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6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是谁啊?竟然可以单独提审贾荣?”

    “你不知道?他叫管豹,是刑部主事,听说他自称狄公(狄仁杰)传人呢!”

    狄仁杰不但是武周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而且在刑侦破案方面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出身明经科,以负责断案的并州法曹步入官场,所以说高超的断案能力为狄仁杰的升迁之路铺平了一条道路。

    管豹听到了身后的议论声后摇了摇头,来到了关押贾荣的牢房,在狱卒打开牢门之后走了进去。

    贾荣果然是受了惊吓,精神有些失常了,看见管豹这个陌生的官员走进来,外面该站着好几个捕快,顿时吓得蹲在牢房的角落里不断的尖叫,仿佛看见了什么可怕的怪物一般。

    管豹停下脚步不动,贾荣的强烈反应让管豹吃了一惊,他想了想转身走到牢房外对一个捕快招手低声问道:“王驾鹤撞墙自尽之前,审讯的官吏是否对其动过刑?”

    捕快点头道:“当然动过,而且不止一次,听说王驾鹤好几次都昏死过去,过去不是他常年习武,身子骨壮士,以他的年纪早就撑不住了!”

    管豹听了之后心下了然,他似乎已经猜到贾荣精神失常的原因了,贾荣与王驾鹤不同,贾荣是读书人,性子偏阴柔一些,而王驾鹤是武夫,性烈如火,这两个人一个自杀,一个得了失心疯,似乎是注定的结局?

    管豹再次走回牢房内,在贾荣惊恐的表情注视下来到他面前蹲下。

    “贾荣,你知道王驾鹤现在怎么样了吗?”

    管豹似乎对贾荣不开口说话并不在意,他自顾自答:“王驾鹤死了,他是撞墙而死的!自从你们二人起兵谋逆,意图以下犯上行刺摄政王失败之后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在这期间他经受过多次严刑拷打,但都没有交代幕后主谋是谁,可偏偏到了长安才关进大牢就撞墙自尽了,他为何之前不自尽?来长安的途中有的是机会啊!”

    “王驾鹤自杀了,而你贾荣却疯了,这让我不得不猜测你们二人是不是在被关进大牢之后接到了某种暗示,来自幕后主谋的暗示,把王驾鹤逼得自尽,把你逼得疯了!为什么王驾鹤自杀,而你没有自杀,只是疯了?这个问题我想过了,也许王驾鹤是一个武夫粗人,性情刚烈,头脑又相对简单一些,遭受了非人的动刑手段,在接到了来自某后主谋的暗示之后,索性一死,一了百了,这样既可以免得继续遭受折磨,又能够永远闭上嘴巴保护自己的亲人,而你不同,你是文人出身,虽然在军中待了不少年了,但骨子里依然是文人,性子上还是有些软弱的,在接到来自幕后主谋的暗示之后,你担心幕后主谋的出尔反尔,担心他欺骗你,因此你没有像王驾鹤那样走极端,而是选择了发疯,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可以避免继续遭到酷刑的折磨,没有人对一个疯子动刑,除非他自己也是疯子。第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幕后主谋欺骗了你,还可以清醒过来,给对方致命一击,发疯的好处还可以麻痹幕后主谋,使得他不再暗中对你下手,贾荣,我的推测正确吗?”

    贾荣依然惊恐的表情,但他那散乱的头发缝隙中,他的目光却看着管豹像看见了鬼一样。

    “对了哦,贾荣,你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

    贾荣的身体轻微一抖,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没有逃过管豹犀利的目光。

    “告诉你一个坏消息,昨天夜里,也就是你和王驾鹤被关进大牢之后,我们的人前往你们两家,准备以胁从谋逆罪逮捕你和王驾鹤的家人,但是等我们赶到之后才发现你们两家发生了惨案,所有家丁侍女全部被以极短残忍的手段杀死,而你们的家人都不知所踪!”

