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5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士。

    “文浩然、孟楚君!”

    二人听到赵子良叫他们,连忙答应并从案桌后面起身来到大帐中间拱手躬身道:“请大王吩咐!”

    赵子良道:“本王交给你们各一个任务,若完成得让本王满意,前途不可限量,若让本王不满意,你们就一辈子做这个掌文案的小官!前日本王答应要让沙吒利把柳氏还给韩,本王不能食言啊。所以啊,文浩然,你带一队兵士去抄沙吒利的家,顺便把柳氏送回给韩,孟楚君,你带一队兵士去抄沙吒利那几个心腹的家,做完之后来向本王复命!”

    二人神色激动,刚刚参加工作就被上司如此看重,让他们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二人暗暗发誓,这次绝对不能搞砸,一定要办得漂漂亮亮的,“是,大王!”

    军营就在渭河边上,长安离渭河并不远。不久,朝廷各衙门官员们、王公贵族们陆续或骑马或坐轿赶了过来,李泌都一一招呼接待。

    营帐的空间太小了,容不下太多的人,李泌只能把场地设在营地的空地上,并搭一个大棚,但这并挡不住寒风,因为大棚要面向渭河。

    来的朝廷大臣们和王公贵族们一个个都对李泌抱怨,这大冷天的把他们叫来,却把他们安排在空地上吹风,这谁受得了?但来都来了,总不能拂了赵子良的面子离去,只能在李泌的安排下就坐,把衣物裹得紧紧的。

    来的官员中有两个人向中军大帐走来,他们就是御史中丞吴损和被赵子良派去协助吴损进行科考舞弊案的新科残疾进士邓梓莘。

    两人向大帐外的侍卫说明情况,侍卫进去后禀报,然后出来带着两人走了进去。

    “微臣吴损、邓梓莘拜见大王!”两人走进大帐向赵子良行礼。

    赵子良放下手上的公文问道:“从城内赶到这儿来,邓梓莘也跟着吴损一起来了,难道你们已经侦破了科考舞弊案一事吗?”

    吴损拱手道:“是的,大王!在邓梓莘的协助下,御史台经过两天时间连续突击审讯,涉险在科考中舞弊的四名进士考生已经全部交代了他们进行舞弊的过程以及帮助他们作弊的官员,这是详细案卷,大王过目!”

    赵子良接过案件从头到尾详细看了一遍,闭上眼睛思索了片刻,然后睁开眼睛对邓梓莘说道:“邓梓莘,看来你确实在刑名方面有些天赋,好吧,本王顶着压力破例让你做官!你先去御史台察院做一个监察御史,暂且先协助吴损把这件案子办完,除了那四名考生之外,还要把其他涉案人员一律抓捕归案,进行审讯,让他们交代罪行!来人,给邓梓莘发放任命官文!”

    邓梓莘急忙拱手鞠躬应声:“遵命!”

    旁边的书吏很快将一张任命公文写好,送到赵子良面前,赵子良看了一遍,盖上印玺,把任命官文递给邓梓莘,说道:“事急从权,你先拿着任命公文去上任,立即带衙役把涉案人员逮捕归案,至于官服和官凭鱼符,过几日你去吏部领取!”

    “是!”

    这时李泌走进来拱手禀报:“大王,大臣们和王公贵族们差不多都到齐了!”

    赵子良点头,吩咐道:“邓梓莘先去办事,吴损留下跟本王去会场!”

    赵子良带着李泌、吴损、护卫军统领马遂和虎牙军统领张贲等人来到会场,朝廷文武官员们和王公贵族们都纷纷起身抱拳拱手打招呼,赵子良抱拳一一回应。

    来到主位上坐下,赵子良正要开口说话,一个骑兵策马飞奔过来,下马跑到会场中间向赵子良行礼道:“启禀大王,皇帝来了,就在营门外!没有大王将令,营门校尉不敢开门,但又不能让皇帝等在外面,因此让小人前来禀报!”

    赵子良没派人去请皇帝过来,皇帝却过来了,这让他有些纳闷,难道是又有人在皇帝面前嚼舌根?

    他起身对文武大臣和王公贵族们说道:“诸位,皇帝来了,本王要去营门处迎接,诸位就不必去了,等在这儿吧,折腾来折腾去的太浪费时间了!”

