌,一般用金属制造,用链子穿起来吊在胸前,其上可有该士兵的姓名和所属番号,而古代军队中的士兵也有相信的身份腰牌,材质多种多样,一般是木质品,其上也刻有该军士的姓名和番号。

    录事参军很快带人过来把这些死去兵士的腰牌收集起来,并把他们的姓名登记在阵亡名册上,然后指挥其他兵士把这些同袍的尸体用雪堆埋起来,之所以不埋入地下,是因为这里全部是冻土,想要把冻土挖开都不同意,用雪堆埋尸体一方面是防止被吐蕃人发现,另一方面防止尸体被野兽吃掉,居住在这一带的吐蕃百姓有天葬的习俗,但是汉人们却没有这种习俗,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将士们吃饱喝足后,赵子良一声令下,大军继续起行向西前进,经过休息又吃了热食、喝了热汤的将士们精神和体力都恢复如初,行军速度也大大加快,当天下午就度过了哈鲁乌河。

    三月十六日上午,大军又度过了诺木洪河,幸好现在才三月,高原上的冰雪还未开始融化,唐军沿途经过的几条河流都还没有解冻,大军从河流的冰面上通过,一路畅通无阻。

    到了三月十八日,大军抵达了后世的格尔木市所在地,这里河流汇集,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只有七千多尺,比之前的行军路上的海拔低得多,将士们抵达这里之后又生龙活虎了。

    在这河流密集之地,唐军休息了半日后转道向南前进,越往南走,海拔越高,行军路上,唐军经过了不少羌人和吐谷浑的村庄,看见了不少羌人和吐谷浑人,赵子良和部下唐军将士们都对这些羌人和吐谷浑人表示了友好,并询问去昆仑山口的路线,赵子良还用十匹马以及一些财物请一个吐谷浑壮汉为大军带路。

    有了向导就是不一样,大军少走了很多弯路,而且走的路也好走很多,行军速度加快了。

    三月十九日上午,赵子良和马璘带着两千七百骑兵终于抵达了昆仑山口附近,沿途又因为高原反应和寒冷死去了两百多人,仅仅一次行军就非战斗减员达到十分之一,这让所有将士们都对此次行军心有余悸。

    “大人,前面三里处就是昆仑山口了,山口有吐蕃军驻扎,小人就不上去了,小人家中妻儿还在等着,就走离去!”

    “等等!”赵子良叫住他,旁边侍卫长勃勒罕眼睛一瞪,手搭在刀柄上“铿”的一声把横刀拔出一半阻止向导离开。

    赵子良对勃勒罕摆摆手,示意他别吓着向导,又对向导说:“你别害怕,你只要回答一个问题就可以离开,这山口上有多少吐蕃军?”

    羌人向导犹豫了一下,伸出三个手指头道:“具体数目不知,应不少于三百人!”

    打发走羌人向导,赵子良向旁边一处地势稍高的山头爬过去,勃勒罕、马璘等人随即跟上。赵子良一边走一边问马璘:“沿途的引路标记都做好了吗?”

    马璘回答道:“是的,将军,引路标记都左得很现眼,就算下大雪也不会被覆盖,后续三千人马应该很快就可以根据这些引路标记跟上来!”

    “很好!”

    既然要偷袭三处战略要地,打下来之后当然要守住它们,这些骑兵当然不可能留在这里做驻军守卫,因此赵子良还安排了三千步兵在后面跟着,等把三处战略要地打下来,就各派一千步兵驻防,在这种险要之地,只要不放松警惕,敌人想要攻下来是很困难的。

    这里属于荒漠冻土地貌,山下到处都是丘陵低山和丘垅,山坡上到处生长着点地梅、虎爪耳草、绿绒蒿、大拟鼻花、马先蒿等高原冻土荒漠植物。

    昆仑山口上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周围群山脸面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广袤,到处都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以及终年不化的高原冻土层,冰丘有的高几米,有的高十几米,冰丘之下则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流水,如果把冰层揭开,地下水常常喷涌而出,形成喷泉,而冰锥有的高达七八米。

    山口不远处的东西两侧是高耸入云霄、海拔在六千多米以上的玉虚峰和玉仙峰,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

    赵子良爬到小山顶上抬头仰望昆仑山口和东西两侧的高峰,不由感叹道:“这就是昆仑山啊,传说中的天庭瑶池之所在!”说完拿起望远镜向山口观察。

    在山口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排石头垒成的房子,山口上不时有持矛的吐蕃兵士来回走动,尽管这里已经是吐蕃腹地,但是吐蕃在这里依然部署了兵力,按照向导所说,应该有三百人左右。

    山口上的海拔太高,空气稀薄,战马上前会有很大的负担,只怕还没骑到山顶就会喘不过气来,赵子良思索良久,对勃勒罕和马璘道:“传令下去,让将士们脱去外面的甲胄扮成吐蕃军在山下休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向山口出发!”