    这个时候贾荣也不尖叫了,管豹注意到对方似乎有一点反应,继续说道:“我不知道你们的家人到底是死是活,不过他们绝对是被行凶者带走了,你知道行刑者是谁吗?如果我猜得不错,他们应该是幕后主谋派去的,昨夜我们连进行了调查,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我敢断定你们的家人应该还在城内,现在我们的人正在积极寻找他们的下落,只要他们还在城内,被我们找到是迟早的事情,这毕竟是事关谋逆的滔天大案,现在我负责这件案子,如果我向摄政王请求,进行全城大搜查,他们应该很快被找到!”

    “如果你真的疯了,接下来的话你就当我没说;如果你是装疯卖傻,那么我觉得你应该相信我,只有我能够帮你找到或者说救出你的家人,就算他们死了,我至少也能够帮他们收尸,那么你难道就不憎恨幕后主谋这么狠辣无情?幕后主谋的势力就算再大也无法与整个朝廷、与摄政王抗衡,否则他们早就明火执仗的造反了!现在只有朝廷救你的家人,如果你能够主动配合我们,说出幕后主谋是谁,配合我们查清楚这件谋逆大案,我可以向上面求情,宽恕你的家人,毕竟你不是主谋,只是从犯,朝廷律法有明确的规定,主动认罪和交代罪行,可以获得从轻发落,家人甚至可以得到赦免,但是如果一味的顽抗,那就真的只有被族灭九族了!”

    “贾荣啊,现在不比从前了,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天下太平安康,百姓们不愿意再起内乱,没有人愿意跟着反贼造反自讨苦吃!你的家人如果能够得到赦免,可以迁到一处没能认识他们的地方重新开始、继续生活下去,就算只是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也能过得很好!这天下谁当皇帝、谁掌权对于老百姓来说根本不重要,他们只要能够太太平平的过日子,能够吃饱穿暖!如果你李唐皇室的死忠,我希望你认清大势!”

    贾荣眼神之中似乎闪过一道光亮,管豹的最后一句话让他身子一颤。

    “好了,我也不逼你,以后的路到底怎么走,你的家人到底会是什么结局,全都掌握在你的手中,明天我再过来,希望你好好考虑清楚!”

第1277章 宰相关播

    谋逆案的性质很严重,所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不过赵子良并未把所有心思和注意力都放在这件事情上面,军政事务和司法方面也是他关注的重点,此外还有蒸蒸日上的经济形势。

    十年前的官场制度改革之后,现在的大唐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随着这个模式的彻底定型,整个大唐的官场都按照这个模式一直在运转,但任何一个中制度形式都不是完美无缺,即便当初是完美无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之后,必然会发生某些变化,让这种模式开始走出岔路,甚至出现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弊端。

    赵子良看着一本奏章,奏章上写着历年来大唐朝廷的行政开支各个项目的支出以及总财政支出。

    看完之后,赵子良抬头看向户部尚书姜山问道:“从十年前官制改革之后,朝廷在行政开支上所需花费大幅度削减,可是租金五六年以来,行政财政总支出又开始每年大幅度上涨,姜山,你能告诉孤,是原因造成的吗?”

    姜山站出来拱手道:“回大王的话,这两年微臣派官吏做过一些调查,总结起来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社会安定,百姓生活水平提升,物价也随之上涨,官府官吏们的薪酬俸禄也随之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其次,各级官府逐渐增加行政官吏的编制,老官吏还没有来得及退休致仕,新官吏又增加了,造成官吏队伍的数量越来越庞大,这也增加了财政支出!再有,各级官府有些人以各种名目增加财政开支预算,因地方官府有地方税可以自行使用,所以他们都有小金库,他们把地方税收藏起来却不用于改善民生,建造公用建筑造福百姓,私自用于自己享乐,而且在做账目的时候做假账欺骗上官的巡查!”

    “哼,短短的十年之间,朝政就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看来我们的吏治还进行得不彻底,没有长期坚持下来,孤还是低估了人心的贪婪和自私!随着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官场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什么?油水足啊,以前老百姓手里没钱,那些贪官们都要从他们拔下一层皮来,现在百姓们富足了,贪官们哪能忍得住?”

    赵子良的让大唐的文武官员们一个个都心惊胆战,这是要干什么?难道又要反腐?新一轮的官场风暴又要来临了吗?