    文武大臣和王公贵族们数百人本来想要一起去迎接皇帝,但赵子良却这么说,他们也不好再跟着一起去。

    等赵子良把代宗迎过来,众臣和王公贵族们才一起向代宗行礼,赵子良命人在主位的下首再摆放了一副案桌和椅子,主位就让给皇帝就坐,他坐在下首。

    皇帝对赵子良说道:“昨夜朕听说凤翔军在沙吒利竟然拒捕并带兵与朝廷大军对抗,朕极为生气,想想朕对他这个番将不薄啊,他为何要如此背弃朕?背弃大唐?朕和大唐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的吗?”

    赵子良回答道:“陛下,您和大唐都没有任何对不起沙吒利的地方,是他对不起陛下和大唐!”

    皇帝说道:“好在姑丈及时平定了沙吒利叛乱,朕听到消息后就放心了,姑丈派人去宫中禀报,朕听说姑丈把朝中文武大臣们和王公贵族们都叫来了,想必是有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所以朕就过来看看,朕不会干扰你处理这件事情吧?”

    赵子良道:“不会,陛下能来是最好的了。那么陛下,微臣这就开始了?”

    皇帝点头:“开始吧!”

第1018章 重大决策

    赵子良当即对所有朝廷大臣和王公贵族们说道:“前日,有人告诉本王,他的夫人在多年前被军中大将强行掳去占为己有,而他畏惧与对方的权势不敢声张,唯恐被其害了性命又丢了脸面,直到前天他才告诉本王这件事情。本王听后十分愤怒,我大唐的将军什么时候下作到要去强抢别人的妻妾了,他还是一个军人、还是一个将军吗?能够做到将军的人都是体面的人,但他却做出这种不要体面的事情,既然他不要体面了,本王当然不会给他体面!他是谁?凤翔军节度副使沙吒利,这个曾经被哥舒翰击败并俘虏,又爱其悍勇收为牙将的人,在安史之乱确实立下一些功劳,难道这就他这种人罔顾国法、违背军规军纪、祸害百姓的理由和依仗吗?军中有大功的将军不知凡几,那些人为何没有像他一样?照本王说,他就是被朝廷给惯的,朝廷念着他是一个蛮人,不知礼数,又有功劳,因此对他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其为非作歹,这才让越发骄纵不法!昨日上午本王派人来让他下午去摄政王问话,他尽然不理不睬。哈,本王这个摄政王都叫不动他,还有谁能叫得动他,这样的将军留着有什么用?留着他成为朝廷的祸害吗?所以昨日夜间本王派人来拿他,岂知他竟敢拘捕,又鼓动凤翔军将士扣押了来抓他的人,还率凤翔军与本王派来的护卫军对峙,经过一夜战斗,凤翔军被护卫军击败,沙吒利以及心腹、部将和凤翔军八千余人被俘虏,其他三千余人被斩杀,这就是昨日整件事情的经过,今日本王把所有四品以上朝廷大员和王公贵族们叫过来,就是有几件事情要向诸位讲清楚!”

    说到这里赵子良停顿了一下,因为他看见一个护卫军校尉带着几个兵士把凤翔军节度使李抱玉带了过来。

    校尉向赵子良单膝下拜,抱拳道:“禀报大帅,凤翔军节度使李抱玉带到!”

    赵子良看着六十多岁的李抱玉问道:“李大人,你的凤翔军造反了,你这个节度使知道吗?”

    李抱玉早就感觉到不对劲,今天不但连皇帝都来了,而且朝廷四品以上大员和在长安的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都来了,这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没想到竟然是他的凤翔军叛乱,他脸色瞬间变了,立即拜倒:“摄政王容禀,老臣昨夜不在军中,没想到会发生这等事情,对于此事,老臣确实不知情”。

    赵子良冷笑:“不知情?你是凤翔军节度使啊,如果你都不知情,还有谁能知情?你这个节度使白干了吗?那么朝廷还要你这个节度使有何用?”

    年近八旬的太子少傅裴遵庆拄着拐杖站起来对赵子良道:“摄政王,容老臣说句话,李大人在安史之乱期间颇有功劳,仆骨怀恩叛乱、蛮族大军叛乱以及姚知同的叛乱时,李大人都是有过大功的,因此身兼数职,他既是凤翔军节度使,又兼任泽潞节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长史、还兼御史大夫,加领陈、郑二州。身兼如此之多的职务,对凤翔居疏于管束也也是正常的!”