    “诺!”

    用骑兵冲上去行不通,战马爬坡速度快不起来,而且路不平坦,山口的海拔高度太高了,让战马冲上去肯定会死掉一大片,还不如骑兵全部放弃马匹,装扮成吐蕃军爬上山口,只要靠近山口二百里而不被山口的吐蕃军认出来,强袭山口的行动就成功了八成,至于留在山脚下的战马群,等夺取了山口再派人来慢慢赶上山。

    休息了半个时辰之后,唐军将士们都已经全部脱去了铠甲露出了里面的毛皮衣物,样式与吐蕃军一般无二,再加上头上戴着吐蕃人的帽子,只怕不走进五十米范围不会被看出。

    赵子良挥了挥手:“出发”

    大军缓缓爬着山路缓缓向山口移动,在赵子良的命令下,任何都不准出身说话,防止说话声传到山口被吐蕃军听见。

    山口的视野很广阔,赵子良等人出发不久,山口上的吐蕃军就发现发现了这一支兵马,尽管看不清楚,但是从服饰旗帜上还是看出来应该是吐蕃军,因此山口的吐蕃兵发现后并没有示警,而是去把这里的最高军官大五百报告了情况。

    山口的吐蕃军大五百听了手下兵丁的报告后很是疑惑:“自己人?有多少人马?”

    “三千人左右,领兵大将骑着马,看不清楚旗号,再说就算看清楚了,我们也不认识啊!谁知道是哪里来的兵马?”

    大五百说道:“既然是从北方来的,那肯定是从柴达木来的,只是前些日子陆陆续续有人从柴达木逃回来,说是唐军大举进攻那里,很多人都被杀了。这次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回来?走,去看看!”

    来到山口处往下看,大五百果然看见了一支长长的队伍,队伍很散乱,根本就没有队形,看样子是走了很远的路,不过此时距离还远,看不清楚这是哪一支兵马,只能等对方走进来再仔细查看。

    吐蕃人根本就没有想到唐军会长途奔袭千里之遥来攻打这昆仑山口,而且还是深入吐蕃腹地,沿途行走的都是冰川和崇山峻岭,因为这在吐蕃人看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山坡上三千人的队伍越走越近,直到双方靠近五十米的时候,山口的吐蕃军们才发现了不对劲,旗帜上根本就是胡乱画的一些符号,不是吐蕃文字,而且走进五十米,也隐隐约约能够看清楚对方士兵们的面孔。

    大五百当即拔出腰刀大喝一声:“是敌人,叫所有人准备迎敌!”

    骑着乌力马走在最前面的赵子良看见山口上的吐蕃军拔出兵器兵哇哇大叫起来,就知道己方已经被识破了,当即大吼一声:“被发现了,将士们,距离山口只有咫尺之遥,都随本将军杀上去,杀——”。

    “杀啊!”

    所有人都拔出兵器跟着甩开膀子,迈开大步向山口上冲上去,赵子良骑着乌力速度快,很快就冲到了山顶,看见一个吐蕃壮汉站在中间,当即策马冲过去挥舞着金钉枣阳槊将其斩为两段。(未完待续。)

第369章 千里奔袭(3)

    乌力马不愧是绝世宝马,一口气冲上昆仑山口,如闪电一般杀入正在布防的吐蕃军阵中,当先的吐蕃大五百将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赵子良一槊扎死,赵子良骑着乌力马冲入吐蕃军中如狮子冲入了羊群中。

    当世大将之中都少有人是赵子良一合之敌,更何况这些吐蕃虾兵蟹将,如土鸡瓦狗一般被赵子良杀得七零八落,转眼之间就死伤近二百人,待身后的马璘带领唐军兵士们冲上来的时候,三百余名吐蕃军已经被赵子良斩杀一大半了。

    大家齐心合力之下很快将山口的吐蕃军斩杀干净,几个吓破了苦胆的吐蕃军兵士见势不妙立即转身就向南跑下山口,赵子良取出宝雕弓,一次搭上三支箭,“嗖嗖嗖”三箭齐发,三个逃走的吐蕃兵士背后中箭一起滚下山坡。

    赵子良收起宝雕弓对马璘吩咐道:“派几个人下去把尸体找到,要看到尸体,确认死了才行,如果我们突然攻占昆仑山口的消息短时间之内被吐蕃人得知,吐蕃人必然很快反应过来,这对我们下一步攻取唐古拉山口不利!”