    赵子良紧绷着脸,这让他坐在王座上更显威严,大臣们在下面大气都不敢出,似乎从王座上那位身上传来无比气势压力。

    “诸卿啊,一个国家其实跟一个人是一样的,不管它有没有外敌,都必须要时刻不忘调理自身,有病治病、无病保养、强身健体、练就强健的体魄才有足够的力气和精神去干活,才能思维活跃!现在我们大唐周边并没有势力雄厚的敌人,当此之时,正是我们大唐治病、调理自身的最佳时机,倘若日后强敌出现了,我们才发现自身病得不轻,想要跟强敌打仗时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老祖宗一直告诫我们,要防范于未然,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啊!你们都是朝廷重臣,都是国之栋梁,不是市井之徒,你们的思维和想法不能总是市井之徒的想法,你们应该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不要总想着自身、家族,要站在朝廷国家的层面去考虑问题!孤在这里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诸卿家,自古来以来,但凡私心太重、家族观念太重的人是绝对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的,因为他们本身的想法和思想境界限制了他们日后的成就,始终胸怀天下和万民的人在成就功业的路上才能永无止境!”

    “历史可能会埋没一些真相,但是只要你做过对天下百姓有益和推动历史进程的事情,历史绝对会铭记,就算史书没有记载,民间也会传颂!商鞅因变法使得秦国强盛位列诸国之冠,始皇帝因结束七国数百年纷争一统天下而成为一代帝王,张良、萧何、曹参等人因辅佐刘邦开创四百年大汉基业而名留史册,卫青霍去病因扬威漠北而成就一代名将,汉武帝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征匈奴而成就千古一帝,张汤因一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名载史册,不说太远的,只说本朝,有多少能臣良将的生平事迹被天下百姓传颂?这些人也许不能脱离私心和家族的藩篱桎梏,但是他们每一个人绝对是把天下放在首位的,否则绝不可能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官位并不代表成就,就算你官位再高,却尸位素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都没有干过,死后一样只能剩下一黄土,什么都不会留下,这不悲哀吗?相比其他人而言,诸位成就功业的机会可是要大多了,但是如果你们白白放弃了,不觉可惜?”

    即便是大臣中最油滑世故的老臣听了赵子良这番训诫都不由动容,很多人心里直感叹,这上半生简直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朝堂上安静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大臣站出来,众臣一看,却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关播。关播是汉寿亭侯关羽之后,历任淮南节度从事、卫佐评事、右补阙、河南府兵曹、淮南节度判官、滁州刺史、都官员外郎、兵部员外郎、河中少尹、给事中、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务。

    只听关播对赵子良拱手鞠躬道:“大王,臣以为既然出了问题,就要积极查找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现在朝廷各衙门和地方各级官府官吏人员臃肿、人浮于事,既占用了官吏的编制,又干不出事来,不如进行一次裁撤,只留下有政绩、有才能、肯干事、能干事的人,这是其一;其二,在各级行政级别当中新成立一个衙门,专门审计各级官府衙门的财政预算、支出、赋税收入、以及其他各项开支;其三,由朝廷下令,严禁朝廷各衙门和各级地方官府动用公款吃喝请客,严禁用公款为私人享受付账,查出一个办一个,绝不姑息,在这种涉及到官品和人品的大事上,必须时刻较真,负责督查的衙门和官员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就追究督办官员的责任!”

    众臣极为吃惊的看着关播,心下都很纳闷,这关播在宰相的位置上一向温和敦厚,是儒家子出身,怎么今日突然变了性子?他也是卢杞推荐当任宰相的,现在朝中就两个宰相,一个是卢杞,另一个就是关播,卢杞这个人一向妒贤嫉能,自从当了宰相之后更加变本加厉,时常打压反对他意见的人,但一直在摄政王府主持事务的高尚等人都比较信任他,因此他才能在宰相的位置上坐稳,而关播做了宰相之后一向也对卢杞言听计从,可现在关播完全变了样子?

第1278章 线索

    关播的建议让朝堂上的场面有些诡异,文武大臣们脸色各不相同,有的人面带忧郁、有的人阴沉着脸、有的人对关播怒目而视、有的人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还有的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还有的人表情惊愕、惊惧,每个人在这里都是表情帝!