    “哦?”赵子良一愣,问道:“李抱玉,你的功劳很大吗?与郭子仪、李光弼、来相比如何?跟本王相比又如何?”

    李抱玉顿时满头大汗,连声道:“摄政王、郭令公、李元帅都有盖世功勋,老臣不如,老臣不如也!”

    “哼!”赵子良冷哼一声,“刚在裴大人说你身兼职务太多了,难免对将士们疏于管束,如果这都能成为你无罪的理由,那你身上的职务确实太多了,朝廷本来是因为你功劳大而厚恩与你,没想到让你身兼这么多职务是害了你!既然如此,本王决定暂停你身上一切职务,让你回家好好修养一段时间,免得再来一个疏于管束,那朝廷真是要再遭殃了!来人,草拟王诏:李抱玉统兵无方、管束麾下将士不力,致使凤翔军发生大规模叛乱,罪责难逃。从今日起,免去李抱玉一切职务,仅保留凉国公爵位!命其在家中反省思过,一个月之内向本王上交悔过书,不得有误!”

    李抱玉整个人都懵了,但他知道无论他有多么冤屈,这个冤屈他还真得受住,谁让他这个凤翔军节度使统辖的军队反叛了,尽管他事前不知情,这个统兵无方、管束将士不力,致使凤翔军发生大规模叛乱的罪名他是推脱不掉的,而这就足够让他人头落地,但他还能保住一条性命和爵位,这已经是赵子良格外开恩了。

    “老臣有罪,老臣遵王命!”李抱玉老泪纵横,匍匐在地上连连叩头。

    在场所有朝廷大臣和王公贵族看得心中唏嘘不已,如今的朝廷大将之中,除了郭子仪等少数几个大将之外,就数李抱玉的官爵最高,现在他都被拿下了,而且还是如此轻描淡写的。

    等兵士带走李抱玉之后,赵子良看着众臣和王公贵族们说道:“刚才裴大人说得确实不错,一个人一旦身兼职务太多了,难免有疏漏的地方,刚才的李抱玉还身兼着御史大夫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御史大夫可是御史台的长官啊,御史台是干啥的?它是监察弹劾百官的,让一个地方军政长官不但兼任宰相,还兼任御史大夫,真的好吗?难道让他们自己监察自己、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

    “本王看来,这并非是一件好事,难道我大唐真的没有人才了,难道朝廷真的穷得连官员的薪俸都支付不起了,非得让一个人身兼那么多职务?朝廷和地方官府的官职数量是有限的,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一个人占了那么多坑,让那些有才能的人怎么办?好吧,你一个人占多个坑也就算了,可你占那么多职务却不干活,让朝廷的官署衙门不能正常运转,难怪这天下会变成这样,一方面身兼数职造成了官府不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那些没有占到位置的人肯定不甘心啊,凭什么你一个人多占,而我一个也占不了?”

    “鉴于这件事情的教训,所以本王决定:第一,从今日起,撤销凤翔军节度使一职,撤销凤翔军编制”。

    “第二,从今日起,除边塞地区之外,朝廷不再任命任何节度使,不再任命任何既管政事又管军事财权的官职,而且要逐一收回现任的节度使一职,若有叛乱发生,朝廷不再任命地方官吏招兵买马实行平叛,由朝廷直接派出平叛元帅统兵征讨,军械装备由朝廷输送,粮草辎重由朝廷和地方各负担一部分!”

    “第三,取消各地州刺史的官职,一律称太守,太守只管政务,当地防务由朝廷另行委任防御使接管,为了防止州防御使专权,不服朝廷调度,要给防御使配备一名或两名副使,以作牵制分权和监督。太守可以监督军务,防御使不得不插手地方政务,只可旁听,一方有错,另一方可以上书弹劾!”

    礼部侍郎贾至起身拱手道:“摄政王,若不在任命节度使,许多地方民风彪悍,地方官员若是没有兵权在手,就无法震慑地方。另外,若发生叛乱,地方官吏就没有实力进行及时的剿灭!等到朝廷再出兵,只怕已经太晚了!”