    马璘抱拳道:“末将明白!”

    接下来赵子良又安排兵士们清理吐蕃军尸体和己方尸体,这次突袭昆仑山口,赵子良是占了便宜的,他利用吐蕃人的服饰和旗号欺骗了驻守在这里的吐蕃军,等到双方的距离足够近才发动突然袭击,而且吐蕃军对于唐军到来根本就没有想到,首先没有警惕之心,在发现是唐军后应对不足,再加上赵子良这等盖世猛将亲自打头阵,一般的小兵们根本就拦不住他,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驻守在这里的三百吐蕃军很快就被消灭,而唐军只阵亡了几个人。

    打扫完战场,赵子良安排一些兵士山下把战马都牵上来,同时安排伙夫们生火做饭,在这海拔高达四千七百多米的山口上,想要把水煮开和把食物煮熟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幸亏赵子良的扳指空间内为这次千里奔袭准备了大量的粮草和军械物资,青稞粉、面粉、大米粉都是在来之前炒熟了的,只要加入热水搅拌均匀就可以食用。

    伙夫们在山口周围找了一大圈都没有找到多少柴禾,赵子良看见地上到处都是不知道存在多久的兽骨骨头,指着地上这些骨头道:“把这些骨头都收集起来,它们是可以当柴烧的!”

    兽骨的骨头中有大量的磷,骨头枯了之后很容易就点燃,伙夫们按照赵子良的指点,果然很快就把火生了起来,那些已经干枯的兽骨非常好烧,火力也大,一锅锅雪水很快融化烧热,但是怎么也烧不开,赵子良当然知道这是大气压太小的缘故,让将士们用热水搅拌炒熟的青稞粉、面粉,搅拌成糊糊再吃,味道确实不怎么样,不过好在赵子良还带来了大量的酱料,混合在糊糊之中,味道还行。

    吐蕃军们饲养在山口的牦牛被赵子良下令宰杀了几头,肉被剔下来放在火上烤着给将士们打打牙祭。

    两千多人和大量的战马牲口聚集在山口,场面十分热闹,经过这段时间的长途跋涉和适应,将士们已经适应了在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高原上生活,发生高原发音的兵士也越来越少,而打了这一战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再出现过高原反应,这对赵子良和他手下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和好兆头。

    除了警戒哨之外,将士们都围在一起进食,赵子良也是一边吃一边跟将士们聊天,讲讲笑话,说说黄段子,这让将士们觉得赵子良在威严的外表下也有着平易近人的一面。

    这顿饭吃到尾声的时候,赵子良说道:“吃完这顿饭之后,大部分将士们要随本将军继续向南杀向唐古拉山口,而这里必须要留下三百人驻防!”

    说到这里,赵子良在坐着的军官之中看了看,指着第一营第一团校尉张铁说道:“张铁校尉,你带你的团留下来等待后续人马,在他们到来之前就开始修筑防御工事,这里的防御工事太简陋了,等他们在这里驻防之后,你们才能跟上我们,有问题吗?”

    那张铁听到赵子良让他带队留下来,脸上顿时有些不情愿,但是赵子良这话明显不是商量,而是命令,军中所有大小将校都清楚赵子良的脾气,他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答应执行军令:“属下遵命!”

    赵子良又对张铁指着山口左右两侧说道:“在这两侧各修建一个箭楼,每个箭楼要能驻扎五十人以上,分上下两层,底层睡觉休息,上层御敌,两座箭楼之间树立栅栏、拒马,周围要准备大量的石头石块和滚木。驻扎这里的守军向任何经过这里的商旅征收山口修建税,商旅交税之后,兵士们才能打开栅栏和拒马让他们通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两座箭楼之间修建一座拱形城城门,其上写下昆仑山口关!另外那边的房屋再修缮一下,从此这里以后就叫昆仑山口关!”

    “属下明白!”

    进食过后,张铁和手下第一团留下来了,他们要在这里一边建造箭楼和关口城墙,一边等待后续步兵到来,而赵子良从扳指空间内拿出足够的粮食和物资,则带着其他两千多骑兵走下昆仑山口继续向南进发,而下一站就是唐古拉山口。

    大军在昆仑山口上排成整齐的队形,赵子良骑着乌力马在队伍的最前面,在山口眺望,莽莽昆仑东西绵延,冰雪千里,仿佛玉龙横卧。

    “马璘,派出侦骑前行二十里探查敌情和地形,全军出发!”赵子良大喝一声,挥着手臂,双腿一夹马腹,乌力马小跑着向山下而去,后面的队伍紧紧跟上,一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