    赵子良冷眼查看着每一个大臣脸上的神色表情,心中无喜无悲,到了他这个位置上,长时间日积月累,在朝堂之上早已经不会被任何军政事务左右情绪,即便是有,那也是装出来的。

    赵子良目光停留在卢杞脸上,问道:“卢相爷,刚才关相爷的提议,你认为如何?”

    卢杞这个人没什么本事,他做宰相其实能力还差得远,当初赵子良之所以让他做宰相,主要是这家伙听话,不似有些大臣忠正耿直,不懂变通。以前朝中其实还有不少有才能的大臣,但都因为年龄到站而退居二线,例如颜真卿、李揆等人。接替这些人的大臣之中也有好些个有能力的人,但都没有做宰相,这是赵子良故意押下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赵子良需要听话的人。

    现在朝中官场中开始出现的弊端,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与卢杞有关,自从卢杞当任宰相之后就有些得意忘形了,暗中收受贿赂、利用职权谋取暴利,变相的增加行政官吏,以获取更多的行政经费,但他也只能做最这些,不敢再做得更大,因为这些罪名就算被查实了也罪不至死,更不会连累家人,但如果培植党羽、铲除异己、谋朝篡位,这些都是杀头的罪名,而且有些还要诛灭九族,他就没这个胆了,因为他很清楚赵子良是绝对不会容忍这些的。

    卢杞见赵子良点了他的名,他心中一阵乱跳,不敢随便作答,因为他还不清楚赵子良的意思,赵子良的心里到底是赞同关播的提议还是不赞同呢?不过他很快想起了先前赵子良的说的一番话,立马明白赵子良是对现在的官场风气不满了,否则也不会揪住财政开支过大、官府机构人员臃肿、拿俸禄的多、真正做事的人这些事情不放了,这些事情历朝历代都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赵子良显然对这种情况很是不满,这说明这种程度已经很严重。

    另外,如果他表示反对,那么岂不是说明官场那些不良风气和现象与他有关,或者说是他这个宰相在做保护伞?

    想到这里,卢杞站出来拱手道:“大王,臣赞同关相的提议,不过微臣认为这次不能再想以前一样快到斩乱麻,而是要缓缓图之!”

    “哦?为何这么说?”赵子良问完拿起桌上茶杯喝起来。

    卢杞说道:“大王当年进行改革是大乱之后,大乱平息之后要大治,反对大王的人虽然有,但已经不多,加上大王以平定战乱、光复河山的无与伦比的威望强行推行官制改革,没人敢于阻拦!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官制体系是大王亲手建立起来的,倘若急功近利,必然是自毁根基,会给反对大王执政的敌人可趁之机!任何王朝的任何执政阶段都会出现这些官场不正之风,但臣认为这股不正之风在我大唐王朝波及面还不广,绝大部分官员还是忠正廉明的,是忠于大王和拥戴大王的,现在大王若逐步查漏补缺,不需几年便可以刹住这股歪风邪气,不过若是下的药太猛,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动荡,还有可能会波及其他人,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官场风气回归正轨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赵子良摸着短须思考着卢杞的话,很快做做出决定,说道:“既然如此,两位相爷就把各自的想法写成条陈给孤过目,其他卿家若是有想法,也可以写成条陈,若被孤采纳,必然可以记上一功!”

    众臣齐声答应:“臣等遵旨!”

    赵子良又翻看了一下朝议纪要,抬头说道:“还有一事,原河西道卫戍军大将军王驾鹤和监军贾荣联手囚禁副将,起兵发动叛乱,攻击孤的御驾,此案到现在还在侦破当中,王驾鹤在抵达长安被关进刑部大牢之后的当天就撞墙自尽,听说贾荣也疯了,他们要想自尽,在来长安的路上有的是机会,为何一到长安就出了这种怪事?负责查案的官员告诉孤,目前种种迹象表明王贾二人背后还有幕后主谋,而且这幕后主谋的势力极其庞大,否则他们不可能在屠灭王贾二家满门之后销声匿迹,王贾二人的家人也不知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