    赵子良怒斥道:“民风剽悍就是地方官员没有兵权无法震慑地方的理由吗?你地方官吏若是勤政爱民、时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时刻为百姓考虑,百姓怎么会造反?正所谓官逼民反你懂吗?没有官府的欺压和压榨,百姓怎么会反?就算偶尔有几个屑小,地方官员还有衙役和捕快可以动用,若真又人居心叵测煽动百姓闹事和造反,防御使是干什么吃的,这就是地方守军的责任了!若是反叛的规模大到一定的程度,就算朝廷让地方官吏招兵买马,难道他们不需要时间吗?总而言之,从今以后,除去少数边关地区,大唐其他地方都不再另行任命节度使这种拥有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这是造成藩镇割据的祸乱之源!”

    “为了解决大军征伐时所需粮草、为了能让地方守军无需从朝廷运粮,为了解决赋税在征收过程中损耗过大的问题,本王决定对先行的税收制度进行变革,首先把税种分为地方税和朝廷税,地方税作为地方官府的开支用度,朝廷税一律征收到朝廷户部,用于发放朝廷官吏的薪俸、各衙门办公开支、朝廷和地方军费开支、以及其他各项开支。税收将由实物征收变为征收银钱,朝廷、地方官吏的薪俸一律都发放银钱,不再发放实物,而军队的军饷发放银钱,驻扎在物资欠缺的地区军队由朝廷供给军资粮草,驻扎在物资丰富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军队则发放军费,由驻军自行向当地民间购买!”

第1019章 骂死裴遵庆

    “除此之外,从即日起,废除户部原度支判官赵赞所提出的间架税(房产税)和除陌法(交易印花税)征收办法,除陌法恢复到从前状态,千钱税二十;而间架税不再向已经建造完成的房屋征收,今后若有人再建造房屋并进行出售、出租或已经建造的房屋出租出售,则官府则按照市值的百分之一或按照租金的百分之十进行征收房屋税和房屋交易税!”

    赵子良刚说完,元载就问道:“摄政王,如果废除赵赞提出的间架税和除陌法,那么如何解决庞大的军费开支?如何解决朝廷官员的薪俸?”

    赵子良笑道:“日前本王让御史台查户部的账目,账目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且在查抄这些贪官污吏的财产时竟然查出来一千五百万贯左右,这些都只是户部三品一下的官员,若是继续查下去,本王不知道还能查出多少来!嘿,一千五百贯可以供养多少军队?朝廷没钱?国库没钱吗?钱去哪儿了?百姓们是越来越穷,可见钱去了这些贪官污吏的口袋中!若是国库的钱不够用,在关键时刻,本王可以做主,从西秦王国借五千万贯,不计利息,待朝廷国库充盈后分期偿还或是以丝织、锦缎、桑蚕、瓷器、茶叶等货物抵充!”

    这番话说出来之后,朝廷官员们和王公大臣们都没话说了,这年头还不兴国与国之间借款,赵子良能把西秦的钱借过来维持朝廷的开支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他做这些并不是为了自己。

    赵子良见众人不出声了,转头看向皇帝:“陛下,您认为如何?”

    代宗只能叹道:“摄政王公忠体国,朕心甚慰!刚才摄政王所提出的一系列施政举措,朕都赞同,就这么办吧!”

    “是,陛下!”

    赵子良接着又道:“咱们接着说凤翔军叛乱的事情,本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沙吒利以及其心腹和所有凤翔军上下八千余人全部处死”

    “嗡”朝廷大臣们和王公贵族们全部炸了锅。

    作为卫道士之一的裴遵庆首先反对:“摄政王,请恕老臣不敢苟同您的决定,沙吒利作乱是不假,他的心腹也的确该死,但你不能迁怒于其他将校和兵士啊,他们都是被胁迫的,这可是八千多人命,你一句话说杀就杀,只怕欠妥吧?”

    太子也站出来说道:“摄政王,本宫也不同意处决所有人,要杀也只能杀沙吒利和他的心腹,你这也牵连太广了,有失仁德!”

    元载同样也站出来说道:“摄政王,本官也不同意杀了所有人,您要知道,如果把所有人都杀了,日后还有谁敢投降?这无疑会给朝廷平叛带来很大的阻力!”

    这三个大佬站出来说话之后,其他许多官员和王公贵族都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赵子良明白,凤翔军长期担任着护卫长安西边安全的责任,因此在凤翔军中容易立功,许多朝廷大臣官员和王公勋贵都把子弟送入凤翔军中,如果要杀凤翔军上下全部杀了,那么他们的子弟和族人岂不是也无法幸免?因此大部分反对是出于这个原因,只有少数卫道士是为了刷名声而站起来反对的。

    皇帝也没想到赵子良这次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